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张辚刻本及其校宋本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9&rec=13&run=13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张辚〔字彦声,济南人,曾任浙江上虞令,九江
郡丞,后擢守龙舒(即今安徽舒城)〕刊刻于龙舒的版本,通常称龙舒本。从明代
抄本中保存的葛之所写的龙舒本序言里,可知据刻的原本是院刻本。当时的院
刻本已是“非朝廷要人不可得”的珍本。北宋崇文院刻版之后,见于文献记载的,
这是第一次重刻。原书久已散失,现在只有据它的抄本校录的校宋本流传下来。
所谓校宋本,是以某一种版本的《齐民要术》为底本,再拿宋本来校对。这样的
校宋本大致来源有二:一是黄丕烈(1763年-1825年,字绍武,号荛圃,江苏吴县
人,清代藏书家、校勘家) 校宋本,校录至卷七的中卷止;一是劳格(字季言)校
宋本,只校录至卷五的第5页止。
黄丕烈于清嘉庆末年(1820年前) 所得校宋本,底本是《津逮秘书》本(详见
后文) ,何人校录已不可知,卷头记明:“宋本10行,行17字。”此后有多人转
相借录,据资料得知,计有张绍仁、陈揆、黄廷鉴、邵浪仙、张步瀛、刘寿曾、
孙诒让、管明佳、陆心源九种转录本。
劳格的校宋本来源于朱述之,底本是《秘册汇函》本(详见后文)。据《读书
敏求记校证》 章钰补记称: 劳格之兄劳权说, 所用的龙舒抄本是 “咸丰甲寅
(1854年) 季冬借上元朱述之司马抄本”,抄本仅至五卷5页止。劳氏在校录时,
除宋本外,并以《太平御览》等有关各书参校。校记比较周详,字体也极严谨。
后此本归陆心源手,光绪末年被日本岩崎家所得,现藏东京静嘉堂文库。
以上源自南宋龙舒本的校宋本共计十种,除劳格本外,其余九种都是黄丕烈
本的转录或再转录,列述如下:
(1)张绍仁转录本:道光元年(1821年)张绍仁转录,底本是《秘册汇函》本,
此本后为陆心源收藏,于清光绪末年被日本岩崎家所得,现藏东京静嘉堂文库。
(2)陈揆(字子准)转录本:道光二年(1822年)陈揆转录,底本是《秘册汇函》
本。瞿镛在《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中说“陈子准氏以宋椠残本一一校补”。其
实陈揆所用的仍是黄丕烈的校宋本,并非“宋椠残卷”。这个转录本只有前六卷,
现存北京图书馆。另据瞿镛所记,陈揆用的底本是华亭沈氏竹东书舍刻本,则陈
揆似曾以黄校本并校沈氏本和《秘册汇函》本,而沈本后为瞿镛所得。
(3) 黄廷鉴(字琴六)再转录本:底本是《学津讨原》本(详见后文),《学津
讨原》本原就是黄廷鉴校过的,道光五年(1825年)又以陈揆手临的“吴门士礼居
(黄丕烈藏书室名)所藏校宋本六卷……合照旷阁(张海鹏藏书室名)新刊本,逐条
细勘”。有精校之名,但所校不多。此本后为张定均所得,张定均又借给张步瀛
再转录。
(4) 邵浪仙再转录本:道光七年(1827年),邵浪仙以沈刻本为底本转录,而
所据仍是陈揆的校宋本,分装四册,现存北京图书馆。
(5) 张步瀛再转录本:张步瀛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就黄廷鉴再转录本再
转录。底本用《津逮秘书》本。黄廷鉴原以《学津讨原》本为校本,因而张步瀛
转录时,也并校了《学津讨原》本的异同。此外还将黄廷鉴参校的其他书的内容,
一并转录;供书人张定均原先据《太平御览》等书所校的内容,也一并转录;并
再以《农桑辑要》、《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等进一步复勘。积累资料很多,校
勘审慎,书写极工。现已缺七、八两卷,在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存藏。
(6) 刘寿曾转录本:刘寿曾是渐西村舍本(详见后文)的主要校勘人。他用以
校勘渐西本的是先经吾点精校过的湖湘本 (详见后文) 的影写本。 清光绪二年
(1876年),他又用黄丕烈的校宋本校勘这个影写本。此本后来发展成为历时四百
余年、经过16位学者累积校勘的详校本。影写本多次提到“朱氏藏本”,可知刘
寿曾还曾用朱述之校本作参校。
(7) 孙诒让转录本:孙诒让据黄丕烈本转录,见《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此
本未见。
(8) 管明佳再转录本:管明佳据瞿镛所藏校宋本再转录,见《四库简明目录
标注》。此本未见。
(9) 陆心源刊印本:光绪年间,陆心源将校宋本和《秘册汇函》本的不同内
容刊刻成书,列入他所编的《群书校补》中。以校宋本为正文,下注《秘册汇函》
本的错字、脱文和衍文,分为两卷。
上述各种龙舒校录本,除陆心源本刻版成书外,其余都是手抄本。多人转录,
错脱难免,再加刻版一道手续,更增谬误。由于原书久已散失,只能从后来的校
录本看张辚龙舒本的内容。龙舒本校勘不如院刻精细,形成错谬固然与抄、刻之
误有关,另外,错改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主观校改往往改对的不多,如卷五《种
紫草》篇,改院刻本“紫芨草”为“紫 草”等。而改错的倒不少,如卷二《种
芋》篇,把“后至”错改为“后生”,卷五《种榆白杨》篇,把“春时将煮卖”
错改为“春时捋煮卖”,“勿使棠近”错改为“勿使掌近”等。诸如此类的臆改,
致使该本有所逊色,然而它毕竟是能见到的崇文院刻本的复刻本,所以仍胜于明
清刻本。尤其在清代人力求对明代刻本纠谬的工作上,发挥过不少的作用。自从
完帙不缺的明抄发现后,才取代了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