第二辑 生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0&rec=260&run=13


一、规模、装备
    1949~1955年, 医疗器械制造业全系小型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多者29人,少者2
人。 设备简陋。鲁大玻璃厂仅有1台120厘米×400厘米坩埚炉、8个坩埚、3个间歇式
退火炉, 产品全部靠手工操作和人工吹塑。1954年,5个私营卫生材料社有流动资金
24.4万元,生产设备主要有电动织布机16台,人力织布机10台。1955年全部转、歇业。
1 957年, 只有一个修配厂。1965年,生产企业2个,固定资产原值8.9万元,主要设
备10台。
    1966~1975年,新增4个厂,职工总数比1965年增加4倍多,固定资产原值增加1
20多万元。1980年后,医疗器械业增加投入、改善装备、开发新产品并形成批量生产
能力,设备成倍增加,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1952~1985济南市医疗器械业规模、装备
┌──┬──┬──┬──────┬────┬──┬──┬──┬──────┬────┐
│年份│企业│职工│固定资产原值│主要设备│年份│企业│职工│固定资产原值│主要设备│
│    │(个)│(人)│(万元)      │(台、套)│    │(个)│(人)│(万元)      │(台、套)│
├──┼──┼──┼──────┼────┼──┼──┼──┼──────┼────┤
│1952│6   │56  │            │        │1975│6   │1003│129.71      │31      │
├──┼──┼──┼──────┼────┼──┼──┼──┼──────┼────┤
│1957│1   │18  │            │        │1980│7   │1558│342.26      │260     │
├──┼──┼──┼──────┼────┼──┼──┼──┼──────┼────┤
│1965│2   │198 │8.90        │10      │1985│8   │1994│995.26      │312     │
└──┴──┴──┴──────┴────┴──┴──┴──┴──────┴────┘

二、生产能力
    解放初期,医疗器械业产品品种少,生产能力低。1954年,5个卫生材料社年产
医用脱脂棉6.6万公斤、纱布绷带7.37万公斤。1955年,鲁大玻璃厂年产药用玻璃瓶
175万个。1957~1961年,以医疗器械修配为主,基本无产品。
    1962年,年产医用脱脂棉3.19万公斤,纱布82万米。1965年,年产单目生物显微
镜35台,医用脱脂棉14.11万公斤,纱布54.2万米。
    1970年,年产生物显微镜70台,医用脱脂棉20.96万公斤,纱布188.2万米,三角
巾急救包12.3万个,石膏绷带10.8万卷,消炎镇痛膏857.2万片。1971年起不断推出
新产品,生产能力逐年提高。
1965~1985年济南市医疗器械业产品产量
┌──┬───┬────┬────┬────┬──────┬──────┬───┬────┐
│年份│显微镜│脱脂棉  │医用纱布│贴敷膏  │医用车床台架│医用硅胶制品│银焊片│化学试剂│
│    │(台)  │(万公斤)│(万米)  │(万片)  │            │            │(万片)│(吨)    │
│    │      │        │        │        │(件)        │(万米)      │      │        │
├──┼───┼────┼────┼────┼──────┼──────┼───┼────┤
│1965│35    │14.11   │54.20   │-       │-           │-           │-     │-       │
├──┼───┼────┼────┼────┼──────┼──────┼───┼────┤
│1970│70    │20.96   │188.20  │857.20  │-           │-           │-     │75      │
├──┼───┼────┼────┼────┼──────┼──────┼───┼────┤
│1975│80    │15.24   │190.00  │3188.00 │4136        │-           │-     │112     │
├──┼───┼────┼────┼────┼──────┼──────┼───┼────┤
│1980│346   │9.35    │355.61  │3032.86 │7689        │5.15        │0.8   │242     │
├──┼───┼────┼────┼────┼──────┼──────┼───┼────┤
│1985│381   │7.75    │217.00  │16852.98│12718       │162.73      │10.69 │400     │
└──┴───┴────┴────┴────┴──────┴──────┴───┴────┘

三、经济效益
    1949~1955年,医疗器械业均系私营小企业或手工作坊,且经营时间短暂,本小
利微。1956~1964年,全市仅1个修配厂,且无统计资料。
    1965年,医疗器械业利润15.8万元,产值利润率16.39%,全员劳动生产率4868
元。
    1966~1975年,强调满足社会需求,全行业注重增加新产品和提高产量,经济效
益普遍下降。1975年,医疗器械业利润32.31万元,产值利润率6.8%,企业比1965年
增加4个,利润仅增加16.51万元,其中1户亏损6万多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737元,比
1965年下降2.7%。
    1978~1980年,卫生行政部门对公社卫生院和县医院不再统一装备医疗器械,市
场需求急剧变化。医疗器械业相应调整布局,改革产品结构,整顿生产秩序。整顿、
改革过程中,清理报废“文化大革命”期间遗留的不合格产品及加工件,部分产品下
马,新产品处于试产或投产准备阶段,有的厂刚转产,尚未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故1
980年是经济效益最差的一年,有2户亏损,共46.9万元。全行业盈亏相抵净亏6.55万
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820元,仍低于1965年。
    1981年以来,医疗器械业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企业自主权逐步增多,并由生
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增建厂房,添置设备,原有设备经过技术改造和革新挖潜,
增加了生产后劲。新产品陆续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多数产品适销对路,销售状况良好
,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85年创历史最好水平。
1965~1985年济南市医疗器械业经济效益
┌──┬──┬─────┬───┬─────┬───┬───────┐
│年份│企业│工业总产值│利润  │产值利润率│税金  │全员劳动生产率│
│    │(个)│(万元)    │(万元)│(%)      │(万元)│(元)          │
├──┼──┼─────┼───┼─────┼───┼───────┤
│1965│2   │96.40     │15.80 │16.39     │3.70  │4868          │
├──┼──┼─────┼───┼─────┼───┼───────┤
│1975│6   │475.19    │32.31 │6.80      │20.35 │4737          │
├──┼──┼─────┼───┼─────┼───┼───────┤
│1980│7   │751.02    │-6.55 │-0.87     │54.33 │4820          │
├──┼──┼─────┼───┼─────┼───┼───────┤
│1985│8   │1716.46   │143.27│8.35      │157.88│86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