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轶闻轶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6&rec=32&run=13

黑刘庄的由来明代之前,刘庄是张相公庄的近邻村庄,因刘姓居多故名刘庄。该
庄刘姓祖先与西距6公里的西皋刘敏中家同宗。刘敏中(1243-1318),字瑞甫,号中庵,
是被元世祖忽必烈征招的著名儒士,元朝开国汉族老臣,先后历18任朝廷及地方官吏。
他一生为官清正,著述丰富,不仅在元代名震朝野,且青史留名。
元代末年,朝政昏暗,农民起义,遍地烽火。朱元璋举事以后,令部下大洗山东,
在章丘一代曾发生战事。有一天,朱元璋部下奉命到西皋村剿斩刘敏中家人。西皋刘
家闻讯后奔向刘庄逃生。官兵发现后穷追不舍。当追至刘庄庄头时,忽然,黑云蔽日,
风雨大作,天昏地暗,对面看不见人影,追兵如临无底深渊,寸步难行。这时,刘庄
的百姓趁机将逃命者一一领回自己家中隐藏起来,使刘敏中的家人幸免于刀祸。
日后,有人编造说:这是相公庄玄帝阁上的玄帝爷显灵,用红袍遮住了日昼,吓
退了追兵,保佑了刘姓。为纪念这天发生的事情,便将刘庄更名为黑刘庄(又一说:
“黑留庄”)。日久年深,刘庄的居民随着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不再信“玄帝爷显灵”
之说,于是,又将黑刘庄改成原名刘庄。今为本庄的一条街道,称刘庄街。
李开先妙对当铺楹联明嘉靖年间,相公庄当铺街上,有张姓经营的两家当铺,街
东首一家叫东当铺,街西首一家叫西当铺。当时正值鼎盛时期,生意十分红火。周围
数十里之内百姓,每遇应急之需,便来此典当衣物。当铺的东家聘请一位老秀才做师
爷,那秀才,喜欢舞文弄墨,常以雕虫小技招徕顾客。对此东家颇为赏识。
一天,老秀才灵感顿来,得一联语: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反复吟诵,
颇为得意,可又苦苦思索不出下联。无奈,便把联语说与东家。东家听后也很高兴,
当即吩咐师爷将联语书就,贴在当铺门前,并在旁边出一告示,说:“如有能对上东
家满意的下联者,可得赏银200两。”从此,当铺门前时常有三三两两的路人相聚玩
赏附会,递上联语。事隔月余,征得联语100多条,却无东家满意之作。于是又吩咐
师爷将赏银加到300两。
眼下,已是古历八月中旬,天气转凉。有位衣衫不整的老人来到东当铺柜前,回
当棉衣、棉被。老人听当铺伙计报出当银,把借凑的银两一数,尚差三文。尽管老人
再三哀求,当铺依然不允回当。此时,有一位塾师模样的先生一直站在老人身后,刚
才柜台前的情景全都看在眼里,即刻便说:“且慢,让我对上门前的下联,甘愿赏银
不要,谨请还给这位老伯典当的衣物”。那师爷在一旁听得,忙叫先生递上联语。先
生却说:“请拿笔墨,直接书于门上。”东家听后走来,说:“若是书句不雅,岂不
有辱当铺门面!”
先生听后,从怀中取出银票一张按于柜上,说:“东家若不满意,这500两银票
就属贵铺了。”事到如此,东家只好呼唤伙计“笔墨伺候”。
须臾间,先生挥毫在门上书就下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家与
师爷看后,连连称好。当大家在欣赏联语时,那位先生已告辞老人,重新收好银票,
悄然离去了。
事后,东家多方打听,方知先生就是归隐的“嘉靖八才子”之一李开先。
有年楼的传说1541(明嘉靖二十年)大才子李开先罢归故里。两年内,在章丘县内
广置田园,大兴土木,其中在相公庄建“有年楼”一座。先生著《有年楼记》云:
“楼在相公庄宅后场中,翼以二敞棚,贮农器。”楼名取“农民望年”之意。传说后
来奎文街的南楼就是有年楼,但是否确凿,却无法考证。
南楼座落于奎文街中段路南。明代相公庄居住区域仅在当铺街一带,楼址附近当
时尚无居住人家,四周种植庄稼和莱果。楼南距东巴漏河主河道约150多米。
楼有两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楼基东西长8米,楼层3间,进深5米,至楼脊
统高10米左右。淡黄砂石根基1米余高。墙体用青砖垒砌,白灰抹缝。歇山式屋顶挂
小青瓦,前后檐微翘,探出40余厘米。木梁、木檩、木椽、木楼板。下层前墙一门二
窗,拱顶,木制雕花门窗。上层四面各有一窗,窗上木棂,装有可开启的木板窗门,
从楼内可拴闭。在下层的东墙一侧设木楼梯一架,东北角留有方形楼梯口。楼的东西
两侧各建有3间敞棚,供农人贮藏农器,避雨、存粮。这与李开先在《有年楼记》中
所说相吻合。
随着村街扩展,至清代这一带已建满房舍,南楼失去原来贮粮食、存农器的功能,
渐渐闲置起来。不过,却从来无人进住。时间久了便生出“楼内有仙家”一类的说法,
使这所小楼披上一层神秘色彩。传说有一年有些士兵住在楼内,夜里睡下以后,不知
啥时被“仙家”抬到了楼外。清末民初楼西侧形成一巷,因楼得名,叫“南楼胡同”,
一直沿用至今。南楼在建国后因年久失修,楼体坍塌,今仅存断墙一段。
王母训子道存焚书王世睿,字道存,清康熙年间进士。他出身于当铺街一家书香
门第,祖父、父亲皆为庠生。祖父王猷廷尤为忠厚,“与人无争无忤,教耕读,训子
孙,邑候陈公重其德行,赐之匾曰:“:闾佐仪型”。道存深受家庭影响,自幼勤学
苦读,长大后考中秀才,他在40岁中举人、进士之前一直在本地教学。在邻庄寨子村
教书期间,每日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母亲牵挂,每到天晚就在街口等候儿子归来。
这一天,道存回家时间比往常都晚,母亲估计儿子可能遇到什么事情,便询根问底。
道存实告母亲:他一位要好的朋友,看不中自己的妻子,求他写了一纸休书。母亲听
后认真地对儿子说:休妻舍子,历来被人视为是不仁不义之举,这不是知书达理之人
所为。即便是再要好的朋友也不能帮他去做这等事情。道存听了母亲的话,心中不安,
一夜难眠。第二天,他一早便去找到那位朋友,说:昨日为你写的休书,有多处错讹。”
他要回休书,当着朋友的面焚烧了,并对朋友讲了母亲说的那番话。这位朋友也深感
惭愧,从此再不提休妻之事。
相公庄伐树李二矬义保旧时,庄东南张氏墓地里有两座碑楼,一大一小,人称大
碑楼、小碑楼,又称御碑楼。大碑楼是元代张友谅、张斯立两位宰相的家人所建。小
碑楼是元代进士第一张起岩后人所修。时至清乾隆年间,这里柏树成林,郁郁森森,
林木之中胡条、杂草丛生,常有匪盗出没。他们夜间到四庄行窃,白天蔽于林木之中,
借碑楼栖身,给村民造成骚扰,损伤相公庄名声。周围村庄受害的百姓往往说:“相
公庄的匪盗如何”。这引起庄内众人的不满。有一年,一伙人商量后,把柏树林伐掉,
小碑楼也拆除了。匪盗因无处隐身而散去,村民得以安宁。但是,这却引起了张姓家
族的不满,便状告朝廷,说:相公庄人“伐去林中树,拆掉御碑楼,是对朝廷的大不
敬”。在当时,按照封建制度的例律,这是犯下大罪过的。
不知什么原因,张家的状告转到了时任监察御史的李慎修手里。李慎修,字思永,
号雪山,章丘西埠人。此人为官清正,执法严明,断过许多大案要案,深受百姓拥护,
被誉为“白面包公”。也是乾隆皇帝的宠臣。因他身材短小,故有“李二矬”混号。
他接状后,见是告的相公庄人,便颇费思忖。
李二矬的老家西埠距相公庄仅10里之遥,两庄有不少亲戚关系,素日来往甚多,
他也深知相公庄是文明礼义之乡。因此在调查处理此案时就加了几分谨慎。当他把事
情的真象弄清楚以后,认为相公庄人伐树拆楼的行为虽然太过火,可是林中藏盗,祸
害乡里也属事实。所以,在上报朝廷时便大笔一挥,把状子上“伐去林中树”改成了
“伐去林东树”;“拆掉御碑楼”改成“招坏御碑楼”。这样就使这件事的严重程度
减轻多了。朝廷见到李二矬转报的状告,在上面批了两个字“重修”。相公庄接到朝
廷的批示,按照原来的样式修复了御碑楼,了结了这桩案子。“相公庄伐林,李二矬
义保”的美谈便在相公庄世代流传下来。
胡女嫁娶社头出客“相公庄三个官,景震、泰和、王守谦”,这是清光绪年间,
相公庄庄长、社头的名字。他们为相公庄人做了不少好事。有一年,一家从外地新迁
庄东头三角院子住的胡姓居民嫁闺女。按当时的习俗,闺女出门这天要请两位体面的
男士送新娘到婆家,这两位男士称作“送日客”,一般来说是从亲族中选派。可是,
胡家是单门独户,没有亲友近份。不选派“送日客”又怕人笑胡家无人,女儿被看不
起,所以颇受难为。不得已便去找庄长出主意。庄长听过胡家述说以后,当即决定派
两位社头为他们去做“送日客”。在姑娘出嫁这天,两位社头衣冠齐整,骑高头大马
来到姑娘婆家住的牛推官庄村头静候。新娘婆家听说后,赶紧请出牛推官庄的庄长、
社头到村头迎接客人并坐陪。这下惊动了全庄,使胡家脸上大增光彩。事过之后,胡
性逢人便说:相公庄人仁义,懂礼节,从不轻看外来户。因此,外乡人来庄安家落户
的愈来愈多。
王乃霖与魁星楼清光绪年间,大东门里有位名叫王乃霖的读书人,自幼在其祖辈
修建的乐善堂内读书习文。长大以后,认为满腹经纶,踌躇满志。但是,却屡考不中。
清光绪十九年,岁至二十有五的王乃霖,又去应试,仍榜上无名,为此天天闷闷不乐。
一天,他游逛到胡山散心,见山上有座望鲁塔,建筑奇伟。塔顶塑有一尊神像,蓝面,
赤发,目如闪电,貌若凶神恶煞,令人望而生畏。他不知神仙由来,也不晓此塔何人
建造,便去请教山上道长。
道长答曰:这塔,传说是明朝万历年间,旧军孟家会同全县乡老所建。塔高6丈,
上下四层。塔顶的神像是取“魁星点状元”之意。道长一面讲,一面指着塔上的魁星,
又说:你看,他一脚向后跷伸,一脚立于龟头之上;一手捧墨,一手执笔,笔尖指向
章丘城和旧军一带方向。这就是“魁星点状元,独占鳌头,举子、状元多出此地了。
王乃霖听罢,回到家里细想:难怪章丘城一带人物辈出,什么“五里三进士”,
“同榜两兄弟”,原来是那里占去了章丘的好风水。第二天,他又伫立在围墙上仔细
朝胡山方向观看,怎么也望不见那主宰文运、官运的魁星。因此便在一气之下,掏钱
在自己宅院旁边围墙上修建了一座魁星楼(见本章第二节《古迹》)。大门前面的街道
也从此取名奎文街,以期文运亨通。
魁星楼建成后,王乃霖家里还是没出状元。说来事巧,就在他建造魁星楼不久,
庄内王守康(又名宸诰)的孙子王鸿声考中副举,王守康本人也受“钦赐副举”之荣。
王乃霖高兴地对人说:俺东大门里虽然未出举子、状元,相公庄却出了举人,这也是
“魁星显灵”。
1904年(光绪二十九年),王乃霖变卖了祖业东当铺,随张子衡去贵州捐了丰年县
知县。辛亥革命暴发后,又跟张回到山东。
马道地清朝以前,庄东北有一个练武场,俗称“马道地”,意思是跑马练武的场
地。马道地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100米左右。明清期间,相公庄人习文练武蔚成风
气,许多人就是在这个练武场练出本领成才的。
据王家族谱记载,明清两代庄内考中武秀才的人先后有几十名,武举人近10名。
清朝末年西南门里有位叫王宇平的武秀才,武艺高强,攻夫不凡,应试武举时,他刀
枪箭戟无一不精,各场考试,多获好评,心中自是不胜欢喜。在应试箭法时,力大气
匀又成功地拉满三弓,得到考官赞许。眼看这武举就要榜上有名。可是,就在这个节
骨眼上,他突然心血来潮,要加拉一弓,想表现一下自己的功力。万万没有想到,这
一弓没等拉开,膀臂便抖动起来。一蹶不振,全局皆输。此后庄内便多了一条歇后语:
王宇平多一弓拉掉了一个武举--多此一举。
李维汉战死相公翟毓蔚祸害于家1938年古历六月二十六日,日本侵略军突袭相公
庄,残害村民。国民党地方武装翟毓蔚部队的副总指挥李维汉战死在围墙上,部队伤
亡惨重。翟闻讯顿足捶胸,痛不欲生。他流着眼泪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失
李维汉,如折一臂”。他误认为,此次日军突袭是于家庄于璜鑫给日军送信所致,便
对于家庄怀恨在心。
六月底,翟毓蔚修书致于家庄于璜鑫,令其将用来保家护院的抢支全部交出。
于璜鑫当时是名重乡里的开明绅士,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民族
自尊心。曾组织红枪会,剿过土匪张鸣九。对翟毓蔚的恐吓,当然不予理睬。翟老羞
成怒,便命其部于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凌晨,包围于家庄。进庄后,连抢带砸,把于家
庄祸害得不成样子,并绑走21名村民,押往章丘城。二十六日,翟毓蔚命部下将于姓
群众一一刀杀。其中一名叫于本岭的是最后被砍,因刽子手力尽手软,一刀下去颈项
未断,才免于一死。他苏醒后挣扎回家。情景惨不忍睹。
海王爷从前,当铺街有位叫“海王”的人。提起“海王”,全庄几乎无人不知。
“海王”是他的外号,真名叫王守弟。他1886年(清光绪十一年)生,自幼家贫,祖辈
务农。性彪悍,力大过人,遇有不平,敢于拔刀相助。但也往往被人利用干些过头事。
因乳名叫“海子”,故人送外号“海王”,年老以后人们都称他“海王爷”。
青年在家种地时,当铺街西首路南有一家赁货铺,雇了一邦人专为丧主抬棺木架
子,“海王”被雇去当“架子头”。明水东门里李家,寨子村张子衡等大财主家出丧,
柏木套棺有几吨重,都是“海王”领人抬棺运灵。
民国初年,王家一女子嫁给牛推官庄一人为妻,因不堪忍受丈夫的暴虐而自杀身
亡。相公庄王家自然心感不平,王守弟自报奋勇,约人到牛推官庄为女子争气。他在
盛怒之下,竟把水磨子盘搬起来压到男子头上,那施暴虐的男子顿时脑浆四溅,一命
乌呼。
人命官司出了以后,县衙下令捉拿“海王”。王守弟得悉后,撒腿跑了一天,躲
到了泰山上。后又到天津等地打工混穷。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他卖身赴欧当
了华工。历欧洲数国,下苦力,忍辱服役。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他从法国回
国,重归故里。不久成婚,时已过“而立”之年。牛推官庄人听说他回家的消息以后,
又到县衙告他。县官把王守弟传到大堂,见他果真长得憨厚,且言谈直率,又念其参
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功,便免去他的罪过。王守弟回家继续一边种地,一边干“架子
头”。解放后奉公守法,但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始终不加入农业合作社。1958年全
庄唯他没有加入人民公社。家里的2亩地由他与老伴自种自食,无人问津。一生无子
女。1958年病故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