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隋唐时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2&rec=41&run=13

隋朝只有短短的二十七年,其书法艺术,上承两晋南北朝的遗风,下开唐代激烈
变革新局面,处于过渡时期。隋朝的书法平正和美一路,从‘二王’书风中来,以智
永、丁道护为代表,下开虞世南、殷令名。
智永为王羲之第五子徽之后裔,生于南朝陈,出家为僧,住锡绍兴永欣寺。其书
师法羲之,笔力纵横,真草兼备,颇有祖风。今传《真草千字文》,笔法、结体来自
王羲之的《寒切》、《丧乱》、《十七》诸帖。其墨迹本,随唐朝日本遣唐使和长安
的归化僧东渡,流入日本。
唐代武功既盛,文事亦隆。唐代书法艺术在帝王的倡导下,承继王羲之书法艺术
中的变革精神,进入了一个规整和变法并行不悖、共创辉煌的划时代的时期。
初唐承隋。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皆擅翰墨,而且专习
王书。唐太宗李世民,笃好王羲之书法,定王书为一尊,誉之为‘尽善尽美’,‘千
古一人’。他派人赚取《兰亭》,摹拓复制,分赐大臣。‘贞观十三年,敕购求右军
书,并贵价酬之,四方妙迹,靡不毕至。’(《二王等书录》)贞观二十二年,太宗制
《圣教序》,弘福寺僧怀仁集右军行书勒石,累年方就,逸少剧迹咸萃其中。是碑一
出,士林景从,莫不借此仰契右军。有唐一代行书,每每宣传临习‘二王’,实则全
从此碑而出。‘模仿羲之书,必自怀仁始’ (《宣和书谱》) 。从此以后,王羲之的
《兰亭》等帖法书,遂流播民间,初、中、晚三唐至五代莫不受其影响。欧阳询、虞
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孙过庭、薛稷、钟绍京等,无不接武六朝,步趋‘二王’。
中唐以降,学习王书,发展出两大书体。张旭创立狂草,颠形诡异,纵逸不羁。
释怀素,醉后落笔,神奇莫测。时人合称‘颠张醉素’,誉为‘草圣’。颜真卿,正
书雄伟,器宇宽广,以凛然郁勃之气,粗犷豪纵之体,力扫时俗纤丽蕴藉之风,创立
‘颜体’,朝野耳目为之一新,后人誉之为‘鲁公变法’。狂草和颜楷,是中国书法
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晚唐名噪书坛的沈传师、柳公权、苏灵芝、释高闲等,学王书亦可称道。
五代十国,书法特出者为杨凝式。他食古能化,深得书学三昧,自颜真卿后,无
人能及。宋黄庭坚极推其书,曾谓‘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
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后人称其为‘五代中坚’。
南唐诸帝亦好文艺,尤其是后主李煜,不仅擅长填词,而且通音律、善书画,尤
雅重大王(羲之),称小王(献之)失之惊急,无蕴藉之态。著有《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