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节抗旱保墒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9&rec=31&run=13

黄河中下游是个春季干旱少雨又多风的地区,贾思勰指出这个地区的特点,
就是“春多风旱”。而这时正是春播季节,种子发芽需要大量的水分。这种气候
条件,对春播是十分不利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当时仅有两条路可走:在有灌溉
条件的地区,可兴修水利,充分利用水源;而在灌溉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只有依
赖土壤中的水分。因此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如何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以满足作物发
芽、生长的需要,便成为影响这一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总结了以往农业生产的经验,提出了耕、耙、耱抗
旱保墒的措施。即利用深耕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再利用耙、耱整平地面,切断
土壤毛细管,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使水分尽可能多地蓄在土壤里以备春播,这是
土壤耕作上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用这种方法,既达到了整地的目的,同时又
起到了抗旱保墒的作用。虽然贾思勰并不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但他凭借丰富的
经验巧妙地解决了由于春旱带来的难于播种的问题。
为了提高耕、耙、耱的抗旱保墒效果,在操作上贾思勰提出的具体措施是:
(一)耕地的适期应以土壤的墒情为准。他指出:“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
必须燥湿得所为佳。”(《耕田第一》)所谓“燥湿得所”,就是指土壤不太干,
也不太湿,水分适中之时。这时土壤的耕性好,耕地省力,而且耕地的质量也高。
如果水旱不调均,耕地就要坚持“宁燥不湿”的原则,即要燥耕不要湿耕,因为
“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湿耕坚 ,数年不佳”。意思是燥耕虽然容
易耕起土块,但一经雨淋,土块就自行粉解,湿耕则不然,它容易形成僵块,破
坏耕性,造成跑墒,几年都长不好庄稼。因此,贾思勰在书中说:“谚曰‘湿耕
泽锄,不如归去’言无益而有损。”
(二)耕地的深浅,应以不同的耕作时期而定。贾思勰说,首先应掌握“初耕
欲深,转地欲浅”的原则,因为“耕不深,地不熟,转不浅,动生土也”。其次
还应掌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的原则。因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到秋季,庄稼已
经收获,深耕有利于接纳雨水和冬雪,也有利于冻融风化土壤。而春夏之季,正
值黄河流域的旱季,气温渐高,水分蒸发量也大,深耕动了生土,就会因生熟不
调和而造成跑墒,影响播种和发芽。
(三)耕后耙耱,平地保墒。贾思勰说:“春既多风,若不寻劳,地必虚燥。”
意思是:耕后如不及时耙耱,必然会引起跑墒。因此,他说:“谚曰‘耕而不劳,
不如作暴。’”(《耕田第一》)耕后不耙耱,不如不耕,让它晒着好,以免造成
跑墒。贾思勰又说,耕后耙耱,也要视季节而异,应掌握“春耕寻手劳,秋耕待
白背劳”。所谓“白背劳”,是指等地块背晒白以后再耙耱,这是因为秋天多雨
地湿,不等地块晒白后耙耱,就会将土壤压实,造成耕地发僵。
这里要指出的是,耕耙耱的整地技术,并不是贾思勰首先发明的,在1972年
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壁画中,已有耙耱的图象。贾思勰的贡献是充分肯定了
耙耱的抗旱保墒作用,并系统地总结了耕耙耱抗旱保墒的技术经验,从而为黄河
流域的土壤耕作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这套方法仍流行于中国北
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成为当地抗旱夺丰收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