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高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77&run=13


    一、种植历史与分布
    北方古称高粱为蜀黍, 相传系蜀地之“黍” 。据唐启宇《中国作物栽培史稿》
(1986年) 记述,高粱从公元3世纪以前即传入中国西南,13世纪之后传到北方;但据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1991年)记述,黄河流域发现3000年前的炭化高粱。山东省历
史上除了胶东半岛外,高粱种植很普遍,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大豆,主要分布在鲁
西黄泛平原、黄河三角洲、以及鲁中、鲁南的涝洼和丘陵,是当地农民的主粮。
    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作物品种的更新,玉米、甘薯等亩产水
平提高较快,以及河道排水标准提高,气候转向干旱,受涝面积减少,高粱种植面积
由渐减进而锐减,从面积2000万亩左右的主要粮食作物降为仅百万亩的零星作物。

    二、生产水平
    民国时期,山东高粱种植面积一般在1600万亩~2000万亩,据农商部《第三次农
商统计表》(1916年版),1914年山东高粱面积达3075.2万亩,为已知最大面积。日伪
时期严禁铁路沿线种高梁以防袭击, 全省仅种植1200万亩~1500万亩。建国后到195
5年,面积2000万亩~2400万亩。1956年-1973年面积减少,多数年份保持在1100万亩
以上。其中60年代初期为了提高作物整体抗灾水平,“铁杆庄稼”高粱的面积回升,
1962年达1480.8万亩。1966年以后示范推广杂交高粱,因其亩产高,直到1973年,高
粱面积保持50年代后期1100多万亩的水平而没有继续下降。但终因杂交高粱品质差、
难脱粒而难以持久种植;同时,品质优于高粱的玉米,亩产逐步提高;现代建筑材料
向乡镇普及又部分取代了高粱秸秆,加之农田受涝面积逐步减少,1974年以后,高粱
面积一路下跌, 1978年减至500万亩以下, 1983年减至200万亩以下,  1990年仅剩
101.47万亩。平均亩产,民国成立后至抗日战争前为70公斤~80公斤,50年代前中期
70公斤左右, 1960年-1964年降至低谷,仅在50公斤左右;1965年后超过80公斤,恢
复到历史上较好年成的水平; 1972年首次突破100公斤,但整个70年代在73.5公斤~
10 9公斤之间徘徊;1984年起突破150公斤,1990年达186.4公斤。高粱面积和产量见
表4-12。

                    山东省高粱种植面积、产量表
表4-12
┌────┬───┬───┬────┬──┬───┬───┬────┐
│年份    │面积  │亩产  │总产    │年份│面积  │亩产  │总产    │
│        │(万亩)│(公斤)│(亿公斤)│    │(万亩)│(公斤)│(亿公斤)│
├────┼───┼───┼────┼──┼───┼───┼────┤
│1914    │3075.2│73.7  │22.68   │1968│1112.9│90    │9.95    │
├────┼───┼───┼────┼──┼───┼───┼────┤
│1931-36│2464.0│74.5  │18.35   │1969│1091.5│88    │9.60    │
├────┼───┼───┼────┼──┼───┼───┼────┤
│1939    │1242.6│…    │…      │1970│1102.4│74    │8.10    │
├────┼───┼───┼────┼──┼───┼───┼────┤
│1946    │1631.8│…    │…      │1971│948.6 │87    │8.25    │
├────┼───┼───┼────┼──┼───┼───┼────┤
│1949    │2317.1│59    │13.60   │1972│1117.2│105   │11.65   │
├────┼───┼───┼────┼──┼───┼───┼────┤
│1950    │2346.2│71    │16.65   │1973│1037.2│109   │11.30   │
├────┼───┼───┼────┼──┼───┼───┼────┤
│1951    │2324.5│71    │16.45   │1974│726.1 │74    │5.30    │
├────┼───┼───┼────┼──┼───┼───┼────┤
│1952    │2385.8│71    │16.95   │1975│671.9 │100   │6.75    │
├────┼───┼───┼────┼──┼───┼───┼────┤
│1953    │2452.7│65    │15.95   │1976│537.9 │88    │4.70    │
├────┼───┼───┼────┼──┼───┼───┼────┤
│1954    │2163.3│60    │13.00   │1977│508.5 │107   │5.45    │
├────┼───┼───┼────┼──┼───┼───┼────┤
│1955    │2037.5│84    │17.05   │1978│455.2 │79    │3.55    │
├────┼───┼───┼────┼──┼───┼───┼────┤
│1956    │1274.1│64    │8.10    │1979│398.9 │86    │3.40    │
├────┼───┼───┼────┼──┼───┼───┼────┤
│1957    │1411.3│61    │8.55    │1980│351.5 │89    │3.15    │
├────┼───┼───┼────┼──┼───┼───┼────┤
│1958    │950.7 │72    │6.85    │1981│266.6 │98    │2.60    │
├────┼───┼───┼────┼──┼───┼───┼────┤
│1959    │1122.9│60    │6.70    │1982│219.4 │119   │2.60    │
├────┼───┼───┼────┼──┼───┼───┼────┤
│1960    │561.2 │49    │2.75    │1983│185.7 │118   │2.20    │
├────┼───┼───┼────┼──┼───┼───┼────┤
│1961    │1209.4│54    │6.50    │1984│172.4 │148   │2.56    │
├────┼───┼───┼────┼──┼───┼───┼────┤
│1962    │1480.8│47    │6.95    │1985│223.3 │146   │3.25    │
├────┼───┼───┼────┼──┼───┼───┼────┤
│1963    │1425.4│46    │6.45    │1986│185.0 │156   │2.89    │
├────┼───┼───┼────┼──┼───┼───┼────┤
│1964    │1065.6│56    │5.90    │1987│172.1 │170   │2.92    │
├────┼───┼───┼────┼──┼───┼───┼────┤
│1965    │995.9 │83    │8.20    │1988│134.4 │169   │2.27    │
├────┼───┼───┼────┼──┼───┼───┼────┤
│1966    │988.5 │86    │8.45    │1989│111.5 │160   │1.79    │
├────┼───┼───┼────┼──┼───┼───┼────┤
│1967    │1124.8│90    │10.10   │1990│101.5 │186   │1.89    │
└────┴───┴───┴────┴──┴───┴───┴────┘

说明:1931年-1936年是年平均值。

    三、品种
    建国以后,高粱主产区应用的品种主要有打锣锤、竹竿青、牛心、青壳利马鸡、
歪脖子、 黄罗伞、三尺三、秋高粱、香高粱、冻高粱、抗蚜二号等。其中后3个品种
是省农科院从农家品种中选育的,是60年代推广的主要品种。1965年后,引进和自选
杂交组合,示范推广遗杂5号、7号,原杂10号,渤杂1号、3号,晋杂5号、鲁杂3号等
组合,1972年杂交高粱面积占到70%。80年代杂交高粱已很少。1990年70%以上面积种
植一枝笔,其他尚有鹿邑歪头和省农科院育成的酿酒品种鲁杂3号等。
    此外,在盐碱薄地零星种植帚用高粱,俗称“茭草”、“绺子”。也曾引进试种
过糖用高粱,但未推广。

    四、栽培技术
    (一)种植制度
    从古代至50年代,高粱均为春播,后茬种麦,翌年麦收后种大豆、绿豆等,二年
三作。60年代推广麦茬播种或移栽,一年两作。历史上有高粱间作豆类者,称为“隔
耧青”,也有间花生者。60年代后还出现春高粱间作马铃薯、甘薯地里带高粱等间作
方式。
    (二)整地施肥
    整地同一般北方旱作。施基肥,在50年代一般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左右,远村大
洼施肥更少。推广杂交高粱后施肥有所增加,并有亩施5000公斤左右的高产田。
    (三)播种和密度
    春播在“谷雨”前后。夏播早熟品种在灭茬后趁雨或造墒抢播;生长期较长的品
种,5月中下旬育苗,7~8叶时移栽。土壤含盐量较高的春播地,有开沟躲盐播种者,
用犁左右浅翻,挑出播种沟,施肥搂土后播种。间苗时留苗密度,历史习惯每亩不到
3000株。 60年代后渐有增加, 春播高秆品种4000株左右; 夏播杂交高粱5000株~6
000株,高产田8000株以上。
    (四)田间管理和追肥
    定苗后至拔节前,利用天旱少雨和深锄进行蹲苗。鲁西农民在苗子的左、右、前
方各拉1锄, 使上层浅根暴露,并有部分根被锄断,促根下扎,增强抗旱吸肥能力,
称为“三开锄”。高粱追肥在历史上很少。自推广杂交高粱,培养高产样板后,拔节
期追氮肥成为推广措施,并有穗期补肥及追肥后浇水者。此外,山东历史上有腊熟期
打叶促早熟的习惯,但建国之初就已试验证明,打叶越早减产越大,并无促进早熟的
作用,从60年代开始打叶者渐少。
    (五)病虫害防治
    历史上基本上不防治高粱病虫害。60年代至70年代用毒谷、毒土治地下害虫,喷
低毒有机磷制剂治蚜虫,用毒砂治条螟。对主要病害黑穗病很少防治,60年代中期后,
随着紧穗型品种的推广,黑穗病已不再形成危害。

    五、购销
    新中国建立初期高粱征购数量较大,1950年达1.6亿公斤,占粮食征购总量12%,
占高粱总产9.6%; 1955年征购3亿多公斤,占征购总量  10.1%,占高粱总产18%。以
后征购数量和比率逐年减少, 1978年降到0.5亿公斤以下。80年代高粱总产仅及建国
初期的30%左右,故而从东北调入高粱,以补酿酒原料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