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古迹遗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7&rec=144&run=13

古城残垣古城般阳,汉代始设县治,初为土城,周围长7里30步,墉高2丈,池深
8尺,阔1丈5尺。明代弘治、嘉靖、万历年间皆重修。崇祯九年(1636年)改建为石城,
扩为周长8里, 城高3丈2尺,基广6尺,顶剡5尺,女墙至边阔1丈6尺。至清代,石城
屡塌屡修。建国后,旧城仍存。从50年代起,由于城区不断扩大,城门与大部城墙拆
除,唯村西南约250米的一段石墙尚存。
牌坊清末民初,淄川城里纵横交错的各街道路口,矗立着造型各异的牌坊23座,
形成一个光彩夺目的古代石文化群体。在城一村域内的有:迎恩坊、进士坊、南宫济
美坊、天曹显世总部持衡坊、鸾书锡命坊、兰台秉宪殿中执法坊、四世一品三士同升
坊、节贞之门坚贞济坊、节重国维坊和古城十字街口的“四牌坊”。“四牌坊”,俗
名“四牌楼”,其建筑独特,呈现出浓厚的民族风格,整个坊架用精雕花纹方木结构建
造。坊型分上、中、下三部分, 四面用透花木板镶匾。上层用雕刻花纹方木成顶,砌
成斗拱飞檐式,上端四周配装吻吞龙头圆脊,外有“二兽”斜脊,角檐凌空高翘,顶
部全用黄色琉璃鱼鳞瓷瓦装顶,上端四角均装铜铃,风吹铜铃,声传四方。坊上端四
周安装小牌匾,皆有称谓。东西匾曰“恩荣”,北曰“宰相”,南曰“桂林”。中层
四周用透花木板装饰大匾牌,其上,东列历科进士,南列名宦乡贤,西列历科乡举,
北列历代人物及忠臣孝子。其余坊体全是质地坚硬青石结构,用料宏大厚实,柱坊等
部位均雕有造型古朴优美的人物、龙凤、花卉等,石柱两侧的两对石狮,更是威武传
神。
这些牌坊多系明、清两代为本县的名门望族及功名显赫者所立,除四牌楼日军侵
占淄城后拆除外,其余大都在建国后的1950年拆除。
城隍庙位于古县城西街路北,系明洪武三年(1370年) 所建。万历四十八年(1620
年) 曾毁于风,重修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又毁于火,十六年(1659年)又重修,
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再次重修。重修后的城隍庙台阶整齐,石狮雄踞,庙门威严,
广厦数间,布局肃然。门内,高台之上,殿堂壮丽;东西两庑,排列有序。
此处民国时期改作学校,建国后的城隍庙遗迹已残缺不全。到80年代末即全部拆
除改建淄博四中教师宿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