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平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21&rec=57&run=13

王叔和, 正史中无传,记载其生平的资料甚少。故引起了医家的深入研究。对
其名、活动年代、任职时间、里籍广泛探讨。通过医史工作者的努力,对王叔和的名
已作出定论,其里籍已肯定在山东境内,其活动年代及任职时间亦日趋明朗。

一、名之考证
日本学者丹波元胤(1789—1827) 《中国医籍考》认为:按丹州公《医心方》
引《养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语。据此,叔和名熙,以字行世也。先友山本
莱园(允)亦尝谓之。
1958年,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证说:吴承仕《菿汉微言》述其师章炳麟
之说:张仲景名机,见林亿所引《名医录》,而王叔和之名,则世所不知。余按《御
览》七百二十引高湛《养生论》曰:“王叔和高平人,博好经方,洞识养生之道,尝
谓人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当时或无灾患,积久为人作疾……饮食不节故也。”
《千金方》①二十六《食治篇》录河东卫汛记:“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
犯。有所犯者,或有气伤,或当时加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饮食不节故也。”此
与高湛所引王叔和说,文义大同,辞有详略。则知高平王熙,高平王叔和也。叔和名
熙,乃赖此一见耳。余按《医心方》卷二十九合食禁篇引高平王叔和曰:“食不欲杂,
杂则或有犯者,当时或无灾患,积久令人生疾。”与《御览》引《养生论》及《千金
方》所引同,既明确指出王熙叔和名字,则叔和之为王熙,不待言矣。
1991年, 沈炎南在《脉经校注》中考证说:《脉经》作者为王叔和,历代并无
异议。但其生平在正史中不见载,只在唐代甘伯宗《名医传》中有简略记述,叔和名
熙, 章炳麟氏作过较详的考证。然而早在982年日本学者丹波康赖《医心方》卷二十
九合食禁第十一就已有“高平王熙叔和”之语,为最早的可靠证据。这一观点已得到
国内医史界及日本汉医界的认同。

二、活动年代考证
(一)与卫汛同时说
1958年,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说:《甲乙经·序》云:“近代太医令王叔
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叔和与士安同时,晋初已老,疑其亲见仲景也…
…叔和之生平,而其里贯为高平。考后汉太尉王龚,山阳高平人。子畅,官至司空,
畅子谦,大将军何进长史,谦子粲,即仲宣也……汉晋之间高平王氏见于史传具是矣。
叔和既籍高平,又与仲宣为同时人,疑是其群从子弟……仲宣以建安二十二年卒,年
四十一。其见张仲景时年二十余,正是仲宣与其族兄凯入荆州依刘表之后,当是举族
同行。使叔和果与仲宣同族,又与仲景弟子卫汛交游,当可亲见仲景,章氏之言不为
诬也……疑叔和亦尝至荆州依表,因得受学于仲景。故撰次其书。《千金方》二十六
《食治篇》录河东卫汛记:“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御览》七
百二十二引《张仲景方序》 曰: “卫汛好医术,少师仲景,撰《四部三逆厥经》及
《妇人胎藏经》、《小儿颅囱方》三卷,皆行于世。”汛引叔和语,则叔和与汛同时。
1991年, 沈炎南《脉经校注》说:王叔和的生活年代,后世多据《名医传》视
为西晋人,近代始有一些医史工作者对此提出质疑,作过一些考证,但说法不一,争
议颇多。魏晋学者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称:“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
甚精,皆可适用。”《甲乙》大约编于魏甘露,景元年间(公元259—264年),皇甫
谧一生大部分生活在三国时,入晋后才活了十七年,而王叔和至少要早于皇甫谧。此
外,据《千金》卷二十六引载,张仲景弟子卫汛曾对王叔和有过记述,卫汛是三国时
河东人,由此推知,王叔和应略早于卫汛,至少也应与卫汛同时。而王氏曾整理仲景
遗著,故其生活年代当略晚于仲景。由此可见,王叔和主要是生活在三国时期,活到
晋初,已年登耄耋,故称其为魏晋人。其任太医令之职,亦在三国魏之可能性为大。
(二)公元180—270年间说
1980年, 宋大仁《伟大医学家王叔和的生平与遗迹的考察并论其脉学成就》认
为: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王叔和的生卒年月,今从山阳高平王氏的史传记载,结合当
时的有关史实考查,初步认为王叔和与王粲、卫汛为同时人,可能比卫汛稍为年长,
比皇甫谧要年长些,而且应该是皇甫谧的前辈,又见到仲景,因此初步考证叔和的生
卒,当为公元180至270年间。
(三)公元177—255年间说
1981年, 孔祥序《王叔和考》认为,王叔和的生卒年代虽不可确考,但仍有线
索可知其大概。《千金要方》云:“河东卫汛记曰……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卫汛
是仲景的学生,卫汛能记录王叔和之语,则他的生存时代不会早于王叔和,年岁可能
相当,或者王叔和稍长。以二十年作为一辈,仲景的生卒年约为公元150—219年,这
样王叔和生年的上限是170年, 而其卒年下限,从皇甫谧称“近代”着眼,看来撰集
《甲乙经》 时已经不在世了,因此应在魏甘露(始于256年)以前。王叔和的生存年
代,大约在公元177年—255年的范围内。
(四)公元3世纪说
1986年,郭成圩《医学史教程》认为:公元3世纪(晋)王叔和汇集了前代脉学
的成就,结合临证经验,写成《脉经》10卷。
1988年李经纬《中国古代医学史略》 认为:王叔和,名熙,高平人,约生活于
公元3世纪,生活年代无确考。
1994年, 刘国柱《中国医学史话》认为:王叔和,名熙,西晋高平人(今山东
境内),生于魏晋间(即公元3世纪)。
1989年茹东民等《王叔和生平里籍考》认为,王叔和与王粲为同族同龄人。190
年王粲随家人到长安拜见蔡邕。王粲从长安先回故里山阳高平,然后同叔和等一齐到
荆州。皇甫谧记载仲景与之诊病,劝服五石汤,说明王粲常与仲景交往,且关系密切。
叔和本来酷爱医学,在荆州有缘得遇医林国手,当竭力请教。此时仲景收其为弟子,
授以真传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任职考证
(一)魏太医令说
1958年,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中说:皇甫谧以晋太康三年卒,年六十八,
则当生于汉建安二十年。其《甲乙经·序》云:“甘露中,吾病风,加苦耳聋,百日
方治,多皆浅近,乃撰集三部,使事类相从。”则其书撰于魏末,而称近代太医令,
当在魏时其年或较长于谧……疑叔和亦尝至荆州依表,因得受学于仲景,故撰次其书。
其后刘琮以荆州降,乃与仲宣同归曹操,为其太医令。此虽无明文可考,然可以意想
而得之。1959年孔健民《中国医学史纲》认为:王叔和大概在三国时曾为太医令。王
叔和为太医令一事,最早的文献仅见于皇甫谧《甲乙经·序》。皇甫谧与叔和年世极
近,所言自属可信。唯查皇甫氏作《甲乙经·序》,时在晋初。其序则举先民和自己
对于医药学术的致力,首言神农黄帝迄于伊尹的制作,次言俞跗、医缓迄于扁鹊、仓
公的成就,次言华佗、张仲景的奇方异治,次言“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
精”。又次乃言他自己在甘露中病后动念撰集三部“黄帝岐伯选事”为《甲乙经》的
来由。可知王叔和作太医令与编次仲景方论,当在甘露以前。甘露系魏高贵乡公年号
(公元256—259年),是王叔和所任的太医令乃魏太医令。且皇甫氏的《甲乙经·序》,
作于晋初,彼称叔和为“近代太医令”而不曰“今太医令”,亦可作叔和系魏太医令
的佐证。又据《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二引《晋书》说:“程据为太医令。武帝初受
魏禅,改元泰始,而据贡雉头裘……因为贾后合巴豆杏子丸害愍怀太子,遂就戮焉。”
可知自晋受魏禅起至贾后废死而程据被诛为止(公元265—300年),晋太医令一职,
均系程据担任(参考《通志·后妃传·宗室传》)。王叔和在那时没有任太医令的可
能。则叔和所任乃魏太医令,其事益明。至于林亿等校《脉经札子》谓叔和为西晋人,
当系根据唐人甘伯宗《名医传》。《名医传》已佚,无论其原文是否已有叔和为西晋
太医令之说,总之出于推测。此书讹误甚多,实不足据。
1960年宋向元《王叔和生平事迹的探讨》 认为,皇甫氏患风痹病在魏甘露年间
(公元256—260年)可以肯定。同时在《释劝论》中已涉及医术,可见他在“耽玩典
籍”的生活中,早已研究医药学术。据此我们可以推断《甲乙经》一书,当撰集于公
元260—264年(魏景元年间)。这就是说《甲乙经》是在魏代末年所写成的。而所谓
“近世太医令”也必然指魏国的“太医令”而言,绝不是指吴国的了。关于王叔和是
否先为魏太医令,后为晋太医令的问题。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因为晋代第一任太医
令是程据。 《太平御览》卷722引《晋书》说:“程据为太医令……据以医术承恩,
出入禁闼,因贾后合巴杏子丸,害愍怀太子,遂就戮焉。”如果王叔和要做第二任太
医令的话, 就得等程据死后。据《晋书》记载,程据是在公元291年(晋永康元年)
才“就戮”的,那时皇甫谧早已去世八九年了,因此可以肯定王叔和不是“晋太医令”。
作者并考定,王叔和任魏太医令在公元220—240年(魏黄初元年至正始元年)。
1979年, 贾得道《中国医学史略》认为,据皇甫谧《甲乙经·序》中有“近代
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等语,若为西晋人,似不应冠以“近代”二字。
如《巢氏病源》引皇甫谧论寒石散时说“近世尚书何晏”,指的就是三国时魏的尚书。
所以王叔和很可能是魏的太医令。 又有人据此怀疑王叔和是吴的太医令。 其原因是
《甲乙经·序》中有“甘露中,吾病风”之语,认为“甘露”是吴的年号。实际上魏
和吴都有“甘露”的年号,而这个年号是指魏的甘露(公元256—259)而不是吴的甘
露(公元265年) 。因为吴的甘露只一年,而且恰好就是晋的太始元年,皇甫谧已经
入晋,是绝不可能不用晋年号而用吴年号的。何况皇甫谧在晋以前就在魏为司马氏所
器重,他和吴是毫无关系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晋书》本传,皇甫谧上武帝书中有患
风疾19年的话, 若为魏甘露则19年后当为284年,则皇甫谧已死两年了。所以甘露肯
定是指魏年号。因此王叔和应该是魏的太医令。其生活时代在张仲景之后,皇甫谧之
前。
1980年, 宋大仁《伟大医学家王叔和的生平与遗迹的考察并论其脉学成就》认
为,根据皇甫谧《甲乙经·序》的“近世太医令”,参照《诸病源候论》寒食散引皇
甫谧说:谓曹魏尚书何晏为“近世尚书何晏”,认为:皇甫谧所谓近世,是指曹魏而
言,故其说近世太医令王叔和与近世尚书何晏,都是指曹魏而言。经进一步考证,皇
甫谧《甲乙经·序》中述及叔和事迹在前,提到自己“病风”在后,而述及风病的年
代又指明在甘露中,故叔和任太医令的年代是在“甘露”以前。多数学者认为《甲乙
经·序》中的“甘露”年号是指魏高贵乡公甘露年间(公元256—266年)。同时皇甫
谧在《释劝论》中,已涉及医术,故可推断《甲乙经》一书,当撰集于公元260—264
年(魏景元年间),那么也可证明,《甲乙经》序文中的“甘露”是魏代的年号而言。
《太平御览》 卷722引《晋书》说“程据为太医令”,考证自曹魏之末,至西晋永康
元年,太医令是程据,故第一任太医令不是王叔和,是程据。如果叔和做第二任,就
得等程据死后。 而程据于公元291年(晋元康元年)“就戮”。那时皇甫谧早已去世
八九年了。 因此可以肯定叔和不是晋太医令。王粲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投归
曹操, 被“辟为丞相椽,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国既建”,
王粲拜为侍中,从这时起,王叔和担任太医令的官职。
1981年, 万方在《也谈王叔和任魏太医令及其卒年》中认为,晋代官职不设太
医令,而有太医史(亦可称太医丞),“史(丞)”其上不再置太医令。晋代也无太
医司马。 “司马” 为武职,“史”为文职,二者地位平等。故可以断定,决不会在
“太医史(丞) ”之下再设一“太医司马”。唐房玄龄《晋书》卷3《武帝纪》称程
据为太医司马,与卷31《惠贾皇后传》、卷53《愍怀太子传》、《晋中兴书》等称程
据为太医令都是一个意思,表示他的地位相当于汉魏之时的“太医令”与晋时的司马。
另外,《晋书》除唐代房玄龄等撰有一部外,在唐以前早就有多种《晋书》传世,其
中有些亡佚,但还有多部与房所撰并存。从何法盛《晋中兴书》关于程据的记载看,
《太平御览》引《晋书》的那段文字,并不是匮集房氏《晋书》各篇散见资料编成,
而是早有其文, 可能是从现存或已佚的其他《晋书》 引据而来。此外,房氏等人的
《晋书》舛误很多。故不能以房氏《晋书》的孤证来否定更早些的《晋中兴书》等多
处记载。 结合王叔和活动年代、 享年等研究,王叔和也不可能是晋太医令,或公元
261—263年(魏景元年间),叔和任太医令当在此之前。《甲乙经·序》中的“近世”
是指已经过去了一些年,但又不是很远。据此,《甲乙经》成书时,王叔和已不在世
上。作为一国首席医生——太医令,四十岁以前是很难胜任的。据考证,王氏约生于
180年, 那么,他任太医令至少也在220年(魏黄初元年)以后。到250年左右,王氏
年已古稀,也似再无任此职。大致可以推断,王叔和当在公元220—250年间,任魏太
医令。他的卒年也应在公元260—263年(《甲乙经》成书)以前。
1981年, 孔祥庠的《王叔和考》认为,王叔和为西晋人的说法,是唐代甘伯宗
《名医传》后才出现的,缺乏历史根据。引皇甫谧《甲乙经》序文进行考证,皇甫谧
动念撰集《甲乙经》,始于魏甘露年间(公元256—260年)。因此成书并作序有可能
在魏末,至迟不过晋初。称王叔和为“近代太医令”而不称“今太医令”,说明不是
晋太医令。《诸病源候论》寒食散有“皇甫云……近世尚书何晏”的记载。“近世尚
书何晏”系指魏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的尚书何晏。“近世”与“近代”同义,
正是王叔和非晋太医令,而是魏太医令的佐证。
1989年, 茹东民等的《王叔和生平里籍考》认为《甲乙经》撰于魏末,序中称
“近代太医令王叔和” , 说明王叔和为魏太医令。另据《晋书》记载,晋朝自公元
265年建立, 首任太医令由程据担任。后因与贾后合巴豆杏仁丸害愍怀太子,于元康
元年(公元291年) 被处死。假设王叔和为晋第二任太医令,则皇甫谧已死数年,显
然不会在《甲乙经·序》中提到近代太医令王叔和,亦说明王叔和为魏太医令。
(二)先魏后晋太医令说
1981年,贾以仁《王叔和籍贯及任太医令考》认为,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
中分析王叔和曾为魏太医令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根据《甲乙经·序》来否定王叔和曾
为西晋太医令。因为就余嘉锡所分析的《甲乙经》“撰于魏末”,皇甫谧作序也当在
魏末,序的内容还不可能涉及西晋之事。《太平御览》的材料有关键性的错误。程据
在《晋书》 中无传,《太平御览》卷722中关于程据的事迹,并非辑录原文,而是作
者根据分散在《晋书》各篇中的有关材料编辑而成的。《晋书·世祖武帝本纪》明确
记载,程据献雉头裘并不是西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而是咸宁四年(公元278年),
并且程据直到咸宁四年还只是“太医司马”,并不是太医令。咸宁四年离泰始元年已
相隔13年,在这13年中,太医令定当另有他人。从目前医史学界对王叔和卒年的一般
看法(约卒于公元270—280年间)来看,王叔和在公元265年后仕第一任西晋太医令,
是完全有可能的。程据何时任太医令不可确考。根据《太平御览》所载程据材料,来
肯定程据在泰始元年为西晋第一任太医令是错误的;由此推论,否认王叔和为西晋第
一任太医令的可能性也是错误的。所以,在发现更有力的证据之前,不应轻易否定起
自北宋的王叔和为西晋太医令的记载。结论是:王叔和先仕魏太医令,后继仕西晋太
医令。
(三)晋太医令说
1988年,傅维康《中国医学史》认为,王叔和名熙,曾做过晋太医令。

四、里籍考证
史料只记载王叔和为高平人, 历史上山西、甘肃、山东都有过高平之建制,但
在王叔和活动的年代,却只有山东存在高平。王叔和的里籍为山东,学术界已成定论。
至于高平的辖地有多大,具体坐落的方位,特别是王叔和里籍在高平内的更具体化位
置在哪里?都难以确考。所以王叔和的里籍存在多种说法。根据学者对高平建制沿革、
地貌的描述及出土文物的考证,当以邹县西南之说为妥。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王叔
和的里籍研究甚为活跃,兹将各家观点辑录于下。一则可观考证动态,二则可察何说
为确。
(一)山东邹县西南说
1981年,朱鸿铭在《王叔和籍贯考证》中认为,王叔和乃西晋高平人。对于西晋
时的高平,位于今之何地,观点不一。首先,西晋高平不是山西高平。现在的山西高
平在汉代设为泫氏县,晋代沿之,亦为泫氏县,到北齐时才将泫氏县改名高平,清代
时属山西泽州府。北周时改高都郡置高平郡,治所在高都(今晋城东北),辖境相当
今山西晋城、高平等县地,隋开皇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泽州为高平郡。根据
西晋的行政区划,西晋时只有一个高平,其地理位置根本不在今之山西。故而可以肯
定,西晋的高平根本不是现在山西高平,而王叔和的籍贯也根本不是现在的山西省高
平县。其次,关于东平、金乡和兖州。先谈山阳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
分梁国置山阳县,建无间改为郡,治所在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辖巨野、高平、
金乡、南平阳等十城。辖境相当今山东微山湖以西,郓城以南,成武、曹县以北,单
县以北;兼有湖东的邹县、兖州的一部,晋泰始初改为高平国。晋泰始元年(265年)
改山阳郡为高平郡,治所在昌邑(今巨野南),辖境相当今山东独山湖、金乡、巨野、
邹县之间地,现在金乡县距巨野不过八十里,“金乡西北四十里”和“巨野南”实乃
指一地。关于高平国,为晋置,据《晋书》载,故治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四十里,故
属梁国,晋初分置山阳郡,山阳郡又改高平郡、高平国,统巨野、金乡、高平等七县。
关于高平县,故城在西晋的南平阳县西南,在今之山东邹县西南,高平县是高平国所
属的一个县。今天东平县的位置,在西晋时为东平国管辖,东平国在高平国之北,均
是兖州的辖境之一,即高平国管不着东平国,因此分之东平不是古之高平。西晋之金
乡县与高平县都是高平国下属的七个县之一。考现在的金乡县地理位置,不在高平县
境内,而金乡县城西北四十里正是高平国的治所。持“西晋高平即今之山东金乡”之
说者,系指大范围的高平国而言,这未免太不具体了。因此说今之金乡也不是古之高
平。兖州是西晋十九州之一,所辖范围很广,当时的高平国即是其辖境之一,其治所
在廪丘。今之兖州在西晋时属高平国的南平阳县辖境,而南平阳县与高平县均系南平
国所辖的一个县,这两个县地位是同等的,是邻县。因此说今之兖州更不是西晋之高
平。至此可以断定,西晋高平也不是今之东平、金乡,或兖州。根据《中国历史地图
集》所载,西晋的行政区划分,高平的地理位置在今山东邹县西南部。另外,《中国
地名大辞典》、《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及《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之王粲介绍(王叔和与王粲是同族),都可以作为王叔和籍贯的旁证。
1985年, 朱鸿铭等在《王叔和籍贯考察》中认为:王叔和籍贯——山阳高平故
城在今山东省邹县西南。关于高平县,乾隆版《济宁直隶州志》卷三引《水经注》:
“泗水南过高平山,山东西十里,南北五里,高四里,与众山相连,其最顶上方平,
故谓之高平山,县取名焉。”《后汉书》东平宪王传注:高平故城在邹县西南。邹县
西南部,属凫山山脉,新中国成立初期划为凫山县,后撤销,增设微山县,这里又划
归微山县。《济宁直隶州志》卷十一载,橐城即高平城,在(金乡)县东北境,汉代
属山阳郡,王莽改为高平,以高平山得名,后汉因之。到邹县西南郭里集公社独山村,
找到了西晋刘宝墓。这个墓葬是1972年发掘的,墓中有刘宝的墓志铭碑,上写:“晋
故侍中使持节安北大将军领护乌丸校尉都幽州并州诸军事关内侯高平刘公之铭表公讳
宝字道真永康二年正月。”这是西晋二世司马忠时,按当时惯例人死后葬归故里,这
又为此地为高平提供了可靠的佐证。我们认为古高平县,相当今之邹县郭里集到微山
县两城(地名)之间这个范围。我们亲临两城北面和东面大山察看,与《水经注》、
《济宁直隶州志》记载相符合。我们认为,高平王叔和,其籍贯即今之山东省邹县与
微山县两城之间。
1988年,朱承山等《王叔和籍贯考》认为:王叔和籍贯在山东境内的古代高平。
又针对高平地望有三种观点:一是金乡说,二是微山县两城说,三是邹县西南说。经
进一步考证,高平县治问题是探讨王叔和籍贯的根本点。《后汉书·东平宪王传》章
怀注:“高平故城在邹县西南,汉为侯国,宣帝时封为高平侯,即此,故山阳之橐县
也。”《水经注校·泗水》云:“泗水南过平阳县西……又南过高平县西。水从北西
来流注之。泗水南过高平山……县亦取名焉。”《山东通志》、《兖州府志》、《济
宁直隶州志》 及其有关县志均引《水经注》此条。由上段引文可以明确:(1)高平
县治在泗河以东。 (2)高平县治在故平阳县以南。今日邹县西部平阳寺附近为故平
阳县地, 古高平当在其南。(3)高平县以有高平山而得名,高平县治位于高平山以
北。 (4)高平县治在、泗汇流处以东。从两河流向看,汇流处当在南阳湖中部,即
郭里集(今邹县境)正西。根据以上四点即可画出高平县的大体辖区,即今日邹县的
高庄、郭里、太平南部及石墙区;微山县的马坡、鲁桥、两城及南阳湖东部,抑或包
括滕州局部地区。由于高平县治处于今日数县交界地,且它的辖区又辐射至今日微山、
滕州、济宁南部诸地,王叔和的籍贯并不排除在邹县以外的可能性,在没找到王叔和
是今日哪县哪庄的具体可靠的证据之前,把他的籍贯定为县治今日属县的做法还是顺
乎情理的。
1991年沈炎南《脉经校注》 认为,王氏之籍贯,后世多认为是山西高平县。考
最早提出王叔和是为高平人的是三国时卫汛(见《千金》卷二十六食治录河东卫汛记),
而山西高平在两汉三国时都称为泫氏县,直至北魏时才改为高平县,故此说可基本否
定。三国时总共有过三个“高平”,一是吴国高平(今湖南新化县西南),置于吴末
帝孙皓(264—280),时卫汛早已亡故;二是安定郡高平(今宁夏固原),于东汉末
(或魏初)已废,故此二地基本上可以排除。因此,王叔和的籍贯只能是山阳郡高平,
属山东辖境。《山东通志》卷一百三十六载:“叔和高平人,官太医令。”然山阳高
平属今何地,亦有不少分歧,有认为在今山东金乡西,有谓在今鱼台县东北等。考山
阳高平为古之橐县,东汉章帝改为高平,该县原辖旧地已分属邹县、济宁、鱼台等,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三国时期)所标记的山阳高平故城在今邹县西南、独
山湖东北畔,属邹县所辖。《山东通志》卷二十六邹县条下称:“高平故城在县西南
……故山阳郡之橐县也。”可见山阳高平当在今山东省邹县西南,为王叔和籍贯。
(二)山东微山说
1981年,贾以仁在《王叔和籍贯及太医令考》中认为,由后汉、曹魏直至西晋,
在现在山西省境内还无高平县设置。今山西晋城东北之高平县址在那时为泫氏县。至
北魏孝庄帝“永安中” (约529年),才在泫氏县西北二十里处设高平县,与泫氏县
同属建州长平郡。北齐末年则将二县合并,称高平县,县治徙至泫氏县故城,并沿用
至今。所以认为王叔和是今山西高平县人是错误的。西晋时,高平在兖州境内,但此
时的兖州并非现在山东的兖州。现在山东兖州所在地,在后汉、曹魏时为兖州山阳之
瑕丘县、西晋时废的一小块所辖地,现在也只是山东省济宁地区所辖的一个县城而已。
不能将古之兖州与今之山东兖州混为一谈。不能因为高平属古兖州,便认为高平在今
山东兖州。西晋的高平故城在今山东省济宁地区微山县西北,独山湖北的两城一带。
王叔和为今山东省微山县人。
(三)山东兖州说
1980年, 宋大仁在《伟大医学家王叔和的生平与遗迹的考察并论其脉学成就》
中认为:历史学家都以王叔和为山西高平人,这是错的,他是山阳高平人。山阳高平,
在今山东兖州。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山阳郡,故景帝十六年(公元前141年)
别为山阳国, 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别为郡县二十三属兖州。《后汉书·郡
国志》记载山阳郡境内,包括十城,高平是其一。又据洪亮《补三国疆域志》:山阳
郡,汉置,魏领县七,高平是其中之一。可见汉魏时之高平,即山东山阳高平。在山
西晋城县东北之高平,汉时名为泫氏县,北魏改泫氏县置长平郡,至北齐时始改名高
平,清属山西译州府,所以现在的山西高平县,在汉魏时代,还没有名为高平。所以
王叔和是山东山阳高平人。(此文发表后不久,宋大仁在与朱鸿铭书信交流中,进一
步将他的“山东兖州说”完善为“山东邹县西南说”。)
(四)山东鱼台说
1959年, 孔健民在《中国医学史纲》中认为,王叔和名熙,山阳郡高平人(在
今山东省鱼台县境) 。高平有三:(1)山西省的今高平县。汉为上党郡泫氏县地。
魏晋仍为泫氏县。北魏永安二年,析泫氏县地置高平县。北齐天宝元年,泫氏县废,
因移高平县治于泫氏故城, 即今高平县治。北魏高平故治,在今高平县北。(2)甘
肃省的古高平县。汉析秦北地郡置安定郡,以高平县为郡治。东汉移郡治于临泾,高
平仍为安定郡属。魏晋时安定郡尚存,惟郡属县中已无高平之名。汉高平故治在今甘
肃省固原县。 (3)山东省的古高平县。汉山阳郡的囊县,东汉改为高平侯国,仍属
山阳郡。魏为山阳郡高平县。晋初析山阳郡建高平国,高平遂为高平国所属七县之一。
南北朝时犹存,其后省并。魏晋高平县故地在今山东省鱼台县境。参考《通典州郡典》、
《文献通考与地考》、《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三国志·魏志·
刘表传、王粲传》、《晋书·地理志》、《山西通志》、《甘肃通志》及《山东通志》
等。 按: 今山西高平县,在魏晋时,尚为上党郡的泫氏县,必非王叔和的故乡。今
《高平县志》以叔和为县人,出于后世附会,实不足据。今甘肃的汉高平县故治,魏
晋史志中未见此县,当亦与叔和故里无关。王叔和为魏晋间人,晋人张湛已称他为高
平王熙。当时的高平县,在今山东省鱼台县境内,应即王叔和本籍。
1981年,孔祥序的《王叔和考》认为,历史上除现存的山西高平县以外,安徽、
甘肃、山东、湖南、江苏、河南均先后有过高平县的设置。安徽古高平县,废于东汉
永平十五年;山西今高平县及江苏、河南古高平县,皆南北朝以后设置;均非王叔和
故里。三国时代见于史料的高平县有山东、湖南两处。然湖南高平系孙皓执政(始于
公元264年) 后设置,时代不符。比较难于确定的,是山东山阳郡高平县和甘肃安定
郡高平县。 从以下可以看出当系前者:(1)卫汛与王叔和为同时代人,故卫汛之言
很可能在由汉入魏以后, 此时安定郡高平县早废, 只能是指山阳郡高平县。 (2)
《三国郡县表附考证》魏雍州部安定郡高平县条下,引《寰宇记》谓“曹魏废”,时
间是东汉末期曹操擅权之时。 (3)卫汛直称“高平王熙”,而不冠以州郡,可见当
时对高平县所指,并无歧义,以山阳郡高平县自汉至魏,设置已四百年,且汉末三国
名人,出此地者甚多,人所共知,故而略称。故王叔和的本籍应为山阳郡高平县,其
城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
(五)山东济宁郊区说
1989年, 茹东民等在《王叔和生平里籍考》一文中认为,追查中国史籍,地名
称高平者确有几例,但在叔和生活的东汉末年,三国至西晋初期,以高平为地名者,
仅山东而已。山西高平,以县为名,均在叔和百年之后而设。故叔和实系山东境内高
平人。《水经注》中所述之高平是山东境内高平县最早见于经史者。高平县赖以命名
的高平山属凫山山脉,高平故城在今微山县西北、邹县西南、济宁郊区东南之交界处。
据张志远考证,叔和与王粲是同族;朱鸿铭考证,王叔和与王粲为同族、同龄人。王
粲葬于故里亢父城南一里家族墓地(今济宁市郊区喻屯乡城南张村东南,蔡河北岸)。
故而,高平王叔和,其籍贯应为今济宁市郊区喻屯乡城南张村一带。
(六)山东境内说
1988年, 李经纬在《中国古代医学史略》中认为,王叔和籍贯高平,过去一直
认为是今山西高平县。但经考证,山西高平后魏时始置,魏晋间尚无此建制。当时安
徽、山东、甘肃均有高平地名,现在一般认为王叔和乃山东高平(现今属地则有山东
省济宁、兖州、巨野等歧说)。1988年傅维康《中国医学史》认为,王叔和,名熙,
西晋高平(今山东境内)人。
(七)山西高平说
1955年, 余慎初在《晋王叔和在脉学上的伟大贡献》中认为:王叔和是西晋时
代(公元265—316年)的名医,他是山西高平县人。1981年魏稼《略论王叔和对针灸
学的贡献》认为,王叔和,山西高平人。1983年余慎初《中国医学简史》认为,王叔
和(210—285?),名熙,西晋时代山西高平(?)人。
(八)侨寓说
1980年, 宋向元发表《伟大医学家王叔和的生平与事迹的考察并论述其脉学成
就》认为,建安二十一年冬,曹操征吴。统治者出征,必然命令侍奉于内廷之医师—
—太医令,随军侍于左右,当时王叔和为魏太医令,可能也随军南下征吴,到过长江
中游一带,深深感到当时战后的北方,遭受严重的瘟疫和饥荒,人民离乡背井,游食
四方,因之叔和不再作重返故乡之想,而在编次仲景遗论之后,就此流寓于湖北之新
洲。
1991年张奇文《山东中医药志》 认为,王叔和晚年,适值战乱频仍,侨寓今湖
北省襄樊市郊区南岘山之麓,以医为业,济世活人。卒后,乡众感其德,为之筑墓、
立碑、建庙、塑像。
(九)里籍很难考定说
1979年, 贾得道发表《中国医学史略》认为,王叔和的籍贯有问题,向来认为
高平即今山西高平县。但山西高平是后魏时始置,而在东汉时则安徽、山东、甘肃均
有高平,究竟是哪个高平,现在就很难考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