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编撰《脉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21&rec=51&run=13

王叔和是在任魏太医令期间编撰《脉经》 的。时间在整理张仲景遗论之后,而
略早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即在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
他在《脉经·序》 中说明了编写《脉经》的目的和选材范围。《脉经》在全面
继承和系统整理古典脉学精华的基础上,总结出24种脉象。《脉经》明确了寸口诊脉
三部的定位。在《脉经》卷一《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中作了说明。这一定位
法是对《难经》寸口三部定位法的重大改进,为中医临床带来极大便利,一直沿用到
现在。《脉经》还论述了寸口脉寸、关、尺三部与脏腑经脉的配合关系,及脏腑经脉
表里关系以及其相合的情况。在继承《难经·十八难》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脉经》以阴阳作为辨脉之大纲,提纲挈领。卷一《辨脉阴阳大法》以浮、沉作为辨
脉阴阳之总纲,以浮、滑、长、大、数、动为阳,沉、涩、短、微、弱、弦为阴。各
阴阳之脉可相兼出现,因此又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和“一
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之分。有关辨脉顺逆之法,除继承前人有无
胃气、与时令关系,及结合具体形证辨脉顺逆之法外,明确提出以脉有无“根”辨逆
顺。卷五第五介绍了如屋漏、如雀啄、如弹石、如解索、如鱼翔、如悬薄卷索、如转
豆、如偃刀等一些特殊怪异的脉象,元代危亦林“十怪”脉象即是据此总结而成。这
些都是辨脉逆顺法的补充。《脉经》对相似的脉象进行了对比。卷一《脉形状指下秘
诀第一》说:“浮与芤相类。弦与紧相类。滑与数相类。革与实相类。沉与伏相类。
微与涩相类。软与弱相类。缓与迟相类。”
另外, 《脉经》还把脉、证、治三者密切结合起来,为临证应用提供了极大的
方便。《脉经》对辨证理论有所发展。该书卷二第一、第二分条列述各脏腑经脉的虚
实病变;卷六分述十一脏腑经脉的病理变化。《脉经》中有关脏腑、经络辨证的理论
已较《内经》、《难经》在内容上大大丰富,形式上更趋系统完整。而明确分虚实两
证进行讨论,分脏病、腑病和脏腑合病加以探讨,使叙例分明,纲举目张,则更是一
大进步。《脉经》中涉及了许多治法,进一步丰富了治疗学内容。其中有药治法(包
括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针灸法(包括刺法、灸法、放血法、温针、
向火灸身、火劫法等)、药膏摩治法、药熨法、坐药法、药水熏洗法、雄黄熏法、药
粉扑法、饮食调养法等。
《脉经》 还具有极高的文献学价值。它广泛记载了魏晋以前历代名医有关脉学
论述,使不少早已湮没失传的古籍脉学论著在《脉经》中可略窥一斑。如《脉法赞》、
《四时经》、《扁鹊脉经》、《扁鹊脉诀》、《华伦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等古籍,
《脉经》中都有所引述。故《脉经》为研究、考证古典脉学的重要文献。《脉经》中
还引录了不少《内经》、《难经》的有关论述,其所据是魏晋时的古传本,某些地方
保存了这些著作中早期古传本的旧貌,可以校正后世由于辗转传抄沿刻所造成的错误。
《脉经》约有2/5以上的篇幅记述了《伤寒杂病论》的内容。记述最多的是卷七、
八、九。其中卷七(第一至第十八篇),主要收载伤寒内容(现存《伤寒论》部分),
卷八收载杂病内容(现存的《金匮要略》部分),卷九收载妇人、小儿病内容。其余
有关脉法内容散见于其他卷次。另外,卷九第一、八两篇在今本《伤寒论》、《金匮
玉函经》、《金匮要略》中均缺,显为仲景之佚文。《伤寒杂病论》中有关小儿病部
分几乎全部散失,而《脉经》卷九中有《平小儿杂病证第九》一篇,内容虽残缺不全,
亦不可多得。此外,对阴阳毒、积聚病、妊娠胎动血分吐下腹痛证、产后诸病、郁冒
中风发热烦呕下利证及妇人杂病等,《脉经》所载都较《金匮要略》为详。因此可把
《脉经》中收录的仲景文看做是《伤寒杂病论》现存最早的一种古传本。
《脉经》 成书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脉经》被列为学医者的必读之
书。并先后传到了日本、朝鲜、阿拉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对世界医学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
现传本《脉经》 ,为宋代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定本。《校定脉经序》说:
“今则考以《素问》 《九墟》 《灵枢》《太素》《难经》《甲乙经》仲景之书,并
《千金方》及《翼》说脉之篇以校之,除去重复,补其脱漏,其篇第亦颇为改易,使
以类相从,仍旧为十卷,总九十七篇。”于熙宁元年(1068年)七月十六日进呈札,
奉旨镂版印行。

附录1:
《脉经·序》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
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
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问。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
遂令末学,昧于源本,互滋偏见,各逞己能。致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
良有以也!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伦,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
相从;声色征候,靡不赅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
录。诚能留心研究,究其微赜,则可以比踪古贤,代无夭横矣。晋太医令王叔和撰。

附录2:
《脉经》卷一《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洪脉,
极大,在指下。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数脉,去来促急。促
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紧脉,数如切绳状。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伏脉,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革脉,有似沉伏,实,
大而长微弦。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
若有若无。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
细耳。软脉,极软而浮细。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虚脉,迟大而软,按
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缓脉,去来
亦迟,小驶于迟。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代脉,
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结者生,代者死。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
如豆,厥厥然动摇。

附录3:
《脉经》卷一《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
从鱼际至高骨, 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
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
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
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

附录4:
《脉经》卷一《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
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府,
合于上焦,名曰神庭,在龟尾下五分。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
阳为表里,以胆合为府,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大仓左右三寸。肾部,在左手关后
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左。肺
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府,合于上焦,
名呼吸之府,在云门。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
合为府,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
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
右为子户,名日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