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具改革运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9&rec=81&run=13

  1958年,“大跃进”中开展了工具改革运动。5月7日,省人委召开了全省推广
简易提水工具和改革农具会议。6月,省人委发出急件,要求各专署(市)、县人委
组建农具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农具改革运动的领导。7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
院发布《关于迅速在农村开展农具改良运动的指示》。《指示》说:“迅速推广改
良农具,就成为保证农业全面丰收的主要关键之一。同时,改良农具也是调节劳逸
的基本措施和兴旺士气的物质力量。那种等待机械化、等待把农具改良得十全十美
之后再去推广的思想,都是不对的。”为加强这一工作,省委组建了农具改革办公
室。7月2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各省、市委书记电话会议,“要求所有运输车
辆,以及其他传动工具统统安上滚珠轴承”。根据会议精神,省委号召8月底以前
“实现主要农具滚珠轴承化”。8月20日,中共中央再次召开全国省、市委书记电
话会议,强调“工具改革运动是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的中心问题”,要求各地党委特
别要加强对这一运动的领导。在这种形势下,各地都加强了对农具改革运动的领导。
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干”和“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的口号鼓动下,头脑发热,不问客观条件,一轰而上,追求高指标。如要求全省一
个月实现主要农具滚珠轴承化,结果不到20天时间,全省就生产滚珠轴承809万套,
有326.1万件运转工具实现了轴承化。到年底,全省共生产轴承932万套,有375万
件工具被改造,但多数不能使用,成为废品,造成很大浪费。9月,要求全省开展
“万里简易轨道”、“一户一辆千万辆车子化”运动。仅半个月时间,就制造出包
括土汽车在内的各种车辆800多万辆,木轨道一万多公里,有轨车辆2万台,均超额
完成任务。9月,中央召开全国绳索牵引机现场会,要求一个月内在全国范围内普
遍推广,并认为这种耕作工具在中国是发展方向。10月14日《大众日报》报道:“
一个赶制绳索牵引机的运动已在全省全面展开,到本月10日止,在一个月的时间内,
全省已赶制绳索牵引机26.7万多部。”其它农具改革,无不是规定任务,限期完成。
改革的工具多种多样,从生产到生活用具,从运输到加工工具,无所不包。如菏泽
地区制造的“一声巨响,病虫扫光”的“喷粉炮”,昌潍地区制造的“喷粉雷”,
寿光制造的木制脚踏送料车,省农机所制造的人力波浪快速收割机,胶县制造的牛
拉木制胶轮列车,临沂制造的畜力地瓜联合机,平原的竹管压水机,无棣的爆破耕
地法,济南电锯厂制造的木制小麦脱粒机等,大部分不能使用。据统计,仅8~9月
全省共改制农具(包括提水工具)达376.8万件,修沼气池2万多个。
  1959年的农具改革运动,在1958年的基础上继续发展。2月,省委召开地市、
县农具改革办公室主任会议,确定全省农具改革任务。3月9日《大众日报》发表社
论:“当前农具改革工作必须贯彻中央提出的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土
洋结合、全面改革的方针。”到1959年底,全省制造和改造各种农具、工具1500余
种、2700万件。但大多效率低,实际作业不能使用。
  1960年,继续加强农具改革运动。2月22日,省委紧急通知,要求立即把群众
性农具改革运动推向新高潮,各有关单位都要大力支援农具改革运动,切实贯彻以
修为主,修制结合,以改为主,改旧制新相结合的方针,放手发动群众自修自制。
3月11日,省委召开先进农具推广大会,评选出先进农具198件,主要有地瓜筑埂器、
挖穴点播机、7行条播机、三用联合耙、三用播种机、棉花育苗点播器、手推4头喷
雾车、马拉14行喷雾器、送食车、脚踏进料车、快速收割机、谷物脱粒机、养鸡槽、
养猪自动饮水器、锤式万能粉碎机、喂猪器、洗筷机、洗菜机、地瓜切片机、碾米
机、推拉面磨、人畜两用自卸车、木制水泵、全木制小麦脱粒机等。同年,省委、
省人委决定大批生产太谷号马拉收割机。从山西引进图样,部署全省各地市组织生
产,赶制4万部。青岛市“会战”声势最大,组织近百家企业、学校,万余人上阵,
用两月时间突出制造了2.07万台;烟台也生产5000多台、济南3000多台、济宁2000
多台,全省共生产3.15万台。由于原设计不合理,加上粗制滥造、畜力不配套等原
因,全部报废,直接经济损失1300多万元,被称为“太谷号事件”。7月,省委农
具改革办公室撤销。
  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决定对国民经济实
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省农具改革运动停止。为时3年的农具
改革运动,发动群众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改革工具之多,史无前例。在这
次运动中,确实也有些农具对农业技术改造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培养了一批技术
力量,建立了一批农机修造厂,为农机事业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