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隋代的郑学传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10&rec=87&run=13

一、北学并于南学后郑学渐衰
隋文帝灭陈,统一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学、北学亦归统一。然而,不是南学并
于北学,而是北学并于南学,所以郑学逐渐衰落。
隋代,郑学的地位有似南朝。治《周易》者,盛行王弼注;治《尚书》者,崇信
伪《古文尚书》孔传;治《左传》者,盛推杜预注。《隋书·经籍志》谈到《易》的
传授时说:“梁、陈,郑玄、王弼二注,列于国学。齐代唯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
郑学浸微,今殆绝矣。”谈到《书》的传授时说:“梁、陈所讲,有孔、郑二家,齐
代唯传郑义。至隋,孔、郑并行,而郑氏甚微。”谈到《春秋》的传授时说:“晋时,
杜预又为《经传集解》。《谷梁》范宁注,《公羊》何休注、《左氏》服虔、杜预注,
俱立国学。然《公羊》、《谷梁》,但试读文,而不能通其义。后学“三传”通讲,
而《左氏》唯传服义。至隋,杜氏盛行,服义及《公羊》、《谷梁》浸微,今殆无师
说。”所以,隋代唯郑玄《毛诗传笺》独立,《三礼注》立于国学。至于《孝经》,
孔传与郑氏并立;《论语》,则何、郑并行。
隋代、刘焯、刘炫知名当世,人称“二刘”,皆曾为太学博士。然二人治《书》
崇信伪孔传,其所制诸经义疏,皆博综群说,不主一家。焯烦杂而炫简略,去朴实而
蹈华腴,于郑学少有发明。

二、隋代传述郑学者
马光,字荣伯,隋武安(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熊安生弟子。少好学,图书谶纬,
莫不毕览。尤明《三礼》,为儒者所宗。隋开皇初,授太学博士。山东《三礼》学者,
自熊安生后,唯宗光一人,门徒千数。
褚辉(一作晖),字高明,隋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以《三礼》学称于江南。隋
炀帝时,擢为太学博士。撰《礼疏》100卷。
鲁世达,隋余杭 (今浙江余杭县) 人。隋炀帝时,为国子助教。治经宗郑注。撰
《毛诗章句义疏》42卷,行于世。
张冲,字叔玄,隋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覃思经典,宗郑注。撰《春秋义略》,
异于杜氏七十余事。又撰《丧服义》3卷、《孝经义》3卷、《论语义》10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