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农村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8&rec=14&run=13

词源起民间,从某些词调名称看,民间词中当有一些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
可惜大多散佚无觅。词至中晚唐五代文人手中,却又渐趋“词为艳科”之路,是以农
村词寥若晨星,仅见刘禹锡的《竹枝》(山上层层桃李花) 和孙光宪的《风流子》(茅
屋槿篱溪曲) 。及北宋,始有苏轼的《浣溪沙》组词五首略开风气,但词的中心仍是
作为徐州太守的苏轼,与农人在思想感情上尚保持相当距离。苏轼之后,农村词在词
苑中依然呈空白状态。直到稼轩登上词坛,这才承流接响,使农村词更上一层楼,达
到一个新的水平。无庸置疑,稼轩创作农村词的基础,乃是其18年罢官家居的农村田
园生涯。
稼轩农村词虽承苏轼而来,但较之苏词,题材与内容更为宽广、丰富、深厚,举
凡四季田园风光,春秋农事更替,田野劳作和家庭副业,从年岁的丰歉到农家的欢乐
和疾苦,从男婚女嫁等风土民俗到词人和农家的友好交往,俱都包罗其中。由于这些
词章均来自现实生活,故无不洋溢着新鲜的生活气息,散发出沁人的泥土芳香。同时,
和词人鄙薄官场的黑暗、污浊相对照,贯穿其农村词的基本思想感情是欢悦、羡慕、
向往和赞颂。稼轩农村词大体说来,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展现出一幅幅美好的农村风光和生活场景。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
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清平乐》词轻笔淡墨,宛然一幅农家素描。溪水潺潺,芳草青青,农家居处简
陋而清幽。小小茅屋,五口之家:翁媪软语取悦,煞有情趣;大儿锄豆,中儿织笼,
各司其业,而小儿“溪头卧剥莲蓬”,最是生动可人。生活和谐美好,典型的农家乐
图景,令人心驰神往。与其说词人醉于酒,毋宁说词人醉于心。《西江月》词上片写
农村夜景。皎皎明月,微微清风,写出夜之幽静;而乌鹊飞啼,蝉鸣高树,稻花香中
“蛙声一片”,却宛若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章。词人把丰收在望的喜悦融进优美的田园
景色之中,更创造出一种由喧闹见谧静即动中见静的美好境界。下片山雨欲来,写词
人急寻避雨处所那种由焦躁而惊喜心态,真实而生动,非身历其境、体会深切者不能
写出。又如:
北垄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
影霎时云,卖瓜人进竹边村。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松岗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
家娶妇,西邻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浣溪沙》词,一幅清新淳朴的农村小景,富有生活气息。上片耕耘与收获并举,
可见早稻尝新、沽酒煮鱼之乐,实从频频踏水的辛勤劳作中来。下片写天空雨晴不定
之景,以衬托卖瓜人匆匆过村的身影,并与上片高田踏水相呼应,写出农村夏收季节
的繁忙与欢乐景象。《鹊桥仙》写其酒后旧地重游,呈现在词人眼前的是一幅赏心悦
目的农村婚嫁喜庆图:东娶西嫁,灯火辉煌,笑语盈天,热闹非凡,结处以稻花飘香、
丰收在望烘托,更增强了婚嫁喜庆的欢快气氛。
二、活跃着众多的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又大都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欢快的
生活情趣。如词人笔下倩影娉婷的浣纱少妇: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如穿着一新趁蚕忙间隙探亲的少女:
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如笑语盈盈行经桑间小路的归宁女子们:
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又如乐而忘返的游女听禽: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玉楼春》

尤其饶有风趣的则是《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
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词写田园生活的乐趣。上片写居处幽美,更有土酒社肉,“万事从今足”矣。最
妙且乐者, 检校山园梨枣情景: 一边是小小顽童手把长竿,偷打秋枣,一边是花白
“老夫”隐身潜影,“静处闲看”。一老一少,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杜甫《又呈吴
郎》“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对西邻打枣贫妇表现出深切的同情,辛词
则主要传达出一种美好的生活乐趣。同时,就中也体现出对邻童的爱怜以及他和邻里
间和睦融洽的情谊。
三、写词人与农家父老的友好交往。难能可贵的是,词人把与农家父老的友谊看
作是人生一大安慰和享受。如他在《水调歌头》一词中曾说:“竹树前溪风月,鸡酒
东家父老,一笑偶相逢。此乐竟谁觉,天边有冥鸿。”谓与农家父老交往之乐,唯有
自由翱翔天际的鸿雁方可意会。 这也许就是他尝尽官场炎凉后的切身体会。 试读其
《满江红·山居即事》的下片: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陇,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
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风调雨顺,农桑丰盛,日长犊眠,一派富饶闲适景象,此时更被老农邀向枇杷园
中尝新,景美人善,生活和谐,人该知足矣,知足者常乐。这种情绪在《鹧鸪天》一
词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石壁虚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自从一雨花零落,却爱微风草动摇。呼玉友,荐
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此闲居瓢泉之作,赋野老招宴。上片写赴宴途中所见,因心情愉悦,故一无伤春
意绪,花虽落去,犹爱风中小草。下片写野老路迎。家宴虽无珍馐佳肴,但玉友溪毛,
薄酒野蔬足表农家淳朴好客之盛情美意,况且殷勤苦苦相邀,则词人自当欣然赴宴了。
结尾两句描摹野老热诚迎迓心态最为动人:桥头迎客,因老眼昏花,屡屡误将行人认
作被邀之客;此次又待“忽避”开去,而细认之下,确乎辛翁,于是迅即拄杖过桥相
迎。
四、复杂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深深思考,使词人面对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不
禁感发种种,而此种感发的内容往往严肃而深沉,发人深思。试读以下两首词: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
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鹧鸪天·代人赋》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未能平?月到愁边白,
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南歌子·山中夜坐》
《鹧鸪天》词前七句,以喜悦之情、流丽之笔描绘出一幅生意盎然的江南农村初
春图。结尾两句却油然感发,联想到城市风光,并以之与田园景象作鲜明对比:城中
桃李虽然浓丽香艳,但愁风畏雨,转眼即逝。溪头荠菜花虽然朴实无华,却不怕风雨,
顽强茁壮,充满活力,无限生机。由此可见,春在田野溪头,而不在城市红尘。这既
反映了词人脱俗不凡的美学情趣,也别有深刻寓意,即厌弃官场,爱好田园。官场名
利虽如桃李荣华一时,终究风雨无准,难以久远。怎及农村田园,山青水秀,田边溪
头,春意常在。《南歌子》词写其山中夜坐静思,对社会人生有所求索。上片就深夜
溪水声起兴作问:“清溪底事未能平? ”这可以使人联想到韩愈所说:“大凡物不得
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显然,词人在为人间不平而鸣。下片从月白鸡鸣起兴
作问:“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这就令人悟及山村僻壤虽远离官
场名利,却也并非世外桃源,仍得为生活而辛勤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