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传统节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7&rec=177&run=13

春节即正月初一,俗称“过年”。这是群众最重视和过得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这
一天,自午夜子时至黎明,家家尽可能用三牲菜(鸡、肉、鱼)祭天地神灵,迎接财神、
喜神,以取“生财”之意。
黎明前,全家人吃饺子,饭后换上新衣服,先拜祖宗,然后依次向长辈磕头或鞠
躬,称之“拜年”,长辈要给小孩子们“压岁钱”或糖果等。然后再到近族家拜年。
这一天忌讳很多,一天不扫地,不打水,不动针线剪刀,饭食不烧不烙,意取吉利。
建国初,村民仍沿旧习,80年代后,老人礼节依旧,小伙子们或同学则喜欢初一聚会
闲聊,或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尽情玩耍。村两委成员则组织起来给烈军属、离退休干
部拜年,并看望坚持在生产岗位上的村企职工。
元宵节即正月十五日。这一天,人们自发组织扮玩活动--高跷、平抬、芯子等,
走街串乡,敲锣打鼓,非常热闹,群众俗称“玩十五”。80年代后,城一村积极参加
政府组织的灯会活动, 该活动正月十一至十三为试灯期,十四至十六日为正灯期。1
995年元宵灯会,城一村制作的《淄川游乐园缩影灯展》颇引人注目。
青龙节二月二为龙抬头日。群众喜欢这天炒“蝎豆子”吃。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
有的还粘上白糖面,有的在盐水中泡过,香脆可口。
寒食即清明节的前一天。春秋时晋国人介之推(一作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
公为纪念他定是日为禁火日,户不能炊,吃则冷食,故为“寒食”。寒食的前一天叫
一百五(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这天日出前,群众为祖坟添土,寒食下午祭扫祖坟。
清明清明节既是农事节,也是祭祀日。群众习惯这天早上吃鸡蛋,到郊外放风筝、
踏青、荡秋千等。建国后,机关、团体、厂矿、学校常在此节组织群众到烈士陵园扫
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这天家家吃粽子,系悼屈原之遗
俗。门上插艾和桃枝,儿童手足腕上系五色线,并用五色布缝制各种各样的小布袋,
内装香面,俗称“香荷包”,据说有避邪之作用。
天贶节即六月初六,又叫“晒衣节”。过去人们在这天要把衣服和书拿出来晾晒,
谓之“晒龙袍”。据说这天晒过的东西不生虫子,又因刚收完麦子,群众要敬天,俗
称“上新麦子供”。群众习惯在这天吃炒面,传说吃了炒面一夏天去暑气,不拉肚子。
七夕即七月初七。传说这天晚上牛郎与织女相会,喜鹊还上天为他们搭鹊桥。年
轻的姑娘媳妇们常在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此俗建国后已经淡化。
中元节即七月十五,又叫“鬼节”。旧时,村民有“请家前”之俗,多是傍晚在
家中祭祖,同时拔五谷(高粱、谷子、大豆、芝麻、黍子)各一株,系为一束,放于堂
前,祭毕,将“家前”送走,置五谷于大门上,寓意祈求丰年。
中秋节即八月十五日,俗称团圆节。城一人在外地的多回家团聚,月亮升起时,
将月饼、苹果、葡萄等摆在院中桌子上,供奉月亮。祭完月后,设宴于院中,全家同
席饮酒,曰“圆月”。取“合家团圆”之意。
重阳节即九月初九,正逢两个“九”字,故名“重阳”。此日,城一人有插茱萸、
登山踏青、赶庙会的习俗。
十月一即十月初一,俗称“鬼节”,是给祖先烧纸送寒衣的节日。这天各家都到
坟上送供品,烧纸钱,以示祭奠。年年如是,世代不绝。
冬至冬至是“交九”的第一天,也是日照最短的一天。这天村民都有吃饺子的习
惯。乡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面条)”的说法。
腊八即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各家都用大米或小米、豇豆、绿豆、大枣、花生等煮
粥作早餐,名叫“腊八粥”。从此,春节的气氛便逐渐浓厚起来。
小年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傍晚以糖瓜祭灶神,并将灶神烧掉,俗称“辞灶”。
还有些迷信说法,如灶王爷是一家之主,这天要清点人口,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家事。
人们以糖瓜供奉,有的还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意为不让他乱说,
免使玉皇大帝知晓人间丑事而降灾于世。
除夕即农历腊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晚上称除夕。人们立案祭天,请送“家前”。
吃过晚饭,全家人围坐一起包饺子,以备过年食用。入夜,户户布灯于院中,彻夜不
熄, 谓之“守岁”。建国后,旧风陋俗均有淡化。80年代后,除夕晚上,从晚8点开
始,一家人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节目,当零点钟声一响,家家户户鞭
炮齐鸣,烟花四起,直至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