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选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4&rec=39&run=13

  选精兵
  针对明朝中后期官军腐败、军纪松弛,“卫所军不习战”(《明史·戚继光传》
。)、“兵无节制,卒鲜经练,士心不附,军令不知”(《戚少保年谱耆编》卷一。)
,兵额粮饷有限的局面,戚继光提出了选精兵的主张。他认为,军队的武器要精,
但更重要的是兵要精,“即有精器而无精兵以用之,是为徒费;有精兵而无精器以
助之,是谓徒强。须兵士立得脚跟定,则拽柴以败荆,况精器乎”(《纪效新书》(
十四卷本)卷三《神气解》。)。要练出精兵,应注重选兵。他提出,时代不同,选
兵的方法也不同,“天下一家,边腹无虞,将有章程,兵有额数,饷有限给,其法
惟在精”(③④《纪效新书》(十八卷本)卷一《束伍篇》。)。精选是练出精兵的前
提。
  戚继光的选兵标准主要有两条:其一是注重士兵的成分出身,“不可用城市油
滑之人”,“不可用奸巧之人”,“可用只是乡野老实之人”、“可用乃惯战之人”
③;其二是注重士兵的素质,挑选那些身体丰伟、体格健壮、武艺精湛、反应伶
俐、负有胆气之人,“而必胆为主”④。所谓“胆气”,即人的“精神”,藏在
人的心中。有胆气的士卒,平时勇于吃苦、勤于练武,战时勇敢、不怕牺牲。根据
这样的标准,戚继光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亲到浙江义乌等地挑选3000余名矿工
和农民,组成闻名中外的“戚家军”的基干。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对此十分赞赏,
他说:“戚继光昔时名将,身经百战,其在浙江,止能选练三千人为鸳鸯阵以胜倭。
”(《徐光启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戚家军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戚
继光的选兵标准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