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著作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21&rec=59&run=13

王叔和的著作《脉经》 十卷,《隋书·经籍志》、《宋史艺文志》均著录,得
到医家的一致肯定。由于王叔和的活动年代记载不详,因此《脉经》撰写年代产生了
不同的看法。作为中医脉学的奠基之作,对其影响与评价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文献
还记载为王叔和的其他一些著作,古代医家已提出异议并加考证,为后人托名之作,
或已亡佚,难以确考。现代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

一、《脉经》研究
(一)《脉经》撰写年代
1?郾三国时期说
1982年, 孔祥序发表《关于王叔和〈脉经〉的几点看法》认为:从《脉经》卷
五有张仲景论脉和卷七、八中大量《伤寒论》条文的记载来看,《脉经》的撰成应晚
于张仲景(150—219) 生活年代, 并早于王叔和卒年(公元255年以前) ,因此,
《脉经》成书应在三国早中期(公元220—255年)范围内。明确《脉经》产生年代对
评价该书具有意义。战国至三国时期是中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此期中,《内
经》确立了医学理论原则,《神农本草经》奠定了药物学基础,《伤寒杂病论》确立
了辨证施治原则。《脉经》是中国第一部脉学专书,也产生于此时期内。对其在脉学
诊断学上的奠基作用,也应视为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予以充分肯
定。 1991年沈炎南《脉经校注》 认为:大概在整理仲景遗著之后,他又着手撰写了
《脉经》,因此,《脉经》成书当晚于仲景《伤寒杂病论》而略早于皇甫谧《针灸甲
乙经》,大约成编于三国时期。
2.西晋初年说
1988年,傅维康在《中国医学史》认为:《难经》成书于何时,难以确切说明。
现据皇甫谧撰《甲乙经》序言中曾有“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的
论述,可见两人是同时代人,而王叔和可能略早于皇甫谧。《晋书·皇甫谧传》载,
皇甫谧死于太康三年(公元282年) ,年68岁。这时《脉经》想必已刊行。唐甘伯宗
的《名医传》称:“叔和,西晋高平人。”北宋林亿等校订《脉经》后,在“宋校定
《脉经》进呈札子”中也称“叔和,西晋高平人”。因此,《脉经》的成书,当在西
晋初年(公元266年)至武帝大康三年(公元282年)之间。
(二)《脉经》贡献
1979年, 郭沫若的《中国史稿》认为:晋王熙(叔和)撰《脉经》,皇甫谧撰
《甲乙经》,是当时的两大医学名著。《脉经》继承了秦汉脉学理论,作出总结,将
脉的生理、病理变化和疾病的关系,归纳为24种脉象,并通过实践作出较详细的理论
性叙述。这是中国诊断学上的重大进展。
1982年, 孔祥序在《关于〈脉经〉的几点看法》中论述了《脉经》二十四脉的
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1)确立脉象指下标准。《脉经》以前的古典医籍和历史文
献中(如《内经》、《史记》、《仓公诊籍》、《难经》、《伤寒杂病论》),已有
许多关于脉象名称的散见记载。《脉经》第一次系统论述各种脉象,总结为24种,并
准确地描述了各脉不同的指下感觉。24脉象奠定了诊脉指下标准的基础。以后历代医
家对脉象的认识,虽表述互异,各有发挥,但均未离开《脉经》的基本概念。《脉经》
为中医脉象指下标准确立的规范,不但在医学史上有重大意义,对今天诊断学上也仍
有现实价值。 (2)奠定脉名种类基础。历代脉书脉名均在《脉经》基础上增减。南
宋崔嘉彦《脉诀》为28脉,较《脉经》增加牢、长、短、疾四脉。明李中梓《诊家正
眼》、广州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讲义》脉名与崔氏同。明李时珍《濒湖脉学》为27
脉,较崔氏少一疾脉。清周学霆《三指禅》、日本大西葆光《脉原》、现代崔玉田等
《中医脉学研究》宗之。而清张璐《诊宗三昧》不加选择地罗集诸家脉名32种,烦琐
而脱离实际,不审之甚。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只把脉象定为16种也不足以尽诊脉在
辨证论治上的作用。这些详略失当的分法,更说明《脉经》24脉在脉学诊断上的奠基
意义。 (3)总结脉象临床意义。在脉象主病上,《脉经》作了大量的论述,有大量
条文则是结合脉、证、病机,治疗对临床实践的总结。这些论述对脉诊的临床意义作
了首次较为系统的专门总结,不但反映了当时的脉学成就,今天在临床上仍有参考价
值。 (4)首开脉象鉴别先河。《脉经》提出的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
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八组相类脉,对脉象鉴别也有重要意义。这对后世
辨脉有很大启发示范作用,确有开山首功。
1988年李经纬《中国古代学史略》 认为:王叔和在医学上的另一贡献,是编著
了一部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脉经》把脉象分成24种,基本上概
括了临床上常出现的一些脉象,后世脉象种数虽有增加,但基本不出其左右。同时书
中还对各种脉象作了比较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的描述,这就使学习者易于理解和掌握。
另外,《脉经》进一步确立了《难经》提出的寸口脉法,分寸、关、尺三部脉位及脏
腑分配原则,解决了寸口诊脉的关键问题,推进了独取寸口脉诊法在临床的实际应用。
这种脉诊法突破了《内经》三部九候法束缚,是脉诊法的一个简化与改进,故为后世
所普遍采纳。《脉经》还注意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将脉、证、治、判
断预后等统一起来,其论述的结脉、代脉等至今在临床诊断心脏疾患方面还有实际意
义。
1991年沈炎南在《〈脉经〉的学术思想及贡献》中说:《脉经》对祖国医学的贡
献是多方面的,除脉学理论外,对辨证论治、针灸学也颇多发挥。同时在考订中医古
籍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认为《脉经》在全面继承、系统整理古典脉学精华基础上,对
脉学理论有不少创见和发挥。首先总结出24种基本脉象,确立了脉象的基本标准,使
基本脉象的名称及定义统一、规范化,为后世所遵从。后人论脉者莫不以24种脉为基
础。对寸口三部脉的定位方法,首行提出以腕后拇指侧高骨(即桡骨茎突)的部位为
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见卷一·第三)。这一定位法是对《难经》寸口三部定位
法的重大改进,给临床带来很大便利,一直沿用至现在。有关寸口三部脉分侯脏腑问
题,在继承《难经·十八难》这一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难经》以右尺侯
心包络与三焦,而《脉经》以右尺侯肾与膀胱,并隐然含有右尺侯右肾、命门之意,
这一认识显然已比《难经》进了一大步。《脉经》以阴阳作为辨脉之大纲,从部位言,
以寸为阳,尺为阴;从浮沉言,以浮为阳,沉为阴;从脉形言,以动、长、滑为阳,
弱、涩、弦、短、微为阴。脉分阴阳之法,有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作用,方便于掌
握与应用,为后世所接受。有关辨脉逆顺之法,除承前人从有无胃气,与时令关系,
及结合具体形证辨脉逆顺之法外,明确提出以脉有无“根”辨逆顺。卷五第五还介绍
了一些特殊怪异的脉,元代危亦林“十怪”脉象即是据此总结而成;这些都是辨脉逆
顺法的重要补充。《脉经》通篇以论脉为中心议题,但也兼其他诊法,强调四诊合参,
全面诊断,对诊断学的形成与发展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王叔和撰《脉经》
并非仅仅是“述而不作”,而是在整理其前代脉学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丰富经
验,有所发挥与创见。《脉经》广泛引载了魏晋以前历代名医有关脉学论述,因而使
不少早已湮没失传的古籍脉学论著在《脉经》中还可略窥一斑。如《脉法赞》、《四
时经》早已失传,而《脉经》中有引录。日本丹波元胤认为卷三所引《四时经》“盖
《隋志》所载《三部四时五脏辨诊色决事脉》一卷是也”。又《宋志·艺文志》载有
《扁鹊脉经》一卷,《通志·艺文略》载有《扁鹊脉诀》一卷,均已早佚,而《脉经》
卷五中有《扁鹊阴阳脉法》、《扁鹊脉法》、《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等三篇即引
自该书。又如《后汉书·艺文志》载有《华化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补后汉书艺
文志并考》及《隋书·经籍志》俱载有《华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一卷,文已早佚,
而《脉经》卷五有《扁鹊华伦察声色要诀》一篇,其内容大多出此。诸如扁鹊、华佗
等古代名医论脉之作,皆赖《脉经》存其大略。故本书为研究、考证古典脉学的很重
要文献。《脉经》中引录了不少《内经》、《难经》的有关论述,其所据是魏晋时的
古传本(其中引《灵枢》文则云《针经》或《九卷》),某些地方保存了这些著作中
早期古传本的旧貌, 可以校正后世由于辗转传抄沿刻所造成的错误。 王叔和将仲景
《伤寒杂病论》 内容大部分引录到《脉经》中,从今本《脉经》来看,约有2/5以上
的内容引自《伤寒杂病论》,因而可将《脉经》中收录的仲景文看做是《伤寒杂病论》
现存最早一种古传本(但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校定时已将原书作了调整改易,并删
去了原书中全部处方)
(三)《脉经》评价
1982年, 孔祥序《关于王叔和〈脉经〉的几点看法》认为:该书所辑录汉以前
医学文献多数未注明出处,选材欠严审,一些资料与脉学无关,对不同见解也未阐明
己见,有时同类性质问题先后分置,在编纂体例上较王焘《外台秘要》混乱。在著述
中强调某脉见某病,以脉断证,难免有不切实际之处。特别是关于“王脉”、“相脉”、
“囚脉”的记载,更是明显受唯心思想影响的结果。1991年沈炎南《脉经校注》认为:
《脉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个别地方夹杂有糟粕成分。然而,瑕不掩瑜,并不影
响本书的重大价值。
(四)《脉经》影响
1955年, 李涛《中国对于近代几种基础医学的贡献》中认为,欧洲人对于切脉
也曾注意,但是他们仅能区别15种,而《脉经》中多到到24种。这种心血管的知识,
在中世纪(公元541年)中国医书内最进步,因此公元6世纪以后传到朝鲜和日本(公
元562年) ,更传到阿拉伯和印度。按唐僧义净于公元678年—695年在印度曾以切脉
法向印度人夸耀,认为:十一世纪阿维森纳的《医典》中采用中国脉法极为明显已为
史家公认。1313年土耳其人更将中国《脉经》译出。可见中国医学影响之大。欧洲人
自从15世纪直到17世纪下半叶,医学校的课程,如罗文、蒙特利埃等有名大家,仍以
阿维森纳的《医典》为主课,《医典》内曾吸收了中国的脉学知识。16、17世纪,欧
洲的医学家群相致力于心血管的研究,显然与中国的脉学有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说哈
维氏血循环的发明与东方文化的传人欧洲是有密切关系的。1984年李水平《王叔和下
江南》 认为,《脉经》公元562年传到了日本、朝鲜,公元1313年,波斯宰相哈姆丹
尼曾指示本国医生编纂了《中国医药百科全书》,其中就将《脉经》译出。1984年袁
立道《王叔与脉诊研究方法》说:隋唐时期,《脉经》已列为太医署必读的基础课程。
阿拉伯名医阿维森纳所著《医典》中的切脉部分,把脉象区分为48种,竟有35种和中
国的相同,基本上引用了王叔和《脉经》里的内容。1985年朱鸿铭在《王叔和的学术
思想及其伟大贡献》中说:阿拉伯名医阿维森纳所著《医典》第二篇中论述的脉学部
分,多数采自中国资料。这是中国医学对世界做出的伟大贡献,这与王叔和的功绩分
不开。 1985年常俊《王叔和与〈脉经〉》认为,公元6世纪,《脉经》传到了朝鲜、
日本,11世纪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编《医典》引用了《脉经》内容,14世纪波斯学者
编纂的《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一书中,也介绍了《脉经》,17世纪《脉经》被译
成英、法等国文字,在欧洲刊行。
1988年, 李经纬《中国古代医学史略》中认为,《脉经》对世界医学也有一定
影响, 如著名的阿拉伯医学之父阿维森纳(980—1037)所著的《医典》,其中关于
脉学的记载,许多脉象的资料即采自《脉经》。其后波斯(伊朗)学者兼医生拉什德
·阿尔丁·阿尔哈姆丹尼(1247—1318)主持编纂了一部波斯文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名为《伊尔汗的中国科学宝藏》,书中包括有脉学内容,并附有切脉部位图,书中特
别提到了王叔和的名字。中国脉学即由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其后并广泛传播世界,对
欧洲医学——现代医学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影响,其中王叔和的《脉经》对此有着
较大的贡献。 另外,公元8世纪初,日本颁布大宝律令,其中医药方面基本上仿照唐
制,它规定《脉经》是医生必修的教科书之一。其后日本医学家编成的《大同类聚方》
(100卷)等医书,《脉经》是其参考的7种蓝本之一。1991年沈炎南《脉经校注》认
为,有不少医学家把《脉经》的某些内容引录到自己的著作中去,隋代巢元方《诸病
源候论》,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王焘《外台秘要》等都收
载有《脉经》的内容。敦煌古写本《玄感脉经》、《平脉略例》、《五脏腑候阴阳相
乘法》 有与《脉经》 部分内容相类似的记载。此外,有些文史类书,如唐代张守节
《史记正义》、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对《脉经》都有所引录。本书流传较广,影响
较大,历经千数百年而不衰。历代都把它视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书,唐代太医署、宋代
大医局等都把《脉经》列为习医的基本课程之一。后世论脉者,更是把本书奉为脉学
理论的经典, 脉学之正宗。 本书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影响, 如阿拉伯名医阿维森纳
(AVICENNA)所著《医典》第二编中,将《脉经》24脉(滑脉外)收入其中;1313年
土耳其人更将《脉经》译出(上官良甫《中国医药发展史》,香港新力出版发行公司,
1974年)。此外1981年日本将静嘉堂文库藏明代佚名氏影宋本《脉经》收入《东洋善
本医学丛书》内。
1991年, 张志远在《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中认为,《脉经》在唐代流入日
本,尔后又传到中东。阿维森纳汇辑的《医典》,除吸收了埃及、印度、希腊医学成
就,第二编切脉部分48项,有35种与王熙(王叔和)所述相同,明显受其影响。1313
年波斯首相哈姆丹尼主持、拉什德·阿尔丁等合著之医药百科《伊尔汗的科学宝藏》,
亦引用《脉经》资料,且提及王叔和名字。17世纪来华传教的波兰人卜弥格还将此作
译成拉丁文,1666年出版。英国医生芙罗伊尔获得启发,发明切脉以时计数的仪器,
写了论文《医生诊脉的表》,1707年发表于伦敦。

二、《脉诀》研究
1981年, 刘冠军《王叔和〈脉经〉对针灸医学的贡献》认为:《脉诀》四卷,
经陈言、戴启宗、李时珍考证是高阳生伪托的书,是北宋熙宁(1069—1085年)以前
的作品,北宋以后流行。1990年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王叔和著作书目,除《脉
经》外……俱系伪作。
1991年,张志远《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认为:《脉诀》,均属托名之作。

三、其他著作研究
1981年, 刘冠军《王叔和〈脉经〉对针灸医学的贡献》认为,王叔和的著作,
主要有:1.郾《脉经》十卷。《隋书·经籍志》《宋史·艺文志》均收录。2.亡佚和
伪托的书有:《王叔和小儿脉诀》,录于《医籍考》亡佚;《脉赋》一卷,伪托(?);
《脉诀》四卷,经陈言、戴启宗、李时珍考证是高阳生伪托的书,是北宋熙宁(1069
—1085)以前的作品,北宋以后流行;《脉诀图要》六卷,伪托;《脉影指归图说》
二卷,伪托。1983年余慎初《中国医学简史》认为:王叔和所撰《脉经》十卷及《脉
诀图要》六卷,乃根据仲景论脉第一,扁鹊阴阳脉法第二……而编纂的。1990年严世
芸《中国医籍通考》说:王叔和著作书目,除《脉经》外,《山东通志》及《高平县
志》 尚有《论病》 六卷、《脉诀》一卷、《脉诀机要》一卷、《脉诀发蒙》三卷、
《脉赋》 三卷。 《孩子脉论》一卷等著录,然俱系伪作。另又将《伤寒论序例》、
《平脉法辨脉法》作为王氏著作,其见于王安道、方有执,诸说同。严世芸《中国医
籍通考》载:《图注指南脉诀》现存版本为明万历间刻本。
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 载:《脉影图》,王叔和,二卷,存。现有版本:日
本《人元脉影归指图说》刻本皮纸印,书口作《脉影图说》。明天启四年甲子(1624
年)缪希雍校订《脉经》本,前附《人元脉影归指图说》二卷,晋王叔和著。明末鹿
城沈际飞重订刊本,前附《人元脉影归指图说》二卷。
1991年, 张志远《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认为:《难经真本说约》(明李敬
撰)、《脉形指归图说》(缪希雍校刊)、《张仲景药方》、《论病》、《脉诀》均
属托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