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2&rec=28&run=13

王羲之的小楷,传有多种,诸如《太师箴》、《黄庭经》、《劝进表》、《东方
朔画赞》、《洛神赋》等,以《乐毅论》为小楷的代表作品。《乐毅论》由三国魏夏
侯玄(泰初)撰写,论述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率军征战和荣辱际遇的一生。据传王羲
之书写这篇小楷,是赠给王献之的。时间约在东晋穆帝永和年间(三四五-三五六年)。
南朝梁武帝在与陶弘景讨论内府所藏的这篇书迹时,均认为‘恐非真迹’。可见,在
王羲之书写不久,即有真本与摹书传世,为时人赞赏和收藏。陈、隋之际,释智永认
为,《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他说此本‘梁世模出,天下珍之。自萧、阮之流,
莫不临学。陈天嘉(五六-五六五年)中,人得以献文帝。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
即以见示。吾昔闻其妙,今睹其真,阅玩良久,匪朝伊夕。始兴薨后,仍属废帝。
废帝既殁,又属余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王,皆求不得。及天
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得。此书留意运工,特尽神妙’ (《法书
要录》卷二《智永题右军〈乐毅论〉后》)。
唐朝初年,《乐毅论》入内府。褚遂良著《右军书目》,列《乐毅论》为王氏正
书第一。褚遂良《拓本〈乐毅论〉记》中说,贞观十三年(六三九年)四月九日,太宗
命直弘文馆冯承素摹写,分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等
六人。‘于是,在外乃有六本,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徐浩《古迹记》载,《乐
毅论》在中宗时,归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爱《乐毅论》,以织成袋盛,置作箱裹。
及籍没后,有咸阳老妪窃举袖中。县吏寻觉,遽而奔趁。妪乃惊惧,投之灶下,香闻
数里,不可复得’。《乐毅论》真迹永绝于世。
现传世的《乐毅论》是摹刻本。著名的有南宋《越州石氏帖》本,明朝文氏《停
云馆帖》 本,陈NFDA3《玉烟堂帖》本,吴廷《余清斋帖》本,王肯堂《郁冈斋
帖》本,清朝冯铨《快雪堂帖》本。其中,以南宋《越州石氏帖》本最佳。
越州石氏帖南宋时,越州石邦哲摹刻《乐毅论》,世称‘越州石氏本’。仅存二
十九行,帖首第一至五行下方缺一角。第一行‘初’,第二行‘为劣是以叙而’六字,
第四行‘必迂回’三字,第五行‘其’字,皆缺。从二十二行至二十九行上部残损益
甚,二十九行仅存一‘海’字,世称‘海字本’。据传此刻本非刻后残损,而是据前
人残石摹刻。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称:‘右军《乐毅论》石,在故高绅学士家。
绅死,人初不知惜,好事者往往就阅,或模传其本,其家遂秘密之,渐为难得。后其
子弟以其石质钱于富人。而富人家失火,遂焚其石。今无复有本矣。’宋沈括在《梦
溪笔谈》卷十七中称曾亲见其石,‘时石已破缺,末后独有一“海”字者是也’。其
后十余年,残石不知所在。
《越州石氏帖》即是《博古堂帖》,或称《越州石氏博古堂帖》。此帖刻于南宋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年),所刻魏、晋、唐人书法,凡二十七种,多为小楷,如《黄庭
经》、《东方朔画赞》、《曹娥碑》、《洛神赋十三行》等。原刻一卷,清时已无完
帙。此帖摹勒精彩,倍受鉴赏家推许。
宋拓越州石氏本,钤有‘李宗瀚’者,流入日本,为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
另一宋拓越州石氏本流入美国, 为今人安思远个人所藏。此本有清人翁同NF2
4A题跋。 称:‘元NB072阁帖平生未觏,即越州学舍本已成星凤矣! 余尝得
《乐毅论》全本,苏斋老人考定以为梁唐真影。又于张香涛处见《黄庭》一本,与余
所收《乐毅》正同,山阴NC97B几遗意郁然未远。此册《乐毅》‘海’字不全本,
当是高绅学士家真石, 南宋复刻及墨池堂摹本,皆不足数,而宣示残石极离方NDD
33圆之趣。《画赞》、《曹娥》、《破邪》三帖亦同时所拓,古光灿然。岂即越州
石氏刻耶? 未能定也。旧藏项墨林家,今归方长孺比部。比部好古精鉴,以示余,固
赞叹珍重而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