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善行义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6&rec=31&run=13

张氏重教人才辈出元代,庄内村民以张姓居多。张仲、张泽、张斯和祖孙三代人,
十分看重兴义重教,读书育人,尤其重视教育自己的子弟读书求进。在几十年中张氏
家族涌现出许多人物。
张仲,生长于金代,因战乱、疫灾而避难他乡。元代初年携家回庄。他带领几个
孩子苦于耕作,俭省度日,才使家计逐渐恢复。乱世之年,学校尽废,世风日下,他
设立学屋,聘师执教,使庄内子弟得以入学,乡俗为之大变。张仲寿终71岁。其次子
张泽,胞兄早亡,3个弟弟年幼,家庭重任一人担承。平素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
但为子弟买书求学却从不吝惜钱财。享年79岁。
张泽有3个儿子,次子张斯和(1238-1309)终身不仕,为使弟斯立专心致力于学,
随父训,担起全部家务,并购书设馆,聘师教子弟攻读,为改变乡风民俗尽力。他自
己更是以孝事母,以谦待人;不谋求私利,扶弱助贫,别人向他借钱无力偿还,他便
当众将借据烧掉。庄内外一致尊他为“巨人长者”。终年74岁。
张仲、张泽、张斯和祖孙三代人,重教兴学几十年,使庄内学风大兴,民风日善。
张泽的三子张斯立、长孙张友谅及同族张养浩等,皆成为朝廷重臣。张友谅(有传)为
官历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宪帝、文宗、顺宗7朝,官至从一品翰林兼国史院
丞旨,后又升任商议中书省平章政事(第二正宰相),且能为文,善书法,“声望赫赫
三十余年”。其曾祖张仲、祖张泽、父张斯和等也因他而封官晋爵,张姓成为荣耀一
时的望门大族,庄名改崖镇为张相公庄这是原因之一。
张仲、张泽、张斯和、张友谅等故后均葬于庄东南张氏祖茔大碑楼墓田。
一言兴利明朝末年,朝政腐败,大小官吏贪赃枉法,千方百计搜刮民财,百姓苦
不堪言。
按朝廷历制,缴纳公粮一律由百姓自收自解,送至官府统一设置的粮库,百姓称
之为国仓。山东章丘一带划定到德州国库缴粮。每年秋后,老百姓推着大车小辆,肩
挑人抬赶往德州完粮。一路艰辛自不必言,最可恶的是收粮官吏为饱私囊,用大斗、
漏斗作弊,坑害百姓,往往缴一斗米用二斗米还填不满。农民怒不敢言。一旦有人怨
言,轻者鞭打,重则治罪。人们只好忍气吞声,任其盘剥。年复一年,无人问津。
庄内王正言,家居黑刘庄南门里(今刘庄街中段),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子。
他耿直、倔犟,不惧邪恶。家种着几亩薄地,勉强顾家人糊口,深知种田人的艰难。
每年随众人到德州送粮,见斗如虎口,官似豺狼,早已忿忿不平。这一年又见同去纳
粮的一位乡亲因言谈不慎,被打致伤,更激起他怒火满腔。一路回程,他头不想抬,
话不想讲,心里盘算着要打官司,为民请命,吐出心里的闷气。
他先到章丘县衙,状告德州粮官徇私舞弊,请求恩准改掉民收民解送粮办法。他
说:各县在本县缴纳官粮,不仅省人力,也减少中间盘剥。当时章丘县知县姓万,听
他陈诉后,也觉得说的有理。但是,他知道德州粮官与朝廷过往甚密,况且百姓纳粮,
民收民解为多年惯例,小小百姓也想改制还不是螳臂挡车!于是便以“犯上”为由,
判重打二十大板,轰出公堂。
王正言被打得皮开肉绽,心里不服,养好伤后又去府里告状,结果又遭痛打。就
这样,告一状挨一次打,一直告到省衙。王正言遍体鳞伤,曾几次昏迷过去。为养伤
治病,他把仅有的几亩地卖掉,其他家产也典当一空,执意把官司打到底,向官府讨
回一个公道。街邻乡里见他如此刚强执着,无不感动泪下,纷纷捐钱凑粮。在相公庄
集市上有人抬着筐箩为他敛钱、敛干粮。玄帝阁庙上有人为他烧香拜神,祈求玄帝爷
保佑他平安。
事有凑巧,当朝户部尚书谢启光是章丘人,此时正在家中料理母亲的丧事。户部
掌全国财粮,百姓缴税纳粮都在他掌管之下。这时王正言已是九死一生,无路可寻,
便去求这位谢大人。
但是,尚书家宅,墙高院深,不是平民百姓可以随便出入的。王正言以吊唁为由
跨进了谢家门台。从这一日始,他每天半夜从相公庄起身,行至章丘城里正是凌晨,
谢家大门一开,他第一个进门到灵台前送上一刀仪纸。刮风下雨,天天如此。这便引
起了谢家人们的注意。
谢启光在朝为官多年,回乡奔丧对相公庄王正言舍命告状一事已有所耳闻。于是
他招见了王正言,仔细听了他的陈述。
谢启光想:当今皇上崇祯登基不久,一直想改革律制,惩治贪官,以求大明中兴。
王正言的状告也许能引起皇上的兴趣。因此,他处理完丧事以后带王正言晋京见了皇
上。崇祯听罢,果真“龙颜”大开,惩办了德州粮官,取消了民收民解,令各地建粮
库,设粮仓。从此百姓缴粮再不受长途跋涉之劳、更不受贪官克扣之苦。皇上还旨令
地方为王正言赎回因打官司而变卖和典当的家产,并表彰王正言此举“一言兴利”。
章丘知县万长青奉旨为王正言悬挂了“一言兴利”匾额。德州为王正言修建的祠堂上
也悬匾“一言兴利”。
这是发生在公元1634年(明崇祯六年)的事,至今已362载。岁月漫漫,星转斗移,
“一言兴利”匾额一直悬于王正言旧居的大门檐下。相公庄人把这件事作为引以自豪
的美谈代代传颂。据王正言十二代嫡孙王永起回忆:匾长1.6米,宽0.8米,兰色底,
金字。上书:钦敕王正言。下款:崇祯六年仲春毂旦。万长青(章丘县知县)。
此匾在1966年夏“破四旧”时毁坏。
名高雁塔自清朝至今,庄内在王姓家族中,代代传颂着“世睿老爷进藏封王”,
嘉庆皇帝赐匾“名高雁塔”(注:自唐中宗神龙以后,新进士有题名雁塔之举。雁塔
指西安雁塔。”名高雁塔”是形容王世睿功名高过雁塔。)的故事。
“世睿老爷”,指王世睿。世睿,字道存,号龙溪(有传),居当铺街老胡同(后
名雁塔胡同)。他自幼聪明好学,为人忠厚诚实。康熙年间,先中举人,后中进士,
从官川贵,清正廉洁,为一方百姓所拥戴。1732年(清雍正十年),奉旨出使西藏,安
抚边国。他于这年古历九月初九日自成都出发,翻越重重雪山,跨过道道险流,历尽
风霜雨雪,经受艰难险阻,前后年余,走遍十几个小国,克尽职守,终于完成朝廷赋
予的使命。消息传开,在朝廷上下引起震动,也招来一些无端的猜测与嫉妒,有的谎
说王世睿此行半路折回,并没有到达西藏。起初,皇上不肯信这些流言蜚语,但时间
一长,听的多了,也就渐渐生疑。特别是王世睿衣帽整洁地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真
的怀疑起在脚下跪伏的这位老臣是否到了西藏?他没有允许王世睿陈述详情,只是随
便问过几件事就草草退朝了。
王世睿进藏受尽千辛万苦,晋京又受到当朝冷落,心中自然苦不可言。这一年他
已年至六旬,心想:官场险恶,宦海沉浮莫测,何不以年事渐高为由,告退归田,老
来也图个清闲安静。他将此意报奏朝廷,很快得以允准。王世睿带着进藏时朝廷赐的
伴朝銮驾,回归故里,銮驾置于玄帝阁上多年。
他回庄后,依旧住在原来的旧宅。年青时曾在本庄和寨子办学执教,这时他又重
操旧业,在玄帝阁庙设书院教书,余下的时间全部用于写作。本庄地处两水相间之地。
庄阴一条溪流古称天台峪水。它由东北方向出山,绕村穿野,盘旋而下,经庄北而西
流,与东巴漏河相汇成漯河。在这两溪交汇之处,是长年冒着清泉的河湾,人称之为
“龙湾头”,从东北来的溪流自然称作龙溪。王世睿酷爱相公庄,更爱龙溪。他自取
“龙溪”为号,把著书习字的陋室命名“龙溪草堂”。在这里他撰写了大量诗、文,
其中就有留存至今的《进藏纪程》和后来编入《四库全书》存目的《龙溪草堂集》中
的部分作品。
王世睿回乡两年后,他的一位已经任监察御史的学生路经山东,从济南专程到相
公庄拜访他。御史见这位老者还乡后的生活十分清苦,住的是普通民宅,家中没有贵
重之物。回京后将在这里的所见所闻禀呈皇上,并将《进藏纪程》一文呈皇上御览。
皇上看罢,断定原来的流言蜚语是对王世睿的中伤,自感亏对了下臣。于是又下诏重
新启用王世睿,先后在江浦、上海等地任职。1746年(乾隆十年)王世睿病逝,葬于庄
东北。
时隔40多年,乾隆驾崩,嘉庆继位。西藏派出代表晋京朝拜,他们在皇上面前谈
起西藏时,称赞王世睿当年进藏做出的功绩。这引起了当朝对这位故臣的兴趣。嘉庆
皇上翻阅案卷,研读王世睿的诗文,从中发现先皇雍正对这位才智过人、有胆有识的
故臣尚有不公正之处。于是,便降旨给山东地方官府为王世睿追赐“名高雁塔”匾额,
以示褒奖,也显新帝“皇恩浩荡”。
这块匾在王世睿故居胡同门檐下悬挂了160多年,“世睿老爷”的故事传了一代
又一代。人们为纪念这位先人,将其故宅前的巷子也改名雁塔胡同。
据王世睿后裔介绍,“名高雁塔”匾,长1.2米,宽0.7米。1961年烧掉。
乐善好施清代,庄东头有户人家,主人王祚浚虽是九品职衔的小吏,但深明大义,
十分重视教育后代。他的4个儿子,少时个个勤读经书,成人后人品端正,且皆有功
名。因该户居庄东头首家,所以人们都称其宅为“东大门”。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东大门里人丁兴旺,家业兴盛,成为本庄有影
响的一个大户。老三王其相与四弟王其柘,富贵不弃乡里,做了许多有益于村民的善
事。他们出资在当铺街修建义塾,使“井里无力者就学”;“设会课,茶资饭食奖赏”,
招庄内和四乡学子研讨学问,交流文章。这就是后来闻名乡里的“乐善堂”。同治年
间,章丘境内兵荒马乱,其相,其柘带头出资,倡筑围墙,保村护庄。对贫困村民,
救济衣食,资助钱物,受到官府的褒彰和众人的称道。《王氏族谱》记载:其相、其
柘“议设义塾,积钱万贯”“村之无力葬者济之,无力嫁者助之。冬施棉衣、粥饭,
以济贫民。筑圩墙以防盗贼”。“公之善事不胜枚举,亦略叙大概云尔。”“光绪五
年经山东巡抚张奏明奉旨‘乐善好施’建坊”。正在这时,王其柘病故。牌坊未建,
将‘乐善好施’四字刻于他的墓碑上。
王其相,字含章,生卒年月不详。
王其柘,字宜山,其相胞弟。生于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卒于1879年(光绪五
年)。
临财不苟济人之难1852年(清咸丰二年)冬,在本庄河南发生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主人翁是郑希程。
希程,字子山,性情刚直,勤俭孝友,见义勇为。这年冬天,他早起到河南庄头
散步,在道旁的一棵大树下发现一个布包,见周围无人,便坐在树下等候失主,见无
人寻,不得已只好将包带回家中。解包一看,内有女绸衣2件,白银40余两。他认定
这是过路行人遗失之物,遂写拾物单10余张,张贴于四外村庄。约过10天左右,有叔
侄2人来到他家,说:他们姓石,叔名振江,侄名成福,家居长山北李官庄。侄在东
昌府(今聊城)做生意,因母病连夜赶路回乡探视,路经河南庄头时,忽遇狂风发作,
便到土地庙旁树下解囊取衣。风息后匆匆而去。母亲稍愈后,检点行装,始知遗失此
包,自恨不慎,屡寻短见。这时,有人到他家里告诉说:在相公庄曾见贴有拾物招领
单,可以前往认领。因此,叔侄二人前来询问。郑希程听来人叙述之后,让他们把包
内之物一一说明,认为确实无误,便将原物交还他们。叔侄二人五体投地,感激异常。
郑希程慨然说:“物归原主,吾愿足矣!何谢之有?”
郑希程拾金不昧的善行美德被载入《郑氏族谱》,流传芳名。
孝友慈善三代济美郑立志字心一,1818年(清嘉庆二十三年)生。自幼慷慨而有大
志。喜读书,因家贫为谋生计遂弃读就商于高唐县城。清同治年间,捻军起兵,战事
引发,土匪乘机而起,立志脱险回籍,在郑家台子家中开设酒店。开业始,正值兵荒
马乱之时,村众闻讯惊恐,四乡逃避,为防家产被掠,纷纷要求将财物存藏于立志的
酒店里。立志见义勇为,尽力帮助,予人方便。后因乱事吃紧,众人劝他一同迁徙异
乡避难,他说:“我能去的地方,兵祸也能至。遇险而躲避终不是良策”。因此,便
动员乡里众人齐心合作,输财输力,积极参加修筑围墙,保护一方平安。由于他以至
诚至信处事待人,受到乡亲们的尊重。他经营的酒店也日渐兴旺,“遐迩驰名”。
他的兄长早逝,嫂张氏守寡,立志照顾周到,关心倍至。乡里凡有贫穷人上门借
贷,他必尽力资助周济。有一年遇到灾荒,乞丐接踵登门,立志一一相济。有人问他
这样做是否会造成经济上的压力,他说:“自我创业以来,从未因舍施而感拮据。
立志自恨生平未遂读书之志,便延揽人才,聘请先生为师,教后辈读书。因此,
他的儿子、孙子,都随其禀性,继其志向,以忠厚友善传家。晚年,乡里赠送他匾额
以示敬佩。其盛德盛事,至民国年间犹在乡里传颂。卒年77岁。
其子际楷,字模大。1843年(清道光二十七年)生。承父教,性缄默朴实。继承父
业后,虽然家景富裕,但崇尚勤俭节约,他以“外和内严”方法,经营酒店,治理家
务。“门以外融融然,门以内肃肃然”。众人称道:“孝友慈善,父子济美”。189
9年(光绪二十五年)古历三月二十四日,天降大雨,下河涯洪水暴涨,郑家台子宅院
临下河的房屋、牲畜等全被冲没,酒店及家中数十年的积蓄付诸洪流。际楷劫后余生,
触目伤心至极。但他待洪水退去,立即重整家业,恢复经营,使酒店渐复旧观。际楷
因精力耗尽,年55岁而卒。
际楷长子式桥,字惠卿,1864年(同治三年)生,庠生。自幼勤于攻读,成年后设
帐教学,孜孜不倦,跟他上学的人多所成就。他性情醇厚,乐于助人,和睦乡里,恤
孤济贫,所行善事不胜枚举。胞弟病逝后,视侄如同亲生,照顾侄辈仁至义尽。卒年
61岁。这祖孙三代的事迹均载入《郑氏族谱》。
不辞劳瘁勇于赴义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河南郑希泮,字芹生,幼年丧父,孤儿
寡母,苦度日月。因此,他养成了豪迈、侠义的性格。年轻时一度不事生产,日子过
的很不富裕。后来,在母亲的耐心教育下,懂得了世理,于是,顿改前非,刻苦自励,
家景日趋兴旺。咸丰十年他见各地土匪骚扰四乡,便挺身而出,倡办团练,保护村庄,
并积极参与修筑围墙。在操办围墙工程中,他日以继夜,任劳任怨,始终如一地为众
人操劳,威望日高。村里的居民有困难他尽力帮助;有纷争他出面排解,无不悦服,
受到章丘知县蒋庆第的赞赏与器重。后来,相公庄重修玄帝阁,公推他为主办,整修
庙院,扩充僧舍。后因操劳过度而告厥身亡。后人在《郑氏家谱》中对他“不辞劳瘁”,
“勇于赴义”的事迹给予高度赞扬和深切的怀念。
举人之子举人之父清光绪年间,庄内奎文街有位名叫王传戌的人,他的父亲叫王
守康,儿子叫王鸿声。王守康年近半百,矢志不移,精勤于学业,又教子有方,受钦
赐副举;王鸿声年少有为,于光绪甲午年考中副举。王传戌便居于既是副举的儿子,
又是副举的父亲这样特殊地位。不过,王传戌平素以谦和待人,在庄里庄外从不宣耀
自己,更不摆出架子吓人。这“举人之父,举人之子”的说法,是章丘县令逼他无奈
而脱口的。细说起来还有段故事。
本庄河南有位叫王德顺的铁匠,因手艺高超而闻名乡里。1904年德国人修建胶济
铁路以后,路基旁堆放着一些废铁轨。一天,王德顺去文祖送货,返回时路过铁道捡
回两块铁轨,准备打几件器具。不料,没过几天,一个德国人带人到他家搜出铁轨。
德国人用打铁用的钢钳子夹住王德顺的生殖器,活活折磨致死,庄人不肯忍受德国人
的屈辱,到章丘县衙状告洋人的残暴行为。县令来庄查访,明知事实确凿,却不敢触
动洋人,想草率了事。庄内的绅士和头面人物纷纷出面为死者鸣冤。王传戌面见县令,
慷慨陈词,要求县令执法,让德国人偿命。县官见王传戌理直气壮地站着与他辩理,
便喝斥道:“你是何人,为何见本官不跪”。王传戌说:“老朽并非不知礼,只是怕
下跪父母官担当不起。”县官追问他“此话何意”?王传戍说:“卑人是举人之子,
又是举人之父”。并通报了他家两位举人的姓名。县令听罢连连点头。平日他已有所
闻,这相公庄人自明清以来科甲累累,乡贤名士颇多。于是忙令随从为王传戌设坐,
并认真地听了众人对案情的陈述。
从此,王传戌更加受到人们的尊敬。至于那件命案,在那个时代,清政府昏庸无
能,地方官僚对洋人更奈何不得。由于众人的支持,官府出面付给受害者家几个钱,
便不了了之。
为人师尊刘振元,刘庄街人,清光绪年间贡生。生前勤于攻读,擅长书法,为人
厚道,待人谦和,多年设馆执教。虽桃李遍及四乡,却以清贫为乐,尤善于自省自勉。
有一年,他与妻不睦,一时生离异之念。后省悟自愧,日夜难安,便走到西河涯边将
揣在怀里多时的“休书”吞食入腹,这才觉心安理得。他的为人处事,受到众人、特
别是他的学生们的敬重与尊崇。
一年春节临近,他带儿子去明水集市上卖春联,案桌设在明水大街李家门前。正
当磨墨铺纸,准备书写春联时,李家管事人发现后出来干涉。李家是举人门第、明水
的名门望族。门前经常有人出出进进,平时无人在其门前摆生意摊。刘振元认为,时
值年集,摊多人挤,所以对来干涉的人未加理会。这可惹怒了李家管事人,遂请主人
为他助威。这李举人,当年曾随刘振元就读,十分敬佩刘的人品,尊为师长。他出门
后见是刘振元,连称老师,并将他请进家中待为上宾。自己则回到门前集市立于刘的
案旁,为老师代笔书写对联卖。此事在集市上传开以后,众人争相前来买联赏字,使
刘大获收益。散集后,举人亲自送刘至庄前才返回家中。
刘振元在龙华村教学时,该村一财主家发大丧,请来一位名重乡里的绅士“点主”。
刘作为村里贡生出身的教书先生,自然受邀坐陪。可是,当点主人到后,见刘振元在
场,说什么也不肯入坐,只是恭敬地立于刘振元身旁。丧主不明其因,开始时心里纳
闷,后来知道,这位点主人的家父当年曾是刘的学生,他尊称刘为师太爷。刘振元见
此情形,主动告退。点主人才肯落坐主事。
以上虽属点滴之事,却成为佳话,代代在乡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