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历史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3&rec=34&run=13

一、“地方派”演变为“改组派”时期
大革命前,国民党在山东的“地方派”有两巨头:丁惟汾、王乐平,两人曾前往
广州参加大革命。后来丁追随蒋介石去了南京,王追随汪精卫去了武汉。1927年,蒋
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大革命失败,蒋、汪“宁汉
合流”。当时,丁惟汾在北方的国民党内影响较大,宁汉合流后,趁机独树一帜,成
立“三民主义大同盟”,与蒋介石分庭抗礼。1928年末,蒋介石开始打击丁惟汾系基
层力量,丁迫于压力,解散了“三民主义大同盟”。此后,王乐平随之得势。1929年
1月,王出任国民党“改组派”上海总部负责人,并总揽了组织、宣传和军事等项权
力。自此,国民党山东地方派处于“改组派”王乐平控制之下。
国民党山东“地方派”演变为“改组派”后,由王乐平指挥在地方军阀统治的山
东进行秘密活动,夺取各界领导权。1928年秋到1929年春,济南、青岛都建立了市总
工会。胶济铁路沿线和淄博枣庄等矿区也建立了由“改组派”把持的工会,这些工会
组织迅即向基层延伸,频繁活动,国民党“改组派”在基层开展工人运动一度占优势

1928年5月,国民党北伐军攻入济南,日本帝国主义出兵干涉,制造了济南“五
三惨案”,民族矛盾迅速激化。1929年3月28日,国民党政府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
《济案协定》,日军陆续撤出山东。这时,国民党蒋、汪两派权力斗争加剧。由于蒋
系国民党握有军政大权,到1929年夏秋之际,国民党汪系“改组派”在山东的势力大
为削弱,其组织的各级工会也逐渐为蒋介石组织的“工会整理委员会”所代替。

二、“工会整理委员会”时期
1928年6月,国民党中央召开第141次常委会,通过了《各级民众团体整理委员会
组织条例》,旨在清除异己,将各级民众团体统辖于蒋系门下。此后,在山东陆续建
立了山东省工会整理委员会(即山东省总工会筹备委员会),青岛特别市工会整理委员
会,淄博、枣庄、矿区和胶济铁路工会整理委员会等。从1929年10月至1930年,山东
各地工矿普遍建立了工会整理委员会,并开始向“正式”工会过渡。
进入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民党统治地位的暂趋稳定,其仇视工人运动的本质暴
露无遗。1932年3月至1934年4月,国民党南京政府及蒋介石多次通令、电令各省严禁
怠工、罢工,对领导罢工的各地工会立即予以解散、取缔。从此,国民党在山东各地
建立的工会整理委员会均停止了活动,国民党山东省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也自行解体。

三、解放战争国民党接管山东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从1945年11月起,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在其接管的城市和工矿区,
开始重新建立工会组织。他们首先派出大批特务以“特派员”、“督导员”的身份,
进驻接管区域和单位掌握领导权;然后,对其接管区域内的职工团体进行所谓的“整
顿”、“改组”,建立正式工会组织。从1946年至1947年11月,国民党青岛市总工会
、济南市总工会和山东省总工会相继建立,省内周村、张店、淄川、枣庄、济宁、新
汶、坊子、烟台、德州、临清、聊城等30多个市、县和工矿区相继建立了工会,铁路
系统和各地一些大型工厂企业也建立了基层工会组织。
这一时期,国民党在山东各地建立的省、市、县工会,其头目大都由国民党党政
要员和特务把持,基层工会头目也都由国民党地方党棍、封建把头、特务、叛徒和工
贼充任,他们披着“为工人谋福利”的合法外衣,充当御用工具,伙同国民党军警大
肆镇压工人运动和反对共产党的活动,维护国民党反动统治。最终,随着山东各地的
解放,同各地国民党反动政府一起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