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明清及民国时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3&rec=261&run=13

明代是孔庙建制的大发展时期,历经洪武、永乐、成化、弘治几次扩建重
修,基本形成现存孔庙的规模。

洪武七年(1374年)衍圣公报请修庙,明太祖当即允准:“明年时和
年丰,与他修造。”八年、九年均大水,十年大熟,即诏动工,重建正殿左右
回廊18间,东庑33间,三氏学生员房舍22间。衍圣公又劝本族“有禄者
鸠金补塑圣贤像”。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又命工部派行人张敏带领
千名工匠维修。

明成祖朱棣为祈“佐我大明,于斯万年”(明成祖《御制重修孔子庙碑》
),于永乐十年(1412年)对孔庙“撤其旧而新之”。修廊庑楼阁270
余楹,将孔庙向南扩展,增建棂星门、德侔天地、道冠古今二牌坊、大门3洞
(今圣时门)、石桥3座(今璧水桥),至十五年五月竣工。其后宣德九年(
1434年)周忱、况钟捐资重建金丝堂,天顺四年(1460年)衍圣公重
建启圣王寝殿。

明宪宗朱见深即位不久又命重修阙里孔子庙,“去故易新”,规模“视旧
有加”,御制碑文纪成。

成化十九年(1483年),衍圣公孔弘泰以“阙里乃天下文教之本源也
,使庙貌不极其壮丽,将何以耸四方之观瞻、起后学之尊仰”为由,奏请重修
孔庙。宪宗“命有司作新,凡殿堂廊庑门庭斋厨黉宫等三百五十八楹,规模一
新”。工程至二十三年(1487年)六月告成,“耗公帑货财十余万金”。
“梁栋榱桷,圆中规而方中矩,平中准而直中绳。柱石镂以龙凤之形,轮奂绘
以金碧之色。”(明刘 《重修宣圣庙记碑》)这是明初以来规模
最大、质量最高的一次修建。此次扩建后的规模,据孔尚任《阙里(新)志》
记载:大成殿9间,重檐石柱。寝殿7间。寝殿之左转角便门后为望瘗所,稍
东为神厨;寝殿之右转角便门后为望燎所,稍西为神庖;寝殿前改泗水侯殿为
左厢,贮礼器几案等;改沂国公殿为右厢,贮乐器悬架等。东连便门1间通述
圣庙,西连便门1间通启圣庙。东庑50间祀澹台灭明以下诸贤,西庑50间
祀宓不齐以下诸贤。前为杏坛,重檐八角,朱槛两层。坛前为拜位。又前御赞
殿,前为大成门5间,左为金声门3间与东庑连檐,右为玉振门3间与西庑连
檐。门前左有元至正碑亭、宋金碑亭,右有元大德碑亭、唐碑亭。

碑亭东为居仁门3间,又东毓粹门3间。两门之中南向为述圣门,门左右
有榜棚。门内东有礼器库9间,西有松亭1座,北为诗礼堂。堂后有一照墙,
后为述圣庙门,左右均有便门。门内述圣殿7间,祀泗水侯、沂国述圣公及中
兴祖等。殿后燕申堂5间,后有高垣与神厨隔。

碑亭西为由义门3间,又西观德门3间。两门之中南向为启圣门,门左右
建有榜棚。门内西有乐器库9间,东有筠亭1座,北为金丝堂,由五贤堂改建
。堂后照墙一堵,后为启圣庙门,左右俱有便门。门内启圣殿7间,祀启圣王
等。殿后寝殿5间,祀启圣王夫人,后有高垣与神庖隔。

大成门直前为奎文阁,3层7间。阁左掖门3间,东连直房15间,为学
生族人斋宿之所;阁右掖门3间,西连直房15间,为礼乐生户丁斋宿之所。

阁前旧庙门3间,东西有洪武、永乐碑亭。其左为家庙,正门1间,南向
,正庙5间,东西二厢谓之别室,其后为寝庙;其右为神祠,正门1间,南向
,正祠5间,东西二厢谓之别室,其后为寝庙。家庙神祠门外有东西二门,通
庙外。

其前为大中门3间,大中门之外有典籍、司乐、管勾、百户办事厅,各有
外门1间,东向,正厅3间,左右厢房各3间、后房3间。

大中门前又三门3间,璧水一曲,石桥3座。又前大门3间,均为圆洞。
东西牌坊各3间,前为棂星门,左右立下马碑。

弘治十二年(1499年)六月十六日夜,孔庙遭火灾,烧毁大成殿、寝
殿、两庑等123间,主要建筑几乎全部被毁,大成门内仅杏坛幸免。灾报到
京,皇帝发帑银152600余两重建。“木则市之楚蜀诸境,石则取之邹泗
诸山,瓴甓铅铁则官为之陶冶,丹垩髹彩则集之于商贾,斫削抟埴雕琢绘饰之
工则征之京畿及藩府之良者”(李东阳《重修阙里庙图序》)。“经始于十三
年春二月,落成于十七年夏五月”,“重建正殿九间,寝殿七间,大成门、家
庙、启圣殿、金丝堂、诗礼堂各五间,移金丝堂于启圣殿前,改奎文阁为七间
,改大门及大中门为五间,增快睹、仰高二门”,基本形成现有孔庙规模。

嘉靖十七年(1538年)、二十三年(1544年),分别于棂星门内
外添建了金声玉振、太和元气石坊。隆庆三年(1569年),山东巡抚都御
史姜廷颐、河道巡抚翁大立以岳祠香税与罚锾1600两维修孔庙,“诸殿寝
门庑堂阁斋厅焕然改观”,扩建了杏坛,“棂星门之外稍拓地,纡回其道,以
远衢市”(明殷士儋《阙里重修孔子庙碑》)。万历二十年(1592年)创
建圣迹殿。其后,二十二年、二十九年、三十六年均曾加以维修,但于庙制无
改。

正德八年(1513年)以孔庙为中心修建曲阜新城,嘉靖元年(152
2年)春三月工竣。万历二十年于庙前城墙上新辟县城正南门,“重城皋门,
以象朝阙”,突出了孔庙的中心地位。

明正德本《阙里志》载孔庙图满族入关后,以“崇圣学”作为平定山东的
要策。顺治二年(1645年)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十四年(
1657年)改称“至圣先师”。对孔子嫡长孙的爵位优遇,一仍明代旧制。
当时朝廷忙于巩固政权,无暇顾及孔庙维修,仅地方官进行了零星修补。顺治
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王秉乾、华承恩、施闰章分别捐资维修奎文阁。康
熙二年(1663年),分守东兖道参议张弘俊倡募重修奎文阁、圣迹殿、宋
元碑亭、大中门、角楼等建筑。十六年(1677年),衍圣公孔毓圻以祭田
赢余维修诗礼堂、金丝堂及大成门等十几座门坊。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皇帝到曲阜祭祀孔子,亲行三跪九叩大礼,
题匾赞颂孔子为“万世师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六月,衍圣公奏
准修庙,于三十年夏四月兴工,至三十二年秋八月告成。“凡修大成等殿五十
四间,大成等门六十一间,两庑八十八间,棂星门一,牌坊二,用帑银八万六
千五百两有奇”。竣工后,清圣祖御制碑文纪成,赞扬孔子“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正人心”。

雍正二年六月九日(1724年7月28日)雷击大成殿,烧毁大成殿、
寝殿、两庑等建筑133间。对孔庙火灾,世宗胤 引咎自责,素
服斋居,减膳撤乐,不设卤簿,亲往文庙祭奠,派官到曲阜慰祭,并随即拨银
15.7万余两于雍正三年动工兴建。先后命山东巡抚陈世倌、塞楞额董其事
,因“陈世倌委用不得其人于前,而塞楞额又复因循怠忽于后,以致工程迟缓
”。六年命署山东巡抚岳浚董工,七年又命通政使留保到曲阜督修,并将陈世
倌调回曲阜,命其督率因承修迟误而被解职的府、州、县官修建。雍正八年秋
八月完工。这次除维修、重建外,添建了乐器库、雍正修庙和皇子遣祭碑亭。
同时提高了孔庙规格:大成殿改用黄色琉璃瓦,大成门、两庑、寝殿改以黄色
琉璃瓦剪边,并用金龙和玺彩画。此次维修,“凡用帑金十五万七千六百两有
奇”。

乾隆十三年(1748年),高宗弘历到曲阜祭孔,行三跪九叩大礼,其
后又7次到曲阜祭祀,二十三年(1758年)、三十五年(1770年)命
维修孔庙。嘉庆六年(1801年)、十一年(1806年),缙绅及地方官
捐款分别维修大成殿、圣迹殿。

嘉庆后期,对孔庙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维修。嘉庆十三年(1808年)
监察御史孔昭虔奏请维修颜庙,仁宗琰由此想到孔庙“自雍正年间估修以后
,迄今历有岁时,恐垣墉栋宇间有渗圯之处,亦宜速为缮治以肃观瞻……用副
朕崇儒重道至意”(《孔府档案》5003卷)。山东巡抚编造了用银15.
93万余两的维修预算。工程于二十一年(1816年)八月开工,二十四年
(1819年)三月竣工,历时3年,将孔庙建筑几乎全部维修一新。

同治三年(1864年),清兵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南京,清廷告功孔子庙
,九月诏修曲阜孔庙。八年(1869年),曾国藩、李鸿章镇压捻军后,即
到曲阜祭祀孔子,为示“戢干戈,修文事”,清代孔庙平面图奏请修庙,穆宗
载淳命两江、湖北、山东各筹银2万两计6万两维修。工始于八年八月,成于
十一年春。后又以前山东巡抚等人的捐银4500两和运库庙工生息银两等款
续修了除弘道门以外的全部建筑及墙垣,并重建了鼓楼。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山东巡抚李鉴堂拨善后局、临德关节款各
5000两和济宁州旧存梁檩木料1500余根维修大中门以前各门坊,李鉴
堂调任四川总督后,继任山东巡抚张汝梅续拨银4000两及出售济宁余木银
1400两续修,至次年七月告竣。二十四年六月,山东抚院筹银5000两
维修大成殿后檐及庙后围墙。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一月十五日,西太后赞颂孔子“德配天地
、万世师表”,将孔庙祭祀规格由中祀升为大祀,拟将孔庙全部改为黄瓦,后
因“物力维艰、良材难得,若从新工程改造,巩固恐不及前,不如择要修理,
以示尊崇”(《孔府档案》5011卷)。次年,山东抚院拨支库平纹银5万
两,维修了清代9座碑亭,更换了毓粹门、观德门、德侔天地坊、道冠古今坊
的檐椽等木构件并改换黄瓦。工程至宣统二年(1910年)告竣,实用银5
.4万余两。

民国年间,孔庙未有大修。1915年曲阜县知事魏正鸿用洋900元修
葺寝殿并疏浚孔林洙水河,1925年以省款及捐款3.8万元修寝殿,19
26年增拨维修款3.47万元。1927年又拨2.69万元维修明代两碑
亭、同文门。1930年6月,蒋冯阎中原大战,蒋军守曲阜,阎军围攻,交
战10日,孔庙大成殿、寝殿、两庑、奎文阁、碑亭、启圣门、观德门、大中
门等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1935年梁思成奉命到曲阜勘察孔庙,编制了7
9.7万元的修葺计划,但未能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