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敕修庙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6&rec=44&run=13

嘉祥县有曾子庙,起于何时无考。据明人许彬撰《正统重建宗圣公庙记》 (《宗
圣志》卷九《祠庙》) 称:“邑人以义起之,不知所始。历岁滋久,风雨震陵。”到
明正统九年(1444年),嘉祥县教谕温良“以兹庙倾圯,奏请修葺,诏赐俞允”,山东
佥宪萧启责成兖州府知府焦福“督两县吏民并工重建”。开始于正统十年秋八月,落
成于正统十一年春二月。正统十二年,山东参议马谅去拜谒宗圣庙,发现位次失序,
于是自己设计绘图,用俸金在原庙左边创建了新庙,祭祀曾参父母,而曾参之子曾元、
曾申之像列于新庙两边;萧启所修之庙,专祀曾子。
成化初年(1465年-1467年间) ,山东守臣上言说,在“嘉祥县南武山西南,元寨
山之东麓, 有渔者陷入穴中, 得悬棺,碣曰‘曾参之墓’”,于是“诏加修筑” (
《明史》卷二八四《曾质粹传》) 。“曾参之墓”的石碣是“蝌蚪文”,渔者鸣于有
司,于是把碑埋于地下,以此地做曾子墓。自是而后,朝廷多次下诏敕修建宗圣庙和
宗圣墓。
弘治十八年(1505),山东巡按金洪因为宗圣庙规模小而简陋,上疏请求扩建到颜
子庙、孟子庙的规模,明孝宗下诏同意,命山东左布政使张泰等人用官府银两修建。
这一年明孝宗去世,明武宗即位,改元“正德”。山东巡抚都御史赵潢、巡按御史李
玑、督学副史陈琳等继续修建,经7年完成。万历七年(1579年) ,曾子六十二代孙、
世袭翰博曾承业又请求扩大旧制,朝廷同意,山东巡抚赵贤等人用官库银两买料雇工
修建。明末,庙倾圮。到清朝顺治初年,地方官绅集资作了简单维修;康熙五十六年
(1717年)重修。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六十七代孙翰博曾衍 上奏称宗圣庙宇倾圮,
“门庑墙垣仅存故址”,请求重修。经嘉祥县知县李松估算,需银八千四百余两,由
官府拨给。乾隆元年(1736年)修成,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又用官银四百七十余两补
修。道光十年(1830年),湖广道监察御史王兆琛奏称“宗圣庙林倾圯,请动存款修葺”。
清宣宗下诏说:“宗圣庙林倾圮,祀典攸关,……著山东巡抚讷尔经额即派委员前往
勘估兴修。”需用银二万五千二百余两。至道光十一年(1831年)利用捐款等项开工,
至十四年建成。光绪十六年(1890年),曾子七十四代孙、翰博曾宪 又上呈修建曾子
庙,也得到官府支持。
乾隆二十年(1755年),曾子七十代孙、世袭翰博曾兴烈因曾子墓享殿门垣倾塌,
呈请重修,需工料银六百三十余两。山东巡抚咨报工部,奉到部议称:“圣贤祠墓遇
有损坏坍塌,所需在千金以下者,俱准以藩府公项报部修葺。”山东巡抚白钟山用本
省库存银两予以修葺。至四十八年(1783年),嘉祥县又请用官银重修宗圣庙林。嘉庆
二十年(1815年)督粮道孙星衍署理藩臬,曾子庙林工程又用官银予以修葺,宗子博士
曾毓 《训后要言略》记其始末。孙星衍曾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同费县知县郭志清
在费县(今属平邑)南武城立曾点墓碑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