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者不强,囷仓不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9&rec=26&run=13

贾思勰如同他那个时代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思想家一样,都异常注重农业生
产的发展和繁荣,其思想呈现出一定的重农主义色彩。
重农思想是贾思勰农业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在《齐民要术·自序》中,他
一再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并引用《淮南子》中“田者不强,仓不盈;将相
不强,功烈不成”的观点,论证农业生产确系国家强盛和社会安宁的根本。为此,
他极为赞赏《管子》中的“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仓
禀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等观点,推崇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和商鞅的
“急耕战之赏”,认为这是富国安民的根本大计。
从农为国本这一立论出发,贾思勰把农产品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他完
全赞同晁错的贵粟理论:“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粟米布帛,…
…一日不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并引用了刘陶、陈思王 (曹
植) 等人“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饥者不
愿千金而美一食”的言论,认为这是“诚哉言乎”之论(《自序》)。甚至,贾思
勰还引用《史记·货殖列传》中宣曲任氏趁秦末战乱之际,“豪杰者争取金玉,
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拒荥阳,民不得耕,米石至数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
任氏以此起富”(卷三《杂说》)的材料来佐证其财富观。可见,贾思勰财富观带
有明显的重农主义色彩。
在重视农业的同时,尽管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一再申明“舍本逐末,
贤哲所非”,“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但他对有关农家的“资生之业”,又
“丁宁周至”,“靡不毕书”,把农产品加工和商业流通纳入了农业经济的范畴
之中,使其农业经济的概念具有了大农业的色彩。
在《齐民要术》中,贾思勰大谈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商业流通获利。贾思勰
不仅在《齐民要术》中重点总结了粮食作物的种植栽培经验,而且对蔬菜、果树、
林木和其他经济作物的栽培进行了专门性总结和论述,对动物饲养和蚕桑生产也
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探讨,同时,对酿造制曲、淀粉加工、食盐精制、染料制作、
烹调技术等,也作了较详尽的记录和总结。更为重要的是,《齐民要术》中多处
可见农产品出售增值问题的记载,表明贾思勰确是一个关心商业的重农主义者。
在《货殖第六十二》中,贾思勰详细地摘录了《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有关
农产品进入商业流通领域而增值的言论,并对耿寿昌设立的常平仓、桑弘羊的均
输政策也大加称许,认为这是“益国利民不朽之术”(《自序》)。更令人注意的
是,他从当时的生产实际出发,多次详谈了农产品加工与出售的比较利益。如种
蔓菁:“一顷收子二百石,输与压油家,三量成米,此为收粟米六百石,亦胜谷
田十(当为“一”字)顷。”(《蔓菁第十八》)再如种红蓝花,“负郭良田,种一
顷者,岁收绢三百匹,一顷收子二百斛,与麻子同价。既任车脂,亦堪为烛,即
是直头成米”,注云:“二百石米已当谷田,三百匹绢超然在外。” (《种红蓝
花·梔子第五十二》) 。对于种榆,贾思勰算了一笔更细的帐:“三年春,可将
荚叶卖之。五年之后,便堪作椽。不者,即可斫卖(注云:‘一根十文。’);
者,镟作独乐及盏(注云:‘一个三文。’)。十年之后,魁、碗、瓶、榼、器
皿,无所不任。(注云:‘一碗七文,一魁二十,瓶、榼各直一百文也。’)十五
年后,中为车毂及蒲桃缸。(注云:‘缸一口,直三百,毂一具,直绢三匹。’)
其岁岁料简 治之功,指柴雇人--十束雇一人--无业之人,争来就作。卖柴之利,
已自无资。(注云:‘岁出万束,一束三文,则三十贯,荚叶在外也。’)况诸器
物,其利十倍。(注云:‘于柴十倍,岁收三十万。’)斫后复生,不劳更种,所
谓一劳永逸。能种一顷,岁收千匹,唯须一人守护、指挥、处分,既无牛、犁、
种子、人功之费,不虑水、旱、风、虫之灾,比之谷田,劳逸万倍。”(《种榆、
白杨第四十六》) 由此,不难看出,贾思勰不愧为精打细算的行家里手,他的农
本思想是在极力主张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肯定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获利的。
这样,贾思勰就不可避免地加入到积极推销农产品,尤其是大宗粮食经销,
以求逐利的活动中去。在《齐民要术》中,贾思勰引述了崔寔在《四民月令》中
提出的出售农产品,主要是以粮食出售为主的卖出买进设想,主张低价购进,高
价出售,在贱买贵卖中获取商业利润。而且,他还引证了鲁秋胡、师旷等人的预
测谷价方法,确定了“力田不如逢年,丰年尤宜多籴”、“粟米春夏贵去年秋冬
什七,到夏复贵秋冬什九者,是阳道之极也,急粜之勿留,留则太贱” (《杂说
第三十》) 的籴入粜出原则,以追求交换价值的财富增值。这表明贾思勰的身上
已经带有地主兼商人的气息。
农业经济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商品粮产区已在中国某些地区形成,“荆扬二
州”,“一岁或稔,则数郡而忘饥”(《宋书·孔季恭传》);粮食流通,“从江
以南,千斛为货”(《宋书·周朗传》)。这表明,农业生产的发展已经为其产品
进入流通领域开辟了道路,也为贾思勰独特的农本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汉
武帝以前的重农主义者, 大都主张排斥商业经济以发展农业生产, 唯司马迁及
《管子》的作者等人,才提倡在极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下以求商业经济的活跃。
贾思勰的农本思想,实际上是司马迁和《管子》作者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和运用,
是当时农业商品经济成分发展的一种客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