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类 外交思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7&rec=28&run=13

诸葛亮为了成就“霸业”与“兴复汉室”,从隆中对策直至去世,其外交政策的
指导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
在赤壁之战前,刘备在当阳长阪败于曹操,形势十分危急,诸葛亮提出“请奉命
求救于孙将军”。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这是诸葛亮联吴思想的第一次胜利。
赤壁战后,孙、刘双方为了争夺荆州的利益,时有纷争,但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以前,关系并未破裂。尤其是建安十六年(211年) 刘备入川后的三年间,诸葛亮镇守
荆州,与孙吴的关系和睦、稳定。后关羽镇守荆州,没有处理好与孙权的关系,再加
上为争夺荆州的根本利益,孙权利用关羽攻樊城、围襄阳对曹操构成极大威胁之机,
暗中与曹操联合,杀死关羽父子,占据刘备在荆州的地盘,孙、刘联盟破裂。章武元
年(221年) ,刘备兴兵伐吴,孙权公开与曹魏结盟。这种局面的出现,是诸葛亮始料
不及的。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决心扭转这一局面,恢复与吴国的盟好。因为对蜀汉而
言,不与吴国同盟,“兴复汉室”便是一句空话。
关羽被杀与刘备伐吴失败,在蜀汉朝野埋下仇恨孙吴的种子。要修复两国关系,
必须选派恰当的使者,首要的当然是能认清联吴在政治上的重要性。
建兴元年(223年) 五月刘禅即位后,诸葛亮非常担心孙权有别的打算,准备派人
出使吴国但尚未物色到合适的人选。此时,尚书邓芝主动向诸葛亮进言:“今主上幼
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诸葛亮见邓芝与自己所虑正同,就说:“吾思之
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邓芝问其人为谁,诸葛亮说“即使君也”。当年
十一月,诸葛亮派邓芝以中郎将身份出使吴国。邓芝带给孙权的礼品是“马二百匹,
锦千端及方物”(《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历》)。孙权在处理是与曹魏联合还是
与蜀汉联合问题上正在犹豫不定,故迟迟不肯接见邓芝。邓芝了解孙权的心理,就自
己上表孙权求见,其表文中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孙权这才接见他。
孙权对邓芝说出了真实思想:“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
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邓芝向孙权表明与蜀汉交好之利及与曹魏联合之弊,
即:“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
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此为与蜀汉和亲之利;“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
若不从命, 则奉辞伐叛, 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
(《三国志·邓芝传》)孙权听了邓芝这一番话,沉默了一段时间。因为上年“魏欲遣
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徵任子”而自己没有接受,结果秋天魏国就大举兴
师问罪,“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
南郡”;魏文帝曹丕称“登身朝到,夕召兵还”,仍然是逼吴王太子孙登入洛阳做人
质,情况确如邓芝所论(事见《三国志·吴主传》)。于是说:“君言是也。”邓芝约
于年末返回成都,孙权很快主动与魏断绝来往,邓芝第一次使吴成功。
建兴二年(吴黄武三年,公元224年) 夏,孙权遣张温以辅义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
汉。诸葛亮为迎接张温作了精心安排,使张温看到蜀汉“君明臣良”、国家安定的局
面。这次出使,张温对以诸葛亮为实际执政者的蜀汉政权印象很好,所以回国后在孙
权及其他大臣面前极力赞美蜀汉。接着,诸葛亮又派邓芝使吴。此次孙权说:“若天
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 ”邓芝回答说:“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
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桴鼓,则战争方始耳。”
孙权大笑着说:您的诚实,竟到了如此程度啊! 孙权在给诸葛亮的信中称:“丁厷掞
张,阴化不尽;和合二国,惟有邓芝。”意思是丁厷这个人说话多夸大其词,阴化这
个人言多不实;使两国关系和谐的,只有邓芝(《三国志·邓芝传》)。诸葛亮发现了
邓芝的才能,邓芝果然不辱使命。自此,两国“聘使往来以为常。吴亦致方土所出,
以答其厚意焉”(《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历》)。
费祎是继邓芝之后多次出使孙吴的使者。特别是诸葛亮北伐期间,费祎任参军,
后为中护军、司马等职,因“奉使称旨,频烦至吴”(《三国志·费祎传》)。费祎与
吴国君臣关系融洽,吴蜀联盟更为巩固。
为了北伐中原的战略目标,诸葛亮在外交上采取了务实的政策,绝不拘泥死板,
而是应权通变。建兴七年(229年)四月,孙权称帝,派使者通报蜀汉。在蜀汉大臣中,
因孙权称帝如何处理与吴国的关系产生了认识上的分歧。大部分人认为“交之无益,
而名体弗顺,宜显明正义,绝其盟好”(《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因为蜀汉群臣的思想支柱是以刘氏为天子的正统观念,伐魏就是伐逆;如果承认吴国
称帝的合理性,就等于否定自身的正统性。对于群臣的这种心态,诸葛亮是理解的,
但现实又不允许与吴国断交,故诸葛亮耐心向他们解释,分析利害。他指出:孙权想
称帝的愿望很早就有,之所以没有公开阻止,就是要孙权起到牵制曹魏的作用。如不
承认孙权帝位的合法性,就得与吴公开决裂,而“移兵东(戍)[伐],与之角力,须
并其土,乃议中原”(《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但吴国并非弱国,
不能马上成功。那样,就会“使北贼得计”。如果承认孙权称帝的合法性,即便是蜀
汉大军北伐时吴国不出兵支援,只要不与蜀汉相仇,“我之北伐”就可以“无东顾之
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所以,诸葛亮决定承认孙权称帝的合法性,派卫尉陈震出
使吴国,庆贺孙权称帝。孙权见陈震来贺,自然十分高兴,“与震升坛歃盟,交分天
下”,进一步巩固了两国的联盟。联系到建兴元年(223年) 魏国王朗、华歆诸人致信
诸葛亮,劝其“举国称藩”,诸葛亮置之不理,仅写了一篇名曰《正议》的文章作答,
予以痛斥,可见诸葛亮既坚持“兴复汉室”的理想,又能在必要时适当妥协,为中心
目的服务,这是政治家的胆略与外交家“应权通变”灵活性的高度结合。诸葛亮为了
巩固与吴国的联盟,除派遣合适的使者使吴外,自己也经常与吴国上层人物联系。从
现存的文献看,诸葛亮给孙权、陆逊、步骘等人的书信,内容涉及到上至军国大事,
下至赠送礼品,这又比普通使者的作用大得多。诸葛亮卒后,蒋琬、费祎等仍然坚持
诸葛亮既定的联吴外交思想,直至蜀汉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