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书艺早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2&rec=61&run=13

王献之,字子敬,乳名官奴,出生于晋康帝建元二年(三四四年)。父王羲之,琅
邪临沂人。母郗璇,高平金乡人。羲之有七子一女,献子为第七子,其余六子为:玄
之、凝之、涣之、肃之、徽之、操之。
王献之降生时,东晋王朝偏安江南已历二十八载,政局相对稳定。献之的父亲羲
之早年以秘书郎起家,历任征西将军参军、长史,后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但他平
生无意仕进,自称‘素无廊庙志’,尤其是感于朝廷积弊日久、吏治黑暗,自己虽有
心为生民立命,却无力扶颠持危,故解江州刺史任后,回到建康乌衣巷,研习书艺,
教诲子弟,并为年长的儿女操办婚嫁之事。
晋穆帝永和四年(三四八年),王羲之应朝廷征召,拜为护军将军。护军将军是专
职武职,统领护军营。羲之上任后,全力整顿护军营弊政,却因触及公卿巨室的利益
而受到朝廷上下、豪门大族的非议,无法推行。愤慨之余,他把更多的精力转向书法
艺术。在王氏家族,书法乃是‘家学’,不仅羲之书法名动朝野,其子玄之、凝之、
徽之也习书,凝之已有‘善草隶’之誉。这时,献之已长到六七岁,到了学书的年龄,
受父兄的影响,也开始学着洒墨挥毫,羲之亲自为他启蒙,教他执笔、运笔之法。
《晋书·王献之传》载:‘(献之)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
“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在羲之七个郎君中,献之的品貌、才情最为出色,从幼年
时起就显露出独特的个性。本传称其‘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有一次,羲之的几
个门客在作樗蒲之戏(古代的一种游戏,类乎后世的掷骰子),献之从旁经过,看出其
中一人将输,便说了一句‘南风不竞’(语出《左传·襄公十八年》,意指此人将输)。
门客见他年少,就随口说:小郎君你这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献之明白门客是轻视
自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生气地走了。荀奉倩
是三国时曹操谋士荀的儿子荀粲,乃世家名门子弟,眼界之高,后代少有其比。刘
真长则是羲之的好友刘NC36B, 人品俊逸,选尚公主,时任吴兴太守,他因为个
人条件优越,只和有名望的人交往。献之举此二人以表示自己身为名门子弟,竟然和
俗人说话,真是太惭愧了。
另有一次,王献之与兄徽之、操之一起去拜见谢安。徽之、操之喋喋不休地说着
家居俗事,献之则除了问候以外,少言寡语。献之弟兄走后,门客问谢安王氏弟兄哪
个更好些,谢安回答说:‘小者佳。’门客问其故,谢安说:‘吉人之辞寡,以其少
言,故知之。’(《晋书·王献之传》)
王献之少时, 为人恬淡, 遇事沉着稳重而有主见。《晋书·王献之传》载:‘
(献之)尝与徽之共处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献之神色怡然,徐呼左
右扶出。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
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永和七年(三五一年),王羲之出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初莅郡,公务繁杂,难
得有闲指导献之读书习字。但生长在书法世家,耳濡目染,加上天生具备习书的秉赋,
献之书艺进境极快。 刘宋虞NF24A 《论书表》 记载了献之幼年习书的一件事:
‘子敬出戏,见北馆新泥垩壁白净。子敬取帚沾泥汁书方丈一字,观者如市。羲之见,
叹美,问所作,答云:“七郎。”羲之作书与亲故云:“子敬飞白大有意。”是因于
此壁也。’
由于早有令名,十岁的献之参加了永和九年三月的兰亭修禊,因年幼未作诗也未
罚酒。但这种文人盛会对他的成长给予了积极的影响。
永和十一年(三五五年),王羲之称病去郡,誓墓不仕。这对他几个儿子的生活没
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一则琅邪王氏虽然没有了王导在世时的威势,但仍然是侨姓第一
大族,献之的叔父王彪之、舅父郗 、郗昙仍在政坛上有显赫的地位;再则,羲之早
有隐退之志,在会稽国的剡县、上虞、诸暨、山阴一带置了田产,足以维持一家优裕
的生活。
王羲之去官后,住在蕺山的别业中,优游山林,闲适恬淡,有了更多的时间指导
献之习书。 献之日夕修习, 书艺突飞猛进。王羲之对人介绍献之的书法时,曾称其
‘咄咄逼人’。他在谢奉处书于 材上的字,被谢家收而藏之,珍同羲之书。 (事见
刘宋虞NF24A《论书表》)此时的献之,仅是十余岁的少年。而羲之二十七八岁任
临川太守时所写的字,还被陶弘景称为‘不足观’,可见献之习书天赋之高。
王羲之在去世前一二年写信给好友、益州刺史周抚说:自己没有其他心事了,只
有最小的儿子还没有完婚,正在为他物色。是时,献之年方弱冠,人物出众,已经很
有名气。晋代品评士人的标准,特别注重容貌风度,总称之为‘风流’。在羲之、献
之生活的时代,‘凡称风流者,皆举王、刘为宗焉’ (《世说新语·品藻》刘孝标注
引徐广《晋纪》)。王、刘,指王NF8D3与刘 。献之的风流,人们常与刘 相比。
谢安曾说王献之仅次于刘 。献之风流既为‘一时之冠’,自然要娶名门之女。献之
舅父郗昙的女儿道茂, 稍长于献之, 美妍贞静, 待字闺中。献之对其颇有‘好N
E5CF’之意,羲之乃代其托人向郗昙求婚,其中一封书帖云:‘中郎女颇有所向不?
今时婚对,自不可复得。仆往意,君颇论不?大都比亦当在君耶!’郗昙于穆帝升平二
年(三五八年)八月升任北中郎将、持节,都督徐兖青幽扬五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
羲之书帖称郗道茂为中郎女,求婚当是升平二年以后的事。献之与道茂成婚的时间,
史籍没有记载。但是,允婚后,需要经过问名、纳采等繁复的程序,成婚时间当在升
平四年(三六年) 初,郗昙未能参加婚礼而由郗 代为主持。早在升平三年(三五九
年) 十月,郗昙和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豫州刺史谢万一同北上,征讨
慕容氏建立的前燕,行军到涡水、颍水之间时,郗昙因病退屯彭城,影响到谢万,全
军溃散,郗昙因此降职为建武将军。此后,郗昙病情一直很重,献之、道茂成婚不到
一年即病故。
升平五年(三六一年),郗道茂生一女,取名玉润,不久即因病夭折,这使羲之大
为悲痛,身体每况愈下,未几也去世。
王羲之晚年虽然誓墓不仕,却并不禁止儿子出仕。凝之、肃之、操之和徽之早已
出仕为官。献之成婚后,也以州主簿 (此从《晋书》本传。当时州、郡均置主簿。会
稽属扬州,扬州刺史乃与其父‘情好不协’的王述,王献之似不应赴扬州任主簿,而
应任会稽郡主簿。) 的官职步入仕途。献之任职不久,羲之去世,乃遵制丁艰守丧二
年零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