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杂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8&rec=28&run=13

辛弃疾奏议以外的散文,流传下来的有启札、祭文、跋语、上梁文数则,悉由今
人自各书采集辑存。虽数量不多,亦足以体现作者坚持不渝的爱国情怀、深厚诚挚的
真纯友谊和磊落光明、狷介拔俗的品格。如《跋绍兴辛巳亲征诏草》辑自同治《弋阳
县志》,诏草见于《三朝北盟会编》,据《朱子语类》卷一二七,此诏草系宋高宗绍
兴三十一年(1161年)陈康伯当国时,令洪迈、刘珙两人起草。诏草适应了军民的主战
愿望,但恢复中原的大计未克实现。辛弃疾后来读到这封诏书,感叹不已,认为下诏
亲征未能抓住时机,主战方针未能贯彻到底。故跋文有“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初,可以
无事仇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之慨。足见他的抗战主张
是始终如一的。辑自《稼轩诗文抄存》中的《贺钱同知启》,据邓广铭、辛更儒笺注,
是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作者为祝贺钱象祖(字伯同)升任同知枢密院事而作。这类
贺启多官场应酬奉承之语。然稼轩则在贺启中以对方居机要之地、展帷幄之才相期,
以“怅望神州,共当戮力”相勉,体现出作者念念不忘恢复大业的爱国精神。
辛弃疾生平的交游多力主抗战的事功派和系念恢复的学问家。如刘过改之,曾上
书朝廷陈奏恢复方略,但有志报国,无地用武,一生流落江湖,著有《龙洲词》,是
辛派词人的重要作家。稼轩与他缔交,时有唱和。辛弃疾有《与刘改之书》,引用韩
愈“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傲”(《荐士》)的诗句称颂其作品的刚健豪雄。可惜书札
全文已佚,只可从《诗人玉屑》中窥得片言只语。稼轩与陈亮、朱熹、吕祖谦也交往
颇厚,从仅存的两篇祭文中,可以看出词人之深于友情。如辑自《宋名臣言行录》外
集中的《祭陈同父文》,首先称赏“同父之才,落笔千言”;“同父之志,平盖万夫”;
“智略横生,议论风凛”。接着感叹他的不遇:“行年五十,犹一布衣”,虽然所奏
中兴方略流传海内,可惜没有得力人士予以引荐。进而同情友人的坎坷人生。陈亮两
次蒙冤入狱,备历险困,以是祭文发出“如履冰崖”、“我独怜才”之叹。之后由悲
叹“人才之难”,回忆光宗策试进士,陈亮被御笔擢为第一的幸运经历。可惜正值有
作为之际,不意“天靳之年”,突然辞世。稼轩沉痛地发出“闽浙相望,信问未绝,
子胡一病,遽与我诀”的倾诉。文章收尾作者缅怀淳熙十五年冬两人的铅山之游,鹅
湖之会:
而今而后,欲与同父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可复
得耶!
往日知心朋友的欢聚畅谈历历在目,今后再也无法重温旧梦,这是何等深长的悲
楚之吟! 祭文贯注着对才人的痛惜之情,对挚友的切骨之思,可谓声声悲泣,字字血
泪。《祭吕东莱先生文》辑自《东莱吕太史文集》附录,亦见于《五百家播芳大全文
粹》。吕祖谦,字伯恭,人称东莱先生,是著名的理学家,与朱熹、陈亮都是好友,
在浙东聚徒讲学,颇负盛名。祭文着重称述吕氏的道学修养和人格力量,所谓“天质
之美,道学之粹”,“一私欲未始萌于心,极万变不足以移其志。故不力而勇,甚和
而毅,泯爱憎以无迹,更毁誉而一致”。确能描绘出其人毁誉不动其心,爱恶不形于
色的沉稳坚毅的品格。 祭文还指明了吕祖谦在承传理学道统中的地位和影响。 谓其
“上承伊洛,远溯洙泗,”与朱熹、张栻并列,“屹鼎立于一世,学者有宗,圣传不
坠”。这是符合宋代理学发展的实际的。祭文收尾表示向慕之情,敬畏之意,简洁而
得体。
辑自《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的《新居上梁文》,是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辛
弃疾40岁时所作。这时作者由湖北转运副使改任湖南转运副使。从淳熙初年以来,他
历任仓部郎中、 大理少卿、 湖北、江西两地安抚使,又三度为转运副使等官。所谓
“顷列郎星,继联卿月,两分帅阃,三驾使轺”,就是自述这些仕历。职官屡变,夙
愿难圆,使他倦于宦游,因此便开始营建带湖新居,作引退之计。《新居上梁文》抒
发稼轩的厌倦官场、向往隐沦、超拔尘嚣、拥抱林泉的情怀,十分深切而生动: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人生孰若安居之乐? 一年种谷,十年种木,君子常有
静退之心。久矣倦游,兹焉卜筑。稼轩居士,生长西北,仕宦东南……不特风霜之手
欲龟,亦恐名利之发将鹤。欲买置锥之地,遂营环堵之宫。虽在城邑阛阓之中,独出
车马嚣尘之外。青山屋上,古木千章;白水田头,新荷十顷。亦将东阡西陌,混渔樵
以交欢;稚子佳人,共团栾而一笑。梦寐少年之鞍马,沉酣古人之诗书。虽云富贵逼
人,自觉泉林邀我。望物外逍遥之趣,‘吾亦爱吾庐’;语人间奔竞之流:‘卿自用
卿法’。
文章运用骈俪形式、四六句法、工整的对仗,表达一种潇洒出尘悠然物外的情致,
极尽凝炼精工之能事。末以有韵的歌辞,祝祷式吉祥之语收煞。可说是一篇充盈诗情
雅趣的美文,在辛文中别具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