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宦海浮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2&rec=9&run=13

琅邪王氏家族因王导、王敦而达到鼎盛,也因他们二人而势力渐衰。王导不甘就
此衰落,但同辈仅剩王彬,子侄中,长子王悦病死,次子王恬好武,王导平素即不甚
喜欢。侄子王羲之、王允之、王胡之则皆有才干,堪当重任。因此王导转过头来劝导
他们力求上进,重振家声。他在劝王允之出任义兴太守书中说:‘我群从死亡略尽,
子弟零落,遇尔如亲。如其不尔,吾复何言?’但王允之、王羲之都拒绝了他的荐举。
成帝咸和九年(三三四年),庾亮拜征西将军,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
诸军事,领江、荆、豫三州刺史,握有全国一半以上兵力。羲之守丧期满,慎重考虑
后入庾亮幕府为征西参军 (《晋书·王羲之传》:‘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既属
敦请,自当有人推荐。当时王ND447次子胡之先在庾亮幕中,当是由他推荐。)。
庾翼、 殷浩、 王胡之等皆在军中供职,幕府内一时俊才如林,南楼理咏,甚得任乐
(事见《世说新语·容止》。)。羲之凭过人的建树,在以后迁为首席幕僚长史。
羲之入幕不久,咸康二年(三三六年)二月,王彬在建康逝世。羲之请假料理丧葬
事务。其间,率妻子赴广陵看望郗鉴。郗鉴与其谈及庾亮与王导不和一事,从稳定大
局出发,希望羲之设法从中加以疏导,减少二人的敌意。临回武昌前,王导劝羲之回
建康任职,拟上表荐他为侍中,羲之再次谢绝,只身返回武昌幕府。
东晋立国江南,北伐中原、收复故土当为首务。时值北方后赵君主石勒去世,庾
亮认为时机成熟,‘有开复中原之谋’(《晋书·庾亮传》),并作了大范围的调兵遣
将。但朝廷内意见不一。后赵石虎派兵攻破庾亮布防线上的邾城、江夏,又攻石城,
致使北伐计划受挫。庾亮忧愤成疾,于成帝咸康六年(三四年)去世。此前数月王导、
郗鉴已相继辞世。庾亮死前,‘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应予以重用。庾亮死后,
羲之堂弟王允之升任江州刺史。咸康八年(三四二年)二月,庾怿(庾亮之弟)欲毒死王
允之事败自杀,王允之慑于庾氏权势,自己要求解除江州刺史一职。同年五、六月间
(详见本志附录《王羲之任临川太守江州刺史时间考》。),羲之接任江州刺史,并加
宁远将军武职。咸康八年六月,成帝司马衍薨,其同母弟琅邪王司马岳即位,此即康
帝。十二月,皇后父褚裒苦求外任,朝廷以他为江州刺史,羲之解任,还建康家居。
其间,‘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 (《晋书·王羲之
传》)。
穆帝永和二年(三四六年),郗鉴的老部下蔡谟领司徒,与会稽王司马昱共同辅政。
与羲之同在庾亮幕府中的殷浩被起用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他们均希望羲之出山。
殷浩‘素雅重之’,拟任命其为护军将军,羲之仍辞谢。殷浩致书劝驾:‘悠悠者以
足下出处足观政之隆替,如吾等亦谓为然。至如足下出处,正与隆替对,岂可以一世
之存亡,必从足下从容之适?幸徐求众心。卿不时起,复可以求美政不?若豁然开怀,
当知万物之情也。’(《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复信,以明心志:‘吾素自无廊庙志,
直王丞相时果欲内吾,誓不许之,手迹犹存,由来尚矣,不于足下参政而方进退。自
儿娶女嫁,便怀尚子平 (尚子平,亦作向子平,见《后汉书·逸民列传·向长》。他
一直隐居不仕。在男女娶嫁既毕后,告诉家中人,从此不管家中事。与朋友同游五岳
名山,不知所终。) 之志,数与亲知言之,非一日也。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
辞。吾虽无专对之能,直谨守时命,宣国家威德,故当不同于凡使,必令远近咸知朝
廷留心于无外,此所益殊不同居护军也。’(《晋书·王羲之传》)提出了若为官则不
愿在朝中任职,而宁可奉使关陇和巴蜀的想法。不久,殷浩丁父艰。永和四年 (三四
八年)秋天,服除,恢复原职,并奉诏参预朝政。不久任命羲之为护军将军。
护军将军为专职武将,护军营有营兵,将军下设长史、司马、功曹、主簿、五官
等官吏。羲之到任不久,即发现兵营中痼疾丛生:营兵员额不足,全军装备如铠甲、
兵器、箭支、船只、马匹皆破旧瘦弱不堪,兵卒老弱参差。而且每任刺史去官,‘皆
割精兵器杖以为送故,米布之属不可胜计’(《晋书·范宁传》)。两晋延袭曹魏制度,
齐民在编户之外设立兵户,世代相袭,身份永不变更,被称为‘兵家子’。兵户户籍
不属郡县而属营部,称为‘士籍’或‘兵籍’。兵户身份低下,生活困苦,入营后依
旧,因此亡叛很多。而一人亡叛,需一家补兵;一家亡叛,亲戚旁支补兵。甚至一人
亡叛,邻伍补兵。积弊尤深。对此,羲之在仔细观察后,发布《临护军教》:‘今所
在要于公役均平。其差太史忠谨在公者履行诸营,家至人告,畅吾乃心。其有老落笃
癃、不堪从役,或有饥寒之色、不能自存者,区分处别,自当参详其宜。’ (《太平
御览》卷二百四十)体现了羲之爱兵如子的治军思想。
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桓温领兵攻蜀获胜,势力大增,引起
朝廷不安。司马昱、殷浩与其不协。羲之从大局出发,致书殷浩,晓以‘国家之安在
于内外和’之理。又画了一幅廉(颇)蔺(相如)交欢图送给殷浩,浩未听从劝告。羲之
同时上书朝廷,苦求出守扬州治下的宣城郡,未被应允。永和七年(三五一年),原会
稽内史王述丧母,因丁艰而去职,诏令王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