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 影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12&rec=58&run=13

太公思想及其事功, 对其当世即产生了深巨的影响。 《史记·齐太公世家》:
“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
尚父谋居多。”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国都归心向周,为周王朝取代商王朝的鼎革大业
奠定了“得道多助”的基础,多是太公佐文王修德倾商的结果;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力
的九鼎迁往周国,修明周朝政教,与天下人共同开创一个新时代,多靠了太公的谋议
和方略,是太公佐武王实现“汤武革命”的结果。在当时的周国,周公、召公、毕公、
荣公,“群公”很多,但除太公之外,谁能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谁能有“迁
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的谋略胆识? 依此可以肯定,太公的思想及其事功,在
他当代即产生了影响,而且是鼎新革故、与人更始的影响,是深巨的影响。所以对于
太公思想及其事功的研究和传播,在其当世也伴之兴起了。
如前所述,能最全面、最充分反映太公思想的莫过于《六韬》。因为《六韬》本
是由周初史官镂于金版而以王朝典册流传下来的太公思想与事功的记录。以“历记成
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②③④《汉书·艺文志》。)而为人君提供
“君人南面之术”②参考的史官所记,鉴于“秉要执本”③的要求,有归纳、总
结,也不无紬绎或研究的笔法。所以,当时镂于金版的《周史六弢》究竟是什么样子?
当然无法推知。但以“言取天下及军旅之事”④为其主要内容,则知出于太公树德、
敛人、取天下之道:先言“以天下”,后言“军旅之事”;前者以德,后者以兵,正
出于太公所“绍而明之”的“非德不昌,非兵不强”的黄帝之道。
善以为法,恶以为戒。而可以师法,可以鉴戒,必待实践和研究之后而定。所以,
太公思想先为齐人所师法,即为管仲、王子成父所师法,为田穰苴、孙武、孙膑所师
法;再为吴起、张良、韩信等所师法;再为汉武帝、桑弘羊等所师法;再为诸葛亮、
曹操、唐太宗、李靖等所师法,无非是实践与研究的结果。所谓“切近世,极人变”,
是说太公“绍而明之”的德兵兼用之道,能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均不失实践的效果,
不失研究的意义。因其不失“切合近世情况,极尽人事之变”的功效,故能长期指导
人们的实践,激发人们研究的热情,不断产生社会和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