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医学思想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21&rec=58&run=13

一、脉学研究

(一)脉学成就
1980年, 宋大仁发表《伟大医学家王叔和的生平与遗迹的考察并论述其脉学成
就》认为:王叔和的《脉经》是一部总结性的古代脉学名著。(1)脉象的指下辨别。
《脉经》第一卷将切脉时指下的感觉,详尽而有区别地叙述出来,视定了二十四脉,
基本包括了今天循环生理上所能有的脉象。 成为后世脉象分类的基础。(2)切脉方
法和必要知识。《脉经》论述了切脉时间(清晨),切脉至数(一息四至),脉证合
参(《脉经·平脉早晏法第二》:“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
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特别是切脉独取寸口的切脉
方法。《难经》始倡“独取寸口”切脉法。《脉经》出后,诊脉以《脉经》为主,专
取寸口为切脉的部位,不再诊及别处。解决了三部分辨的定位。寸口分主脏腑,滥觞
于《难经》,创立于王叔和。他在《脉经》中,本着《脉法赞》具体地列出了分主脏
腑的理论。后世医家如孙思邈、朱肱、王好古、滑伯仁等,多从其说。《脉经》重视
切脉轻重,在《脉经·持脉轻重法第六》中论述了此问题。另外还辨明脉的阴阳、顺
逆、虚实、生死,排列脏腑各部生理的脉象,罗列脏腑各部的脉证,排比杂病的脉证,
以及妇人小儿的脉证。这些丰富的内容,其中很多地方都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历来中
医都以本书为论脉辨证的依据。今天仍然是学习中医和研究祖国医学的重要典籍,因
此王叔和便成为脉学的祖师。
1982年, 孔祥序在《关于王叔和〈脉经〉的几点看法》中认为:寸关尺三部脉
法的确立是《脉经》而不是《难经》。诊脉独取寸口虽首倡于《难经》,但《难经》
并未解决寸口切脉的寸、关、尺分部等关键问题。《难经》将尺肤一尺之地分出一寸,
以作诊脉之尺部,从“关”至鱼际为寸部。尺为阴之所治,寸为阳之所治。从“阴得
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可以明确看出,《难经》提出的一寸
九分之地,是分属寸、尺二部的。虽出现了“关”字,但只是寸、尺的界关,有其名
而无其地。因此《难经》的寸口诊脉是寸尺二部脉法。《脉经》从寸、尺二部各划三
分之地,作为关部位置,寸部保留六分,尺部保留七分脉位。这样,有名无地的“关”,
就发展为具有六分之地,与寸尺二部居有平列地位的关部,寸口二部脉法遂发展为寸
关尺三部脉法。使独取寸口脉法在理论与方法上趋于完善,推进了这种脉象统一和简
便易行的诊脉法的临床普遍应用。
1982年, 张慰丰发表《切脉的演变》认为:切脉法虽古已有之,但是有关切脉
的方法与理论,散见于古代的各种典籍中,自从王叔和的《脉经》(约成书于280年)
一书问世后,中医的脉学才成为一门系统的专门知识。王叔和在《脉经》中总结了前
人的成就, 并根据他临诊经验,具体描述了24种脉象,并把相类的脉分成8组,从而
使人们对脉象的认识有了明确的标准,这是中医脉学的第一次总结。王叔和在《脉经》
中明确了寸、关、尺的部位,并把左右手三部与六经及其所属的脏腑关系确定了下来。
1984年, 孟庆云在《王叔和对祖国医学的贡献》中说:王叔和所撰《伤寒论》
中,《辨脉法》、《平脉法》两篇是对张仲景脉法的整理和继承,在《脉经》中的论
脉,则是对仲景脉法乃至内难脉法的发扬。《脉经》使脉学理论和方法达到了规范化
和系统化。其所涉及的脉学的内容,包括诊脉法、脉形、辨证等,改进了《伤寒论》
以前的诊脉方法,在兼采内难诸说的基础上用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寸口脉象的脏腑
定位也是王叔和吸收《难经》、仲景脉法及《脉法赞》而发展起来的。他用二十四部
脉系统分类脉象,对每一种脉象的指下感觉都作了精细的描述,并讲明其意义。他还
整理了“屋漏”、“雀啄”、“釜中汤沸”等“怪脉”或“败脉”。《脉经》脉、证
并重,合参诊病,使脉学理论更加充实和完备。
1984年, 袁立道的《王叔和与脉诊研究方法》认为:王叔和的《脉经》使中国
脉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脉象辨别方法。王叔和第一次提出脉象辨别
方法。把脉象归纳为24种并作了简明注释。归纳出八组相类的脉,便于辨别掌握。后
世医家对脉象的分类, 都是在王叔和的24种脉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定位诊
断方法。王叔和肯定了“寸口诊法”,即所谓“独取寸口”。这种“寸口诊法”,虽
经后世医家根据实践经验作了一定的调查与补充,但基本上未超越王叔和所肯定的定
位诊断,并一直沿用到今天。1985年朱鸿铭《王叔和的学术思想及其伟大贡献》认为:
在《脉经》中,把24种不同的脉象排列出来,加以说明,并列出八组相类的脉,说明
各种切脉的方法和必要的知识,辨明脉的阴阳、顺逆、虚实、生死,排列脏腑各部生
理的脉象,排比各种杂病的脉证,以及妇人小儿的脉证。王叔和由此成为传脉学的祖
师。关于脉证合参,王叔和发挥了脉象与征候是否适应的理论,更进一步说明切脉非
但要脉证合参,还要讲究它们相互间是否相应。叔和宗《难经》所倡“独取寸口”的
诊脉方法。
(二)脉学学术渊源
1991年, 沈炎南在《脉经校注》中认为:早在魏晋之前,祖国医学对脉诊就已
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对脉学理论已有了比较深入的阐发。《内经》中有许多专门
论述脉诊的篇章,如《素问》的“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藏论”、
“三部九侯论”等,散见各篇中的论脉内容也甚丰富。《难经》八十一难中就有二十
二难是专门讨论脉学的,改进了古代脉法,提出“独取寸口”的切脉法,使脉诊方便
简捷,易于推广施行。《内经》、《难经》有关脉学的论述,奠定了中医脉学的基石。
张仲景进一步把脉学的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起来,提出“平脉辨证”的理论与方法,
把病、脉、证、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脉学理论与实践都得到进一步地提高。魏晋之
前,历代名医都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取得不少脉诊经验,使脉学内容不断得到进一
步的提高与充实。据史书记载,从春秋战国时的医和、医缓、扁鹊,到汉代的仓公、
郭玉、张仲景、华佗等名医,都精于脉诊,对脉学的理论与临床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
到魏晋时,中医脉学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然而,这些脉学理论毕竟还比较散乱,
不但散见于各家著作中,而且在同一著作中也往往散见于多个篇章内。因此,综合各
家有关脉学的论述,全面系统加以整理,使脉学理论自成体系,是时代的需要。王叔
和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撰成《脉经》的。从现存文献来看,举凡魏晋以前医籍如《素
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匾要略》等古医籍及其他名医有关脉
学的论述, 在《脉经》 中几乎都有引载或涉及。《脉经》学术主要本于《内经》、
《难经》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前历代名医的脉学精华而成。该书
全面继承了魏晋以前脉学成就,集其大成,可说是中医古典脉学的结晶。

二、辨证论治研究
1991年,沈炎南在《脉经校注》中认为:《脉经》对辨证论治理论也有所发展,
卷二第一、第二分条列述各脏腑经脉的虚实病变;卷六分述十一脏腑经脉的病理变化。
从中可以看出,《脉经》中有关脏腑、经络辨证的理论已较《内经》、《难经》在内
容上大大丰富,形式上更趋系统完整;而明确分虚、实两证进行讨论,分脏病、腑病
和脏腑合病来加以探讨,使叙例分明,纲举目张,则更是一大进步。《脉经》全面继
承了张仲景“平脉辨证”理论,可说是从治法角度研究《伤寒论》之肇端。《脉经》
中涉及了许多治法,进一步丰富了治疗学内容,其中有药治法(包括汗、吐、下、温、
清、补、和、消等)、针灸法(包括刺法、灸法、放血法、温针、向火灸身、火劫法
等)、药膏摩治法、药熨法、坐药法、药水熏洗法、雄黄熏法、药粉扑法、饮食调养
法等。原书还记载有大量方剂,但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校订时将方剂全部删去。据
初步统计, 今本《脉经》所存方名达210余个,其中与《伤寒论》、《金匮要略》完
全相同者有128方之多, 可见《脉经》之方大部分为仲景方。由此说明《脉经》对辨
证理论亦多发挥。

三、编次《伤寒杂病论》研究
(一)撰次年代
1960年, 宋向元在《王叔和生平事迹的探讨》中根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
提出的“叔和得受学于仲景”,“叔和与(仲景的弟子卫)汛同时”,“叔和与士安
同时,疑其亲见仲景也”的观点,考证得出王叔和是皇甫谧的前辈。他分析说:再参
考《千金方》卷二十六“河东卫汛记高平王熙称……”的记载,可以推论:“河东”
和“高平”两地,都在今山西省境内。两地相隔不远,两人又都是医学家,为了学术
交流,彼此可能不断晤谈,成为好朋友。由于两人互相契合和信任,彼此可能无保留
地交换医学心得和藏书。于是“仲景遗论”就由卫汛一人独得薪传,而成为两人共有
的秘典了。那么,时间当在汉魏之际,“仲景遗论”当是完整的,似不曾“残缺失次”
的;同时对其书的主要精神也会经过反复讨论的。因此,可以说,叔和通过卫汛的关
系,已经获得仲景的真传。这样,王叔和对“仲景旧论”的编次,应是其历史任务了。
1980年,宋向元在《伟大医学家王叔和的生平与遗迹的考察并论述其脉学成就》
中认为,据《甲乙经·序》王叔和编次仲景遗论,是在担任太医令之后,而在甘露年
号之前。当时王叔和做了魏国的太医令,以其政治地位的优越,又曾见过仲景,与仲
景相隔时间不长,容易搜集他的遗论,加以校订编次和整理补充,成为《伤寒论》和
《金匮要略》二书。
(二)编次评价
陆渊雷1930年在《伤寒论今释》 中认为:“今按‘伤寒例’有搜采仲景旧论之
语,明是叔和撰集之文;辨脉评脉,辞气颇类叔和,义理乖张亦甚;痉湿暍本在《金
匮》中,汗吐下诸篇,又皆有六经篇重复。注家自方有执以降,皆弃置不释,今亦但
释《六经》、《霍乱》、《阴阳易》等十篇。”
1958年余嘉锡的《四库提要辨证》 认为:“以余考之,王叔和似是仲景亲授弟
子,故编定其师之书,皇甫谧《甲乙经·序》:‘近代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
事施用。’谧之言如此,则叔和之所撰次者,岂可轻诋乎?方有执、喻昌,其学未必
高于谧,而乃纷纷重订《伤寒论》,竟似宋儒之考定《大学》者,虽其自谓复长沙之
旧,亦其妄而已。”
1982年冉雪峰的《冉注伤寒论》说:“无论仲景原书,有例无例,或有例残缺,
叔和搜采补成;或无此,由叔和发凡起例,别具手眼,要为保存国粹,启迪后学,防
范世急,兴继绝学的盛举,未可厚非……伤寒例是叔和口吻,不过大醇小疵,后人妄
增,则愈去愈远,亦变本加厉,方、喻、成各家,即非其平脉辨脉……乃叔和以后人
撰集,异作者未自表明,致代远年湮,生出如许种种疑义,而宋人林亿校正本,成无
己注释本则均载之。由此观之,大抵在唐后宋前,唐宋二者间时代,可以理断。”
1984年,孟庆云的《王叔和对祖国医学的贡献》认为: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
及他所著的《脉经》,成书之后,既有流传之佚,又经北宋林亿等的大规模整理修订,
嗣后还经成无己等注家的编纂,两书的原貌都早有所移易,文势已转,把《伤寒论》
不通的条文责之王叔和,正是唯经是听、崇古是从的崇古思想所致。王叔和对此非但
无责任,而他正是保留古代文献,发扬仲景之学的功臣。王叔和编次《伤寒杂病论》,
代表该书问世以后官方第一次修订。这就是高湛《养生论》所说王叔和“编次张仲景
方论为三十六卷”。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工作还体现在他本人撰次的《脉
经》 中。现版《脉经》,虽然经过宋臣林亿等整编,删去了药方等,即有1/3以上为
仲景遗论,故《脉经》可视为《伤寒杂病论》的一种最早的传本。《脉经》卷七共列
出了伤寒的17种治法,即:不可发汗证、可发汗证……由此可分析,张仲景在原《伤
寒杂病》 中有关辨证的条文, 基本上是按“可”与“不可”为篇次排列的。从现行
“脉经”本的内容,基本上可以看出《伤寒杂病论》原书具有包括脉法、伤寒病、杂
病、妇人病、小儿病和食禁六个组成部分的明显遗迹。王叔和在《脉经》中,所引仲
景诸论,皆一一标明出处,可以说,现行《伤寒论》中有“平脉法”、“辨脉法”等
内容是对的,并非王叔和妄行羼入。
1985年, 张志远《王叔和编次〈伤寒论〉之功不可没》认为:经考证对照,初
步证实王叔和在整理、编次《伤寒论》过程中,严遵旧本,忠于原著。即使旧本多有
舛错,未尝考证,仍弥为珍视,为维护六经辨证体系之完整,未予篡改。仅于自著之
《脉经》中,对《伤寒论》原文的个别文字作了精细审辨;并且严格遵循原旨,潜心
深究仲师遗教,以作对照。《脉经》卷七中自《病不可发汗第一》至《病发汗吐下以
后证第八》 等8篇与《伤寒论》第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至卷十《辨发汗吐下
后病脉证并治》等8篇编次类同,其文义相符之原文共243条。《脉经》卷七之其余16
篇中,另有72条原文亦取自《伤寒论》,合上共有315条。细察其315条原文,除少数
之条文文字类同者外, 《脉经》与《伤寒论》或文字相异,或观点有别者竟多达271
条。 其内容可归纳为四类:(1)述义相同,但《脉经》在文字上有所变动之条文,
共150条; (2)二者原文文字有重大差异者30条;(3)二者理法有明显差别者,共
24条(征候有别,治法方药有异);《脉经》对《伤寒论》条文加以析疑启奥者,共
67条(征候析疑42条, 病机启奥15条, 治法阐微10条)。叔和维护先贤之意,撰次
《伤寒论》成为今本,实有功于百世。而王叔和于编次《伤寒论》之余,在《脉经》
第七卷中,对《伤寒论》书中疑为错简遗误,文义不属之文审辨精赅,正讹补阙,实
为王叔和忠实《伤寒论》旧本之一斑。而诸多注家见书残阙疑奥之文则斥之于王叔和,
实为眩惑之言。再者,叔和于《脉经》中对《伤寒论》精辟疑奥,注释诚难之文探微
索隐,揭示奥旨,阐明仲师余蕴,实为启发后学,足裨实用。
1985年, 朱鸿铭《王叔和学术思想及其伟大成就》认为:王叔和编次了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其中“序例”对《伤寒论》起到开宗明义作用,首先点出《伤寒论》
的提纲,以说明仲景的书为即病之伤寒设,为不即病而变为温热之伤寒设,亦为春夏
秋非时之气所感的伤寒设。 这些都足以反映出是王叔和之伤寒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辨脉”、“平脉”二法,实乃系六经辨证论治之纲要。其论脉论病,一以贯之,尽
管为王叔和所增入,其中多有张仲景佚文遗意。应实与《伤寒论》并存。它又是《伤
寒例》与《脉经》的连贯作品,因而是王叔和伤寒学的又一个组成部分。《脉经》第
七卷中《伤寒论》六经证治原文,只述方不述药,对伤寒六经病的平脉辨证、审因论
治,以及关于合病、并病等学说,和现今的《伤寒论》内容几乎相似。王叔和在编撰
时,把六经病的辨证论治写进了“可”与“不可”十七篇中去。尔后的孙思邈在编撰
《千金要方》时,把这些内容作为伤寒门的取材依据。嗣后的《千金翼方》第九卷伤
寒门的内容绝大部分与《脉经》第七卷上述十七篇相同,甚至连篇名也照录。王叔和
的伤寒学,对于从汉至唐间治伤寒者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从《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
逆阴阳竭尽死生证第十八》至《热病损脉死日证第二十四》等七篇,是集《内经》、
《难经》、《伤寒论》的经文,重点阐述伤寒热病死生的凭脉辨证,是对仲景旧论从
伤寒到热病的深刻发挥。
1988年, 李经纬《中国古代医学史略》认为:王叔和整理编次《伤寒论》固有
杂乱、矛盾之处,但于该书存亡危急之际,使之保存并得以流传至今,贡献是很大的。
且王氏去仲景时代不远,如果余嘉锡推断其为仲景之徒弟可靠,其编次毕竟比其他人
当更为可信。王氏对《伤寒论》的研究亦颇有功夫,他从脉、证、方、治几个方面着
手,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的精神。一般认为,现行成无己本《注解伤寒论》中之《辨
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和书后部分《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八
篇,均系王叔和所增,将这些篇章与其所著《脉经》有关诸篇相参,此说确有可信之
处。在此诸篇尤其后八篇中,王氏突出研究了仲景治法,将仲景所用汗、吐、下、温、
刺、灸、水、火诸法加以分类比较,进行分析,很切合临证运用。
1992年, 王长瀛《王叔和与〈伤寒例〉》认为:《伤寒例》是王叔和编次《伤
寒论》时所写的凡例或引言,是《伤寒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研究和学习《伤寒
论》 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文章概述了《伤寒例》的基本内容。(1)指出编次《伤寒
论》的目的和方法。①编次《伤寒论》的目的在于拯救圣书,备后世之急用。《伤寒
例》:“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②王叔和编次《伤寒论》的主要方法是基于临床实践,突出应用,悉心精选,集神验
之真方,正如《甲乙经·序》说:“近代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指事施用。”③
王叔和编次《伤寒论》做到了承前启后、溯伤寒之源。在《伤寒例》中引用《内经》、
《难经》 原文颇多,在于继承《内》、《难》经旨,阐发仲景思想启迪后学。(2)
概述《伤寒论》因脉证治之大要。①突出寒邪,指出:“凡伤寒之病多风寒得之。”
又说:“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揭示了
仲景突出以寒为主的发病学思想的真谛。②脉证合参,叙“伤寒”之脉法。在《伤寒
例》中,对六经病冠以“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此
虽以《热论》六经之表里分证为基础,但显然补充了《热论》六经脉象之缺如,可以
说是《伤寒论》六经主脉之缩影。《伤寒例》还强调了《伤寒论》的注重脉证合参的
脉法特点。③《伤寒论》以六经分证,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无不贯穿其中。《伤寒例》
中对表里指示性地作了论述。如“始表中寒,人里则不消矣”,说明外感病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的一般发展规律;治疗上提出既要遵从“当先解表,乃可下之”的先表后里
的原则,又要掌握“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的分别表缓急之法。特别强调在运用
汗下两法时应辨别表里虚实。
1994年, 关庆增等《伤寒论古今研究》说:宋本《伤寒论》研究的沿革,大致
是宋代未提出疑问,金代刘完素提出王叔和附加己意,元代的王履肯定“伤寒例”而
否定“脉法” ,明初黄仲理只认为六经病等397条是仲景原文,首尾其余各篇出自王
叔和之笔。从此以降,对首尾12篇的肯定与否定的论争和削留便展开了,争论的总的
趋势只存397条,余者都削弃不用。近现代由于受清代医家的影响,大多只注397条,
无论是新辑本、注释本和教材都是如此,即或有的保持宋本原貌释译,也指出《伤寒
论》 首尾诸篇出版出自王叔和之笔。 所以赵氏复刻本的宋本原貌人为的罕见了。对
《伤寒论》有争议的诸篇,如《辨脉》、《平脉》、《伤寒例》等篇,应以历史唯物
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重新研究,绝不能落方、喻二氏的窠臼。对有争议的首尾
诸篇,要全面、客观和历史地看,对古典医书的某些否定特别要持慎重态度,以免贻
害无穷。重要的是保持宋、成二本的原貌。现在有义务将历代医家研究的分歧观点客
观地反映出来,但没有权力轻易地削减甚至随意篡改定型文字版本。文字定型本《伤
寒论》作为古代留给后世的古典医籍,要像保护其他古代文化遗产一样,保持它原貌
的完整性。至于对其中的疑问,可以考证,可以评论,也可以否定,但绝不可因而削
弃,随意肢解,又何况有分歧意见呢?这就是说,对宋本可以争鸣,不可以削减,前
者是学术问题,后者是对古典医籍的态度问题。
(三)质疑说
1996年, 陈道纯在《王叔和编次〈伤寒论〉质疑》中说:一、《伤寒论》原著
“劫火之余,仅得之读者口授,王叔和拆为二书,附以己意,改易篡乱”,“增入诸
篇”等说法,出自明清两代的推测,缺少唐宋以前史料的支持。二、仲景原著“错简”,
王叔和“撰次成序,得全书”的说法,始见于唐代,缺少隋代以前史料的支持。三、
从早期看,王叔和确曾整理过仲景著作,但撰次的是“仲景选论”即《张仲景方论》
以及《脉经》。没有证据表明王叔和对《伤寒论》原著进行过编次。四、因此,现存
《伤寒论》一书是否经过王叔和的编次整理,仍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权威性的教科
书和医史书上对此不宜过分肯定。

四、温病研究
1984年, 竹剑平《试论王叔和对温病学说的贡献》认为:王叔和编写的《伤寒
序例》 对温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分类有所创新。(1)首创时行之说。王叔和在《素问
·刺法论》记述“疫气”名称及其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基础上,首创“时行”之说。他
说:“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
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后世医家如孙思邈、王焘、朱肱、庞安时等皆执此
说。 (2)病名分类。关于温病的病因分类,《内经》、《难经》、《伤寒论》都把
温病括在广义伤寒之中。王叔和以时气病总括外感性热病,在具体分类上,划分为伤
寒、 温病、风温、中暑、温疟、湿温、冬温、温毒、温疫9个类型。并论述其病因,
较之前人大有发展。 (3)创伏气和重感之说。王叔和将温病的病因分为两种:一是
说明温病是冬时感寒邪藏于肌肤,至春为温病至夏为暑病。这种寒邪内伏,至春夏自
内外发而成伏气温病的观点,是对《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进一步发挥;
二是更感异气, 转为温病。 为后世创立新感引起伏邪而生伏气温病之说打下基础。
(4) 明确温病治法。王叔和认为治疗温病与伤寒的关系不同。在同一种温病中,因
感邪浅重,病程长短不同而治疗迥异。为后世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来分治温病提供了有
力的依据。他还指出治疗温病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治疗。治疗温病王叔和未列具体方
药,谓:“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后世温病学家使用清热养阴法可谓是受他启
发而得来的。
1992年, 王长瀛《王叔和与〈伤寒例〉》认为:《伤寒例》阐发了温病与时疫
的理论。 (1)发扬经义,论温病之机理。《伤寒例》宗《素问·热论》“人之伤于
寒也则为病热”的经义,将温病分为“中而即病者名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
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温”。这一认识实为后世“伏邪温病”之先导。又引《阴
阳大论》“春气温和……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此又开后世“新感温病”之先
河。温病的治法,王氏遵《素问·热论》中“凡治温病刺五十九穴”,意在与仲景伤
寒治法相匹配。 (2)首创时行,辨“温”、“疫”之异同。《伤寒例》说,时行是
四时气候反常,“非其时而有其气”形成的,“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
时行之气也” 。 这种“时行”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致病因素。“时行”一词首创于
《伤寒例》。《伤寒例》又论述了时行疫气的发病与伤寒、温病发病的不同。但指出
温病与时疫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3)强调节气,探热病之规律。《伤寒例》指出外
感病必须了解四时节气变化的重要意义,并说:“夫欲候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厉
之法,皆按斗历占之。”详细论述了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正气变化及其发病规律,
特别指出在春分、秋分、霜降以及冬至、夏至季节交替的时候疾病发病规律。

五、针灸研究
1981年, 魏稼《略论王叔和对针灸学的贡献》认为:《脉经》以较大篇幅论述
针灸, 体现了作者的针灸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1)对经穴和刺灸法理论的发挥。
经脉脏腑表里相关学说,从会合部位及临床表现方面阐明了它的密切关系。《平人迎
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篇对表里经共同出现的征候作了归类。表里经的关系,《内经》
只是从分布部位上用十二经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等方面加以论证。而从三焦学说
和病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则是王氏的首创。对经络病候以及诊断分型,《脉经》充
实了督脉为病、腧穴理论等,《脉经》有二十余穴未见于前人文献。特别是对“俞募”
穴的部位与主治、刺灸法等作了详尽地描述,弥补了《内经》、《难经》之不足。王
氏的刺灸法理论,也有不少新的发展。《脉经》的针刺深度较《内经》都有增加。首
先提到灸百壮。 (2)强调经络和脉诊的针灸辨证论治。第六卷对脏腑十一脉的病证
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对针灸治疗原则与方法作了说明。提出了远取与近取相结合、
躯干取穴与肢末取穴相结合的配穴思想。这一配穴原则的确立,成为后世处方配穴的
纲领和楷模。把脉诊与经络辨证相结合,并以脉诊作为辨证的重要手段,是王氏针灸
学术思想最突出的表现。从《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与《平三关病候并治宜》可以
看出:①脉经》强调“循经取穴”,与《内经》的观点相符。②关于表里经穴穴位互
用问题,凡是实证,均刺本经;凡是“绝”症,均刺其表里经。③寸脉脉象异常反映
上焦心肺病变, 多用巨阙、 膻中等穴;关脉脉象异常反映中焦脾胃病变,多用胃管
(中脘)等;尺脉脉象异常,反映下焦肝肾病变,多取关元、气海等穴。④《脉经》
谈针法多而灸法少。
1981年,刘冠军《王叔和〈脉经〉对针灸学的贡献》认为:《脉经》尤以第二、
七、 十卷集中地记载了经络学说和针灸的内容。(1)在寸口候脉法的基础上,总结
出脏腑虚实病候的针刺规律。针灸治病,必须要有脉诊的依据。指出“明病治脏,阳
病治腑”的原则。所谓“阴病治脏”,指里、虚、寒证治其所属之五脏经脉,“阳病
治腑”指表、实、热证治其所属之六腑经脉。并在这一原则下,具体总结出一套选穴
规律。 (2)说明各种脉象所主征候的针刺治疗。《脉经》以脉象带症状并附针药治
疗,列出了十八脉象所主病候的针灸疗法。从中体现出:①《脉经》重视在针灸治疗
中贯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的原则,其中特别强调了脉象的主要诊断意义。②在疗法
上绝大部分是针药并施。里虚寒症用灸疗和补法,表实热症用针疗和泻法。③在十八
种脉象中,只选用了23个穴位,脉象既不全,选穴也较略,可见这只是示人以大法。
所选的穴位中, 有许多是募穴和八会穴。(3)充实和完善了奇经八脉症候的描述。
《脉经》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结合脉象补充了奇经八脉的发病症候。这
对祖国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的进一步完善是有益的。(4)针灸适应证和禁忌证的记载。
《脉经》第七卷中用相当的篇幅记载了针灸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即凡属里、虚、寒证
宜灸;表、实、热证宜针。凡表证未解,或阴虚血燥者,禁灸(包括温针、烧针)。
关于针刺部分,发挥了《内经》禁刺的理论。1991年沈炎南《脉经校注》认为:《脉
经》全面继承了《灵枢》的经络学说,但在编纂方面则大异于《灵枢》,除将心包络
并于心外,将手少阳三焦置足太阳膀胱经后,隐然有肾合膀胱、三焦之意。这主要是
服从五脏腑的分类编列,从而使经络学说与脏腑学说很好地统一起来。对表里经的关
系也有了更具体的论述。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对奇经学说作了颇多的补
充,卷二第四及卷十对奇经八脉之循行起止与病证作了系统的论述,其中对奇经发病
的论述较《难经》已有了很大的扩展,这些理论给后世影响较大,得到了李时珍的充
分肯定与继承,他在其《奇经八脉考》中全部收载了《脉经》有关奇经学说的内容。
有关脏腑之腧、募穴,《灵枢·背腧》只论五脏之腧,而未及六腑;《难经·六十七
难》只有“募在阴,腧在阳”六字。《脉经》卷三则具体阐述了五脏六腑(除三焦外)
的腧穴与募穴, 其名称与部位均与现代所述相同, 可见脏腑腧、募穴理论实际上到
《脉经》才真正完整建立起来。对针灸之治则治法论述甚详,重视按经取穴,不少地
方只言取某经,而不言具体穴位,示人灵活变通而又不失其准则;注重结合季节时令
施行针灸。卷六具体论述了五脏之病的五时(春、夏、长夏、秋、冬)刺灸法。对刺
灸法理论有进一步的发展与充实,针刺深度,《灵枢·经水》提出刺足三阳深度为四
至六分,足三阴为一至三分,而《脉经》卷十提出刺足三阳可达至九分,足三阴可达
三至六分。卷七还列专篇分论刺、灸及火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