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要影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14&rec=45&run=13

《桃花扇》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借以抒发兴亡之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桃花扇》写成之后,王公缙绅便传抄不已,“时有纸贵之誉”。甚至宫廷内使
也要索取剧本,“午夜进之直邸,遂入内府”(孔尚任:《桃花扇本末》)。“相传
圣祖最喜此曲,内廷宴集,非此曲不奏……每至《设朝》、《选优》诸折,辄皱眉顿
足曰:‘弘光弘光,虽欲不亡,岂可得乎! ’往往为之罢酒也。”(吴梅:《顾曲麈
谈》)显然是以之作为历史鉴戒,告诫臣属毋蹈南明覆辙的。
同时,在府邸演出《桃花扇》的也有达官贵族。“己卯除夜,李木庵总宪,遣使
送岁金,即索《桃花扇》为围炉下酒之物。开岁灯节,已买优扮演矣。其班名‘金斗’,
出之李相国湘北先生宅,名噪时流,唱《题画》一折,尤得神解。庚辰四月,予已解
组,木庵先生招观《桃花扇》。一时翰部台垣,群公咸集,让余独居上座,命诸伶更
番进觞,邀余品题。座客啧啧指顾,颇有凌云之气。”(孔尚任:《桃花扇本末》)
康熙朝都察院最高长官左都御史李柟, 不惜重金,聘请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李天
馥的私家戏班金斗班来自家演出《桃花扇》,并邀请翰林院学士及各部大臣也来欣赏
演出。这是与其生平思想有关的。柟父李清原是明朝崇祯进士,弘光朝任大理寺丞。
入清后,隐居不仕。康熙中,征修明史,以年老为由,拒不赴召。著有《南渡录》、
《三垣笔记》等,多有兴亡之慨,寄寓其中。李柟从其父口中获知了弘光王朝的遗事,
还曾向清廷进献过其父遗著《南渡录》和《三垣笔记》,目的是要清王朝由此总结南
明覆亡的经验教训,以之作为鉴戒,因而对“不及兴亡扇底传”的《桃花扇》还是充
分肯定的。其所写《桃花扇跋》云:“先生胸中眼中,光明洞达,其是非褒贬,虽自
成一家言,实天下后世之公言,所谓游、夏不能赞一词也。观《桃花扇》者,如睹祥
麟瑞凤,当平恕其心,欢喜赞叹,即感慨亦多事,况议论乎? ”认为不应该对《桃花
扇》横加议论和讥评,因为孔尚任剧中的一家之言,也是天下后世的公言,完全是充
分肯定其思想观点的。
孔尚任在其《桃花扇本末》中还说过:“长安之演《桃花扇》者,岁无虚日,独
寄园一席,最为繁盛。名公巨卿,墨客骚人,骈集者座不容膝。张施则锦天绣地,胪
列则珠海珍山。选优两部,秀者以充正色,蠢者以供杂脚。凡砌末诸物,莫不应手裕
如。优人亦感其厚赐,亦极力描写,声情俱妙……”演出地点是清初宰相李霨的别墅
寄园,观众是名公巨卿、墨客骚人,演员是挑选的两部优伶,足见演出盛况。而“笙
歌靡丽之中,或有掩袂独坐者,则故臣遗老也;灯酒阑,唏嘘而散”(《桃花扇本末》)。
因为这是“借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剧中悼挽南明覆亡的民族情绪,歌
颂有明三忠爱国思想的感情,使这些故臣遗老产生了共鸣,故有欷歔感泣、不忍再睹
之举。可以说,在佟蔗村助金付梓《桃花扇》之前,这部剧作,无论是朝廷内府的供
皇帝观赏,还是王公巨卿府内的演出,抑或是远在湖北鹤峰县即容美土司为顾彩的演
出,还是河北真定府中为欢迎孔尚任的演出,都能看出《桃花扇》的影响主要是在演
出中体现的,演出中激发汉族文人学士特别是故臣遗老的兴亡之感,更是显而易见的。
但在《桃花扇》刊刻之后,由于康熙朝文字狱迭起,诛连甚广,孔尚任的去官又
与此剧不无关系,再加“通本乏耐唱之曲”(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卷下《清人传
奇》),《桃花扇》的演出便不免有些冷落。不过,到乾隆年间,清人王昶作有《观
剧六绝》,其中就有观演《桃花扇》的诗句。左都御史金德英亦作有《观剧绝句三十
首》,其中也有描叙观演《桃花扇》中《投辕》出的诗句。同治年间,邗江小游仙客
所作《菊部群英》中也曾记载,当时昆曲旦角周琴芳、朱莲芬擅长演《寄扇》中李香
君,老生曹春山善演此出中的杨龙友。直到近代,《桃花扇》也并没有在舞台上消失,
但毕竟是冷落得多了,所演者也仅是《访翠》、《寄扇》、《题画》等少数几出而已。
而嘉庆、道光、咸丰时期,连演这几出的记载也极为罕见。
但是,也不能说《桃花扇》的影响到此为止了。因为这种影响的另一条重要渠道
是阅读剧本,将其作为案头文学来欣赏的。清代不少文人墨客,如宋荦、田雯、金埴、
吴陈琰、王特选、孔传志、厉鹗、杨芳灿、张问陶、舒位、文廷式、廖桂蘅等人都留
下了阅读《桃花扇》的诗词。这些诗词,有的是咏赞剧中人物,如称道侯方域,“中
原公子说侯生,文笔曾高复社名”(宋荦:《题桃花扇》);赞颂李香君,“香娥不
比圆圆妓,门闭秦淮古渡头”(田雯:《题桃花扇》);歌颂史可法,“却教世俗思
忠义,曾许他年社稷臣”(王特选:《题桃花扇》);颂扬柳敬亭,“气压宁南惟倜
傥,书投光禄杂诙谐”(宋荦:《题桃花扇》)。但大多数是借以抒发兴亡之叹,对
南明之亡不无悼挽之情。田雯《题桃花扇》六首中,其一曰:“一例降旗出石头,乌
啼枫落秣陵秋。南朝剩有伤心泪,更向胭脂井畔流。”化用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诗中“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之句,指出南明也和东吴、陈朝、南唐一
样,走上投降之路,令人伤心落泪。其二曰:“江湖无赖弄潺,一载春风化杜鹃。却
怪齐梁痴帝子,莫愁湖上住年年。”把弘光比做齐东昏侯、梁敬帝等齐梁昏君,予以
鞭挞。其三曰:“商丘公子多情意,水调词头吊六朝。眼底忽成千载恨,酒钩歌扇总
无聊。”当年写过《过江秋咏八首》以凭吊六朝的侯方域,国破家亡后,歌舞饮酒都
无法消除其千载遗恨了。其五曰:“锦瑟消沉怨夕阳,低徊旧院断人肠。寇家姊妹知
何处,更惜风流郑妥娘。”《桃花扇》中所写秦淮旧院名妓寇白门、郑妥娘等人如今
早已风流云散, 这同《桃花扇》 续四十出《余韵》苏昆生所唱“旧红板没一条”,
“无非是枯井颓巢”,“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等句一样,都是借凭吊旧院,抒发兴
亡之感。舒位《书〈桃花扇〉乐府后》诗亦云:“粉墨南朝史,丹铅北曲伶。重来非
旧院,相对有新亭。构党干戈接,填词笔砚灵。匆匆不能唱,肠断柳条青。”唯是南
明亡后,旧院不存,物是人非,作者才会有晋末丞相王导新亭宴泣的慨叹“风景不殊,
正自有山河之异”。何以这些诗人重读《桃花扇》时,情不自禁地要伤心落泪,“使
院每闻歌一阙,红颜白发暗伤神”(吴陈琰:《题桃花扇》),因为“南朝轶事断人
魂,重展香君便面痕”(金埴:《东鲁春日展〈桃花扇〉传奇悼岸堂先生作》),因
为“悲欢聚散寻常事, 话到沧桑发深唱” ,“三寸苏张舌辩锋,一腔信国忧时泪”
(孔传志:《题桃花扇歌》),因为作者像信国公文天祥一样,有忧时忧国的沉痛情
感。 因为故国不存, 只剩了伤心哀怨之泪,“百年剩有伤心月,还照清溪半里桥”
(张问陶:《读〈桃花扇传奇〉偶题十绝句》),因为“春灯影里山河改,泣断江楼
燕子声”(廖树蘅:《题云亭山人〈桃花扇〉传奇》),正是南明统治者大演权奸阮
大铖之《春灯谜》、《燕子笺》等,舆图换稿,江山易姓了。尽管这些诗的作者,其
生平经历、思想情趣有所不同,但在民族矛盾长期未能缓和的清代,他们内心深处大
都有程度不同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便很容易借着阅读这抒发兴亡之叹的《桃花扇》
激发出来。
第二,《桃花扇》的影响,还在于被改编为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促进了原著的
流传。
最早改编《桃花扇》的,是孔尚任的友人顾彩,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改编
为《南桃花扇》。较之原著,最大的改变是“令生旦当场团圆”(孔尚任:《桃花扇
本末》)。原著是以男女主人公“入道”收煞。张瑶星于白云庵登坛建醮,追奠明之
亡帝故臣,侯方域、李香君先后前往问道,彼此相遇,恋恋不舍。经张当头棒喝,二
人幡然醒悟,便割断情丝,各自入道修持,一去北山,一去南山,“两分襟不把临去
秋波掉”。而顾彩却改为“方域既出,遍访香君,遇苏昆生,乃知其处。于是挈归故
里,永偕伉俪焉”(黄文旸:《曲海总目提要》)。这就落入了才子佳人当场团圆的
俗套,违背了作者“借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主旨。所以,孔尚任对于如此改编,
并不满意,说顾氏“令生旦当场团圆”,仅是“以快观者之目”(《桃花扇本末》)。
“入道”一出,“离合之情,兴亡之感,融洽一处,细细归结,最散,最整,最幻,
最实,最曲迂,最直接。此灵山一会,是人天大道场。而观者必使生旦同堂科舞,乃
为团圆,何其小家子样也”(《入道》尾评)。其后,清人梁廷楠、梁启超,近人吴
梅等都对改为“当场团圆”持否定态度。
但是,《南桃花扇》毕竟“其关目与孔本相同”(黄文旸:《曲海总目提要》卷
二十四),除结局外,从侯方域南闱下第,侨寓莫愁湖畔,与复社文人陈定生、吴次
尾同访柳敬亭听书,阮大铖助奁侯方域,香君毅然却奁,一直到清兵南下,扬州失守,
马、阮之流奔逃,侯方域乱中出狱,于栖霞山避难,香君乱中出宫,暂栖葆真庵。这
些主要情节,两本完全相同,只是词句略有差别。而且,孔尚任原著《桃花扇》“通
本乏耐唱之曲,除《访翠》、《眠香》、《寄扇》、《题画》外,恐亦寥寥不足动听
矣。马阮诸曲,固不必细腻,而生旦则不能草草也。《眠香》、《却奁》诸折,世皆
目为妙词,而细唱曲不过一二支,亦太简矣”(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卷下《清人
传奇》)。在精通乐律方面,顾彩则比孔尚任略高一筹,除与孔尚任合谱过《小忽雷
传奇》外,还作有传奇剧《后琵琶记》、《楚辞谱》等。孔尚任尝称道后者“顾郎新
谱楚辞成,南雅清商绝妙声”(《燕台杂兴四十首》)。孔氏原著,主要是多用北曲,
而顾彩尤善南曲,且素多文彩,所谓“顾氏仙才,填词雅秀”(镜庵居士:《小忽雷
传奇序》 ) ,所以,孔尚任也称赞顾氏所改《南桃花扇》“词华精警,追步临川”
(《桃花扇本末》)。以南曲演唱《南桃花扇》,势必使更多观众了解了“桃花扇”
的故事,促进了孔氏原著更为广泛的流传,扩大了它的影响。
近人改编《桃花扇》者,较早的有谷斯范,于1947年写成历史小说《新桃花扇》。
小说有意削弱原作儿女之情一线,不但写侯方域和李香君,也着重描写了以黄宗羲、
吴次尾为代表的爱国志士和复社进步文人的抗清活动;比较真实地描绘了奸相马士英
的专横刚愎、魏阉余孽阮大铖的阴险毒辣,对原本未出场的田仰,也揭露其贪婪鄙劣、
附庸风雅,对以建安王镇国中尉朱统为代表的朱氏贵族的飞扬跋扈、腐朽无能,也
作了生动描绘。尽管与原著体例不同,艺术魅力也有所削弱,但是,作者借古讽今,
影射现实的意义却是不可忽视的。因为,作者于1946年至1947年间改编时,“正是蒋
介石集团统治下最黑暗的年代,政治腐败,特务横行,那批祸国殃民的官僚、卖国贼,
本质上与三百年前南明社会的腐败统治集团,极有相似之处”,所以作者要“借古喻
今,通过人物的描绘,给以无情的鞭挞,为那令人咒诅的社会制度撞一次最后的丧钟”。
(《新桃花扇》1957年版,《后记》)“利用南明小朝廷的腐朽来讽刺国民党反动统
治”(《新桃花扇》1981年重版,黎澍序言)。所以,才在改编中有意增加了一些明
讽暗讥、以影射和讽谕现实的描写。不过,随着历史的演变,这种影射会使读者难以
索解而减弱其讽谕意义。所以于1957年、1981年两次重版时,作者先后删去六七万字,
以减少头绪,增强艺术魅力。
在抗日战争期间,艺术家欧阳予倩将《桃花扇》改编为话剧;新中国成立后,珠
江制片厂拍摄过电影《桃花扇》,都是旨在抨击投降卖国,宣扬爱国主义。尤其是结
尾,大都与原著的“入道”作结有所不同。小说《新桃花扇》是侯生找到香君之后,
想伴之以束装回乡,隐居田园,诗酒自娱。而香君则毅然焚扇,离侯而去,与之绝交。
侯生在风雪交加中昏厥过去。话剧则是香君见侯生归来,惊喜非常。及至见其头梳清
人大辫,身着旗装,知他已获清廷功名,便气愤晕倒在地,继之是斥其卖国降敌,丧
志失节。电影亦基本是如此处理的。在抗日为主要斗争任务时期,在国民党黑暗统治
时期,这种写法,无疑是对逃避政治斗争行为的鄙弃和否定,是对汉奸投降派卖国行
径的直接抨击。对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确曾产生过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第三,影响后世戏剧作者的创作方法。
孔尚任《桃花扇》之所以盛演一时,又长期为文人学士作为案头文学欣赏称道,
与其谨严的现实主义写作态度、创作方法不无关系。他几乎是以历史学家作考证文章
的态度来从事历史剧创作的。这对后人从事历史剧作,确实产生了直接影响。例如,
清人董榕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所写的《芝龛记》传奇,尽管旨在颂扬“纯忠奇孝”,
立意并不高明,但其写作态度、创作方法却是有意仿效孔尚任及其《桃花扇》。董榕
在《凡例》中也明确表示,剧中所有人物都是实有之人;剧中主要情节,都是有案可
稽的历史事实,都是“前朝旧事”,“三生石轶事记芝龛”(第一出《开宗》)。何
东评曰:“《明史》特为秦良玉立传,且著于群臣列传中,表纯忠也。记本此,而考
据更博。”甚至连剧本结尾也要仿照《桃花扇》,“也附渔樵稗语,曲终雅奏见阳和”。
《桃花扇》结末以“哀江南”曲作长歌当哭,哀悼南明之亡;《芝龛记》第五十七出
亦有“悼南都《渔歌》三折”,仿效的痕迹是非常明显的。所以黄叔琳在序中,曾称
道作者“惨淡经营,洵乎以曲为史矣”。甚至有人赞其“思精藻密,足为龟鉴,当与
谷应泰《明鉴纪事本末》并传不朽”(转引自周妙中:《清代戏曲史》),这同论者
称道《桃花扇》“谱成抵得南朝史”也是相同的。不过在艺术上,《桃花扇》中儿女
之情与兴亡之叹两线结合相当紧密,情节紧凑,少见旁逸斜出之枝蔓。而《芝龛记》
则取材芜杂, 头绪太多, 难与《桃花扇》相媲美。故杨恩寿评之曰:“论者谓‘轶
《桃花扇》而上’则非蒙所敢知也。”(《词馀丛话》)以写作史书的谨严态度创作
历史剧未尝不可,但一走向繁琐考证之途,便会大大削弱其艺术魅力。所以,孔尚任
《桃花扇》脍炙人口,而《芝龛记》则罕为人知。而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东海徐
子超所作传奇《千钟录》,则是在参考《明史》及其“野史稗乘”卷基础上,穿插了
一些子虚乌有的情节人物,仅以二十五出,生动写出了明末建文帝流亡之事,则是真
正继承了《桃花扇》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因而同样长期流传。
总之,《桃花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使今人也可以借鉴和继承。不少地方戏
中,据孔尚任《桃花扇》改编的同名剧作一直盛演不衰。电影、电视、网络戏曲更扩
大了《桃花扇》的流传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