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表作品评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2&rec=71&run=13

一、洛神赋
《洛神赋》,三国魏曹植撰,王献之书于麻笺上。到唐代书迹已残缺。南宋贾似
道先得九行,后又得四行,刻于水苍色石上,美其名曰‘碧玉’,故称‘玉版十三行’。
另一墨迹硬黄本, 后有柳公权等人跋语,赵孟NFDA2认为是唐摹,有人认为即为
柳公权所临。两种墨迹皆已失传。此帖翻刻极多,以碧玉版为精。
王献之的小楷雍容和雅,柔中寓刚,肌肤妍丽流美而风神秀逸,格调高雅,确为
传世‘小楷之极则’。此帖上溯钟繇,和王羲之的《乐毅论》一样,与《宣示表》一
脉相承。 只是《乐毅论》用笔内NE361,《洛神赋》则用笔外拓。其点画妩媚娟
秀,横竖撇捺处处带着放逸流畅的笔风,尤其是捺笔,均以重长的笔态增其美俏。此
帖在结体上也非同寻常,虽是小楷,却有大字气概,结体疏朗而茂实,虚和简静,宽
绰灵秀。正如清人蒋和所言:‘《玉版十三行》章法之妙,其行间空白处,俱觉有味。’
无一点尘俗之气,不受一点束缚。
此帖在楷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楷书源于汉末,而成熟于魏晋。现存最早的
楷书作品传为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等,尚存隶意。至晋代,经王氏父子
改进而完善。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小楷,已足见其法度完备。王献之
则突破其父的成法束缚,别创新法。此帖点画劲健,体势峻拔奇巧,风神秀逸萧散,
是楷书中追求写意书风的经典之作,在楷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产生过广泛的
影响。后世楷书对所谓晋人格调的追摹,无不以《洛神赋》为圭臬。

二、十二月帖与中秋帖
《十二月帖》,又称《十二月割至帖》,墨迹早佚。原为米芾所藏,刻入《宝晋
斋法帖》 。此帖为王献之‘一笔书’的经典之作。唐张怀NF146在《书断》里评
王献之草书说,其‘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
通其隔行’。此帖正是如此。由行书起,迅即转为草书,气势贯通,一气呵成。确如
张怀NF146《书议》 所说‘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的
特色。楷、行、草于晋代虽已具备,然而像此帖这样流畅连贯,气势恢宏而俊逸,一
改沉稳内敛的古质之气,可说是王献之的创造。
《中秋帖》,为米芾节临《十二月帖》而成,清乾隆皇帝视为珍宝,作为‘三希’
之一藏于‘三希堂’。后由清宫流出,辗转流入香港。一九五一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
下,有关部门以重价收回,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米芾乃北宋书画巨匠,精于临仿,几可乱真。此帖走笔如风,酣畅淋漓,活泼飞
舞,一笔连写数字而不断,体势连绵牵绕近于狂草。米芾《书史》说:‘大令《十二
月帖》,运笔如火箸划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此帖字虽不多,却个个奔放狂纵,气势夺人,有很强的抒情意味。‘中秋不复不得’
六字把一种豪爽、有为的感情渲泄出来,‘庆等大军’四字,使感情渲泄达到了高峰。
很明显,与王羲之的书风大不相同。当然,米芾节临的字与王献之的《十二月帖》毕
竟有区别,其结字仿佛,用笔已不同。较之小王书,差之骨硬,少方笔,横画嫌短,
有纵势而无横势,笔画圆滑欠瘦硬,粗细变化较大。骨硬、方笔、势纵、长横、少提
按,粗细变化小,亦少圆转,是《十二月帖》的特点,也是小王发扬大王书艺,所成
‘破体’的特征。

三、鸭头丸帖
此帖为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是他行草的代表作。起首是寻常应答,故运笔稍缓,
似行书。后半部分笔底渐活,运笔渐快,行笔流畅灵动,更接近草书,欲与朋友晤谈
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姜夔《读书谱》说:‘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
……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此帖虽是行草,却严格遵守草
书法度,除‘不佳’、‘当与’两字属连外,余皆独立。其点画处皆重而浓,非点画
处皆细而枯,如‘丸’字之钩点间细若游丝,既有引带之功用,又主次分明,突出了
字形笔画。此帖用墨枯润有致,全帖两句话,蘸墨二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
由浓而淡,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的自然变化。
此帖虽寥寥两行,却清晰地显示出小王书法的强烈个性。在晋人超脱俊逸的时代
基调上,小王的书法更有一种纵逸奔放的气势,潇洒风流的神韵。他的这种流贯倾泻
式的章法,在晋人行草中显得新颖独特,成为表现他奔放气势的最适宜的形式。把此
帖与大王的墨迹相比较,可以看出小王较大王行笔快,理性的束缚相比之下减弱,而
情感在线条运动中起着更大的导引作用。

四、廿九日帖
《廿九日帖》,墨迹,唐摹纸本,载入《万岁通天帖》。此帖为行书,但有的字
近楷书,如‘日’、‘白’、‘昨’、‘中’等,有的字是草书,如‘何如’、‘献
之再拜’,楷、行、草共处一纸,自然、协调,毫无牵强之感。书写自由,不拘体式,
由此可见东晋士人寄情翰墨,自由书怀的风尚。
此帖结体端正严整,并在方正的均势中加入欹侧、高低、长短的变化,增强了字
的动感。行笔劲健有力,洗炼沉稳,笔画间提按转折比较明显。其中楷体字‘日’、
‘白’、‘中’等转折处多用方笔,很接近后来的北碑。由此可见,南北书风不能截
然分开,有的地方是相通的。

五、送梨帖
此帖不像《中秋帖》、《鹅群帖》那样字与字之间多有连笔,仅‘殊不’二字连
绵,其余字字独立,但又笔意贯通,从‘今’字起笔一贯到底,折、搭承接有序,形
断意连。如‘今’字的收笔为出锋向左下,‘送’字的起笔为搭锋顺入,以承上字。
以下的‘梨’与‘三’,‘能’与‘佳’等字之间也用同法承接。笔画尽管收笔分明,
但气势却如山泉出谷,奔腾倾泻不可遏止。
从全幅布局看,字忽大忽小,字距忽宽忽窄,寥寥十一个字构成空灵的意境,颇
耐人品味。此帖笔法变化亦较多,‘雪’、‘不能佳’等字如金蛇飞舞,用的是大王
的内NE361法,而‘百’、‘晚’、‘殊’等字又转用外拓法,显得肥厚饱满。

六、地黄汤帖
此帖首行‘新妇服地黄汤’ 六字为行楷,用的是内NE361笔法,体势较工整
丰腴。自第二行起笔法转入外展,纵放自如,直到任情而书,不拘一则。王羲之的内
NE361法重骨气, 比较含蓄谨严;王献之的外拓法重筋骨,多放纵。两法的运用
都源于较强的腕力。由倾向内NE361法转为外拓法,是基于内NE361法的必然
发展。‘二王’笔法的联系与区别,由此可以看出。
王献之在行笔委曲取势处和回锋转折处,比起王羲之来更加简便。因此,其字形
与体态圆美、流丽、开放,便于抒发性情。由于王献之书法符合‘写心、写意、写志、
写情’的艺术要求,因而直到今天仍受到人们的喜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