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类 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5&rec=19&run=13

李清照文, 完整保存至今的共有4篇,即《金石录后序》、《投翰林学士綦崇礼
启》、《打马图序》、《打马赋》。《金石录后序》是最精彩的散文名篇。
《金石录》是赵明诚的金石学名著,该书著录上自三代下迄隋唐五代之钟鼎碑碣
文字凡2000件,订正伪讹,考释精审,凝铸着赵李夫妇二人共同的心血。后序所题作
序年月,传世各本多作绍兴二年。洪迈《容斋四笔》及明抄本《说郛》所收后序作绍
兴四年,与序中“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指18岁),过蘧瑗知非之两岁(指51岁)”之
语相合,据此可知后序当于绍兴四年(1134年)51岁在杭州作。
文章开宗明义总述《金石录》的内容、著旨和价值。接着笔锋一转举王涯、元载、
长舆、元凯等历史人物为例,感叹收藏书画,积存胡椒,或有钱癖,或有书癖,虽爱
好有雅俗之别,而同出一惑。表面是自责执迷于文翰,带来如今的失落和凄凉,实际
上是在说明两人酷爱金石,而一生苦乐悲欢都是同这一学术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就设下了贯通首尾的主线,以总领下文。以下结合金石书画的得失聚散,回顾赵李
一生离合悲欢曲折复杂的人生经历。追述从18岁嫁归赵氏开始,夫妇间相依为命、情
趣契合, 在汴京采购碑文, “相对展玩”;又借赵氏宰相府或馆阁亲旧之便,得睹
“亡诗逸史”、稀见奇书,遂尽力传写,遇古器名画,“亦复脱衣市易”,“浸觉有
味,不能自已”。后屏居乡里,连守两郡,尝“竭其俸入以事铅椠”。作者描述当年
两人收藏图籍文物,志同道合,伉俪情深,细节十分动人:
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
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可见他们同心致力于文化收藏,精神十分投入,故而收藏成绩十分突出。当忆及两人
在青州归来堂,进行以记诵书史来比赛胜负的游戏时,文中写道: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
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
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这对夫妇的家庭生活,充满高雅的文化氛围,何等欢洽,何等富有情趣。易安的活泼
好胜、聪慧灵动天性也宛然在目。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节衣缩食,竭其俸入,用以
采购图书文物。“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其乐无穷。
以上从“建中辛巳”到“乐在声色狗马之上”这两段文字是写搜集整理图书文物
的艰辛和乐趣,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失去的幸福生活的低徊向往。“至靖康丙午岁”,
“金寇犯京师”开始,时代的动乱,破坏了安乐的生活,夫妇悉心收藏的文物书画连
连损毁和丧失,人间的残酷不幸接踵而来。文章自“建炎丁未”以下,依次叙述建炎
二年、三年、四年直至绍兴初年(1131年)这段时期物毁、人亡、只身漂流、备历艰厄
的惊心动魄的悲惨经历。建炎元年(1127年),赵明诚奔母丧南下,李清照仅载书15车
运抵建康,青州沦陷,故里文物10余屋,顿时“皆为煨烬”。建炎元年丁未,赵明诚
知建康府,三年己酉被旨知湖州,途中死于建康,料理完葬事,所遗存“犹有书二万
卷,金石刻二千卷”,在转移途中,由于金兵攻陷洪州而全部丢失,“所谓连舻渡江
之书”,一时“散为云烟”。这时独余小卷轴书帖、写本别集、汉磨石刻、三代鼎鼐
等“岿然独存”,供“病中把玩”。建炎四年至绍兴元年辛亥(1131年),易安在浙东
一带辗转流亡中,有人恶意诬告赵明诚生前通敌,她在大为惶怖之中,拟将所有铜器
文物,呈献朝廷,又不幸在途中丢失大半。“惟有书画砚墨,五七簏”,“常在卧榻
下,手自开阖”,加倍珍惜,但在会稽寄居民舍,又被盗贼窃去五箱。至此,“所有
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三数种”,“犹复爱惜如护头目”。赵、李两人凝聚毕生心血
的书画文物,于是散失殆尽,归于空无。这一部分灾难经历的追诉,字字血泪,满纸
凄楚,令人触目惊心。其中写与丈夫离乱中仓皇分别和病危诀别的情景,也十分真切
动人:
(建炎三年)夏五月,至池阳。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
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
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
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
之。”遂驰马去。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痁。七月末,书报卧病。余
惊怛,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
里。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芩药,疟且痢,病危在膏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
在离乱逃难中,两人最关心的仍是多年收藏的书画文物,因为其中寄托着他们毕生的
学术志趣。赵明诚当年才49岁,“精神如虎,目光烂烂”的心上人,别后两月,即突
然病殁。这自天而降的横祸如五雷轰顶,使李清照遭遇了难以承受的致命打击。这段
叙述是李清照后期经历中最令人痛楚的一幕。
最后部分,由“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起,笔锋转到写序的当时,插忆赵明
诚“在东莱静治堂”编撰《金石录》的情景,然后拍合到序书之事。“今手泽如新,
而墓木已拱,悲夫。”喟然一叹,写尽无限睹物怀人、物是人非之慨。以下宕开笔势,
挥发议论,举梁元帝萧绎亡国之际毁裂书画,隋炀帝杨广身亡之后托梦收书的故事,
说明人所酷爱之物, 生死难忘。 而自己虽钟情图籍古器,却无福分保藏拥有,所以
“得之艰而失之易”。这就回应上文,挽结了开端。使全文如天女织锦,密合无间。
行文至此,本可以收结,但临了又振起一波。“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
这既是回首往昔水到渠成不能自已的悲叹,又是对平生所走过的人生道路的清醒总结。
文章终止于此,也许会使人感到情过于低沉。于是作者又从人世普遍规律的高度作
一自我开解:“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我失彼得,物质不灭,又何
必为此过于自伤自苦呢? 这勉力而为的自我超脱,恰恰表明作者把无穷的眼泪自我吞
咽,让人间的不幸一己承担的坦荡襟抱。旷语之中饱含着无尽的酸楚,难耐的伤痛。
读来令人酸鼻。
《金石录后序》是结合纂集编定亲人遗稿,记述文物得失而陈诉人生悲欢的回忆
录。是李清照在国难游离、夫死物散的困境中,睹物怀人、抚今追昔,动乎衷情而发
自肺腑的奇文杰构。它叙议结合,文情并茂,笔锋细腻,思理深邃。人物音容栩然纸
背,人生感喟贯注笔端。叙述跨30余年而详略得宜,章法错落跌宕而风致翩翩。此文
是研究李清照的宝贵资料,是南北宋之间悲剧时代的艺术缩影,是千古流芳的散文佳
作。胡应麟评云:“李氏夫妇雅尚,具见篇中。”(《少室山房笔丛》卷四)萧汉冲谓
“叙次详曲,光景可观。存亡之更凄然言外”(《古今女史》卷三引)。李慈铭亦云:
“李易安《后序》一篇,叙致错综,笔墨疏秀,萧然出町畦之外。予向爱诵之,谓宋
以后闺阁之文,此为观止。”(《越缦堂读书记》)诚为不易之论。
李清照晚年写过几篇有关古代博戏的论著,主要为《打马图经》、《打马图序》、
《打马赋》。李清照多才多艺,早年填词吟诗、猜书斗茶而外还喜爱称作“打马”的
“闺房雅戏” 。 “打马”是古代一种棋艺游戏,因棋子称“马”而得名。绍兴四年
(1134年)秋,金兵与伪齐联合南犯,淮上报警,江浙百姓,纷纷逃亡。李清照也从临
安南下, 避乱金华。 孤苦零仃的她为了消磨岁月,排遣郁愤,在这年冬天先后写成
《打马图经》、《打马赋》、《打马图序》。《打马图经》是李清照对打马游戏规则
的说明。明代周履靖《夷门广牍》本题作《马戏图谱》,内容略有不同。《打马赋》
把打马游戏设想成两军对阵,铺陈双方攻守、进退、胜负的激战过程。文章先写开局
出击,临阵观察,有的出奇制胜,有的优游却败,有的棋艺虽高难免失误,有的资历
虽浅却一战成名。至于马也有各种情态,有的险路疾驰,有的筑防自守。自然,马虽
良马,难得御马高手,有的贪求小胜,有的立志争强。决定胜负重要的在于运筹指挥,
所谓“运指挥于方寸之中,决胜负于几微之外”。决策者要不务虚荣,但求实效,把
握机遇,临难不回,避免轻进,稳操胜券,“为之不已”,“用之以诚”。可见《打
马赋》借咏弈棋之戏,议敌我攻守之机,巧寓忧时复国之怀,暗含对抗战人才的呼唤。
赋的收结处,作者以高亢的语调写道:
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今日岂无元子,明时不乏
安石。
这里举桓温挥师取蜀, 谢安淝水破敌的光辉战例,说今日难道没有那样的忠臣良将?
这些话的真正用意是不言自明的。特别是《打马赋》最终的总结性韵语,立意尤为显
明:
辞曰: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杂騄駬。时危安得真致此。
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这里作者以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佛狸喻指金军,化用当年“虏马饮江水,佛狸死卯
年”的童谣,说明金军必败,中原不乏良将高才,当会有立志恢复、统一南北的一天。
李清照的爱国精神于此随机生发喷薄而出。这篇以游戏为内容的骈赋中,驰骋奇妙想
象,化用大量掌故,以譬喻代替直说,形容打马游戏中争强逐胜之事,曲折地宣泄了
作者壮心不已、崛起抗金、光复中原的殷切期望。游戏笔墨中贯注着严肃的社会内容。
清李汉章在《黄檗山人诗集》题《打马图》云:“生际乱离,去国怀土,天涯迟暮,
感慨无聊,既随事以行文,亦因文而见志。”可谓得其文心。李汉章题诗,又有“庙
堂只有和戎策,惭愧深闺打马图”之句,对《打马赋》意义之认识,也十分允当精切。
《打马图序》是李清照为《打马图经》所写的序言。起段由议论入题,讲通达与
专精的道理,“专即精”,大而治国,小而游戏,无不如此。次段由一般通理,推进
到博弈之事,然后自述青年喜博,南渡以来,虽“罕为之”,然未尝忘怀。三段叙述
金军南侵,孤身避乱金华,借住民宅,难奈长夜寂寞,于是想起博弈之事。记述江浙
离乱情景,点染“更长烛明”旅况,倍感真切。末段列举古代20多种博戏,评价筛选,
而后落笔到“打马”,予以重点介绍。因为此种“闺房雅戏”,李清照最为喜好,故
而制图命辞,使其得以流传。文章由远及近,款款道来,说明她编写《打马图经》的
背景、用意和“打马”的种类和优点,这篇序言,议论精警,叙事简切,次第明晰,
落笔生趣。虽“晚年消遣之作,而文词工雅可观”(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遗)。
《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写于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49岁时。全文始见于赵彦
卫《云麓漫钞》。綦崇礼,字叔厚,或作处厚,高密人,《宋史》有传。李清照漂流
临安,孤苦无依,一个品质恶劣、心怀叵测的张汝舟,用花言巧语骗娶了李清照。婚
后“遂肆侵凌,日加殴击”,李清照忍无可忍,讼诸官衙,并揭发其人科举考试中的
舞弊行为,因而很快离异。北宋时代妇女改嫁,并不罕见,但妻子告夫,却要承受刑
役。李清照勇敢地与恶运对抗,挣脱了错误婚缘的绳索,曾一度身陷囹圄。这期间綦
崇礼曾经关怀援救。为此,李清照写了这封谢启,投献綦氏。谢启先陈述贫病孤苦境
遇。继倾诉受骗上当、再醮匪人、横遭欺凌、坚持离异、决心抗争的经过。再称颂对
方功业声望,感谢其解困救厄之德。末后祈请綦崇礼秉公一言,再为她洗冤止谤,她
当保持情操, 重温旧业,堂堂正正做人。这篇500余字的谢启,融铸大量典故,采取
精工的骈语,真切地道出了身历的超常艰厄,内心的无穷委曲,可谓满楮酸楚,如泣
如诉,情真意切。古代妇人四六骈俪之沉厚工整如此篇者,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