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生产特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9&rec=10&run=13

  山东农业的主要作物为冬小麦,也是全国玉米、棉花的主要产区。花生产量占
全国第一位。耕作制度以一年二熟、二年三熟为主,复种指数在150%以上。两熟
制分两茬单作和间作套作两种。由于两茬单作,“三夏”、“三秋”农活高度集中,
农时适宜期很短,劳动强度很大而又劳力相对短缺,迫切需要农业机械的帮助。如
何适应间作、套作和两茬单作并行耕作制度的需要,是山东农业机械化面对的一个
重要课题。
  种植业 山东的自然条件适于多种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
大豆、高粱、谷子、水稻、棉花、花生、烟、麻、蔬菜等,是全国主要粮、油、棉
产区之一。山东省的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以粮食为主。1949年粮
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0%,经济作物占8.2%。1985年,总播种面积比
1949年减少1998.5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11976.3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3%,
经济作物为3652.98万亩,增加了2158.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2%。
  林业 山东属暖温带落叶林区。历史上形成了以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网及
四旁树木为主的农区林业。全省林木覆盖率平均为9.2%,低于全国12.7%的水平。
山东果树栽培历史悠久,落叶果树地方品种之丰富,名特产品种之多,均居全国首
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栽培较多的有苹果、梨、桃、葡萄、杏、山楂、核桃、
板栗、枣等。山东果品年总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5%,其中苹果、枣居全国第一
位。因此,发展果树植保、果品运输、加工、保鲜贮藏等项目的机械化,是农村商
品化生产的需要。
  畜牧业 山东的畜牧业属农区畜禽饲养业,除山区、沿海草滩有季节性放牧外,
基本上是以户养为主的舍饲。山东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不少品种驰名国内外,是全
国畜禽良种基地之一。如全国四大黄牛品种之一的“鲁西黄牛”,全国三大驴种之
一的“德州驴”,乘挽兼用的渤海杂交马,以多胎、高产驰名世界的菏泽小尾寒羊
以及蛋肉兼用的寿光鸡等。但山东省的畜牧业是农业部门一个薄弱环节,远不能适
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一般占农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山
东省1985年的畜牧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5%,低于全国水平。随着粮食和经
济作物的不断增长,发展畜牧业,已成为促进粮食转化,改变人民食物构成的重要
措施。因此,全省畜牧业机械化的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
  工副业 山东省自然资源丰富,劳力充足,交通方便,乡村工副业生产门路广。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政
策,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近几年乡镇企业已形成农业企业、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业、
建筑业、商业服务5大类,16个企业门类。到1985年全省乡镇企业已达76.69万个,
从业人员657.90万人,年收入241.95亿元,利润31.83亿元。农村工副业的兴起和
发展,对机械化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为农村的全面机械化提供了资金。
  渔业 山东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发展历史悠久。山东水域广阔,海岸线长达
3121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沿海还分布着296
个岛屿,其岸线长约688公里。沿海岬湾相间,形成众多的优良渔港。渔区广阔,
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滩涂总面积1700万亩,可利用养殖面积近300万亩,其中浅
海1100万亩,可利用养殖面积达200万亩;滩涂500万亩,可利用养殖面积近100万
亩。鱼、虾、贝、藻类资源丰富,名贵特产种类繁多。海洋鱼虾类就有260多种,
主要经济鱼类30多种,经济贝类20多种,经济藻类10余种,为发展海洋渔业提供了
优越条件。1983年,海洋捕捞产量达53.19万吨。
  海洋捕捞,50年代基本为非机动渔船捕获;70年代中后期,机动捕捞量已占主
导地位(约占80%)。1985年底,机动渔船发展到16203艘、59.12万马力。
  海洋捕捞,绝大部分仍限于沿岸、近海100米等深浅线以内的作业,外海远洋
渔船的力量薄弱,缺少冷冻加工保鲜的渔船;近海作业渔船的技术性能也较差;养
殖机械化尚处起步阶段,代用机械多,配套机械少。山东为滨海之省,海洋资源的
开发,浅海滩涂养殖业的发展,渔港码头停泊装卸能力的提高,均要求加速渔业机
械化的进程。
  山东内陆水域可养殖面积约430余万亩,湖泊210万亩,水库、坑塘、河道10万
亩,大部分水源较丰富,水质肥沃,发展淡水渔业大有可为。沿黄两岸的广大地区,
开发涝洼地,引用黄河水,挖塘建池,还可扩大养殖面积几十万亩。近几年,淡水
养殖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水产品的生产,远远不能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
  1985年,全省渔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7.23%。因此,进一步开发丰富的渔
业资源,加快水产品的捕捞、养殖、保鲜、加工、储运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步伐,
增加产量,满足社会需要,已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