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7&rec=1&run=13

诸葛亮(181-234) ,字孔明,琅邪国阳都县(今属山东沂南)人。三国蜀汉丞相,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与杰出的军事家、思想家。
诸葛亮出身于儒学传家的仕宦家庭。他的远祖诸葛丰,西汉元帝初元五年 (前44
年)出仕,很快升任司隶校尉;因其“特立刚直”,忤怒皇帝,第二年即被免为庶人,
终老于家。到诸葛亮父叔一代,在当时社会上亦是有声望的人物。诸葛亮出生于东汉
末年,其时朝政腐败,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正直的士大夫被指为朋党,受到禁锢;
人民惨遭剥削压迫,死亡枕藉,终于在中平元年(184年) 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在镇压
黄巾起义中发展起来的军阀,又开始了频繁的争斗。诸葛亮幼年时屡遭不幸,其母先
卒,不久父亲也去世,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初平四年(193年) ,袁术署诸葛玄为豫章
太守,诸葛玄率其家眷及诸葛亮姐弟四人去豫章赴任。时隔不久,诸葛玄之职被朱皓
取代,诸葛玄转投旧交荆州牧刘表。诸葛亮到了荆州,开始了新的生活。
诸葛亮在家乡幼承家学,到荆州后又广交师友,学识才智大进,被庞德公、司马
徽等耆德名宿誉为“卧龙”。他的朋友徐庶、石韬、崔州平、孟公威都是很有才华的
人物,其岳父黄承彦亦是沔南名士。虽然诸葛亮叔父与刘表有旧,且刘表后妻与黄承
彦夫人为姊妹,但诸葛亮没有出仕,而是躬耕向学,待时而起。到建安十二年(207年)
经刘备“三顾”,诸葛亮始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为实现其“隆中对策”中所提出的
“汉室可兴”的理想奋斗了一生。
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建议刘备夺取荆、益,在成就“霸业”之后,内修政理,
“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待机灭曹,统一全国。这幅蓝图使尺土未有的刘备有了明
确的战略思想。建安十三年(208年) ,曹操攻取荆州,又威胁孙权“会猎于吴”,诸
葛亮趁机劝说孙权联刘抗曹,形成鼎足之势。在双方努力下,大败曹操于赤壁。赤壁
战后,刘备占有了荆州四郡,并在诸葛亮等人协助下,夺取益州及汉中。魏黄初二年
(221年) ,刘备在成都称帝,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录尚书事。刘备伐吴失败后,章武
三年(223年) 在永安病故。刘备生前托孤于诸葛亮,刘禅即位后,“事无巨细,咸决
于亮”。诸葛亮内修政理,平定南中,于建兴五年(227年)上《出师表》,北驻汉中,
开始伐魏。策反孟达失败后,遂于建兴六年(228年) 春正式对魏作战。诸葛亮主动伐
魏五次,收复武都、阴平二郡,杀其大将张郃、王双,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但总体
上说未取得多大进展。建兴十二年(234年) 第五次伐魏时,因积劳成疾,卒于岐山五
丈原,终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在治理蜀汉期间, “内修政理” ,加强法治,选贤任能,把国家治理得
“吏不容奸,人怀自厉”而“风化肃然”;开发南中,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
的发展。蜀汉虽弱小,但“他所治理的汉国,在三国中却是最有条理的一国” (范文
澜语)。这些在局部地区取得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
诸葛亮的著作,晋朝陈寿编成文集,名《诸葛亮集》,即《诸葛亮故事》,计十
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这一文集,到宋代散佚。明、清时有许多人进行辑录,先是按
陈寿原有体例“事与文并载”,后逐渐演变为或纯粹文集 (如明人张溥辑《汉诸葛亮
集》) ,或文集与评论、咏赞诗文、遗闻轶事并载。这些辑录本所收诸葛亮文章,多
寡不一,误收、滥收与失收者皆有,成为后人研究诸葛亮的重要基础史料。
诸葛亮的思想,就其体系而言,是以儒学为主,法家为辅,并吸收诸家精华为己
所用。诸葛亮思想的形成,既受以经世致用为特点的沂蒙文化的熏陶,又受荆襄文化
融会诸家的影响。在诸葛亮走上社会舞台以后,他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外交思想
及民族政策都有着传统文化的共性及其个人的特点,在三国历史时期展现出丰富多彩
的魅力。
诸葛亮在襄阳游学期间于学问能“独观其大略”,即吸收精华,不咬文嚼字。对
于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学说,诸葛亮注意分辨其优劣,从经世致用出发,竭力吸收诸家
之长而避免其短。如他主张“淡泊”“宁静”以养性修身,但又不怕艰难险阻;他在
蜀汉推行法治,却是“用心平而劝戒明”,达到了孟子所言“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的境界;诸葛亮在建安十三年(208年) 联吴抗曹,先激
孙权,再析形势,颇有纵横家之风,但不象张仪等人只逞辞藻而不讲信义,联吴抗曹
是诸葛亮一贯的外交政策。
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以法治军,重视部队管理,以提高部队整
体的战斗力为主。诸葛亮正是藉此以弱小的蜀汉攻伐强大的曹魏,并取得局部的胜利。
诸葛亮“内修政理”,除加强法治、选贤任能以外,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了“以
农为本”与重视手工业相结合的政策。如在农业上他加强都江堰的保护与维修,对煮
盐、冶铁、织锦也给予了极大关注。
诸葛亮有显著的功业:初见刘备即提出了占有荆、益“霸业可成”的立国纲领;
建安十三年(208年) 秋渡江劝说孙权联合抗曹,取得赤壁之战胜利;筹划袭取益州,
夺取汉中,实现三国鼎足而立。诸葛亮功业的某一方面也许不足以与大一统时期的将
相作比,但恰恰是三国这一鼎足而立的舞台,才使诸葛亮的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更显
光辉。曹魏政权的曹丕、曹叡比刘禅高明得多,孙吴政权的孙权,则是第一流的政治
家,所以魏、吴二国的大臣没有一个具有诸葛亮那样的权势与威望。章武三年(223年)
刘备去世至建兴十二年(234年) 诸葛亮病故,从个人的作用及影响方面说,蜀汉的历
史不是刘禅的历史而是诸葛亮的历史。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政权的人事安排一遵诸
葛亮遗嘱,由蒋琬、费祎先后执政,故无叛逆、携贰现象出现,这与曹魏政权中司马
氏欺孤弱寡、孙吴政权中自相残杀是有天壤之别的。
封建时代评价人物一般着重于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诸葛亮倍受帝王与士
大夫推崇,最主要的自然还是立德--正统观念与忠君思想。正统观念,长期以来是封
建士大夫衡量人物道德品质的重要尺度,是封建气节的重要内容,当民族矛盾上升为
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它是士大夫们慷慨赴敌的精神支柱。
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前,曹操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据有
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诸葛亮的胞兄诸葛瑾在孙权手下颇受信任;诸葛亮
所在的荆州,“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刘表既与诸葛玄“有旧”,又与诸葛亮
有亲,且是汉王朝宗室,但诸葛亮都不为所动,而是选择了戎马半生、尺土皆无的刘
备。如果不是具有牢固的“天子姓刘”的观念,仅为一官半职,诸葛亮不会投靠刘备;
如果不是认定刘备会有一番作为,能实现自己“兴复汉室”的理想,诸葛亮亦不会在
刘备“三顾”后合盘托出自己深思熟虑的战略构想而忠心追随。诸葛亮的忠君,绝无
勉强之处,他言行一致,始终如一,正如西晋袁准所论:“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
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的确是他人很难做到的。
在正统观念和忠君思想指导下的诸葛亮,对所从事的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
的精神,这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精神,成为从事正义事业的人们战胜
困难、身处逆境而不气馁的强大思想武器。诸葛亮没有实现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的理想,北伐曹魏,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即英年早逝,叹息者有之,以“天不祚汉”为
其解脱者有之,但人们更多的是看到了他锲而不舍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对
诸葛亮的评价,实际上促进了“不以成败论英雄”这种评价历史人物尺度的广泛应用。
人民群众爱戴、赞颂诸葛亮,更多的是因其廉洁无私、执法公正,把他作为循吏
或曰“清官”形象看待。在封建社会,官吏的贪赃枉法是激化阶级矛盾的重要原因之
一,而循吏则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诸葛亮连年兴兵伐魏,除了将士牺牲以外,
在经济上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蜀汉国内整体上却比较安定,除了其它因素以外,
关键是诸葛亮能做到廉洁自律,用心平而赏罚明,即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也鲜有较
大的反抗。后世在今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少数民族中,流传着很多关于诸葛亮的优
美传说与故事,这是诸葛亮在当地推行“和抚”政策的结果。南中之乱平定以后,诸
葛亮将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及耕作技术传播过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诸葛亮去世后出现了“戎夷野祀”的动人场面;其后为诸葛
亮立庙祭祀,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也是少有人比的。
诸葛亮的形象,人民群众通过故事、传说予以美化,民间艺人又通过说唱、戏曲
广为传播,特别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以后,诸
葛亮的艺术形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诸葛亮的艺术形象比历史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高大、完美,成为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这一艺术形象,又成为其它艺术样式再创造
的基础,进而形成了“诸葛亮文化现象”。
对于诸葛亮的研究与评价, 从他在世时即已开始, 可谓誉贵当时。自西晋陈寿
《诸葛亮传》问世至今,诸葛亮传记多达五十余种。对诸葛亮的八阵图、木牛流马、
连弩等科技成果及政治、军事、外交才能,历代研究不衰。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诸
葛亮生前活动过的地区及后裔聚居地,先后建立了研究会、研究室,进行学术研讨,
诸葛亮研究不断深入。诸葛亮的影响远及国外。亚洲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
埔寨、缅甸、印尼等国,欧洲的英、法、德、俄等国,都有《三国志演义》的译本,
而诸葛亮故事是其主要内容。缅甸很早就立有武侯祠;日本、朝鲜有不少小说创作受
到《三国志演义》的影响,日本学者撰写的诸葛亮传记及故事,今仍在出版、流传者
即达十余种。
中国传统的道德审美评价,需要一个真实的完人形象作为典型。诸葛亮在世时既
有封建统治阶级所欣赏的美德,又有杰出的才能,立德、立功、立言方面都有建树,
封建帝王、士大夫、人民群众都能从他身上找到所需要的内容,因而具备一个德才兼
备的完人形象的基础。因此,诸葛亮长期以来是作为一个“完人”的典型矗立着,无
人可以取代。对于诸葛亮功业中不能尽如人意处,后世则通过道化乃至神化的手段使
其形象更加完美和高大。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兴复汉室”,实现天下一统,但诸葛
亮五次伐魏都没有达到目的,赍志以殁,陈寿指出是因诸葛亮“奇谋为短”“应变将
略非其所长”,除了政治、经济等影响全局的因素以外,就诸葛亮个人而言,这当是
公正的评价。然而后人不能容忍陈寿的这一结论,除了著文对陈寿予以批评,还用艺
术样式“改造历史”。从宋元话本、元明杂剧到小说、传奇,都在军事才能方面对诸
葛亮予以突出强化。诸葛亮成了未卜先知、呼风唤雨的人间神仙,每次战役都是按诸
葛亮设计的方案进行,诸葛亮将曹操、司马懿玩弄于股掌之间。人民群众把诸葛亮作
为智慧的化身,就是视其为“完人”的具体体现。而诸葛亮忠君爱国、执法公允、廉
洁奉公的思想与实践,在封建社会成为士大夫做人的一面镜子,特别是他“知其不可
为而为之”的悲壮行为,更为诸多处于逆境中锲而不舍、坚持奋斗的民族英雄所效法。
诸葛亮与任何其他历史人物一样,自有其时代与阶级的局限,而每一个阶级在每
一个历史阶段去吸收前人积极成果的时候,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予以取舍。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已经注意到把诸葛亮的智慧应用到商业经营、企业管理及处
理人际关系中。可以肯定,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诸葛亮的历史形象及艺术形象中都有
许多值得借鉴与吸收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