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春节扮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8&rec=241&run=13

春节扮玩 俗称“玩十五”,始于何年无考。形式为锣鼓在前,扮玩者在后,多
在农历正月初六至十五这几天扮,邻近村相互串村表演,以示贺岁。扮玩队伍,解放
前20~30人。解放后增加到50人左右,多的超过100人。传统扮玩有踩高跷、跑旱船、
独杆桥、平台、芯子、龙灯、狮子、赶毛驴等。解放初增加了秧歌队、腰鼓队、挑花
篮等;个别村则喜欢扮玩鳖蛤蜊、火车头。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期增加了管弦乐队、
轻音乐队和民乐队。人物化装和整个队列也因年代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旧时扮玩队伍
中多有“丑媒婆”的角色;解放初增加了年轻姑娘组成的秧歌队、花篮队和小学生组
成的腰鼓队;抗美援朝时期出现了志愿军战士、美国兵的扮相;“文化大革命”初期
“红卫兵”的形象在各扮玩队伍中几乎都有;80~90年代,队列大而壮观,每队2 00
人左右,村(企业)标、彩旗、轿车、乐队及扮玩诸队依次排列,从服饰到化装都很讲
究,反映了改革开放中富裕起来的淄城人的精神风貌。从70年代起扮玩时间也逐渐由
晚上改为白天。
1987年,中共淄川区委、淄川区人民政府发出通知,要求扮玩队伍由乡镇党委、
政府统一组织,并参加区安排的“进城”活动,经观礼台时打场表演。观礼台对面两
侧及附近楼顶、凉台站满围观群众,场面十分热闹。刚由镇政府组织时,几乎各村及
较大镇办企业都参加,后来逐渐改为轮换或挑选较好单位组队。2000年淄城镇春节扮
玩由5个村组成, 依次为城二村的管弦乐队,北关村的扇子舞,西一村的秧歌舞扇,
城三村的舞蹈,泉龙村的毛驴和鼓子秧歌。
高跷 为民间传统扮玩形式,较为普及,解放初为鼎盛时期。踩高跷者多化装为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或工、农、兵、学、商的形象。东关村的“百鸟朝凤”,
北关村的“叠罗汉”,在群众中享有盛誉。
旱船 一般为两只,每船二人,一撑一坐,或滑行飘摇,或倒行旋转,男女对唱,
载歌载舞。城二、城三、泉龙、东关、开河等村都扮过。旧时扮玩者俱为男性,坐船
者男扮女装。解放后女性不仅扮坐船者,而且连撑船的也扮演。扮相多为中年夫妻,
也有老夫老妻的;有两船俱雅,也有一俊一丑的。
平台 城一、城二、城三村都扮过。传统形式是方桌为台,两侧平行各绑一扁担,
桌上站着化了装的儿童,最大不超过七八岁,多为古装打扮,初为一桌一人,后增至
一桌二人,前有物可扶,两侧有人监护,安排数人轮流抬行。每队至少两台,多到六
台或八台。80年代中期,方桌被汽车代替。
芯子 境内扮芯子菜园村最早,始于清末,民国前期最盛,“七七”事变后因日
军烧村而停。建国后,1953年扮演过。许多老艺人已八十多高龄。时,多为族人自发
于新年(农历)一户或数户扮一台,且一般为8台,一台一套锣鼓,共160多人。该村的
芯子为“转芯” ,四面均可看到,台座为方桌,将一5米左右的铁柱立于桌上,每台
有1~2名孩童扮成《荷花仙子》《阴阳河打水》《罗成卖绒线》等历史传说和故事中
的人物。通过伪装处理,以假乱真,给人以美的享受。事隔30多年,城一村于1986年
农历正月十五日, 与淄博汽车制造厂联合扮芯子8台,挑选10余名儿童,化装成《拾
玉镯》《白蛇传》《牛郎织女》《天女散花》《铁弓缘》《麻姑献寿》《嫦娥奔月》
《包龙图》等剧中人物。除在邻村表演外,还到博山、周村、张店、临淄、桓台等区
县及齐鲁石化总公司进行宣传与交流。
毛驴 数村都有,名气最大的是泉龙村。建国后已传至三代。该村的毛驴有独到
之处。驴身、驴头分别用竹批铁丝制作,以狗皮固定于上,既结实又逼真,头能动,
可表现毛驴之活性。 表演者共4人,即两人一驴。骑驴者化装为俊俏民女,赶驴者为
“三花脸”或“小花脸”的“俊丑”扮相。在轻快悦耳的鼓乐伴奏和清脆的串铃声中,
两对夫妇从不同方向踏碎步表演上场,“过桥”、“爬坡”细致入微。两驴相遇时表
演进入高潮:先是遇生相斗、撕咬、赶驴者急忙上前牵拉,但两驴谁也不肯放过对方。
此时两骑驴者挽臂原地转动,表演已撕打在一起的场面,赶驴者先拉自己的驴,后又
抽打对方的驴,矛盾加剧,互相斗了起来。这时,赶驴者可根据自己的技巧表演“前
滚翻”“后滚翻”“翻跟头”“打旋子”等动作。最后,两人用毡帽捂住驴眼,拉缰
跑下。全套动作中,既有奔放的场面,又有道情的细节,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
情趣,蕴含着民间舞蹈的动律。
鳖与蛤蜊 是城张村扮玩的主要节目,系旧时从苏南学来的,建国初及1976年欢
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时上街扮演过。“道具”制作:备好竹批、蚊布、纸墨、木料
等,仿照鳖与蛤蜊的外形,按内里各容纳一个人的规格裱糊而成。短棒上固定一弹簧
即成鳖头,扮玩者抽动短棒,鳖头便一伸一缩。蛤蜊壳内左右各拴一抓手,用作开合
动作。 扮玩时一组3人,均为男性。“蛤蜊美女”也是男扮女装,主要以开合伸缩表
演鳖戏蛤蜊的动作,出现极为热烈的场面。另一持钢叉男性主要起“轰场”和护场作
用。
火车头 为三里沟村解放前后主要扮演节目。与该村靠近淄川火车站,且多有青
壮年干装卸工有关。车头系两辆地排车相连捆扎裱糊而成。仿实物安一竹筒作烟筒,
前后各站一信号员,着数人于伪装好的火车头内,推其正行、倒行。表演时一切动作
由信号员指挥,并大致配以“起动”、“鸣笛”等声响及烟雾。造型逼真,演技独特。
1954年停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