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5&rec=1&run=13

李清照(1084-约1156) ,齐州章丘县明水(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明水镇)人。中国
古代杰出的女作家,以出色的词作成就和非凡的文化业绩蜚声词苑,享誉寰宇。
李清照生活于11世纪末12世纪初的南北宋之交。这是文化高涨、宋词创作趋向繁
荣的时代,是党争剧烈、金军南侵、赵宋偏安、战乱频仍的年代。李清照既承受时代
文化潮流熏陶,又受尽家国之变所带来的多重灾难的折磨。她的一生,既有幸运,又
有悲剧。她生于诗书世家,父祖皆出著名贤相韩琦门下。父亲李格非,为北宋文章名
流,神宗熙宁间进士,历官郓州教授、太学录、太学博士、校书郎等,并以文章受知
于苏轼,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李清照之母王氏,乃状元王拱辰孙女,亦善文章。
夫君赵明诚,密州诸城人,尚书右仆射赵挺之之子,历任知州,是宋代著名金石学家。
李清照在山明水秀的齐鲁乡邦度过了天真活泼的童年。少年时期随父母寓居汴京 (今
开封) 。18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妇青年时起即喜爱收藏碑刻、赏鉴文
翰,享受了伉俪志趣谐调之乐。赵明诚出仕后,因受朝廷新旧党争牵连,赵、李夫妻
曾长期屏居青州,以搜采金石书画,研讨诗文创作为乐。其后赵明诚出守莱州、淄州,
李清照随夫莅任, 中间虽有离合悲欢、人间缺憾,生活还大体安定。当李清照4 4岁
之年,发生“靖康之变”,金军攻占汴京,宋室偏安江南。于是国危家破、物毁人亡
之祸接踵而来。先是赵明诚南下奔母丧,被派任江宁知府,旋又被旨知湖州。李清照
跟踪南奔江宁,不久两人转徙池阳(今安徽贵池),李清照暂留池阳,明诚独身赴召,
不幸途中感疾病逝。从此,李清照孤身逃难避兵,流徙浙东一带,多种不幸和悲酸煎
熬了她伶仃凄苦的晚年。李清照的一生,前后反差巨大,是历尽人间悲欢、尝遍世情
冷暖的一生。
封建时代一般闺秀承受“三从四德”伦理规范禁锢,多以顺从、依附、无才、忍
受为本职,难有独立人格。李清照作为“俯视巾帼”、“压倒须眉”的一代才女,表
现出不同流俗的文化性格。她有卓荦的识见,能越出闺门的狭隘视角,将目光投向时
局国运、社稷苍生,胸怀强烈的参与意识。她学养深厚,淹博多能,有非凡的文学才
华,诗文词赋均有高强的功力。她有执著的追求,对生活、爱情、学术,都有自己的
理解和持久不渝的求索精神。她有要强的个性,独立的品格,勇于在艺苑文林中逞才
使气,与衣冠须眉比试高低。她是古代罕见的一位学术型、开拓型、进取型的出色女
性。李清照是在北宋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她以抗争多种困难和厄运的志气,
实现了自我人格价值,体现了独特的文化性格。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堪称中国古代女性作家的辉煌代表。她于诗、词、文、赋无
所不工。她的《漱玉集》宋代即广为流传,早见于宋、元、明以来各家著录,后人辑
本、注本、选本更是层出不穷。其文集、杂著,也见于历朝史乘,足知流播广远,引
人注目。易安诗作多关注现实,意蕴沉厚。有的讽刺主降苟安,张扬英杰骨气;有的
关念江北故土,寄意抗敌复国。其文赋杂著虽流传不多,但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构。
李清照词作成就最高,其闺情、恋情、伤乱、咏物之作,或从女性本位,吟咏少女生
活,抒写纯真恋情;或由切身经历,宣发时代之愁,倾泄家国之恨。其艺术成就卓有
独诣。她善于熔炼家常语言,倾摅真挚情;巧于使用白描手法,创造动人意境;运
笔选辞,讲究声情,重视韵律。她创造了独具风神的“易安体”,屹然成为一代婉约
之宗。李清照评词的言论,卓有见地,是词史上早期系统词论之一,其中评论多家词
人,重视词乐词律,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在词史上颇有影响。
李清照作品拥有广泛的接受群体,备受历代文林称赏评赞,在中华文学史上影响
深远,驯及近代,英、俄、法、日文字的译本不断出现,其作品在海外也广为流传。
古代女性由于承受社会文化多重桎梏,文才一般难于发挥展现,声名显赫的作家不多。
据王延梯先生辑纂的《中国古代女作家集》 , 数千年来有作品保留下来的女性虽有
1400余人,但像李易安这样的文章名流,实在寥若晨星。李清照独能以多方面的艺文
成就,确立了自己文化史上的地位,成为享誉中外的女性文豪。应当说这是齐鲁文化
土壤上培育升空的丽天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