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运输工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7&rec=94&run=13

扁担担杖杠子城一村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建国前,扁担、担杖、杠子为常用的
运输工具。建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用者逐年减少,到90年代已无人使用。
扁担:亦称担子,为优质国槐木制成。长约2米,宽约8公分,厚约5公分(两端及
边略薄),用时将物系于两头。
担杖:木质、外形与扁担相同,比扁担轻且短,两头挂有铁钩,下系水桶、架筐,
多用于担水、担粪、担土等。
以上两种工具系单人使用,俗称肩挑(担),累时可“换肩”。身体强壮者,可挑
(担)40公斤,有的超过50公斤,日行百余华里。
杠子:是用直径为10公分的圆木制成,长2至2.5米。用时将所运之物系于中间,
两人各持一端, 用肩抬起运行。体壮者可抬100公斤。重量较大的物件,需多杠多人
抬运。
小车有木轮、胶轮两种。木轮小车,由车盘、车轮(俗称车脚)两大部份组成,选
用国槐(或刺槐)、枣(或杏)、榆木制作,是建国前使用最广泛的运输工具。在农业生
产中使用小车,多为一推一拉,即1人掌把推车,另1人在前拴一绳拉车;从事运输时
多为1人1车,结伴同行,遇有陡坡难行路段,互相帮助,变单拱(1人1车)为盘崖头(1
人或多人拉1车) 。在平坦的道路上,单车运载400公斤左右,日行60余华里。农业合
作化时期,一种轻便省力装有滚珠轴承的胶轮小车取代了木轮车,且很快被农民所接
受,1970年全大队便发展到80辆。此后,机械化运输工具的引进,人力手推车逐年减
少。1980年仅有25辆,至1995年已无人使用。
板车马车板车:又称地排车,多为木制车盘和两个车轮组成,两轮之间,一轴相
连。此车可拉可推,单人或多人使用皆可。将驴套入辕中,便可坐在车上或步行于车
旁摇鞭赶车。每车载重750公斤左右,装卸方便。1952年全村有1辆板车,1980年发展
到20辆,至1998年,村民多从事第三产业,板车已弃置不用。
马车: 车盘车轮均比板车大,载重吨余。建国前全村只有1辆木轮马车,1952年
改用胶轮。1962年城一大队有胶轮马车4辆。1977年被拖拉机等运输机械替代。
拖拉机汽车1964年城一大队购买8马力拖拉机2台,首次用于田间耕作和少量货物
运输,1978年发展到9台,计194马力。此后,效率更高的货运汽车的出现,逐步取代
了拖拉机,至1995年拖拉机仅存1台。
1976年城一大队购置汽车3辆, 到1998年,全村拥有汽车42辆,其中集体15辆,
个人27辆,计3660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