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影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5&rec=31&run=13

李清照以才藻凌轹文林,可以说从宋朝即声闻朝野,以后更驰誉海外。当朝文人,即
称许她少有诗名,才力华赡,在妇女作者中“文采第一”。赵彦卫《云麓漫钞》载:
“文章落笔,人争传之。小词多脍炙人口,已版行于世。”可见其作品当时就广为流
传,为人称道。宋代名家或盛赞其才藻或引录其诗文,或载记其逸事,或叹惋其遭遇,
可说所在多有,不一而足。她的词作,不但受人推重,更为人所仿效学习。如朱敦儒
有《鹊桥仙·和李易安金鱼池莲》词,侯寘曾有效易安体《眼儿媚》词,辛弃疾隐居
带湖时期行博山道中, 曾写过 《丑奴儿近》 效易安体。 刘辰翁于宋恭帝德元年
(1275年)元军攻陷临安前夕,曾“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三年后又依其
声写了一首悲苦沉痛的《永遇乐》词。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节序风俗,曾引用易安
端午词、元旦词逸句作为书证。李清照的书画文词乃至逸闻轶事,在元代书香之家多
有流传,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十六《跋定武禊帖不损本》谓:“明诚之妻李易安
夫人,避难寓吾里之奉化,其书画散落,往往故家多得之。”脱脱等编纂《宋史》,
在李格非传中附论易安。在人们心目中易安是才艺非凡的闺秀。当时胡元功尚书之女
黄由之妻,“精于琴、书,画梅、竹、小景俱不凡。时比李易安夫人” (夏文彦《图
绘宝鉴》卷四) 。明代李清照作品的流传和影响之广,远非元朝可比。明代词评家评
赏李词精警深细,上文已述及兹不重复。这里单就文章和书画的影响举几则显著的例
子。古文家宋濂曾题咏易安所书《琵琶行》墨迹,有“易安写此别有意,字字似诉心
中悲”之句,从其书法体悟其悲凉心境。归有光少时即从友人家披览过《金石录》,
后来又辗转借抄转录,并以别本勘校,他读易安后序感触很深。他称道赵、李勤于搜
藏图书,自称“余平生无他好,独好书,以为适吾性焉耳”(《题金石录后》)。足见
历代学人志趣暗合,心灵相通。陈继儒听友人说曾购得易安墨竹一幅,他以未能见到
此画深感遗憾。(见《太平清话》)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谈及《金石录后序》,非
常赞赏易安的书癖,说她“好而能专,专而能博,博而能读”,有过于人。从这些文
章大家对李清照心仪神驰,可证其声闻日益提高。故万历《章丘县志》深以章丘有此
文章女杰为荣。其中特对《山东通志》谓其莱芜人提出驳议,而据《廉处士墓碑》论
定其为章丘人,并盛赞其“才情更丽”、“绝响一代”。清朝是封建时代学术文化的
总结期,李清照的影响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而波及到各个方面。清词是中国词史的一
个高峰。 单就词的创作而言, 清代词人承受易安词风沾溉者颇不乏人。如王士禛的
《衍波词》对易安词名篇一一追和。彭孙 也多有和易安词之作。清代有不少写词的
名媛,更是有意追步易安。孙金砺在《六家词序》中追溯邹袛谟《丽农词》、彭孙 
《延露词》、王士禛《衍波词》、曹尔堪《南溪词》、王士禄《炊闻词》、尤侗《百
末词》等六家词风渊源时,就提到李清照词的影响,谓六家词中风格多样,有的“隽
逸有若二李”,说明李清照与李后主同是清人学习的词苑楷模。时至近现代,随着新
文化运动、妇女解放及反封建思潮的迭起,李清照及其文化业绩的社会的美学的价值,
当然更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其影响的空前扩大自不待言。郭沫若说:“历史上有
名的女性,便单就中国而论,如像卓文君,如像蔡文姬,如像武则天,如像李清照,
她们的才力也并不亚于男人,而她们之所以能够成人,乃至成为男性以上的人,就因
为她们是不肯服从男性中心道德的叛逆的女性。” (《写在〈三个叛逆的女性〉的后
面》) 何其芳说:“在我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李清照可以说是女诗人中最为杰出的一
个。长期的封建社会埋没了无数有才能的妇女。……因此,我们应该特别重视李清照
这样的作家。她的杰出的成就是我国封建社会妇女的才能不可磨灭的标志。” (《文
学史讨论中的几个问题》) 谢无量说:“在易安前妇人词传者,率不过一二阕,至易
安始蔚为大家睥睨前世。”“盖易安襟怀超迈,故其诗每有秀逸之气。” (《中国妇
女文学史》) 郑振铎说:“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
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今所传的诗词不过寥寥数十首而已。这个损失,大有类于希
腊之损失了她的最伟大的女诗人莎孚的大部分作品一样。然即在那些残余的劫灰里,
仍然可充分的见出她的晶光照人的诗才来。”(《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这些文化名人
从中国历史长河和世界文化潮流的广袤视角,对李清照所发表的精彩评议,标志着这
位女诗人的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得到发掘。近期学者用统计学的方
法,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宋代词人作品流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列出了“宋代词人三
百家”和“两宋十大词人”的排行榜。统计排行显示,李清照位居“两宋十大词人”
第八名。由此足以说明李清照在中国词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