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古文尚书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zzmj&A=10&rec=28&run=13

《后汉书·郑玄列传》列郑玄所注群经,其中有《尚书》。《尚书》有今、古文
之别。西汉,《今文尚书》立于学官,《古文尚书》一直是私学。东汉,立于学官的
《今文尚书》是欧阳氏学,《古文尚书》虽继续在民间流传,但在学术界影响不断扩
大,到汉章帝时得到了朝廷承认,古文经学家卫宏、贾逵、马融等皆治《古文尚书》,
并为作注。郑玄早年曾从古文经学家张恭祖受《古文尚书》,后又就学于马融,所受
也是《古文尚书》。在党锢被解除之后,郑玄于教授弟子之余对《古文尚书》作注。
他在经文上承受了杜林漆书古文本,又涉猎了《逸书》;在经学上承受了卫宏、贾逵、
马融等所传古文之学,并兼采今文家一些经说以及谶纬之说,故能集其大成。《尚书
·虞书》大题疏说:“郑注《尚书》……篇数并与三家同。……所注皆同贾逵、马融
之学,题曰《古文尚书》,篇与夏侯等同,而经字多异。”正说明了这种情况。

一、郑玄《古文尚书注》的辑佚
郑玄《古文尚书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
文志》 著录皆为9卷,《宋史·艺文志》始不著录,当在宋代散佚。宋末王应麟始加
以撰集,清人多有补订。如孙星衍补辑为《古文尚书马郑注》10卷,见《岱南阁丛书》;
李调元补订为《郑氏古文尚书》10卷,见《函海》;孔广林增订为《尚书郑注》10卷,
见《通德遗书所见录》 。 此外, 袁钧辑《尚书注》9卷,见《郑氏佚书》;黄辑
《尚书古文注》1卷,见《黄氏逸书考·通德堂经解》。

二、郑玄《古文尚书注》的体例
郑玄注《古文尚书》和笺《毛诗》遵循同样的原则,体例基本相同,但《尚书》
是散文,《毛诗》系诗歌,所以注不同释的内容有异。今据辑佚本归纳如下。
(一) 校脱正误。 先进行校勘,如原书有脱文,不直接补出,而在注中说明。如
《尧典》 : “申命羲叔:宅南郊。”郑注:“夏不言‘曰明都’三字,磨灭也。”
(引文见《郑氏佚书·尚书注》,下同。) (按今本《尚书》有此三字,或以为据郑注
增。) 原书中有误字,也不径改,而在注中说明,然后作注。如《太誓》:“流之为
 。”郑注:“ ,当为鸦。鸦,鸟也。”此据《书说》、《礼说》校。同时,他还
据其他经书校出异文,在注中说明。如《微子》:“若之何其。”郑注:“《礼记》
曰‘何居’。”
(二) 解释词语。 基本按词在句中的先后次序进行注释。释词形式,或在句末加
“也”字,或不加。如《尧典》:“辩章百姓,百姓昭明。”郑注:“辩,别也。章,
明也。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康诰》:“周公初基。”郑注:“基,谋。”所
用术语,有“犹”、“谓之”、“曰”、“谓”、“为”等。
(三)解释名物。涉及古代帝王称号、天文、地理、职官、刑法等。释职官的,如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
曰宾, 八曰师。 ”郑注:“食,谓掌民食之官,若后稷者也。货,掌全帛之官,若
《周礼》司货贿是也。祀,掌祭祀之官,若宗伯者也。司空,掌居民之官。司徒,掌
教民之官也。司寇,掌诘盗贼之官。宾,掌诸侯朝觐之官,若《周礼》大行人是也。
师,掌军旅之官,若司马也。”
(四)说明句意。即说明全句的大意。如《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郑
注:“言尧德光耀,及四海之外,至于天地,所谓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齐其明。”
(五)注明音读。注中多用声训,通过审音,找出本字,以通训诂。所用术语,有
“读曰” , 如注《尧典》“汝后稷播时百谷”:“时读曰莳。”有“读如”,如注
《盘庚上》“今汝聒聒”:“聒,读如聒耳之聒。”有“读为”,如注《洪范》“次
三曰农用八政”:“农读为 。”
(五)注明通假。如所释为通假字,则注明,并按本字解释。如《尧典》:“方命
圮族。”郑注:“方,放,谓放弃教命。”此以“方”为“放”的通假字,故以“放”
作解释。

三、郑玄《古文尚书注》的价值
郑玄《古文尚书注》虽然只存佚文,但它是现在能看到的为数不多的汉代经学家
对《尚书》的古注,对于阅读《尚书》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一,《尚书》文字佶屈聱牙,号称难治。郑玄注释时,继承了前人在训诂学上
的经验,并有新的发展。他兼采各家,择善而从,加以己见,成一家之言,在当时有
一定的权威性,今天仍可作为阅读《尚书》的参考。如《皋陶谟》:“宽而栗,柔而
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郑注:“宽谓
度量宽宏,柔谓性行和柔,扰谓事理扰顺。三者相类,即《洪范》云‘柔克’也。愿
谓容貌恭正,乱谓刚柔治理,直谓身行正直。三者相类,即《洪范》云‘正直’也。
简谓气量凝简,刚谓事理刚断,强谓性行坚强。三者相类,即《洪范》云‘刚克’也。
而九德之次,从宽而至刚也,惟扰而毅在愿、乱之下耳。其《洪范》三德,先人事而
后天地,与此不同。”此注可使我们读懂这段经文。
第二,《尚书》是上古政治文献汇编,涉及到较多的古代人物和事迹。郑注注重
史实,引用了不少上古传说和故事,为后人了解这些传说和故事在汉代的情况提供了
资料。如《皋陶谟》:“予创若时,娶于山,辛壬癸甲。”郑注:“登用之年,始
娶于山氏,三宿而为帝,所命治水。”这是关于禹的传说。又如《微子》:“微子
若曰:父师父师。”郑注:“帝乙妾生微子,后立为正妃生纣。微子与纣同母。当生
微子,母犹未正。及生纣时,已得正为妻也。故微子大而庶,纣小而嫡也。”这是关
于微子和纣身世的故事。
第三,《尚书》的内容与政治关系密切,如涉及到国家的治理、君臣关系等问题。
郑玄在注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些内容是研究郑玄思想的重要资料。如《洪范》:
“恭作肃,从作 ,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郑注:“皆其政所致也。君貌恭则
臣礼肃,君言从则臣职治,君视明则臣照皙,君听聪则臣进谋,君思睿则臣贤智。”
又:“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郑注:“三德,人各有一德,谓人
臣也。正直,中平之人。克,能也。刚而能柔,柔而能刚,谓宽猛相济,以成治立功。
刚则强,柔则弱,此陷于灭亡之道,非能也。”又:“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
柔克。”郑注:“人臣各有一德,天子择使之。安平之国,使中平守一之人治之,使
不失旧职而已。国有不顺孝敬之行者,则使刚能之人诛治之。其有中和之行者,则使
柔能之人治之,差正之。”这些内容不能仅看作是对原文的注释,其中显然透露出他
对治世能臣和清平政治的向往。
第四,郑玄在注释中还较多地引用当时流行的图书典籍,以证其说,单是写出书
名的就有二十多种。有经书,如《诗经》、《周礼》、《礼记》、《春秋》、《左传》;
有传说,如《易传》、《书传》、《书说》、《礼说》;有地理书,如《山海经》、
《地理志》 、 《地说》、《地记》等。还有《战国策》、《尔雅》、《五行传》、
《春秋纬》等书。这些典籍,有的今已不存,赖此书保存了一些佚文。
第五,郑玄还为《尚书·序》作注,今各家辑本末卷为此注佚文。注中保存了汉
代流传的百篇《书序》篇名及序,为我们研究《尚书》在汉代的流传情况提供了参考
资料。注中的词语解释、名物训诂及历史事件的说明,也有一定价值。
郑注简明扼要,易于掌握,在当时受到广泛推崇,后世学者在撰书、注书时也多
加引用。唐孔颖达等奉诏撰《五经正义》时,《尚书正义》虽未用郑注本,但疏中多
有引用。在《毛诗正义》、《周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
秋公羊传注疏》、《春秋 梁传注疏》中也多有引用。魏晋至隋唐时期,裴松之《三
国志注》、裴 《史记集解》、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李贤《后汉书
注》、张守节《史记正义》和杜佑《通典》、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等也都有引用。
但郑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尚书》中的某些文献成于战国,文中的某些制度是后人
伪托,而郑玄却相信这些制度的真实存在,并以周制进行对比,难免错误。他还以阴
阳五行说和纬书注经,并以谶纬附会人事,难免荒谬。至于对某些词语的解释,也有
值得商榷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