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类 词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5&rec=20&run=13

李清照《词论》始见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魏庆之《诗人玉屑》
亦已引录,均题作“李易安评”,“词论”乃后人所称。它是中国词史上出现较早的
系统论词的一篇有影响的词学论著。
这篇词论涉及词的兴起发展、词人评论、词律词体等诸多问题。首先讲词“最盛
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在曲江宴上开喉献歌引起轰动的故事,予以验证。
接着讲此后各种词调,日渐流传,“不可遍举”。到五代时期,干戈四起,文业凋零,
唯独南唐二主李璟、李煜及臣子冯延巳等,崇尚风雅,吟唱词章,多属声情哀怨的亡
国之音。以下论及北宋,对柳永、张先、宋庠、宋祁、沈唐、元绛、晁端礼、晏殊、
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等十六人均有评论。期
间涉及到词律、词韵,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说。李清照论述词的发展和现状,旨
在强调词的体性和特点。她明确提出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的论点,有意提醒人
们确认诗词两种体制之大别,注意发展和保持词体在格律、题材、手法、风格等方面
的独特性。广义地讲,词与诗同属于抒情诗的范畴,词为乐诗,由其合乐性及调式格
律决定了它有不同于律诗的特定风神与韵致。因此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是符
合实际卓有识见的。不过,诗词的共性和个性、分流与融合的关系是相当微妙,而且
处于不停的演变之中的。要论述得圆满精密,谈何容易。李清照对词坛名家的品评,
是抑扬兼顾,既看到优点又指出其不足的。如对柳永称其“大得声称于世”、“协音
律”,而不满其“词语尘下”;对晏欧苏诸人称其“学际天人”,而不满其“不协音
律”,肯定小晏、贺铸、秦观等是词苑里手,又各指出其良玉之瑕。但从总体说,李
清照持论偏严。因此《词论》有贡献,也有偏颇,何况其文见于前人著述移录,很难
说完全保持了本文的原貌。
正由于此,从胡仔始对《词论》即评价不一。胡仔不满“易安历评诸公歌词,皆
摘其短”(《苕溪渔隐丛语》后集卷三十三)。清裴畅指责“易安自恃其才,藐视一切”,
认为她过狂(见冯金伯《词苑粹编》)。近人俞平伯谓:易安“词却能够相当地实行自
己的理论,并非空谈欺世。她擅长白描,善用口语,不艰深,也不庸俗,真所谓‘别
是一家’”(《唐宋词选释前言》)。50年代词学界围绕《词论》也曾发生一场争论。
总之,《词论》简要回顾了词体的发生演变,强调了词体的合乐特性,对北宋词家提
出了自己的看法,表现出可贵的探索精神,说明李清照眼界开阔、博学多闻,有独立
的识见,这对古代的女性作家还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