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民币在山东的流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4&rec=49&run=13

人民币在山东的流通状况,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2年):制止通货膨胀,稳定币值
1949年的几次物价波动,主要是由于不法商人的投机操纵。而其内在原因,则
是财政有赤字,票子发行过多。为了减少货币发行,制止通货膨胀,中央人民政府
于1949年12月决定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政务院于1950年3月3日决定统一国家财
政经济工作,4月7日决定对各公营企业、机关、合作社实行现金管理。山东在实施
这些重大决策中,及时完成了383万分公债的发行; 人民银行代理中央各级财政金
库和贸易金库,促进了财政收支的统一;实行现金管理,开展全面通汇和普遍建立
发行库,保证了现金的集中使用和灵活调拨;并以各种方式吸收存款,大大减少社
会游资。5个月内,存款增加5倍半,上缴现金6025亿元(旧人民币)。到1950年10月,
全国实现了财政、物资、现金的平衡,制止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其后又灵活
运用信贷、利率等手段,配合调节市场供求,调整公私关系和产销关系,在抗美援
朝中实行“边打(仗)、边稳(定物价)、边建(设)”。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终
结时,山东的工农业总产值已超过战前1936年的50%。市场货币流通量( 指现金流
通量,下同)达到26170亿元(旧人民币),市场货币与商品零售额的比例为1∶7.6。
零售物价指数以1950年为100,1951年为110.2,低于全国2个百分点;1952年为110.
7,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1953~1978年):计划经济下长期保持币值基本稳定,但也发生过几
次波折
1953年至1957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年内,山东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22.6%,平均每年递增5.
9%,社会总产值增长37.1%,平均每年递增6.7%,货币流通量的增加低于社会总
产值的增长。平均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例为1∶10.1, 年末货币流通
量与商品库存总额的比例为1∶3.8,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基本相适应。零售物价指
数上涨9.3%,平均每年上涨1.8%,币值基本稳定。 但中间有两次失误。 一次是
1953年配合商业部门“泻肚子”,不适当的压缩商品库存,以致国营商业稳定市场
的力量被削弱,在公私关系中出现了“公退私进”的反常局面,影响零售物价指数
连续两年分别上涨3.7%和3.8%。一次是1956年支持农业合作化中农业贷款增加过
多,加之基本建设投资增加过猛,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22.3%,与商品库存的
比例由上年的1∶4.2降为1∶3.3,以致1957年不得不压缩市场货币流通量27.8%,
影响社会总产值下降4.5%。
1958~1960年的“大跃进”,非农业人口、职工人数、基本建设迅速膨胀,货
币投放过多。1959~1961年农业连续减产,社会总产值从1960年起连续三年下降。
市场商品严重不足,物价上涨。1961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达到82601万元,比 1957
年增加157.5%。商品可供量与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差额,1959~1961年平均每年4.7
亿元。零售牌价,1961年比1957年上涨9.6%,而集市贸易价格,则比1957 年的国
营牌价高出7.6倍。
1961年和1962年被迫调整,经过精简职工,压缩城市人口,缩小基本建设规模,
关停并转一批企业,对18类日用品实行凭票定量供应,增加若干种高价商品,才初
步制止通货膨胀。
1963年至1965年,继续贯彻调整方针。社会总产值回升,三年内增长57.7%。
市场货币大量回笼,1962~1964年共回笼67319万元,流通量下降39.1%。 货币流
通恢复正常。1965年,平均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例,由1961年的1∶6.
5恢复到1∶8.7;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与商品库存总额的比例,也由1961年的1∶2
.6恢复到1∶4.3。以1950年为100的零售物价指数,由1962年的135.9下降为129.5。
到1965年底,集市贸易价格指数仅比国营零售牌价指数高46.5 %, 基本上恢复到
1957年的牌、市差价水平。高价商品大都恢复原价。
1966年5月开始“文化大革命”,持续了10年内乱, 山东的国民经济遭到了严
重的破坏。头3年,各方面都处于失控状态,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35.1%, 社会总
产值只增长22.6%,市场供应渐趋紧张,只是由于前几年调整打下的基础,还没有
出现大的波动。1969年以后市场形势一直不稳,出现过1972年和1975年的两次转机,
又在“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冲击下陷入混乱。社会总产值在低速增
长中徘徊,市场货币流通量10年中有6年超过社会总产值的增长。 国民经济比例失
调,省内消费品增长缓慢、供应不足的矛盾突出。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除有
6年在低水平上基本平衡外,有4年出现较大的差额,其中1974年高达7 亿元以上。
但由于冻结工资和冻结物价,1976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反而比1965年下降了1 个百
分点。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山东国民经济恢复生机。 1977 年和
1978年,社会总产值平均增长11.2%,社会商品零售额平均增长10.2%,市场货币
连年回笼,商品供应不足的矛盾有所缓和。1978年,平均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
售额的比例为1∶9.7,年末货币流通量与商品库存总额的比例为1∶5.9。以1950年
为100的零售物价指数,还保持在124.2。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轻工业落后于
重工业的状况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1979~1990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高速增长中,货币流通出现了
新变化
前26年(1953~1978年,下同),山东有8年货币投放,18年回笼。8年投放3.62
亿元,18年回笼16.23亿元。投放回笼相抵,净回笼12.61亿元,基本上是货币回笼
省。1979年以后转为年年投放,12年间净投放307.4亿元,变为货币投放大省。
前26年,山东货币年年由外省流入,共计流入22.2亿元。1979~1980年是继续
流入,1981年起转为年年流出,流入流出相抵,净流出81.6亿元。
前26年,山东货币流通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年度之间不平衡)。平均
货币流通量年增7.8%,商品零售总额年增7.1%,社会总产值年增8.6%。 货币与
商品的比例为1.1∶1,与社会总产值的比例为0.9∶1。物价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变
化不大,对于货币流通的影响并不明显。1979~1990年,货币流通量的增长,明显
地超过经济增长。平均货币流通量年增29.3%,商品和劳务供应年增16.5%,社会
总产值年增12.8%。货币与商品的比例为1.77∶1,与社会总产值的比例为2.28∶1。
物价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很大,已是影响货币流通量的活跃因素。有关数据
和分析详见表1-10、表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