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创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2&rec=67&run=13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承继父风而发展创新,别树一帜。早在他年轻时,创新意识
就非常强。 唐张怀NF146《书议》载:‘子敬年十五六时,尝白其父云:“古之
章草,未能宏逸。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
宜改体;且法既不定,事贵变通,然古法亦局而执。”’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一)王
献之对古体--章草不满,认为它不够潇洒、舒展 (未能宏逸) ,而且有些局促、胶着
(局而执);(二)提出应该变革和变革的合理性(法既不定,事贵变通);(三)提出了变
革创新的方向和道路,即‘穷伪略之理 (简化屈折,使笔画较为单纯) ,极草纵之致
(表现草书姿纵的情趣),不若稿、行之间(采用草稿和行书之间的体式)’,并且劝其
父不应再用旧体教他,应改变体式。王献之不仅提出改革方案,从书迹看,他也确实
实践了自己的理论,创出自己的‘破体’--行草体。
所谓‘破体’(又称‘大令体’),就是打破楷书、行书、草书的界限,以行书为
主,偏于楷的为‘行楷’,偏于草的为‘行草’。这种书体,既有楷书的工稳,又有
草书的流畅,书写者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亦可发挥自己的特长,给书写者留有极大的
驰骋艺术才能的天地。 唐张怀NF146《书断》说:‘子敬之不逮真,亦劣章草,
然观其行、草之会,则神勇盖世,况之于父,犹拟抗衡,比之钟张,虽NBE34敌,
仍有擒盖之势。’献之性格比其父更加放达豪爽,反映到书法上就更加开张超逸,于
是创出‘破体’新书体,使行书体系在‘二王’手中充实完善起来。唐张怀NF1 46
对这种行草新体曾有比较中肯的评价:‘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
‘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
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
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书议》)。王献之破体的代表作,一是行楷《廿九
日帖》,一是行草《鸭头丸帖》。《廿九日帖》首行开笔的‘廿九日’三字为行楷书,
第四字便转为行草书,笔势连属,第三行‘献之再拜’四字,一笔贯通而行,优游疏
爽,形势宏逸。全幅楷、行、草相间,但却配合协调、自然。《鸭头丸帖》开头三字
为行书,行笔较缓,往下行笔加快,或三字或两字相连属,均为草书。字与字、行与
行中间常留较大空白,给人以形断意连的感觉。
王献之在书法上的又一大贡献,是创立了‘一笔书’,使草书成为书法艺术中最
富表现力的书体。(详见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