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3&rec=293&run=13

位于大成殿殿庭两侧。两庑连同转角掖门共100间,每侧正面均
为40间,长170米。两庑供奉孔子弟子及历代先贤先儒156人的木主,
祭祀规格较低,因此建筑规格也较低。木架用七檩四柱前后廊式,前为廊,用
一斗二升交麻叶斗 ,屋顶用绿色琉璃瓦,以黄色琉璃剪边,彩画
用雅伍墨,前檐头原为大点金,现为雅伍墨(加黄线),是殿庭院落中规格最
低的建筑。

唐代孔庙已有两庑,供奉先贤先儒,“图绘于壁上”。宋代时,两庑北端
分别与寝殿两侧的泗水侯殿、沂水侯殿相连,与寝殿行廊相接,南接书楼行廊
,与寝殿、大成殿、仪门、书楼两侧行廊呈“且”字形。宋末被毁,金正隆元
年重修,明昌二年改两庑画像为塑像。金时,两庑又名东贤廊、西贤廊,北端
与宋代庙制相同,但南端只接大成门行廊。金贞二年兵火,两庑被焚,元大
德四年才“照已拟间座起盖”,“碾玉妆饰七十二贤廊”,六年九月完工,两
庑均为33间。明洪武十年重建东庑,永乐十年重修。明成化十九年两庑扩建
为100间(弘治十二年火灾报告称“东庑二十八间”,当是计算方法不同所
致)。明弘治十七年重建落成,两庑连廊共100间,清雍正二年被焚,七年
重建,清乾隆二十三年、嘉庆二十一年、同治十一年、1956年又加重修。
1973年彩画前檐。

今存两庑为清雍正年间重建遗构,“连转角共八十八间,各面阔五十一丈
九尺三寸”,“进深二丈四尺八寸,内前后廊各四尺三寸。前檐柱高一丈六寸
,后檐柱高一丈一尺一寸五分”。两庑每间尺寸并不一致,南部“二十八间各
面阔一丈一尺四寸”,中间腰门“一间面阔一丈三尺七寸”,北部“十一间各
面阔一丈二尺三寸”,转角四间“各面阔一丈二尺四寸”(《孔府档案》49
88卷)。清雍正重建当是依循明弘治遗制,连同寝殿掖门、大成门掖门共为
100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