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式农具推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9&rec=80&run=13

  半机械化农具的引进,虽始于清末民初,但得以推广应用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立以后。1949年,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发展,党和
政府在积极恢复和增补改良传统农具的同时,大力推广新式农具。当时虽然传统农
具依然缺乏,但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对原有的传统农具已开始感到不能满足
需要,对新式农具要求迫切。为满足农民对新式农具的要求,逐步改变农业生产工
具落后的面貌,促进互助合作的巩固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全省逐步加强了新
式农具的推广工作。1951年1月18日,第一次全国农具会议提出“有重点地示范推
广新式农具”,在工作中要强调“稳”。从1950年开始到1952年止,在全省建立了
42个农具工厂、铁工厂和7处农具站(济南、莱阳、坊子、淄博、平原、泰安、文登)
,在全省142个示范农场使用、示范新式农具。从1950年到1952年3年间,共推广各
种新式农具3.03万件,推广范围基本普及全省。但工作中也有失误,如对各地农民
经济能力、实际需要、地形土壤、畜力条件缺乏调查研究,盲目推广,再加上技术
和维修跟不上,出现了“挂犁”,有的地区甚至发生了强迫摊派推广的严重错误。
如昌乐县推广的112部步犁,未用起来的“挂犁”占60%;济南市郊区检查45部犁
的结果,用起来的28部,“挂犁”17部(不会用的5部,待修的2部,不适合当地需
要的和质量有问题的10部)。1953年全国农具工作会议根据前段新式农具推广工作
存在的“不会用、不适用、不好用、不能用、用不起”的问题,提出认真纠正过去
在推广新式农具工作中的错误,强调要积极稳步地开展工作。
  60年代以后,对传统农具、半机械化农具,省不再统一规划、领导,由各市地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制造、推广。累计到1985年,推广的半机械化农具有各种步
犁、三齿耘锄、铁制水车、棉播机、地瓜切片机、马拉圆盘耙、苏式中耕器、胶轮
手推车、条播机、小麦精量播种机、各式各种低量超低量喷雾器、人畜力地膜覆盖
机、人力隔膜泵等30余种。1952-1985年推广、销售的主要半机械化农具数量见表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