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古迹景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6&rec=27&run=13

民国以前,相公庄庙、阁、围墙远近闻名,古旧建筑多,古墓地、祠堂分布庄内
外,并有多处景胜。
庙阁旧时,庄内有玄帝阁、姑子庵、文昌阁(庙)、财神阁、龙王庙、关帝庙、土
地庙等。
玄帝阁位于庄北。清咸丰年间围墙筑成后,阁、墙连接,浑然一体。阁下高深的
门洞成为围墙的北门,素称阁子门。
玄帝阁为庙宇式高台建筑。台高约8米,面积约2500平方米。庙台院内正面是高
5.6米的5间大殿,檐下悬“帝德参天”匾额。殿中塑有玄帝神像,两侧各有5尊其他
神像。玄帝像,披发,赤足,金面,红袍,端坐于神位。
大殿对面有朝南的灵门一道,与财神阁南北相望,正对着南北大街。灵门上镌刻
有一副盈联:“披发天作冠,赤足云为履”,横批:“玄天上帝”。
庙台正院的东南角是钟鼓楼,西面是小关帝庙。大殿前植有两棵古柏,枝叶茂盛,
蔚然成荫。阁台下的拱形洞门,高3.8米,宽3.5米,南北长达24.5米,顶为砖石弧碹,
结构严谨。阁子门洞南首东西两侧筑有通往阁台上的两道石阶,东11级,西13级,各
有一道崖门。左右对称,布局合理,巍巍壮观。
大殿两侧配有东西两院。东院有老君堂、药王庙、烈士祠;西院有娃娃殿、菩萨
座、眼光神、送子娘娘等;西北院有僧舍、书院,阁台后正对着遏云楼戏台。阁下,
门洞外是卧云桥,下河流水穿桥而过。遏云楼座落于桥北。阁、台、楼、桥、围墙上
下映衬,错落有致,组成古建筑群。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为庙会,在东院设有庙会小市场,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和赶
会者云集而至。庙阁内香火燎绕,小市场人声鼎沸,下河涯车水马龙。人们烧香拜神
之后,男女有序,分别到大殿后的神棚内和女儿墙上俯观阁下遏云楼戏台上演出的大
戏。
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日是玄帝神“出巡”之日,村民抬着一尊铜铸的玄帝神像巡游
各街,家家户户在门前摆贡,烧香焚纸,祈求玄帝“保佑”富贵平安。各街、各社组
织村民抬芯子、踩高跷、玩狮子、耍龙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如同盛大节日。
玄帝阁修建年代无文献可考。据老人们回忆,庙内一碑碣刻有“贞观十二年”
(又一说九年)字样。又说,该庙与盘泉寺修建年代相近,两处的神像由一人所塑。据
此说来,玄帝阁应是唐代建筑。之后,历代多有修缮。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曾重
修玄帝阁;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再次修玄帝阁;清光绪年间,曾于庙台西北端扩建
僧舍;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相公庄人集资重塑玄帝神像,整修庙院。王育平、
王教木等为玄帝神像描金开光。建国后,破除封建迷信,玄帝阁庙日渐荒废。1958年
后,因年久失修房屋逐渐坍塌。1967年拆除。庙台、殿阁早已荡然无存。只有王育平
在年迈临终之前,凭记忆绘制的一幅玄帝阁正面图犹存庄内。
姑子庵旧时,庄内有“先有姑子庵,后有王家坟”之说。王家坟指王家老墓田。
姑子庵在老墓田东北端。元代以前已有此建筑,具体修建年代和建筑规模无考。古时,
这一带地形稍高,且由此向南伸向巴漏河岸,古人形容这一带有“金龟探海”之势。
姑子庵的老姑子故后葬于王氏墓后附近的高地上。
文昌阁清代至民国时期,本庄有3处文昌阁(庙)。一处在今文明街西端,一处在
郑家庄西首,一处在刘庄门外。
文明街西首的文昌阁,建于1730年(清雍正八年)春。阁台坐北朝南,南北约20米,
东西15米,阁台高5米。东面有17级台阶通往阁台。台院正面有大殿一座,东屋、西
屋各两小间。阁台下的拱形门洞用青石发碹而成。洞门南口与南天门相对,北与刘庄
街相连,古时是相公庄西半部由南天门通往刘庄门外的一条通道,咸丰年间围墙筑成
以后,通道被围墙隔断,出庄改走西南门。
郑家庄西头的文昌阁,建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阁台坐西朝东,是座城楼式建
筑。阁台下的拱形门洞东连郑家庄仁和大街,西对下河涯原通往章丘城的大道。此阁,
南北15米,东西11米,阁门洞高2.5米。阁北面有13级台阶,阁上有3间阁楼。阁周有
1米多高的花墙围绕。台阶下立青石碑一幢,上刻“万古流芳”,“光绪元年三月立”
等字样。占地面积549.4平方米。
刘庄门外的文昌庙,修建年代不详。其位置在刘庄门外偏东、下河涯北岸。庙内
有一大间北屋为正殿,另有两间西屋,两间敞棚。
文昌阁、文昌庙,皆为贡奉文昌帝君的庙阁。传说文昌帝君是玉皇大帝差迁下凡,
主持人间文运和功名利禄的神灵,尤为文人学子所顶礼膜拜。明清以后,乡宦所办书
院、私塾的头面人物每月初一、十五均须到文昌阁祭礼。历史上庄内有乐育书院,各
街设有书房,因此庄内文昌阁多。这些庙阁均在40年代后期或50年代毁坏或拆除。
财神阁位于南北大街北段,玄帝阁以南100余米处的崖头之上,是一处过街城楼
式建筑。此阁建于乾隆初年(1730~1739)。跨街阁门高3米,安装两扇大木门。在建
围墙之前这里为相公庄的北门。阁楼,木板铺地,小瓦挂顶。阁楼内贡奉着财神君塑
像。建国后神像拆除。阁楼、阁门在“文化大革命”中扒掉。
龙王庙位于原大南门里,修建年代无考。有庙堂一间,坐北朝南,神台高1.2米。
紧靠庙西植有一株古槐,树干粗3人合抱不及。民国时期,树心虽空,依然繁茂。古
树弯向东南,每到夏秋季节枝叶蔽日遮天。
旧时,东巴漏河常有山洪暴发,庄民为祈神“保佑”免受水害而修建此庙。建围
墙时,龙王庙被保留。大南门,为避开东来的洪水,在庙前顺势拐向西南方向。进庄
门要东行7米许,再向北入南北大街。建国后,无人再信奉“龙王爷”,1967年,向
阳生产大队用龙王庙神台的石料修建机井浇田。
围墙相公庄围墙,俗称围子墙,又称圩子。南沿巴漏河北岸,北傍下河涯南岸,
东沿生意街以东,西随巴漏河弯曲向北,至文昌阁外错向西北,顺刘家老墓田西侧北
去,至刘庄门一线拆角向东,全长3187米。俯视庄周围墙,东南、东北成弧形,西南
阶梯形,西北略成直角,围周大致呈椭圆状。
清咸丰年间,朝政昏暗,外国侵略势力猖獗,捻军起义,土匪趁机而起。为保庄
护村,庄内经各方会商,议决修筑围子墙。绅士王其相、王其柘及各街、各姓有财力
者慷慨解囊,村民踊跃捐资,全庄人投工出力,于1860年(咸丰十年)破土动工。
修筑围墙不仅耗资,而且占用大量耕地。为避免因占地而引发各姓、各户之间的
纷争,主事者效仿旧军村筑圩的做法:在大致划定的范围内,用一头老牛拖着木犁,
任其自行,犁过之处定为墙基处。所以相公庄围子墙不方不圆,极不规则。
为备建筑材料,沿巴漏河岸垒起几十座石灰窑,昼夜烧灰不停。石灰加土,用水
搅拌成“三合土”为料。筑围墙时,先夯实地基,然后用中间以葛条联结牢固的夹板,
填“三合土”层层夯打而成。按照庄里的规划,各街分段包干,分头施工,年余告竣。
围墙,基厚6米,顶厚2.5米;墙高8米,沿河处加高至10米;墙顶筑有女儿墙,
墙外有5米宽的壕沟;每个垛口皆留有枪眼或了望孔;隔200米左右设炮楼一座。墙周
占地3.5万余亩,约用土石1284万立方米。
庄周共设围墙门10个:有大南门、小南门、大东门、小东门、东北门、阁子门、
新街门、刘庄门、西门、西南门,每道门上均建有门楼。
围墙筑成后,对防御匪患,保村护庄、特别是在抗击土匪张鸣九、保卫相公庄战
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时间围子墙成为相公庄力量的象征,庄民们为之骄傲。
“七七”事变后,日军、汉奸、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地方势力,将相公庄视为要地,
此争彼抢,反复争斗,妄图以围墙为屏障成一方之霸。庄人深受其害。
建国后,围墙的历史作用已告结束。自50年代后期起,在村庄建设和农田建设中
渐被拆除。今仅在原大南门至小南门之间和原南天门附近各存残墙一截。
古旧建筑民国以前,庄内古旧建筑主要有乐善堂,魁星楼、遏云楼、王氏祠堂、
刘氏祠堂等。
乐善堂位于当铺街中段路南,是清同治年间,由王其相,王其柘兄弟2人为办学
而出资修建的一处套院式建筑。据《王氏族谱》载,王其柘“与其胞兄其相议设义塾,
积钱万贯,遂建地基,鸠工庇材,不数载而两院既成,义塾、会课即择地安焉。”又
云:“其相弃世后侄宇烂克继父志,又设会课”,后经肖质斋观察书其额曰‘乐善堂’。”
该建筑南北长33.6米,东西宽13.4米。中间有一隔墙,将整个院落分成南北两院。
大门开在院东北角,门楼上悬“乐善堂”匾额。
进大门为北院,有北屋3间,东、西房各3间。隔墙左右两道圆门通往南院。南院
靠东有2层楼房4间,靠西平房5间。东南建有厕所。房屋为砖木结构,建造考究。大
门内原立有一幢石碑,记载建筑情况,早已毁坏。
乐善堂落成后,先后办义塾、设会课,创办乐育高等小学堂,后改为相公庄小学
校。其产权几经转换,后成为公房,供办学、办公之用。今产权属六村公有。
魁星楼位于小南门东侧围墙上。1895年(清光绪二十年)建成。楼高7米,基座直
径2.5米。楼身呈八角棱形,以青砖垒砌而成。楼顶为木架铁皮结构,以小瓦挂顶。
八角飞檐下,各悬一套铜铃,风吹铃响,庄内外可闻。楼内摆魁星神位,并设有贡桌。
此楼在建国前战乱中毁坏。
遏云楼俗称下河涯戏台,位于阁子门外、下河涯北,与玄帝阁隔河相对,1914年
建成。戏楼统高9米,戏台高2米,台面积50平方米。台基由红砂石砌成。戏楼由4根
红砂石方柱通顶支撑,柱高4米,粗0.3立方米。楼顶四梁八扣,单鞍帽,四角飞檐挑
翅。外形玲珑而壮观。台后横梁上书“遏云楼”3个大字,正中绘有福寿图,老翁、
娃娃,栩栩如生。楼台后接3间戏屋,供演员化装、休息。左右两门为戏台上下台口,
上口横书“情真”,下口横书“形幻”,连同“遏云楼”3字皆为县内曹孟庄名士丁
建池所书。
1914年,民国初立,人心思进。加之这年相公庄一带风调雨顺,庄内人议定修建
戏楼。在修筑过程中,细心设计,严格掌管施工,年内工程告竣。次年农历三月初三
日,借玄帝阁庙会之际,聘来两个戏班,在遏云楼演唱10天。1928年土匪张鸣九聚众
攻打相公庄,开炮炸掉了戏楼朝西北的飞檐,事后修复。1974年拆除。
王氏宗祠俗称王家家庙,位于南北大街中段路西。祠堂内有大殿5间,东西配房
各3间,南屋4间。设大门、二门各一座,偏门一处。占地面积1.299亩。二门墙将正
殿与南屋分成南北两院。北院略成方形,南院东西长、南北窄。正殿前,院内四角栽
有4棵粗壮高大的柏树,树冠遮天,树皮沟纹均呈螺旋式上升状,令人称奇。
王氏宗祠修建的准确年代虽无从考察,但据《王氏族谱》有关记载,可知初建的
时间大致在明代。1369年(明洪武二年)王姓迁居张相公庄后,自三世王秀陆续出现人
才。五世王景,儒学生,明正统年间“充吏通许县县丞”;王官“少入黉宫,长复充
吏”;王鼐国子监生;六世王延寿岁贡监生,先任东昌府清平县教渝,后升任河南陈
留县知县。最早的王家家庙约在此时建成。初落成时,南北大街尚未形成,王家家庙
处王氏老墓田以东,祠堂大门向南,规模尚小。
此后,王氏人丁兴旺,清代又出现一批秀才、举人,康熙、雍正年间王世睿、王
尔藩先后考中进士。为宣扬王姓昌盛,在雍正年间由王世睿主持重修王氏家祠,规模
扩大,大门改向面东。施工后在殿前立有碑碣,碑阴镌刻有王世睿诗一首:
无义之财火上冰,
来时有影去无踪。
只要正义守公道,
自有神明暗视中。
1852年(清咸丰二年),王氏宗祠再次扩建,出现了后来的规模。据《王氏族谱》
载,“其珍、字待聘,监生,举乡饮大宾”,“公与众族公议,鸠工庇材,捐资倡修
筑家祠,未及年余而家祠焕然一新告竣矣。”自清末民初起,庄人在祠内办学、办公。
建国后一度做粮所仓库,后又为向阳小学校址,今为一村幼儿园址。原来的建筑已经
改造。
刘氏宗祠俗称刘家家庙,位于刘庄门外,坐北朝南。1884年(清光绪九年)兴工,
次年告竣。
祠内有砖瓦结构大北屋3间,小北屋两间,大门一处。大北屋后和大门以外均有
空地一截。《刘氏族谱》载:“家祠地基中长二十四步三分,南阔十步,中阔十二步,
北阔十一步”。总面积1.6市亩。清末民初,该祠与原文昌阁为邻,白墙青瓦,林木
森森,为庄西北刘庄门外一景。建国后坍塌。
古墓地相公庄古墓地有:张氏古墓地、王家老墓田、刘家老墓田、郑家族茔等。
张氏古墓地是指元代:张友谅(见传)墓地、张起岩(见传)墓地、张养浩(见传)先
茔,以及张家女茔地。
张友谅墓地,庄内人称“大碑楼墓田”,位于旧时庄东南、巴漏河东畔,今章丘
鼓风机厂相公分厂大车间附近。墓地呈南北向长方形,临河滩原筑有高约1米的鹅卵
石墙,门偏西南,东南有泄水口;进门30米处,有高约9米的碑楼一座,楼内有“龟
驼碑”;碑南有石人、石羊、石猴分两行相对而列。墓地内,另有张友谅祖父张泽神
道碑一幢。
1993年章丘鼓风机厂相公分厂建大车间时,出土“张友谅墓志铭”一方,现存章
丘市博物馆内。铭文见本志附录。
张起岩墓地,庄内人称“小碑楼墓田”,住于大碑楼墓田东北,碑楼高约6米,
楼内有石碑一幢。
张养浩先茔,位于庄东约半公里处,在聚张庄西北。张养浩的曾祖及伯祖张万葬
于此处。茔内也有石人、石羊分行对列,但多年荒芜,至民国时期已残缺不全。
张家女坟地,位于庄北玄帝阁东南侧,是张氏专为埋葬其女士而设的茔地,有9
女葬于此,故又称九女坟。
上述前2墓地均在相公庄至桑园庄路以南,张养浩先茔则在路北、前2墓地的东北
方向。3墓地由西南向东北大致成一线之景。
上述4墓地坟墓早已无存。墓碑及其它地上建筑物,1967年生产队打机井时因用
石料而拆除。
王家老墓田位于原庄内西南部。东邻王氏宗祠,西邻南天门、文昌阁,北靠文明
大街,南倚巴漏河。墓田面积,南北长110米;东西宽,北段50米,南段70米;约占
地6600平方米。因原地势稍高,并逐渐伸延至巴漏河边,故有“势若金龟探海”之说。
墓田始辟于明洪武年间,此后几经修建。其周围,是以三合土打成的围墙,高2
米左右。正南面筑有1间门厦,砖墙瓦顶,黑油漆大门。门前有7级台阶。阶下是庄内
向西泄水的水道,俗称老墓田沟。拾级进门,顺灵道(又称神道)北行约80米左右是始
祖王琛的空墓(注:据王氏族谱(西支)墓碑考载,“王琛墓在枣强”,此处是一座空
坟。)。向南,一世祖王士礼、王士成墓分列其后,至六世墓依次向南排列。
墓田靠东南建有一处供守墓人居住的院落。内有北屋、东屋、西屋等。该院大门
开在东南角,西墙留有通往墓田的便门。民国前,墓地内植满翠柏、花草,有数株枝
繁叶茂的柏树。1941年汉奸队伍“剿共军”驻庄时,与日伪政权勾结,将这些柏树砍
伐一空,供日本人修筑矿井和炮楼。
建国后,废除土葬习俗。50年代,墓田北段曾辟为小学校的操场;后又作露天电
影院和文艺演出场地。60年代,大部分墓田被生产队用于种植蔬菜或果树。1975年,
在北段和西段修建了相公庄联中校舍,现为相公庄中心小学校址。老墓田沟两侧陆续
建成居民住宅,今已经形成一条东西街巷,街名仍称老墓田沟。
其后,王氏又辟两处墓地:一名王家东老墓田,一名王家西老墓田。
刘家老墓田刘家老墓田,位于本庄原西南门里、黑刘庄西南,为宋代世居刘庄的
刘氏所辟。南北向,长方形,南端有青砖砌的塔形碑楼一座,建国前早被拆除;另有
众多石碑。始祖刘信葬于此。60年代后,逐渐建成居民区。
清咸丰年间庄围墙筑成后,将王、刘两家老墓田及张家女茔圈在庄内,成为罕见
的庄内墓地群。
郑氏族茔位于郑家庄东南,俗称郑家老墓田,明代郑氏迁来后所辟。该茔地由护
茔地,前茔地、后茔地组成。护茔地呈南北长方形,占地面积5.999亩,南端建有院
落1处,内有北屋3间,侧房1间,院门面西,院墙外植二柳一杨。前茔地位于护茔地
南段西侧,大致成正方形,占地面积1.5亩。1937年“七七”事变前,茔地内有坟29
冢,植有大小柏树39株。后茔地位于护茔地北段西侧,占地面积1.7亩。“七七”事
变前茔地内有坟34冢,植有大小柏树49株。1938年日本侵略军入庄后,树被伐光,屋
院拆除。1967年,在破除土葬中平掉坟头改成粮田。
巴漏河景东巴漏河自庄东南油坊湾进境,绕庄至西北龙湾头出境入漯,五曲三折,
旧时景致颇多。
窑烟薄雾距庄南1公里处的南窑,位于油坊湾西南,巴漏河水自东向西至窑北20
0米处突然转弯向北。每当傍晚,5座砖窑“泼窑”时,水蒸气随风飘荡在河湾上空,
好象淡淡的薄雾。此时夕阳西下,火烧云自天边飘来,白的是雾,红的是云,交相辉
映,十分绚丽。
碧水桃花小南门外,巴漏河东岸是石砌的护坡,坡上有几十亩桃园。阳春三月,
桃花盛开,一片粉红,花香四溢,醉人心田,站在河西东望,碧水红花,煞是好看。
碑楼对峙庄南巴漏河东岸,大小“碑楼墓田”的两座碑楼,高高耸立,东北西南
对峙;碑楼前有石人、石马、石猴、石羊分列对立,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墓田西侧
河水清可见底。好一幅双楼对峙的风景画。
围壕倒影本庄围墙高达10米,大南门至小南门有一段围墙傍河而建。为护庄,用
大块砂石砌成3米多高的墙基。巴漏河由南来至小南门,沿围墙跟缓缓西去,围墙倒
映在静静的河面上,于河南岸漫步,更觉围墙雄伟壮观。
一桥三凳冬、春,巴漏河水渐少,河面变窄。旧时大南门、小南门处皆无桥。庄
人使用榆木板做成0.4米宽、10米长、1.5米高的大木凳,每三根木凳连成一桥,供行
人进出庄门。说是桥,实则三凳;说是凳,明明是桥,成为相公庄一独特景致。
灰堰秋涛每逢秋汛到来之时,巴漏河如奔马咆哮,山洪滚滚,浊浪滔滔,浪击庄
西南的石灰堰,如雷轰鸣,浪花飞溅,人不敢近前。
南天翠柳南天门外,岸柳成行,春色满园,文昌阁立于园内,掩映在绿丛之中,
实为河上美景。
龙湾锦鳞庄西龙湾头,河面宽阔,水流潺潺,清澈见底,终年不涸。岸上鲜花盛
开,水中锦鳞戏游,是巴漏河又一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