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国内影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4&rec=68&run=13

  戚继光军事思想是冷兵器和火器并用时代的军事理论,作为戚继光军事思想载
体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兵书,在当时即备受人们推崇。明崇祯二年(
1629年),郭应响在《补释戚少保南北兵法要略序》中指出:戚继光“在浙有《纪
效新书》,在蓟有《练兵实纪》,治兵家奉为指南,为金针”。明末总督洪承畴在
他的《古今平定略序》中讲:“铸古酌今则有戚少保之兵略,郭大夫之增删,举兵
家支节头颅了如指掌,今之将略孰逾于此!……谁谓千百 而下遂无孙武子其人耶?
天下自此平定庶可拭目俟之。”《明史·戚继光传》指出:戚继光“所著《纪效新
书》、《练兵实纪》,谈兵者遵用焉”。嘉庆年间,薛大烈说:“兵书,如《孙子》
、《穰苴》及黄石公之《三略》、《素书》、诸葛武侯之全集、李卫公之《问对》
三卷,皆粗涉猎,略识大意,惟前明戚太保继光《纪效新书》十八卷、《练兵实纪》
九卷、《杂集》六卷,其年代去兹稍近,可为法则。”(薛大烈:《训兵辑要序》。
)咸丰年间,沈兆 在《兵武闻见录·序》中说:“世称孙、吴、司马三书为最精。
嗣是代有著述,如《三略》、《素书》、《李靖问对》、《太白阴经》、《虎钤经》
,指不胜屈,惟戚继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士大夫尤奉为圭臬。盖本诸
躬亲拭历之余以著为法则,非徒托空言,未尝见诸实事者之纸上浮谈,故足以信今
而传后也。”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大办军事工业,冷兵器逐渐为火器所代替。随着西方火
器的大量传入,西方的军事思想逐渐渗入,影响愈益扩大。即使如此,戚继光的军
事思想仍然得到了主张效法西方者的推崇。《中西兵略指掌》的编辑者陈龙昌说:
“中国谈兵家无虑百数,惟《孙子》十三篇、戚氏《纪效新书》至今通行,称为切
实。但《孙子》论多玄空微妙,非上智不能领取;戚书出自前明,虽曾文正公尝为
推许,其所可采者,要不过操练遗意。此外欲求所谓折衷戎行,会通今昔守御之要
而机宜悉当者,殆不多见。”(陈龙昌:《中西兵略指掌》卷二十《军防》之“龙
昌案”。)这位主张效法西方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戚继光的“操练遗意”依然可以取
法。
  正是因为人们这样推崇戚继光的军事思想,所以他的军事著作以多种形式广为
流传。主要表现为:
  一是明以来,曾多次刊刻戚继光的十八卷本《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和十
四卷本《纪效新书》。现存的明刊本和抄本有20多种,清代则有近40个刊本,民国
年间也有十六七种(丛书中的刊本尚未完全计入)。自戚继光逝世的1588年到1941年
的354年中,至少有71个刊本和手抄本,平均每5年就有一部重刊本问世。这在中国
古代兵书中是少见的。综观刊刻情况,大体有三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明代援朝抗
日战争期间,即1592年至1598年。现存的明刊本《纪效新书》(十八卷本和十四卷
本)和《练兵实纪》有20种之多,其中有5种就是这时期刊刻的。第二个高潮是19世
纪四五十年代,即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期间。这期间共刊刻《纪效新书》(十
八卷本)和《练兵实纪》13种。第三个高潮是20世纪30年代,即日军加紧侵略中国
之时。在1934年至1938年间,有12种翻印本。这说明,每当外敌入侵、国难当头之
际,或战争频繁之秋,人们就想起戚继光的军事著作,力求从中寻求治兵之方、用
兵之术,以赢得抵御外敌的胜利。
  还值得一提的是,《四库全书》只收兵书20部,其中2部就是戚继光的《纪效
新书》和《练兵实纪》。
  二是重新编纂戚继光的著作,刊刻流传。明代的有《守扬练兵辑要》、《练兵
实纪类钞》、《重订批点类辑练兵诸书》、《补释戚少保南北兵法要略》、《古今
评定略》、《新编皇明戚将军将略韬略世法》、《武备新书》、《武经将略》、《
莅戎要略》等,清代的有《纪效达辞》。
  三是辑录兵书多收录戚继光兵书的内容。明代的有《筹海图编》、《筹海重编》
、《皇明海防纂要》、《武备志》等。其中《武备志》收录的戚继光著作内容最多。
在240卷中有20多卷收录《纪效新书》(主要是十四卷本)和《练兵实纪》内容。清
代有《戎政刍言》,该书节录了《练兵实纪·练将篇》的内容。
  四是部分有影响的兵书吸收了戚继光军事著作的内容。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金
汤借箸》。这本由周鉴等辑著的兵书,在练兵、城制、武器等方面引述了《纪效新
书》和《练兵实纪》的内容。清乾隆年间实行书禁,该书改头换面,成了惠鹿酒民
撰写的《  百金方》,而且一再翻刻传抄,到清末已有20多个版本。嘉庆之后,
书禁渐弛,《金汤借箸》又恢复了它的原貌。咸丰之后,《金汤借箸》的刊本有二
三十种。嘉庆年间,带兵打仗的提督薛大烈删节《金汤借箸》辑成《训兵辑要》。
戚继光军事思想的某些观点,借《金汤借箸》、《  百金方》、《训兵辑要》在
人们中间流传。
  历史上,个人军事著作以这样多种形式广泛刊刻流传是不多见的。
  人们多次刊刻戚继光的军事著作,正是为了指导当时的军事实践。万历十二年
(1584年),广东布政司第一次刊刻十四卷本《纪效新书》。在为此发布的“檄文”
中说:“据镇守广东总兵官送到删定《纪效新书》,为卷十有四,始束伍,终练将。
……此皆该镇扬历南北,躬亲水陆,闻见独真,纤钜靡漏,信为已效之书,足称不
易之法。……完日刷印,分给大小将领,督率哨队兵役,知所持循,齐加习练。务
使臂指交精,战守胥利,耳目心志合万为一,则有有能之将,亦皆有有制之兵,所
裨地方非浅鲜。”万历十六年(1588年),李承勋刊刻十四卷本《纪效新书》。他在
《纪效新书·后跋》中说:“戚大将军往在闽中,练兵素有节制,屡收大捷,全闽
以宁。用兵既甚效矣,于是刻《纪效新书》。凡有兵寄者,莫不崇之。……抚台每
以戚将军功业期不佞,复命翻刻是书,将以颁行两浙将校,欲使将校以下,知训练
之机,熟约束之法,上下同心,臂指相使,悉成节制之兵,潜消海氛,保我黎庶,
以抒圣天子南顾之忧。”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布政司刊刻十四卷本《纪效
新书》,在该书的前言中指出:“照得闽省先年倭寇之变,蹂躏最惨,而收戡定荡
平之效,则大将军戚定远之勋于今为烈矣。顾定远节制之师扬历南北,蔚为嘉隆间
名将。而大凡练习卒伍,诲饬将领,悉载《纪效新书》。目今倭奴不道,狡然启疆,
毁我藩篱,声言入犯。沿海地方征兵选将,方讲求御倭长策。而定远功在,闽土当
宁,尤切拊髀之思,乃其人往矣,其书尚在。顷得大司马小江吴先生缄寄一部,本
院时加披览,见其纤钜靡遗,精粗毕备。凡为士伍,为偏裨,为大将,为将将者,
均不可不知,殆国手之弈谱,神医之秘方也。相应重梓,以广其传。……完日刷印
送院,仍分给水陆将领,并府州掌印海防官,督率各哨捕队兵,查照练习,庶几有
制之兵,有能之将,所谓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当必有继定远而兴起者。”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夏,扬州知府郭光复摘录《纪效新书》的重要内容,辑成《
守扬练兵辑要》,“颁布各将领,使将以是训,兵以是习,如身运臂,臂运指,作
刺有法,纪律井然。万一倭奴入犯,吾民吾兵有所以御之无恐矣”。(郭光复:《
练兵辑略叙》。)同年冬,兵部尚书、蓟辽总督邢刊刻《纪效新书》和《练兵实
纪》,目的也是以二书“授诸将士”(邢:《纪效新书序》。)。
  戚继光在世时,训练的仅是自己所领的部队,在他离职和去世后,广东、浙江、
福建、扬州以及北方均以布政司、抚台、知府、兵部尚书等名义重刻《纪效新书》、
《练兵实纪》,下达部队,以他的思想来练兵、练将。戚继光虽已离世,但正如邢
所说:“能读公(指戚继光)书,能用公法,公固在也。”
  应该说各地特别是南方,按照戚继光军事思想练兵、练将是有成效的,突出表
现在援朝抗日战争中南方将士为夺取战争胜利所做的贡献。万历二十年(1592年),
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明廷应朝鲜国王的请求,两次出兵援助朝鲜,
抗击日本侵略军,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把日本侵略军彻底逐出朝鲜。在这次战
争中,中、朝联军取得两次重大的胜利:平壤大捷和露梁海战大捷。平壤大捷,首
先登上平壤城池的是南兵。南兵将领吴惟忠是戚继光的老部下,胸部中弹,依然指
挥战斗。另一南兵将领骆尚志,持长戟,负麻牌,耸身登城,脚被日军的巨石击伤,
依然奋不顾身,向上攀登。车兵将领戚金是戚继光的侄子,时人称他练兵最有戚继
光的风范。露梁海战,中、朝水军联军俘获日舰100艘,烧毁日舰200余艘,斩首
500级,生擒180余名,把日军彻底赶出朝鲜。明水军主要来自浙、直、闽、粤,正
是按《纪效新书》练兵、练将的地方,有的将领还是戚继光的老部下。万历二十五
年(1597年),兵部尚书、蓟辽总督邢就曾讲:“迄今闽粤浙直之间,横海楼舡之
师雄于海上,渔阳上谷台堡之卒,推为军锋,皆公(指戚继光)之余烈也。”(邢 :
《纪效新书序》。)
  北方的安宁和戚继光军事思想的影响也分不开。《明史·戚继光传》载:戚继
光离开北方之后,“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事实也确实如此。蓟镇,
在戚继光离开之后,由于有他的练兵和御敌思想的指导,到清兵侵扰关内之前,一
直保持安宁的局面。
  在辽东,从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到五年(1625年)二月,孙承宗以大学士、兵
部尚书衔经略辽东事务,在任期间建车营12座,许多方面是按戚继光《练兵实纪》
所言进行的:戚继光的车营用的是偏箱车,他也是;戚继光以128辆车为一营,他
也是;戚继光每辆车配2架佛郎机,他也是;戚继光车营的编制是四车为一局,四
局为一司,四司为一部,二部为一营,他则四车为一乘,四乘为一衡,二衡为一冲,
四冲为一营,大体也相同。孙承宗在辽东拓地400里,收复辽河以西大部地区,把
防线逐步推进到锦州一带,和他建立强大的车兵营是分不开的,而他建立的车兵营
就与戚继光的车兵制极为相似。清寥山椎子在《万胜车营叙》中说:“戚南塘备兵
北平,制偏箱车以御敌,一战而擒朵颜长秃,孙高阳用其制而拓地数百里。”
  到了清代,以戚继光军事思想指导实践并取得成效的,也大有人在。嘉庆年间,
薛大烈称:“予自入伍,从征甘肃华林山,因逆回苏四十三之变;从征石峰堡,因
盐茶逆回田五之变;从征福建台湾,因台匪林爽文之变;从征西藏廓尔喀,因洋布
国之叔巴图尔萨野劫扰后藏扎什伦布;至叛民徐漆德、王三槐、冉添元、冉学圣、
罗其清、齐王氏等蹂躏川陕楚北,予奉经略大臣令,授以翼长,统领满汉屯土官兵,
才疏任重,时凛冰渊,乃以戚少保练将、练兵之法及登坛口授之语,一一遵行之,
行则无不效者。”(薛大烈:《训兵辑要序》。)
  咸丰年间,曾国藩对戚继光军事思想也非常推崇。他组练的湘军就是“略仿戚
元敬氏成法,束伍练技”(《曾国藩全集·诗文·文·湘乡昭忠祠记》。)的。
他的募兵制度、挑选士兵的标准、编制体制、训练思想、军队纪律、作战战术,等
等,都或多或少渊源于戚继光的军事思想。这里略举几例:
  戚继光选兵时,要乡野老实之人,不要城市油滑之徒。曾国藩则说:“募格,
须择技艺娴熟、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土气者为上。其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者,
有衙门气者,概不收用。”(《曾国藩全集诗文·杂著·营规》。)戚继光选兵“必
胆为主”,而曾国藩说:“总须察其胆气,虽死而不避者而后可。”(《曾国藩全
集·书信》,咸丰三年五月十九日《与朱孙贻》。)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十八卷本)中,定军队编制基层单位为队,每队正兵10
员,火兵1员,辖以队长。湘军基层单位也是队,每队正勇10员,伙勇1员,辖以什
长。戚军四队为哨,四哨为官,四官为总。湘军是八队为哨,四哨为营,比戚军少
一级编制,加大哨这级编制,哨设哨官、哨长,基本也相同。
  戚继光教育士兵习武时说:“凡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
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你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如何又会杀你。你武艺
不如他,他决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纪效新书》(十八卷
本)卷四《谕兵紧要禁令篇》。)曾国藩对士兵讲:“原是要你们学些武艺,好去与
贼人打仗、拼命。你们平日如不早将武艺学得精熟,将来遇贼打仗,你不能杀他,
他便杀你;你若退缩,又难逃国法。可见学的武艺,原是保护你们自己性命的。”
(《曾国藩全集·诗文·杂著·晓谕新募乡勇》。)
  戚继光强调军礼。李鸿章撰《曾文正公神道碑》记曾国藩论军礼事说:“尝慨
古礼残阙,无军礼,军礼要自有专篇,细目如戚元敬氏所纪者。”
  戚继光在南方抗倭时所用的战斗队形是鸳鸯阵和鸳鸯阵演变的三才阵,战术队
形是一头两翼一尾阵。曾国藩则说:“阵法原无一定,然以一队言之,则以鸳鸯阵、
三才阵为要;以一营言之,则以一正两奇,一接应,一设伏,四者断不可缺一。”
(《曾国藩全集·书信》,咸丰三年十一月初《与王珍》。)正是一头两翼一尾阵。
后来湘军战斗队形有变化,但依然是一头两翼一尾阵的翻版。
  继湘军之后的淮军是仿湘军建立的,当然也受戚继光军事思想的影响。早在李
鸿章办团练之初,曾国藩就曾写信对他讲:“闻足下所带之勇,精悍而有纪律,务
望更加训练,束以戚氏之法。”(《曾国藩全集·书信》,咸丰三年十一月十七日
《与李鸿章》。)后来李鸿章在曾国藩幕府当幕僚,咸丰十一年(1861年)受曾国藩
之命组建淮军。湘军的出现,改变了清朝的兵制,湘军和淮军代替了绿营兵的地位。
各地的乡勇民团也都仿效湘军的营制、营规。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不仅清朝官僚曾国藩仿戚继光练兵,太平天国领袖人物也
看戚继光的兵书。张鼎元在记述李秀成占领杭州的《前后居行》长诗中的“案头一
卷未卒读,《纪效新书》戚公作”就是证明。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从明朝后期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其后的一段时间,
戚继光军事思想已成为中国军事领域的主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