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隋唐宋时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9&rec=48&run=13

一、隋唐时期
《齐民要术》 于6世纪前半叶撰成,当时印刷术尚未出现,仅靠手写传抄,
流行范围有限,影响较小。但因书中所载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内容切合国计民生的
需要,在隋代(581年-617年) 已引起官府注意。《隋书·经籍志》载农书五部十
九卷,即有《齐民要术》十卷。李唐王朝建立后,为达长治久安的目的,轻徭薄
赋,发展农业,曾有数位帝王下令撰颁有关农书,此期传世的《齐民要术》较为
多见。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581年-645年)所作的夹注,说明在唐代《齐民要术》
已被视作朝廷官署典籍,受到重视。《旧唐书》卷七十九、列传第二十九《李淳
风传》曾提到他“演齐人要术”。南宋李焘撰《孙氏齐民要术音义解释序》曾叙
及:“此书李淳风尝演之淳风书,遽亡。”可据以知悉唐代李淳风曾研究、使用
过《齐民要术》。同序中还有“韩鄂(9世纪) 又撮思勰所记,别著《四时纂要》
五卷”的记载,首次提及《齐民要术》在后世农书撰述中的影响。

二、宋代
在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阶段,《齐民要术》多被置于重要的位置。《宋史
·窦仪传》“附”中提到后周世宗(954年-959年) 在位时,窦俨曾向朝廷建议把
《齐民要术》、《四时纂要》、《韦氏月录》等书中关于田蚕园圃之事,集为一
卷。北宋时期,雕板印刷技术趋于完善,书籍刻印业发展起来,《齐民要术》作
为重要农书,最早得到刊刻。王应麟《玉海》记述,“宋朝天禧四年(1020年)八
月二十六日,利州转运史李昉(按:昉当作防,防为利州转运史,见《宋史》)请
颁《四时纂要》与《齐民要术》二书,诏使馆阁校勘镂本摹赐”。此即天禧四年
诏令刻刷, 到天圣年间完成的官刻本, 亦称北宋崇文院刻本。北宋崇文院刻本
《齐民要术》,是第一次刻刷本,是后来其他各本据以传抄、刻印的祖本。刻本
的出现,扩大了《齐民要术》的影响,也促进了这部著作的校注研究与利用。
南宋李焘《孙氏齐民要术音义解释序》中称:“贾思勰著此书,专主民事,
又旁摭异闻多可观,在农书中最然出其类,而近世学者忽焉,第奇字错见,往
往艰读,今运使秘丞孙公为之音义解释略备,其正名辨物盖与杨雄、郭璞相上下,
不但借助于思勰也。”“本朝天禧四年诏并刻二书(《齐民要术》、《四时纂要》),
以赐劝农使者。”“然其书与律令俱藏,众弗得习,市人辄抄要术之浅近者,用
才一、二,此志于民者所当惜也。”“今公幸以稽古余力,悉发其 ,盍并刻焉,
岂惟决疑纠谬,有益学者,抑使斯民日用所知本末,更被天禧遗泽,不亦可乎。”
(参见《文献通考》卷二一八,经籍四十五)《玉海》别引宋《国史志》亦述及:
“天禧中颁《齐民要术》于天下,以教种植蕃养之方。”只是在《国史志》中误
把诏令刻刷《齐民要术》的年份当作了颁发书籍的年份。
《齐民要术》 崇文院官刻本问世虽然扩大了影响范围, 但至南宋时,已是
“非朝廷要人不可得”。绍兴十四年(1144年),济南人张辚在龙舒(今安徽舒城),
据崇文院刻本再度刊刻,进一步扩大了《齐民要术》的影响。葛祐之在为张辚刻
印《齐民要术》所撰的序中称:“谨按《齐民要术》,旧多行于东州,仆在两学
时,东州士夫有以要术中种植蓄养之法,为一时美谈,仆喜闻之,欲求善本寓目
而不得。今使君得之于芗林居士向伯恭,伯恭自少留意问学,故一时名士大夫多
与之游而喜传之书。盖此书乃天圣中崇文院校本,非朝廷要人不可得。使君得之,
刊于州治,欲使天下之人皆知务农重谷之道,使君之用心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