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风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2&rec=18&run=13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是多方面的,可说是‘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南朝梁王
僧虔《论书》说:‘亡曾祖领军洽和右军俱变古形。不尔,至今犹法钟、张。’(注:
‘洽’指王洽)。唐张怀NF146《书断》说:‘右军开凿通津、神模天巧,故能增
损古法,裁成今体,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动必中庸,英气绝伦,妙节孤
峙。’王羲之脱尽魏晋以来用笔滞重的老套,一变魏晋的质朴淳厚风格,创造了雄逸
矫健、媚丽流美、中和典雅的书风,将中国书法推进到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
王羲之建树的不只是一种风格,一种境界,而是一个书法艺术的体系。在这个博
大的体系内,有严肃,也有飘逸;有对立,也有和谐;有情感,也有理智;有法则,
也有自由。于是,各种各样的书家--古典的、现代的,唯美的、伦理的,现实的、浪
漫的,阳刚的、阴柔的……都能把它当作伟大的典范,从中汲取他们各自需要的营养。
王羲之的这个体系,又像一把审美的无形尺子,衡量着中国历代书法的优劣。明
代评论家项穆说:‘逸少一出,会通古今,书法集成,模楷大定。自是而下,优劣互
差。……智永、世南,得其宽和之量,而少俊迈之奇。欧阳询得其秀劲之骨,而乏温
润之容。褚遂良得其郁壮之筋,而鲜安闲之度。李邕得其豪挺之气,而失之竦窘。颜、
柳得其庄毅之操,而失之鲁犷。旭、素得其超逸之兴,而失之惊怪。陆、徐得其恭俭
之体,而失之颓拘。过庭得其逍遥之趣,而失之俭散。蔡襄得其密厚之貌,庭坚得其
提衄之法, 赵孟NFDA2得其温雅之态。然蔡过乎抚重,赵专乎妍媚,鲁直虽知执
笔, 而伸脚挂手,体格扫地矣。苏轼独宗颜、李,米NDCC0复兼褚、张。苏似肥
艳美婢,抬作夫人,举止邪陋而大足,当令掩口。米若风流公子,染患痈疣,驰马试
剑而叫笑,旁若无人。数君之外,无暇详论也。’(《书法雅言·取舍》)项穆的评判
有失于绝对,但可以说明王羲之书法体系对后世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