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论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6&rec=38&run=13

研究曾子的论文较少,80年代中后期至1996年10余年间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
面:一是对曾子著作的认定及成书时间;二是曾子思想及在历史上的地位等。另外对
曾子故里也进行了探讨。
金德建《〈曾子天圆〉的述作考》(载1986年3期《中国哲学史研究》) 一文,通
过对《曾子天圆》与《淮南子》中有关内容的比较,认为《曾子天圆》的作者系西汉
初淮南王刘安门客中通晓《易》理的“九师”。王铁《曾子著作时代考》 (载《中国
哲学史研究》1987年1期)则肯定了《大戴礼记》中的《曾子》十篇为曾参的作品,前
九篇系曾子第一代或第二代弟子所记, 成于公元前400年前后的数十年间;《曾子天
圆》一篇稍晚,是曾子派学者整理的。这一结论是根据《曾子》的文体(语录体)、词
汇(如承嗣、士、国等)、先秦诸子征引(《荀子》、《孟子》、《吕氏春秋》等)反映
的思想(孝、仁义、自我反省等)得出的。同样,说《曾子天圆》稍晚于前九篇,是因
为此篇文章“组织较严密,而且内容谈阴阳之气”。作者推测:“《天圆》的写作不
会晚于邹衍的时代。”钟肇鹏《曾子学派的孝治思想》 (载《孔子研究》1987年2期)
一文,首先从著作方面研究,认定《大戴礼记》中的《曾子》十篇就是《汉书·艺文
志》中所录《曾子》十八篇的遗文,《孝经》为曾子学派的著作,是曾子弟子记录,
成书于战国;二是对以曾子为首建立的儒家孝治派思想进行了分析。根据《曾子天圆》
的内容,作者首先提出曾子天人一贯的自然观。指出曾子强调人在万物中是最可贵的;
而“阴阳二气和天圆地方之道是构成万物的物质和规律。既是万物的根本,也是礼乐、
仁义的本源。社会上的善和恶、治和乱都是由此决定的。这说明天圆地方阴阳之道是
自然和社会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第二是孝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儒家孝治派不仅
以孝为一切道德的根本,并且以孝统帅一切伦理道德。孝不只是个人行为和治理家庭
的准绳,也是行政治国的基本指导原则”。而“作为政教之本的孝治思想的特点是从
天子至于庶人,孝是贯彻上下始终的常道。但由于阶级地位的不同,孝也是分为等级
的”。孝治派以孝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并且根据孝治思想建立了孝的宗教,即“祖先
崇拜教”。这种孝的宗教遍于上下,“一直到近代许多家庭里还供着‘天地君亲’的
牌位,对于中国人的道德思想、感情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三是孝治派的道德实践和
学习方法。曾子的孝治派特别强调道德实践。主张爱惜时间,抓紧学习;要学行一致,
“及时以行”;义是指导行的标准。曾子之学贵在笃行以求知,求知必须慎思、明辩,
“思而后动,论而后行”。第四是儒家孝治派的历史作用和影响。作者认为,适应封
建家族意识而建立起来的孝治派理论,在汉王朝统一的封建政权确立以后得到了大力
支持。一方面,把孝作为道德教育的准则;另一方面,对不孝则予以严惩,著为法律。
因为孝道是维持封建家族的纽带,是巩固封建社会秩序的伦理道德,故对维护封建统
治起过积极作用。但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
不敢忘父母,使人成为谨小慎微的“君子”,这些消极影响也是很大的。
1993年《文史哲》第一期发表董治安《论曾子》一文,副题为“关于历史上的曾
子和曾子的历史评价”。该文第一部分是论历史上的曾子,包括考证曾子故里及生平。
作者认为春秋时鲁国有两个武城,取日本人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引孙志祖说: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篇注云:‘曾参鲁南武城人,澹台灭明鲁东武城人。’
其为两判然。东武城亦单称武城,《左传》、《论语》、《孟子》所言皆是,在今费
县;若曾子本邑之南武城,自在今嘉祥,于曲阜为南,与费县之在曲阜东北者不同,
故加南以别之。”又引于慎行所纂《兖州府志》卷七《圣里志中》“曾子”条,关于
成化年间“山东守臣上言”及在嘉祥“封树丘陵,筑建享堂神路,傍松柏缭以周垣,
墓在嘉祥始此”,结论是“曾子故里及葬地为今嘉祥以南之武城,其说已见元、明碑
刻记载,流传既久,值得重视”。又引《兖州府志》卷二十二《古迹志》“费县”条,
卷二十三《陵墓志》“费县”条关于曾子故里陵墓在费县之说“录以备考”。
作者考其生平, 认为曾子卒年在公元前435年前后,“死于鲁”。他在孔门弟子
中属于“后进”,但于孔子思想领悟较深,能得其旨要,即认为“忠恕”是孔子的基
本和核心的思想。作者指出:“而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所谓‘一贯’者究竟为何,孔
门弟子,甚至连‘十哲’之一的子贡也未能了然,而曾子却能够洞悉孔子微意,一语
中的。”同时,曾子的贵孝,“并不是仅仅拘于倡言某种单纯道德观念,而是把发扬
孝道与转变民风、求得治世结合起来,把孝行纳入了礼治的范畴,体现了以孝治民、
为政的政治思想”。而曾子“重视仁德,提倡孝道,主张‘内省’,从一个方面体现
了儒学的发展”。孔子去世以后,曾子在儒家学派中所居地位发生了变化,名声大为
提高,成为承传孔学重要和有威望的人物,原因是曾子守在鲁国旧地,“这就使得曾
子之传孔学,更易于被视为嫡传,从而带上一种‘正宗’的色彩”。另外,他比孔子
小46岁,又是高寿,故“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孔子之‘后进’弟子,逐渐演为孔门
后学的前辈尊长”。而曾子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曾子及其弟
子参与了《论语》一书的最后编纂”;二是“曾子为儒学由孔子向子思、孟子的发展
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三是“在曾子影响下,战国秦汉间产生了一批托名于曾子
而广为后世所知的儒家论著”,其中主要的有《大戴礼记》(《曾子》十篇)、《礼记》
(《大学》、《中庸》、《檀弓》、《曾子问》)、《孝经》。
曾振宇《曾子思想论纲》一文(载1994年3期《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阐述了两个
问题:一、“孝”是一种道德本体论;二、曾子“孝”论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作者指
出,孝为人伦大法,忠是孝道德本体论在政治关系上的扩散,孝也是人类与自然关系
的准则。而孝为人伦大法体现在养亲、敬亲、谏亲、慎终追远(丧亲之礼与情)、全体
与贵生五个方面。忠是孝在政治上的扩散,既表现在恪守职责的敬业行为,又表现为
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还是君臣关系的准则。“曾子认为宇宙间一切变化、运动,都
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人类的行为自然也会对自然界产生意义不一的作用
……基于这种逻辑认识,至大至刚的孝自然也就扩延而为天下关系的行为准则”。如
曾子说:“要按照时令砍伐草木,按照时令捕杀野兽。孔夫子说:‘砍伐一棵木材,
捕杀一头野兽,如果不根据时令进行的话,就是不孝了。’”曾子关于孝的理论对中
华文化总体走向的影响时间很长,范围很广,“它不仅成为中华民族虽经劫难仍薪传
不息的传统道德,而且内化为一种民族精神”,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曾子之后政治制
度的走向”。
1995年,李启谦发表了《曾子研究》一文(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1期),
对曾子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该文共分六个部分:一为“家世和里籍”。“家世”方
面内容简单,仅引《世本》说明曾氏得姓之源及自曾巫至曾参世系。“里籍”问题则
列举了“费县说”(即“平邑说”--编者)、“嘉祥说”各自的根据,未作结论。二为
“生平事迹”。简单勾勒了从出生到十七岁拜孔子为师学习情况、曾子与子思关系、
收徒讲学及去世以后等大致概况,认为曾子七十岁辞世。三为“著作和有关资料”。
认为今存《曾子》十篇是曾子著作,否定《孝经》和《大学》为曾子著作。关于曾子
有关资料,强调要分清主次及真伪。四为“人品和性格”。分析了曾子的性格特点是:
1.“参也鲁”的气质,即不太活泼,而不是“脑子愚笨”;2.为人谨慎;3.态度谦逊;
4. 反对“胁肩谄笑”;5. 有大丈夫之勇的气魄。五为“思想特点”。共三点:一是
“阴阳为万物之本的自然观和天人合一的社会观;二是注重各种道德修养 (修养内容
全面、修养方法多样) ;三是孝行突出。六为“几点认识”。在这一部分中,首先肯
定了“曾子的阴阳为万物之本的自然观和天人合一的社会观有合理因素,在儒学史上
也是有开创性的”。其次就“大丈夫之勇”与“匹夫之勇”予以区别,认为“曾子之
勇可以肯定的地方就大得多了”。同时又指出,“信念也有进步与落后之分,进步信
念促成的勇,能促进社会发展,是应当肯定的。落后信念之‘勇’,阻碍社会发展,
而应给以否定”。而曾子的“最大信念是孔子的‘仁’,而‘仁’既有旧事物的因素,
也有改良旧事物和同情人民的内容”,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此处再次论及曾子孝
道影响的双重性问题。作者认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曾子的“愚孝”,“自古至今没
起过好作用”;但“孝”作为一种道德,在劳动人民群众中“一方面是为了报答父母
之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便于学习前辈的生产、生活经验”,曾子的孝“也有这样的
成份,对此也应给以肯定”。第四是就曾子的修养方法问题作了辩证分析,如“谨慎”,
过分了不好;而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则应按“曾子的这种态度去处理”。第五是对后世
的影响问题。 认为“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孝的思想。 因为他的天地变化观,淹没在
《易经》、《易传》的阴阳变化观之中;他的仁的思想,掩盖在孔子、颜回的仁德之
中;他的勇的精神,溶化在孔子‘杀身成仁’和孟子的‘浩然之气’之中;他的修养
方法的内容,也被融合在《大学》之中”。曾子地位逐渐提高,直到被称为“宗圣”,
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的需要。从这个角度看,曾子的孝“主要是起着维护封建
统治阶级的消极保守作用”。
1996年, 罗新慧发表了4篇关于曾子研究的论文,分别是《试论曾子对于儒家伦
理思想的发展及其意义》(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3期) 、《试论曾子关于孝
的理论及其社会意义》(载《齐鲁学刊》1996年3期)、《曾子与孝经》(载《史学月刊》
1996年5期) 及《曾子思想与阴阳学说》(载《管子学刊》1996年3期),从不同侧面论
述了曾子对儒学发展的贡献。罗氏认为,曾子的一大贡献是将孔子的“仁”学具体化,
现实化,使它更易于普及到社会各阶层,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实行。孔子赋予“仁”
无比高远的理想色彩,而曾子则简化为具体的三个方面:“爱人”这一意蕴,用“孝”
来表现;“立人”、“达人”之道则视为单纯的待人原则即“忠恕”;其它方面的内
涵统归为“仁”。曾子的另一大贡献是使孔子完全固守维护等级名分的礼呈现出“内
化的倾向,变为主观的道德情操”,“变为待人恭敬、谦虚礼貌之‘礼’”。相比之
下,礼在原先所起到的统治作用和等级地位标志的作用,到曾子所处的春秋末战国初,
已经开始退居次要地位,“而这个转变的发轫者正是曾子”。三是曾子的修养观,将
道德修养推进到净化心灵的深入层次,并且由此出发再深入到以“义”为尺度净化心
灵的更为深入的层次。四是对于传统的孝道理论的发展,认为“孝”存在于人类的天
性之中,孝可以涵盖一切,把孝理解为一种柔美的思想境界,力求达到和谐完美,把
孝作为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把实践孝道与个人道德修养一致起来。五是
曾子用阴阳二气解释自然与人的关系。认为过去学界有的学者所断言的“战国中期以
前的孔孟儒学则未涉及自然观,宇宙论”是不符合实际的,就《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篇所载的曾子思想而论,“它不仅涉及了自然观,宇宙论,而且与阴阳学说关系极其
密切。特别令人注目的是曾子这些思想所出现的时代,不仅比战国中期的孔孟儒学要
早很多,而且比系统化的阴阳学说出现的时期也早很多”。作者在分析了曾子阴阳学
说的内容(本书《思想学说》篇第三章吸收了作者的论述,此处从略--编者)以后指出:
“曾子所阐述的阴阳学说的意义,概括说来在于它大大地扩展了儒家学派的理论阵地,
在一定程度上使儒家学说更贴近社会现实,更靠近社会上的一般民众。单就阴阳学说
的理论发展而言,曾子的相关理论也是阴阳学说理论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者论
述了曾子阴阳学说产生的社会背景:“春秋战国之际,儒学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困境,
受到其他学派的挑战。崇尚自然的老子学说对儒家束身修行的礼乐仁义进行了激烈批
判。墨家也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对儒家大张挞伐。如何增强儒学的社会适应性,如何使
儒家所主张的礼乐仁义的正确性再次得到逻辑上的论证,这是当时儒家弟子所必须直
面的严肃问题。曾子将阴阳学说引入儒家的思想体系,这就从根本上捍卫了儒家学说,
指出需要从阴、阳所代表的宇宙观中去寻求人类社会礼法的根本点,并且进而导出阴
阳变化为‘本’,而礼乐仁义是其衍变的体现这一重要结论。不难看出,曾子从阴阳
学说中开掘出的伦理道德意义,以自然的天道观作为基础,最终得出了圣人所制定的
礼乐仁义具有不容争辩的合理性这一总结性的认识。从曾子以后,儒学与自然观进一
步结合,成为儒学发展的一种趋势。”作者对阴阳学说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以后指
出:“曾子关于阴气、阳气以及精气等哲学概念的提出,对于上古时代的阴阳学说的
进一步发展以至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而“在曾子的理论中,
气与阴阳概念结合,阴气与阳气不再与风、雨等并列,而是已经远远超出于风、雨等
自然现象之上,指出风、雨等自然现象只不过是阴阳二气交互感应的结果,是气的变
化的表现形式。显而易见,曾子的这些论述不仅超出了伯阳父和太子晋的理论,而且
超出了春秋后期社会上流行的‘六气’说。曾子发前人所未发,将阴阳之气深化为精
气的概念,赋予精气与‘一气’相同的意义,将其深入到感性事物的最底端,作为构
成物体的基本因素而存在,指出精气是化生天地间万物的元素和本原。以物质的精气
说作为探寻宇宙本原的具有本质意义的单位,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大进步。”
作者认为曾子“天圆地方”的概念并不是宇宙模式的表述,“而是当时社会上占
筮所用的式盘”。“曾子关于式盘的‘四角’理论的提出,对于蓍筮的理论化和战国
时期宇宙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作者认为“曾子是春秋战国之际一
位真正的‘善《易》者’,他的阴阳学说不仅是《易》学发展的里程碑,而且也是儒
学在战国时期得以重大发展的基石”。
关于曾子故里考证的文章, 《大众日报》1982年2月28日李常松《曾子故里--南
武城》 ,《临沂师专学报》1988年第4期李常松、杨国爱《曾子与春秋武城》,1997
年1期李洪廷《曾子故里与世系》,李常松、李莹《明清曾子故里之争及其余波》等,
均认为曾子故里为今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董治安《论曾子》一文,认为“曾子故里
及葬地为今嘉祥以南之武城,其说已见元、明碑刻记载,流传既久,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