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代(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6&rec=227&run=13

张养浩
书目
《归田类稿》22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由台湾影印出版,大陆有翻印本。
《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归田类稿》本;丛书集成本,民国二十五年据
货园丛书翻印。
《云庄休居自适小府》,明成化年间刊本校勘,民国二十四年重印。
诗文选
一、白云楼赋
二、谏灯山疏
三、时政书
四、齐东圣惠泉碑记
五、先茔碑铭
六、诗·散曲

白云楼赋(白云楼:遗址在今济南市珍珠泉畔。建于金元之际,因当时建于白云泉上,
故名白云楼。此楼为元朝济南公张荣所建,现已无存。)
吁其高哉!兹楼(兹楼:此楼,这座楼。)之有如此兮。括万象于宏敞(“括万象”
句:言白云楼高大雄伟,宇宙万象都可以囊括得下。),飞四阿(飞四阿:即四阿飞起。
四阿,《周礼·考工记》注:“四阿,若今之四柱屋”。这里指飞檐之四角。) 于鸿
冥(鸿冥:远空,高空。) 。初疑阳侯(阳侯:水神名。《淮南子·览冥训》注:“阳
侯,陵阳国侯也。其国近水,(溺)水而死,其神能为大波,有所伤害,因谓之阳侯
之波”。)海底鞭出一老蜃(老蜃:老蛟龙。),喷云雾(喷云雾:喷云吐雾。,
喷。) ,扶舆(扶舆:如同说:“扶摇”,形容自下而上。)五色凝结而成形;又疑大
鹏 (大鹏:传说中的神鸟。《庄子、逍遥游》说,此鸟: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
而上者九万里。”羊角:大旋风名。) 九万失羊角10,踞兹胜境而不去兮,翼
截华鹊(华鹊:指华不注山和鹊山)之烟雨,背摩霄汉之日星。
我来宣郁一登眺兮,众山故为出奇秀,恍然身世游仙庭。凭栏俯视魄四散,耳根
但闻风铁(风铁:即风铎、风铃,悬在楼檐下的小铁铃。)音泠泠(泠泠:声音清越。)。
上有浮云容与卧苍狗,下有惊湍(惊湍:使人心惊的急流。) 澎湃奔流霆(流霆:形容
水流湍急,声如雷霆。)。
忆昔我公分符握节尹东土 (“忆昔”句:我公,指张荣。张荣历城人,乘金末混
乱之机,组织地方武装,雄据章丘、邹平、长山、新城、淄州、济阳一带,后投降元
朝,授官山东行尚书省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符节,符信,古代使臣所持节之一
种,这里指印玺。东土,古代泛指今陕西以东地区,这里指今山东一带) ,声名遐迩
流芳馨(遐迩流芳馨:远近流传您的美名。)。脯麟脍凤,群贤此日方高宴,不意有奸
闯境(有奸闯境:指李率兵攻打济南。李占据益都一带,1262年(元世祖中统三年)
叛元,投归南宋,既而率兵攻打济南府城。有奸闯境指此。) ,阖城万室无一宁。公
乘疾传出闻上 (“公乘”句:据《张公神道碑》说:当李攻打济南时,张宏“偕其
祖济南公告变京师”。济南公,即张荣。张宏,张荣之孙,后袭封济南公。传,这里
指驿站的车马。上,指皇帝。),乱臣必讨存诸经(“乱臣必讨”句:《春秋公羊传·
宣公十一年》:“天下诸侯有无道者,臣弑君,子弑父,力能讨之,则讨之可也”。
经,指儒家经典,如《春秋》、《论语》等。)。雄兵一夕自天至,纵余(纵余:赦免
奸贼首领以下人员的罪过。)渠帅(渠帅:“盗寇”的首领,此指李。)独典刑(典型:
常法。这里指按常法处置。)。九重赐券(九重赐券:指皇帝赐予丹书铁券,使其世代
享有免罪、官赏的特权等等。)且与盟,带砺(带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说即使黄
河狭窄到如衣带,泰山磨减到如砺石,只要国家永存,恩惠施及于功臣之后代。后因
此以“带砺”喻功臣爵禄世代永存。)宠光浮动堂与庭。
惜余才疏生晚后机会,不及奋笔为拟燕然铭 (燕然铭:指在燕然山上勒石纪功的
碑。燕然,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杭爱山。后汉窦宪打败单于,追至燕然山,
勒石纪功而还。)。雄心霸气龙韬虎略(龙韬虎略:皆指用兵的策略。龙韬,兵书篇名。
旧传太公兵书有六韬:曰文韬、武韬、龙韬等。虎略,即“六韬”中“虎韬”的变化
说法。) 见无复,空闻燕鹊鸣幽扃。(幽扃:幽深昏暗的门窗。)当时风景今尽易,惟
有风光山色无年龄。朱帘香歇桂花老,(金铺:即铺首,铜制衔门环的底座。)金铺色
暗苔痕青。长歌慷慨吊陈迹,风动仿佛来英灵(英灵:即灵魂,对死者的美称。)。忽
然暮色自远而至兮,断霞斜照互明灭,诗成欲扫云间屏 (云间屏:意思是说天空彩云
犹如屏风。) 。贪徵兴废(贪徵兴废:一意探求兴亡之道。贪,贪恋。徵,求索。)玩
余景,须臾不觉一轮古月升东溟。(东溟:东海。)

谏灯山疏(这篇奏疏是上给元英宗的。《元史·英宗纪》说:1321年(元英宗至治元年)
春正月,“帝欲以元夕张灯宫中,参议中书省事张养浩上书谏止,帝遽令罢之。曰:
‘有臣若此,朕复何忧。自今朕凡有过,岂独台臣当谏,人皆得言。’赐养浩帛二匹。”)
至治元年正月初七日,大中大夫(大中大夫:元朝第18阶文散官名,从三品。)参
议中书省事(参议中书省事:元朝中书省参议府官员,正四品,职责为预决军国重事,
管辖六曹,掌管左右司公文。) 臣张养浩,谨斋沐信宿,顿首百拜,昧死实封,献书
于皇帝陛下。
伏念臣养浩才行无奇,窃食于官殆三十年矣! 每愧出仕明时,无有寸报。兹盖伏
遇皇帝陛下英明仁孝, 自登大位, 近除凶慝,远镇边荒,亲祀祖宗,溥恩黎庶,薄
(薄:发语词,无义。) 海内外为臣为民者,无不欢忻踊跃,以为世祖(世祖:指元世
祖忽必烈。元太祖之孙,1260年(南宋理宗景定元年)即位,建年号中统,后改为至元。
1271年(至元八年)建国号大元;次年,建都大都(今北京)。1276年(至元十三年)灭宋,
统一全国。在位35年,庙号世祖。) 规模,复见今日。而陛下又颁诏旨,凡百政务,
一遵世祖皇帝旧制,为臣为民者愈益欢忻,思观治化。
臣养浩近闻一事,不无所疑,欲默不言,受国厚恩,有所不忍;欲言,恐天威一
震,势无生全。然人臣事君,宁坐犯颜,不敢缄默。外人皆曰:“今岁正月十五夜,
圣上欲于宫中结绮为山,树灯其上,盛陈诸戏,以为娱乐。”臣养浩初闻其事,意为
妄传,岂有万乘英明仁孝之君,临御之初,而肯为此浮华无益之事。既而质诸近侍,
颇以为然。臣养浩不敢远引古昔,钦惟我世祖皇帝在位三十余年,每值元夕,虽市井
之间灯火亦禁,盖圣人之心所虑者远,所防者深,况宫掖之严,尤当戒慎。往岁曲律
皇帝 (曲律皇帝:指元武宗海山。元顺宗长子。成宗逝世,1308年右相哈刺哈孙迎即
帝位,建年号至大,在位4年,庙号武宗,蒙古语尊号曲律皇帝。),由辅导非人,创
构灯山,喧哄数夕,迄今中外百官,嗟惜不已。虽取乐于一时,而史册书之、适足为
大不乐于千载。臣养浩于今月初六日,密言此意于左丞相拜珠 (拜珠:元蒙古札刺儿
氏,安童孙。武宗朝袭为宿卫长,仁宗朝任太常礼仪院使。英宗即位,先后任中书平
章政事,左、右丞相。后被铁木迭儿余党杀死。) ,丞相第曰:“已知”。臣养浩不
胜蝼蚊微诚,尘渎天颜,僭陈所见。伏愿皇帝陛下,以世祖皇帝崇俭虑远为法,
以曲律皇帝喜奢乐近为戒,寝其灯宴,止其所为之山。臣养浩虽获罪于圣明,而于平
昔报国之心,庶少白今日矣。其从与否,伏乞圣鉴。
臣养浩俯伏玉阶,罪当万死,诚惶诚恐,顿首谨言。

时政书(此书写于1310年(元武宗至大三年) ,上奏元武宗海山。庚戌,是元武宗至大
三年的干支纪年。此书号称万言书。)
(庚戌年上)
奉政大夫(奉政大夫:元朝第27阶文散官名,正五品。) 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对百官
进行纠察、弹劾的监察官之一,是御史台下属机构察院的官员,正七品。) 臣某,谨
斋沐信宿,昧死奉书皇帝陛下。
伏闻御史,言官(言官:御史本是纠察、弹劾百官过错的官员,这里的“言官”,
是指向皇帝进献弹劾百官过错之言和规劝皇帝谏言的官员。) 也。人君深居九重,耳
目有不及者,设监察御史言之。是知御史者,实朝廷耳目,人主所倚以为聪明者也。
伏自世祖皇帝(世祖皇帝:即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南宋理宗景定元年)即位;12 71
年(南宋度宗咸淳七年)建国号为元,定都燕京。灭宋,统一中国。又征日本、服高丽、
破交趾、降缅甸,臣占城、南洋诸国,均来朝进贡。在位35年,庙号世祖。) 立御史
台(御史台:元朝中央监察机关,设立于1268年(元世祖至元五年)。始立时,设官为:
(御史)大夫,从二品;(御史)中丞,从三品;侍御史,从五品;治书侍御史,从六品;
典事,从七品;另有检法和狱丞。1270年(元世祖至元七年)以后,其官位设置多经变
改。),迨今五十余年矣。昔阿哈玛特(阿哈玛特:又译为阿合玛,回族人。被元世祖
重用,官至平章尚书省事,掌管财政,实行扑买、理算诸法。因贪侵财富,强占民田,
屡被朝臣论斥。1282年(元世祖至元十九年),益都千户王著借太子做佛事诱杀之,世
祖追查其罪,抄没其家。)饰奸乱政,台谏(台谏:台指御史台台臣,谏指向皇帝进献
规劝之言的谏官。)不言,为盗杀之;僧格(僧格:即桑格,元畏吾儿人。好言财利,
世祖喜之。官至平章政事等,欺上凌下,紊乱政事,1291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被
弹劾,阴历七月被处死。) 罔上酷下,迨其诛灭,世祖皇帝震怒。台臣不先事而言,
几至危殆。是知国家未尝负言官,而言官则有负国家者矣。况陛下方总群策,以收太
平之功,责言于人而以言责之,万不如是,致使或尔,死自其职,又何避乎!
臣自承乏言官,常欲披肝沥胆,具白当世之务。以父年喜惧 (父年喜惧:言父母
寿高年老,既高兴又担心。),章成复毁者自于再三。倘朝廷怜其居职不能不言之心,
少赐清闲,使竟其说,或诛或窜,止于臣身,则受辱之日,皆感恩之年也。
臣尝观自古国家之难,多伏于治平无事之日,为人臣者欲及未然而言,则恐败无
实迹,人主忽焉而莫之信;欲俟已然而言,则又恐事成不救,贻人主无可奈何之忧。
世徒知听言者难,而不知进言者为尤难也。夫子之于父,非不亲且敬也。惟亲也,故
有过不敢斗争;惟敬也,故争之不敢不尽其诚。为父者若曰:“吾尊也,汝卑也,奈
何汝不我从而欲我之从汝?”言或及此,则人子之职堕矣!臣之于君,与是奚异!
伏惟皇元有天下垂百馀年,始则太祖皇帝(太祖皇帝:即成吉恩汗,姓奇渥温氏,
名铁木真,世为蒙古乞颜部长。先后平定鞑靼,乃峦诸部,1206年 (南宋宁宗开禧二
年) 在斡难河畔建立蒙古国、即大汗位,加号成吉思。此后,出兵攻打西夏与金,逼
其请和, 并于1219年 (元太祖即位之十四年) ,率大兵西征,攻占中亚大片土地。1
223年(元太祖十八年) 还师,1227年(元太祖二十二年)灭西夏,后病死六盘山。庙号
太祖。)以义兵起朔方,次则宪宗皇帝(宪宗皇帝:即蒙哥。1235年(太宗七年)率师西
征,败钦察汗、斡罗斯等。1251年(南宋理宗淳十一年)即大汗位,镇压反叛势力,
改革弊政,派其弟忽必烈处理漠南汉地军民事。明年,命忽必烈南征。1258年 (元宪
宗八年),大举攻宋,克汉中,入四川。在钓鱼城下死于军中。在位9年,庙号宪宗。)
以勤劳绍国统(国统,常指君主的世系。),次则世祖皇帝以赏罚一天下,又次则成宗
皇帝(成宗皇帝:名铁木耳,世祖之孙。1293年(元世祖三十一年) ,受命为皇太子,
任总兵镇守北边。明年世祖死,即帝位。限制诸王投下,减免江南部分赋税,又编辑
整理律令,保持守成局面。以兄子海山镇漠北,讨平西南夷的叛乱,遣使巡行天下,
罢贪官污吏18400多人,审理冤狱5176件。在位13年,庙号成宗。)以简重守成功,列
圣相承,咸有彝宪。初陛下(陛下:指元武宗。名海山,1299年(元成宗大德三年) ,
代宁远山阔阔任总兵镇守北边,连败海都兵。1304年(元成宗大德八年),封宁远王。
1306年(元成宗大德十年),连兵额尔其斯河,逐海都子察入儿。成宗死,拥兵南还,
即位上都。滥行封爵,稍变至元、大德之政。在位4年,庙号武宗。)抚军漠北,天人
胥顺,灵旗听指,辄以捷闻,中外之心愿其即真,悬悬焉殆如农夫之望岁。会奸谋内
构,欲僭宸极 (“会奸谋内构”及其下句:指成宗死后,武宗远在漠北。安西王阿难
答先至京师,和左丞相阿忽台、平章八都马辛等相勾结,欲推成宗皇后伯要真氏称制,
阿难答辅之,以拒武宗,故称其“欲僭宸极”。),天下之人皇皇焉,又如盗入其家,
靡所宁止。赖宗庙之灵,社稷之佑,太母元帝(太母元帝:指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为武宗之弟。他在母亲的支持和李孟的辅佐下,粉碎了阿难答的阴谋,迎武宗至京师
即帝位。)之断,虐焰已灰。期月之中,民之翘首企足以迟六飞(六飞:言天子之车驾
六马疾行若飞。这里代指皇帝。) 之至者,不契而同,遐尔一意。后闻正位上京,士
贺于朝,民庆于市,于以见臣庶之欣戴陛下者,可谓至矣。以陛下孝武英睿,鸿福永
年,因民之心,仍祖宗之宪,少抑浮费,则隆熙之治可必底无疑,固不必纷弦更张,
求胜前人为也。传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道在迩”2句:见《孟
子·离娄上》。) 。”又曰:“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监于”2句:见《书·说
命下》。) 。”前辈亦云,“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天下”2句:《旧唐书·陆
象先传》:“天下本自无事,只是庸人扰之”。) ”。伏愿陛下详味斯言,则致治之
方,有不难见。大抵厥今天下,譬则一室,祖宗基构涂茨,靡微不完,但陛下择一二
端重耆臣,谨而守之,自可坐享亿万年无疆之庇。况陛下龙飞(龙飞:指天子即位。)
之始,已诏中外,凡百一遵世祖皇帝旧制,当时识者佥谓圣心及此,幸孰大焉。而近
年以来,稽厥庙谟,无一不与世祖皇帝时异者,岂陛下欲自成一代之典,以祖宗为不
足法与?将臣下工为佞辞阴变之,而陛下不知也?世祖皇帝时官外者有田,今则假禄
米以夺之;世祖皇帝时江南无质子(质子:指质子军,取诸侯将相子弟充当。),今乃
入泉谷以诱之;世祖皇帝时任人必循格,今则破选法以爵之;世祖皇帝时守令三载一
迁,今则限九年以困之;世祖皇帝时楮币有常数,今则随所费以造之;世祖皇帝时省
(省: 指宰相府。 在元朝, 宰相府有两个:一是中书省,设官为:中书令,可称为
“总宰相”,一般由皇太子担任;其下是右、左丞相,正一品,可称为“第一正宰相”;
其下是平章政事, 从一品, 可称为“第二正宰相”;其下是右、左丞,正二品,是
“第一副宰相”;其下是参知政事,从二品,是“第二副宰相”。二是尚书省,时设
时撤,最高官是尚书令,相当于中书令;其下官职及其品秩同中书省。) 台各异迁,
今则侵其官而代之;世祖皇帝时墨敕(墨敕:用墨笔书写的诏敕,常由禁中直接颁发,
不经过外廷。) 在所禁,今则开幸门以纳之;世祖皇帝时课额未尝添,今则设苛禁以
括之;世祖皇帝时言事者无罪,今则务煅炼以杀之。彼当国者始言齐政令以民瘼,
今则瘼愈剧而政令纷然;始言实钞法以阜邦财,令钞法愈虚而经费日诎;始言下情弗
达,今壅蔽日甚;始言一新视听,今遐迩怨咨;始欲去弊而弊益繁,始欲变法而法愈
坏,其他奸谋诡计,谬论诈忠,以荧惑朝廷、欺天罔人,惟已是利者,殆难枚举。臣
欲默而不语,则恐厥后事功不效,为台臣者责无所逃;欲缕(缕:委曲。)言之伏
见陛下信彼方深,任彼方笃,非造次一语所能回。然竟不免冒雷霆之威,终为国家言
者,诚不忍祖宗百余年富实完美之业,一旦为二三小人幅裂而丝棼之。此臣所以不避
一身之祸,上为列圣惜,下为天下百姓忧,欲使彼闻而改之,不致有挠栋覆(覆:
鼎中食物倾出,喻不胜任而败事。)之虞,以成朝廷图治美意云耳。
今姑举其害政太甚者一十事,试为陛下言之。
一曰赏赐太侈。盖闻自昔国家之制赏典,将以来有功,昭有德,砥砺群情,鸠集
庶事者也。故功有大小,赏有重轻;德有厚薄,爵有高下。轻其所重,则勤劳之人解
体;高其所下,则侥幸之徒生心。是以善为国者,当其可赏,虽仇而不吝;其不可赏,
虽亲属不以假之。况货财非从天降地出,皆世祖皇帝铢累寸积而致之,百姓罢精殚力
(罢精殚力:劳心费心。罢,通“疲”,劳累。殚,尽,竭尽。)而奉之,将外供上帝
百神之祀,成朝聘(朝聘:古代诸侯定期朝见天子。) 享之礼(享:诸侯之间聘问
相见之礼。) ,待边陲征戌之需,备年岁凶荒之变。施当其度,则国足民逸,上下裕
如;少失其宜,则国困民乏,中外骚动。陛下所知者,谓堂堂天下,何珍不有,何奇
不臻,随取随盈,故不靳惜;而不知四方万里之外,穷乡狭邑,疫氓妇,发鹤于耕,
手龟于织,采玉者蹑不测之危,煎卤者抱无涯之苦,拣金求珠者冒莫能度量之深,比
至积微成巨,剔伪存真,变恶为美,改朴以文,不知为日几时,为功几许,为费几何,
然后得入有司(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事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之选。其上之
也,水焉则舸,陆焉则舆。其成其贡,其来其入,其始其卒,在下者有如此之难,苟
因以笑之欢,一醉之适,不论有功无功,纷纭赐予,岂不灰民心靡国力哉! 昔我世祖
皇帝临御三十年,乘舆服御皆尚俭素,左右之臣虽甚爱者,未闻无故而得尺帛寸金之
赐,故能外芟寇乱,内杜臣奸,国用日饶,威权两盛,兹非万世圣子神孙所当取法者
欤! 伏睹陛下即位以来,每及民瘼,常欲锐意愈之,其子爱元元之心,非不切矣,然
四三年间,呻吟者尚多,岂非朝廷于恩赏庆赉之际,或未惜欤! 《易》曰:“节以制
度,不伤财,不害民(“节以制度”3句:《易·节》卦:“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
度,不伤财,不害民”。孔颖达疏:“王者以制度为节,使用之有道,役之有时,财
不伤财,不害民也”。)。”《语》曰:“节用而爱人(“节用”句:出自《论语·学
而》篇。) ”。臣尝岐而二之,今乃知节用斯爱人,伤财斯厉民矣。伏愿自今凡有所
赐,上思世祖皇帝惜财富国之意,中思圣人制度之言,下思百姓殚力罢精之苦,将不
待旁取他求,而公私无不给矣。
二曰刑禁太疏。窃闻法者天下公器,将以威奸弼教囿民于一者也。比见近年臣有
赃败,多以左右贿赂而免;民有贼杀,多以好事赦宥而原。加以三年之中,未尝一岁
无赦,杀人者固已幸矣,其无辜而死者冤孰伸耶?故古人以赦为偏怙者,政以谓此。
按《书》:“眚灾有赦” (眚灾有赦:《书·舜典》:“眚灾肆赦”。眚灾,因过失
而造成的灾害。《传》曰:“过而有害,当缓赦之”。)“五刑之疑有赦(五刑之疑有
赦:见《书·吕命》。五刑,各个时代有所不同,这里指古代的墨、劓、、宫、大辟
5种刑罚。这句话是说:刑疑赦从罚,罚疑赦从免,其当清察,能得其理。)”。《周
官》赦宥之法: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误,三宥曰遗忘。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
三赦曰蠢愚(“周官”以下7句:见《周礼·秋官》。周官,即周礼,宥,宽大,不识,
谓愚民无所识,则宥之。) 。肆赦之原,盖出乎此。叔世往往以赦为可禳灾祈福,故
尝轻易频数,抑不知福者由人积德累行而生,非纵恶惠奸之所能致。为田而护稂莠,
徒损苗稼,不足以言仁;为国而宥奸贪,徒挠善良,不足以言福。贵为天子,何灵不
佑,何祉不集,尚奚假彼狴犴 (狴犴:本是传说中的一种走兽,古时常把它的形象画
在牢狱门上,故又代指牢狱。) 胥靡之助。使其宥而知改,犹或庶几,如狃恃宽恩,
岂不益滋其恶?意者以为先犯幸而不死,今犯即前日应死之罪,两御人货而止坐一罪
于我已多,况今犯未必死我,因而远引虚报,根连株逮,故蔓其狱,未及朝岁,又复
宥之,岂人性固恶,防范不能制哉! 诚以在上者开其为盗之途故也。又古之赦令出人
不意,今诏稿未脱而奸民已复群然诵之,乘隙投机,何事不有?以致为官者不知所畏,
罪露则逃;为民者不知所惩,衅深益炽。又古者犯法受刑,今也犯法受赏。其曰秃鲁
麻者,尤为奸盗之招,深损权威,甚非导民以善之义者。汉司马吴汉(吴汉,字子颜,
南阳宛人,家贫,以贩马为业。后归汉光武帝刘秀,拜偏将军,伐蜀,与公孙述战,
8战8胜,又北击匈奴。位至大司马,封广平侯。) 病,光武问所欲言,他无所及,惟
曰:“愿谨无赦”。诸葛亮治蜀,军旅数兴,赦不妄下,而敌人畏之。唐太子承乾为
长孙皇后病, 请肆赦以求福。 后曰:“赦者,国之大事”,惠奸败法,何福之为 (
“唐太子丞乾”以下数句:见《旧唐书·长孙皇后传》。皇后长安人,隋右卫将军长
孙晟之女,少好读书。年13,嫔于大宗。太宗即位,立为皇后。性节俭,对亲属要求
严,坚持不预朝政,史称“贤哉长孙,母仪何伟!”为太宗良佐。)?是知自古明君、
良臣、贤淑之后,固未始以数赦为美事也。伏望朝廷,自今臣有犯法,止左右毋得祈
请好事。当原者,先老幼疾废,其余犯者一丽于法,如此则刑罚中而臣下肃矣。
三曰名爵太轻。伏睹陛下正位宸极、皇太子册号东宫以来,由大事初定,神器再
宁,喜激于中,故于左右之人,往往爵之太高,禄之太重,微至优伶、屠沽、僧道,
有授左丞、平章、参政(平章、参政:平章指平章政事,参政指参知政事。)者,其他
因修造而进秩,以艺伎而得官,曰国公(国公:元朝第3等爵,正二品。) 、曰司徒、
曰丞相者,相望于朝,自有国以来,名器之轻,无甚今日。夫爵禄,人君之所以砺世
磨纯,使天下之人骏奔事功而不容后者,以其有此而已。故《书》谓:“官不及私昵,
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官不及私昵”4句:见《书·说命中》。蔡沈注说:
“六卿百执事,所谓官也;公卿大夫士,所谓爵也。官以任事,故曰能;爵以命德,
故曰贤。惟贤惟能,所以治也。私昵恶德,所以乱也”。) 。”苟不论臧否劳逸,因
一时之欢,辄加以极品之贵,则有功者必曰:吾艰苦如此而得是,彼优游如此而得是,
则自今孰肯赴汤蹈火,以徇国家之急也哉! 大抵人所以重夫势者,以众人不能皆高而
己独岿然,众不能皆丰而己独绰乎有余故也。譬则狐白凤锦,惟服者少,故人以为贵,
若人人服之,则与毳布奚异焉。使其受而知足,犹可万一,等而上之,厥心溪壑,其
为患也,庸有既乎?名爵于人,何以异此?夫与夺轻重之间,则朝纲张驰,人情离合,
国体强弱系焉。古之人有见乎此,故宁赐人以金帛他物,不以天下公器假人。卫仲叔
于奚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卫仲叔”2句:《左传·成公二年》卫侯命孙
良夫帅师伐齐,失败。卫人仲叔于奚救了桓于。事后,卫赏仲叔以邑,仲叔不要;请
以曲县繁缨以朝(即以曲县令身份去召见卫候)。卫候答应了他。繁缨,诸候之马饰。
孔子认为这样做不合适,因为名与器是国君所掌管,不可以假人。“若以假,与人政
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故不如“多与之邑”。) 。湖阳公主为子求郎,
汉明帝以为苟非其人,民受其弊(“湖阳公主”3句:见《后汉书·明帝纪》。“馆陶
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且其人,则民受其殃,
是以难之。”汉明帝:汉光武帝刘秀之四子;湖阳公主为刘秀之女。) 。我世祖皇帝
朝,伯颜丞相 (伯颜丞相:元蒙古八邻部人。受元世祖赏识,留为侍臣。历任中书左
丞、同知枢密院事。1274年(元世祖至元十一年),以左丞相行省荆湖,总帅襄阳兵攻
宋。1275年(元世祖至元十二年) 攻占建康(今南京),升行省右丞相。兵分3路进逼临
安(今杭州) 。次年正月,宋幼主出降。故谓其“负平宋大勋”。)负平宋大勋,官止
金紫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元朝第5阶文散官名,正一品。) 。今朝廷诸大臣不知
有何勋何戚,无一不阶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元朝第1阶文散官名,正一品。)
者,使其有伯颜丞相之功,则不知复以何官与之?伏望自今量加沙汰,其有夙尝近侍
立功漠北奉特命而官者,听其仍旧以贡献以请谒。如墨敕科封之类,下有司拘括,已
授者满日黜降,未授者一遵选格差除,如此则侥幸者无隙可乘,朝廷尊而名爵有所劝
矣。
四曰台纲太弱。夫国家之有台宪 (台宪:即御史台,因御史台又叫宪台,故称。
但这里代称御使。) ,犹边陲之有御兵,虽敌人远遁,而反侧之患不可不防。虽奸党
敛踪,而专擅之谋不可不察。其或见敌人之来而攻之过惨,闻小人之僭而击之失实,
在上者则当嘉其为国优而容之,以伸其勇敢之气,而收他日缓急之用。且责言于人,
而以言见罪,是犹饮人以酒,而以醉见疏,驭下之术恐不如此。昔我世祖皇帝每戒饬
台臣及下求言之诏,必曰:“其言可采,优加旌擢;如不可采,亦无罪责”。夫冕旒
(冕旒:皇帝的代称。)之前,言不中礼,宜若可罪,然国制不论者,盖恐因一人而沮
天下之善,为细故而失天下百姓之计也。苟以一言不中,径加诛戮,则天下必将箝口
结舌,无复告以善道者矣。上下闻善,则何弊不生?昔唐太宗尝曰:“自古帝王有兴
有衰,犹朝之有莫,皆为蔽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以至灭亡。朕既深居九重,不能
见天下事,故布之卿寺(卿寺:九卿山官府。)以为耳目,勿以天下安宁,便不存意。”
观太宗之言,与我世祖皇帝求谏之意,数百载下若出一辙。於戏,圣哉! 伏惟御史台
乃国家耳目所在,近年以来,纪纲法度废无一存。昔在先朝,虽掾史之微,省亦未尝
敢预其选,今阖台之官皆从尚书省调之。夫选尉所以捕盗也,尉虽不职,而使盗自选
之,可乎?况中外之司,论其关系,重者无过省台,就二者言之,台为尤重。盖省有
宰执为朝廷股肱,台有言官为朝廷耳目,夫人必先聪耳明目,然后乃能运用股肱,若
耳目有所蒙蔽,股肱虽能运动,讵得如其意乎! 以是论之,则人主苟欲保全宰相,莫
若精选言官。言官得人,则宰相必恒恐俱修省,不致颠危;言官不得其人,则宰相必
肆行非度,卒与祸会。是知言官之严,乃宰相之福;言官之懦,乃宰相速祸之阶。臣
尝观史籍所载,自古奸臣欲固结恩宠移夺威福者,必先使台谏默然,乃行其志。为人
上者,苟不时引台臣,访以得失,则奸至前而不察,弊盈外而不知,衅伏中而不闻,
庶绩隳而群心摇矣。臣固知堂堂圣朝,万无许事,然臣自弱冠从事,久叨国恩,不胜
拳拳报上之诚,所以不容不言于未然也。
五曰土木建筑太盛。比见累年山东河南诸郡,蝗旱荐臻,疫 (疫:灾、病。
,恶气,灾气。意思指天地四时之气反常而引起的破坏和危害作用。) 暴作,郊关
之外,十室九空。当此灾异之时,朝廷所宣减膳彻乐,去畿(去畿:去关市之税。)缓
刑,舍禁蠲征(蠲征:免除赋税。),损服御,发仓瘐,止贡献,停一应不切之役,下
纾民力,上答天心。今闻创城中都(中都:元代建行宫于兴和路(在今河北张北县北),
该地为往来大都、上都、和林以及西域之间的交通要道,故有中都之称。) ,崇建南
寺,外则有五台 (五台:五台山,在山西省东北部,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元武
宗时屡有增修,仅1303年(元武宗大元年)两次修建佛寺,就调军7000余人充役,可见
工程之大,耗费之多。)增修之扰,内则有养老宫展造之劳,括匠调军,旁午(旁午:
交错,纷繁。)州郡。或渡辽伐木,或济江取材,或陶甓攻石,督责百出,蒙犯毒瘴,
崩沦压溺而死者,无日无之;粮不实腹,衣不覆体,万目,无所控告,以致道上
物故者,在所不列。似此疲氓,使佛见之,陛下知之,虽一日之工,亦所不忍。彼董
役者,惟知鞭朴趣成,邀功觊赏,因而盗匿公费,奚暇问国家之财诎,生民之力惮哉!
夫自古帝王非无土木之役也,惟相时而举,度力而行,可则兴,否则辍,其有必为不
容已者,则基焉(基焉:打基础。这里可理解为“先筹备着”。)以待岁年。在下者既
知上之人爱悯如是,故临期操畚荷插,乐然趋事,靡遗余力焉。圣人谓“使民以时”
(使民以时: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语出《论语·学而》。)者,盖指此而言也。
昔鲁公城中丘、城郎 (“昔鲁公”句:鲁公指鲁隐公。城中丘、城郎,指修建中丘城
和郎城。分别见于《春秋》“隐公七年”和“九年”。中丘,故址在今临沂县东北,
古琅琊地方。郎,地名,故址在今鱼台县东。),皆当长养之月(长养之月:养育农作
物并使之成熟的季节。长养,滋生养育。),故夫子笔之《春秋》,以昭其失(“故夫
子” 2句:夫子指孔子。《春秋》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书,相传为孔子据鲁史修
订而成。昭,昭示,显示。) 。夫人君所恃以为国者,无急城郭焉,使筑之非时,何
损于政?而圣人略不少贷,必大书特书者,盖天之于物也无不爱,王者之于民也无不
养。养民之道无他,不夺其时而已矣。时不夺则民力足,民力足则生理饶,生理饶则
礼义兴(“生理”句:是说老百姓生活富足了就会讲究礼义。),礼义兴则风俗美,风
俗美则教化成,教化成则天下治,故为国以养民为本,养民以不夺其时为本。故《春
秋》诸营建,无巨细必书,诚以民力为重故也。昔汉文帝欲为露台,计用百金,帝曰:
“百金,中人十家之产,奉吾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昔汉文帝”以下数
句:见《史记·文帝本纪》。露台,一作灵台,即高台,是皇帝观察天象的地方。)?
唐太宗欲修洛阳宫以备巡幸,张元素以百姓疮痍未复,太宗遂罢其役 (“唐太宗”以
下3句:见《旧唐书·张玄素传》:“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宫乾阳殿,以备巡幸。
“玄素上书报谏,太宗遂罢其役。) 。夫以天下之富,视百金之费,一宫之建,真不
啻九牛之拔一毛,而文帝太宗犹以劳民耗物而止,况五台新寺等役,其费岂止百金,
其劳岂特一宫之役,其直又岂止中人十家之产而已。伏愿陛下于是数工而罢其一,无
俾(无俾:不要使。)汉文皇唐太宗专其美(专其美:独享爱民的美誉。)于前,则天下
幸甚。
六曰号令太浮。夫上有所为,而天下无不响应者,号令之信而已矣。号令之于国,
犹血脉之于人,血脉无凝,则疾病不作,而人必安;号令推行,则奸恶不生,而国必
治。《书》曰:“慎乃出令。 (“慎乃出令”:《书·周书》:“慎乃出令,令出惟
行。”意思是:做国君的发布命令要慎重;令出后一定要执行,不能更改。)”《传》
曰:“国之安危在出令”。凡此皆言,人君当慎重其命,不可轻易出而造次发也。臣
伏见近年朝廷用人,不察其行,不求诸公,纵意调罢,有若奕棋,其立法举事,亦莫
不尔,虽制诏之下,未尝有旬月期年而不变者,又甚则朝出而夕改,于事甫行而止者
随至,一人仕而代者踵随,不惟取笑于一时,又贻口实于后世。庙堂(庙堂:朝堂。)
之上举措如此,则外方他郡事体可知。原其所以致此者,盖由执政褊心自用,恃宠大
言,人情有未谙,时势有未审,事理有未达,或急于迎合之私,或牵于好恶之过,或
狃于闻见之迂,所以轻率无谋而徒为是纷扰也。昔世祖皇帝每举一事,明见其可,亦
必下公卿大夫馆阁诸老集议,何则?盖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独任则小,任众则弘。
至其听览之时,又必出而坐于路寝(路寝:天子、诸侯的正室。)之外,其或不出,亦
必毕入群臣,使各罄所怀,如此而情伪之间,犹有未悉。况今省台奏事,多则三人,
少则一人,其余同僚皆不得预。有一人得旨而出,众人然不知者,有众人欲奏而得
入之人抑不上闻者,欲望下情上达,上泽下布,其亦难矣。臣愚乞自今凡有更革之事,
仰尊世祖皇帝馆阁集议旧制,使彼悉心叶意,博询利病,详究可否,然后面同入奏,
庶几命令之出,有建瓴之易,无反汗 (反汗:本指汗出不能反,后来称人行事反悔或
不信守诺言为反汗。这里指号令如汗,汗出而不能返之意。) 之难,若官若民,举知
遵守,而无翻覆不一之患矣。
七曰幸门太多。伏闻众星丽天,其所拱者北辰(“伏闻众星丽天”2句:《论语·
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丽,附着,北辰,北极星。),
百辟(百辟:指诸侯。辟即君。)在宫,其所奉者天子。次天子而尊则太后焉,次太后
而尊者则皇太子焉,虽亲且贵,要皆人臣,事无专制,义无独行,所谓尊无二上 (尊
无二上:《孟子·万章上》: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咸丘蒙曰:“诗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处化用其意。) 者是已。今国家为
制宽大,所以诸王宗室皆有生人杀人进退人之权。夫庆赏刑威当出于上,久假不归,
则飞扬跋扈之势成,有不可制之一旦者矣。惟谨于始,则无后患;防于渐,则无近忧。
是故自古圣君贤相,所以能逆折乱萌,潜消祸本,使天下阴受其赐而弗知之者,灼此
道也。臣比见天下淫僧、邪巫、庸医、谬卜、游食、末作及因事亡命无赖之徒,往往
依庇诸侯王、附马,为其腹心羽翼,无位者以之而求进,有罪者以之而祈免。出则假
其势以陵人,因其众而结党;入则离间宗戚,造构事端,啖以甘言,中以诡计,中材
以下,鲜不为其所惑。如近阔阔出太子 (阔阔出太子:元世祖之子,旭失真后所生。
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封宁元王,从铁穆耳(成宗)抚军金山(今阿尔泰山)。1298
年(元成宗大德二年)海都、笃哇来犯,疏于防备,军败受责。武宗即位,以翊戴功晋
封宁王。1310年(元成宗至大三年)农历二月,以谋叛罪下狱,徙高丽。仁宗即位,赦
归本部。
),赖发觉之早,未尝变生,少有不及,岂不可为寒心也哉!其致此者,非但下之
人不知涯分,自底灭亡,抑亦在上者恩之太重,御之太宽,有以纵之使然也。夫自古
乱臣贼子,初亦未尝敢有觊觎神器之心,或以辨给(辨给:即辨给,谓口才便捷。)遇,
或以诙谐入,或以伎艺亲,或以功利合。久则爱,爱则赏,赏则骄,爱之极则肆。于
是求所不当求,问所不当问,日滋月炽,恶积罪盈,乃从而按问诛之,非在上有以纵
之使然而何?於戏,使上下胥尽其道,则自古败亡之祸,岂复于世哉! 昔汉宣帝时,
徐福言世臣霍氏太横, 宜以时抑制保全, 书凡三上不报,其后霍氏竟以不轨赤族 (
“昔汉宣帝时” 5句:汉宣帝即刘询,汉武帝曾孙。即位前,具知闾里奸邪及吏治得
失;即位后,任用丙吉、龚遂等贤相良吏,励精图治,汉威遂远到西北诸国。徐福,
茂陵人,数次上书言霍氏太盛,陛下即厚爱之,宜以时抑制,勿使至亡。后诛霍氏,
帝赐帛10匹,拜为郎,霍氏,指霍光夫妇、父子。)。当时议者谓:“不从徐生之言,
以致君臣两失。”臣见厥今藩王宗室,左右大臣,侈肆尤甚。伏望朝廷,自今待宗藩
以恩,而济之以义,遇群臣以礼,而辅之以严。凡一切鄙俚之谈,隐微之请,并赐禁
绝。庶使尊卑之分明,而政柄归乎一矣。
八曰风俗太靡。尝闻治天下有至简且易之道,倡于上则应之于下,作于迩则应于
远,端一身而千万人化者,风教之谓也(风教:风俗,教化。)。夫一家之风欲正,为
亲者所宜先之;一郡之风欲正,为牧守者所宜先之;一国之风欲正,为诸侯者(诸侯:
太子。) 所宜先之,盖自上而下者谓之风,因上而成者谓之俗。故风俗国家之元气,
风俗厚则元气盛,而享国之日长;风俗薄则元气衰,而享国之日不敢必。故古之善观
人国者,察乎此而已矣。臣伏见方今之俗,以华相上,以伪相高。在仕者,愚玉碎而
才瓦全,贵雷同而鄙崖异,以冰蘖为沽誉,以脂韦 (脂韦:脂,油脂;韦,软皮。脂
韦喻指阿谀、园滑。) 为达时,以吹毛求疵为异能,以走势趋炎为合变。顺己者虽跖
(跖:盗跖与庄,皆古代大盗名。此处喻指小人。) 而必用,逆已者虽夷惠(夷
惠:伯夷和柳下惠,皆古代著名贤者。这里喻指贤臣,正人君子。) 而靡容,自非确
焉有守,不顾一世非笑者出而正之,则未易善其后。昔唐天宝之际,其风俗可谓汰矣。
至代宗以杨绾为相, 以清俭率下,拜命之日,朝野旧习为之顿衰 (“至代宗”4句:
《旧唐书·杨绾传》:“绾素以德行著闻,质性贞廉,车服简朴,居庙堂未数月,人
心自化”。郭子仪正举行的宴会,声乐减五分之四;御史中丞崔宽,宅第为当时之冠,
即日撤而毁之。其他闻风而化者,不可胜纪。) ,所谓“立之斯立,导之斯行,绥之
斯来,动之斯和”者(“所谓立之斯立”4句:语出《论语·子张》篇。立,自立。导,
引导。绥,安抚。动,动员。) ,为有征矣。第后世为相者,夙无致君泽民之诚,一
堕纷华,顶踵俱变,既乏时望,又不能勉自克治,苟假威权为己尊重,所以立之而人
弗立,导之而人弗行,绥之而人弗来,动之而人弗和,一切戛焉不胜其难者,由行不
素修,声望不素孚于人故耳。古人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语》谓“其身正不令
而行(其身正不令而行:统治者本身行为端正,不发号令,人们也会行动。)”。孟轲
氏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轲氏”5句:孟子,
姓孟名轲。孟子的话见于《孟子·尽心下》。昭昭,明白。昏昏,不明白。) ,非以
此欤,夫以宰相之贤,而犹使人感化之速如此,况贵为天子,有志于移风易俗,信乎
其不难矣。
九曰异端太横。……臣见方今释老二氏之徒,畜妻育子,饮醇啖腴,萃逋逃游惰
之民,为暖衣饱食之计,使吾民日羸月瘠,曾不得糠秕蓝缕以实腹盖体焉。今日诵臧
经(臧经:佛经。臧,通“藏”。),明日排好事,今年造某殿,明年构某宫,凡天下
人迹所到,精蓝 (精蓝:佛家语。指僧人所居住的伽蓝。蓝,伽蓝的略语。伽蓝,是
佛教寺院的通称。因皆佛教精进修行者所居,故称精蓝。) 胜观,栋宇相望,使吾民
穴居露处,曾不得茎茅撮土以覆顶托足焉。彼不知惠迪从逆之源(“彼不知惠迪”句,
《书·大禹谟》:“惠迪吉,从逆凶。”惠:柔顺,这里用作动词。“顺着”、“接
着”的意见。迪:道,指儒家所谓的“正道”。) ,妄谈祸福,不知原始反终之故,
谬论生死,簧鼓流俗,聚徒结党,使人施五谷以为之食,奉丝麻以为之衣,纳子弟以
为之僮仆,构木石以为其室庐,而人见其不蚕不稼,不赋不征,声色自如,而又为世
所钦,为国家所重,则莫不望风奔效,首 (首:剃去头发。这里指削发为僧,或
剃去头发,扮作僧徒。) 从游,所以奸民日繁,实本于此。今夫田野之民,终岁勤劳
犹不免饥寒之苦,彼一祝发则情欲厌足,莫敢谁何?固无讶其舍彼之难,为此之易也。
使其精严所业,真能为国祝厘延祚,犹为庶几。今也盗获者有焉,奸败者有焉,谋反
大逆者有焉。夫人必先齐心明德,然后可以动天地感鬼神,苟秽恶其身,彼神明方且
恶而走避之不暇,矧肯歆其祭而降之福哉! 昔世祖皇帝常欲沙汰天下僧道,原有室者
籍而民之,后夺于众多之口,寻复中止,至今识者为深惜焉。古人谓:“十农夫之耕,
十蚕妇之织,不能衣食一僧”。盖言其蠹财害民之甚也。臣尝略会国家经费,三分为
率,僧居二焉。以之犒军,则卒有馀粮;以之振民,则民有馀粟;以之裕国,则国有
馀资。彼烧坛设醮,吹螺伐鼓,奚为哉?近者至大二年十一月,昊天寺无因而火,天
意皎然, 可为明鉴。 伏望自今谕旨省臣,凡天下有夫有室僧尼道土女冠之流,移文
(移文:檄文。)括会,并为民,以竟世祖皇帝欲行未及之睿意,岂不可为旷代未闻
之盛典也哉!
十曰取相之术太宽。伏闻宰相之职,代天理物,表率百僚,国之柱石、民之冠冕
于是乎在,其贤与否,天下治乱系焉。尝考《诗》《书》所述,历代典册所载,有政
熙时泰,四夷贡职(贡职:履行进贡之职。),吏良民义者,必由天子命相得人而致之;
其有纪纲纷纠,群小竞进,海内弊,灾异荐臻者,必由天子命相不得其人而致之。
故古者命相,内则询诸大臣,外则酌之舆议,上以稽诸国典,下以应乎民心,殆不可
宠一人,使千万人受害,徇一己好恶,废天下后世议论之公。故《书》曰:“有言逆
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有言”4句:见《书·太甲下》。
逊:恭顺。) ”盖忠臣直士多责难于君,故其言往往若不可听,然反而求之,则所虑
者远,所防者深;佞臣邪士多贡谀上,故其言往往若所乐闻,然徐而察之,莫非浅近
无益之事。人君诚能拒其所乐闻,而勉强回心以从其所不可听,则商周不易姓而迭兴,
汉唐可有国至今不绝也。钦惟皇帝陛下肇登宝位,推心御物,纳谏如转圜,人有片善,
不考其素,辄超资躐等(躐等:不循次序,超级而进。),用如弗及,是知陛下于用人
听言之间,可曰两得之矣。然言有是非,贵于详审;人有贤佞,贵于别白。似是而非,
似贤而佞,圣人谓恶郑声之乱雅,恶红紫之乱朱者(“圣人谓”2句:《论语·阳货》: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恶,憎恶。) ,
不可不察。比闻中外皆曰:朝廷近年命相,多结罪入状,自求进焉。若无其事,何幸
如之,万一或然,自古岂有入状而为宰相之理?今夫一县一邑,将任一主办小吏,犹
必择其廉慎素为众所信服者为之,岂有宰相国家安危所系,而各从其自举哉?伏望朝
廷自今凡有大除拜,宜下群臣会议,惟人是论,毋以己所好恶、上所憎爱者,以私去
取焉。将见庙堂无冒进之嫌,人主无偏听之失,公道开而人君之能事毕矣。
臣闻世祖皇帝在位三十余年,方内宁谧,臣严其威,民孚其德者,不过于此十事
见之明,守之固,行之必焉而已矣。然功虽赏而不至于泛,罪虽罚而不至于苛,知名
爵为报德酬功之具而不轻授,知号令为戢奸弼教之物而不屡更。台纲虞其弱而激厉者
多,土木恶其劳而兴造者少,其他如躬俭素以敦风化,别异教以崇士流,安不忘危,
治不忘乱,此皆三代以来圣君哲主之所谨,而后世子孙所当拳拳 (拳拳:牢握不舍的
意见。)服膺(服膺:谨记在心。)不可忘于须臾者也。观夫中统、至元(中统、至元:
皆元世祖年号。)之间,其效为可见矣。
伏睹陛下四三年之间,事祖宗以孝,遇臣下以仁,怀生民以惠,其志非不欲追踪
世祖,跻世泰和。然而再易省臣迄无成功者,盖有二焉。一则左右之臣只知逢迎,而
不知尽言竭力以效忠;二则陛下惟知责治臣僚,而不知改奢从俭以端本。夫匡时济世,
为臣子者固当以身任之,然治理之成,亦须人君侧躬修行以应于上,然后颂声可依,
而王化可兴。经曰:“为君难,为臣不易。”(“为君难”2句:出《论语·子路》篇。)
惟陛下幸垂鉴焉,则君国之术,不外是矣。臣养浩冒渎威颜,无任战悚待罪之至,谨
言。

先茔碑铭
维我张氏之在济南,其宗属有二:一居阳邱(阳邱:即章丘。汉阳丘,管二县地。
北齐徙置高唐县于此。隋改称章丘,取县南章丘山为名。邱、丘,同。) ,一历城。
居阳丘者为伯祖父,历城则祖父也。伯祖父讳万,享年九十三;祖父讳山,享年九十
一。 其世其行, 具见翰林学士承旨 (翰林学士承旨:元代翰林兼国史院最高官员。
1264年(元世祖至元元年) 初立时为正三品,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升从二品,130
5年(元成宗大德九年) 升正二品,1318年(元仁宗五年)后为从一品。)姚先生燧(姚先
生燧:即姚燧,字瑞甫,号牧庵。元柳城人(今辽宁省朝阳人)。官累翰林学士承旨。
承浩在京为官时曾与其交往,故请其为阳邱张氏撰写先茔碑。) 所撰阳邱先茔碑。祖
父二子,长讳兴,早失兵间,后三十年至自泰安。其状貌动止言笑,与祖父甚相肖,
享年七十二卒,葬泰安梁氏村;次为先君,讳郁字威卿,享年八十,以至治元年 (至
治元年:公元1321年) 十二月二十八日见弃(见弃:被弃,指父母去世。)。初寝疾,
谆谆训孤养浩:“乃祖考早从事戎,性直喜施,有所得,靡计多寡,辄周济人,家务
一不屑。吾年十六,即身任之。家甚寒,贷货于人,仅公私给。后天兵克宋,人心未
给。出万死不一生之计,贾江淮间。以俭济之,致有今日。吾茹其苦,遗汝辈以甘;
吾任其劳,遗汝辈以逸。若不可不思乃翁成家之难 (“若不可”句:意为你不能不思
考你父亲成家立业的艰难。) 骄汰(骄汰:即“骄泰”,傲慢放纵。)从陨吾业。夫骄
者贵之贼,汰者富之蠹(蠹:蛀虫。在句中比喻傲慢放纵的人是名门大家的蛀虫。)。
富而不汰家必裕,有位而不骄则贵必恒。今吾荷祖宗余庆,既富且贵,吾恐汝辈不能
守,故此戒之,昔柳 (柳:唐华原人。出身于宦门世家,由书判拔萃转左补阙。
文德初以吏部侍郎修国史。后拜御史大夫。昭宗时欲倚以为相,为中官所谗而止。后
坐事贬卢州刺史卒。他所说的致家之难“如登天”,败家之易“如燎毛”的话,传为
后世格言。)谓‘成立之难如登天,覆坠之易如燎毛’,吾每三复其言,必为(:
音xì,伤、痛。) 焉心病,以是知作者固难,保守为尤难。汝辈其以是言铭心,则
吾瞑目无憾矣!”命孤养浩以笔志之,志讫而逝,呜呼恸哉!
孤养浩又尝记:先君言尝驱驴走京师,困极始一乘。阪焉则下,水焉则涉。为弃
骨刺其趾,血出。欲乘,则恐半途而乏;欲步,则其创痛不可忍。孤养浩闻之,不觉
首泪下,先君亦为哽噎。呜呼! 大抵先君以艰难勤俭起家,虞养浩辈不能慎持厥盈
(慎持其盈:谨慎地维持父亲这份富裕的家业。) ,故缕镌诲(缕镌诲:意为委曲
宛转刻骨铭心地教诲。缕,委曲详尽而有条理。)若此。其燕翼保艾(燕翼保艾:是
说燕子用翅膀保护和养育小燕子。艾:养育。)者,可谓至矣!
先君三子:长英,次塞,俱早世。季为养浩,奉命仕者三十余年,幸无所 (幸
无所:幸运的三十多年官场生活没有辱没祖业。,辱。)。历膺清要(历膺清要:
膺,受;清要,地位高贵显赫、职务重要的官职。),有司考仪,赠(赠:是封建王朝
推恩大官重臣,把官爵授给本人父母,父母存者称“封”;已死者称“赠”。封、赠
上可追至曾祖、祖、父母三代。)祖父某安远大将军(安元大将军:元明第10阶武散官
员,从三品。)、益都路淄莱万户府中万户(万户府中万户:元朝诸路设有万户府,分
上、 中、下三种。其中中万户府,管军五千以上,设达鲁花赤、万户各1员,均从三
品;副万户1员,正四品。这里指中万户府的万户官位。) 、轻车都尉(轻车都尉:元
朝第6阶勋名,从三品。),追封济南郡侯(郡侯:元朝第5、第6阶爵名,第5阶正三品,
第6阶从三品。这里应是第6阶。) 。祖母苗氏、杨氏,并追封济南郡夫人。先君封通
议大夫(通议大夫:元朝第16阶文散官名,正三品。) 、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上轻
车都尉:元朝第5阶勋名,正三品。)、济南郡侯。先妣许氏,追封济南郡夫人。今尚
氏,封济南郡太夫人。先兄二子:长居,简雅才干;次安,山东转运司益昌库副使,
三十八卒。养浩二子:长讳强,二十二卒,集贤侍讲学士 (集贤侍讲学士:元朝集贤
院官员,元世祖至元年间初设时为从三品,1312年(元仁宗皇庆二年)后定为从二品。)
元君明(元君明善:即元明善,是张养诰在京好友,给张强撰写了埋铭。)善为撰埋铭,
今碣于隧 (今碣于隧:是说现在碑碣尚在墓道之中。碣,即碑碣。方者为碑,圆者为
碣。于隧,在墓道。);次引。
呜呼!保家之道,先君言之悉矣!孤某不敢复有所列,谨掇其绪余(绪余:剩余的、
次要的部分。),拜手泣血而为铭,曰:
维作室,完且钜,必累年。欲其驰,不一旦,瓦砾然。尊者遗,恣奔弃,名逆天。
嗟尔后,亘斯世,毋逆先兮!

齐东圣惠泉碑记 (齐东;指齐东县。《齐东乡土志》载:“齐东县,元析邹平、章邱
地置。”圣惠泉,泉名。《齐东县乡土志·古迹志》:“圣惠泉,在延安镇”。)
延安邑学有井(延安邑学:即延安镇的邑痒。亦即邑学。邑,此指古代区域单位。
《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在宣圣庙傍(宣圣庙:即文宣王
庙。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 ,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自汉以来历代王朝皆尊孔
子为“圣人”,后来诗文中多称为宣圣。)。始,邑无学。至元壬辰(至元壬辰:即元
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九年。这年为干支壬辰岁,即公元1292年。)成君辅之(成君辅之:
延安镇人,事迹不详。)倡,邑人经始(经始:开始修建。)焉。既成,游者(游者:指
游学者,即从外地来上学的人。)盛。尝病远汲,相与度地,凿井得泉而甘,咸曰:
“兹邑居者多矣,其为井二十所,水皆卤 (水皆卤:水都是咸的。卤,盐卤,为盐卤
咸地所生。吧!),而兹泉独甘,殆地灵耶?抑诸君之勤感先圣赐耶?不然,何秘于昔
而发于今也?”遂名其泉曰“圣惠”。
汲既便,邑中抱来者络驿不绝。岁久不治。至大辛亥 (至大辛亥:元武宗至大
四年,这年为干支计年的“辛亥年”,即公元1312年。) ,邑人税使杨均等,与成君
之子守职谋涤焉(“邑人”二句:是说延安镇的税使杨均和成辅之的儿子成守职等人,
商量着淘挖一次圣惠泉井里的沉泥杂物。杨均、成守职、人名,事迹皆不详。) ,而
井复旧。儒生傅澄以名泉之意与其事颠末 (“儒生”句:当时邑学的儒生傅澄把泉名
的含义和掘井、修复的前后经过的事迹。颠末,即本末,即事情前后经过的情况。),
走书京师,以记为请(以记为请:意为请我给他写篇记圣惠泉的文章。)。尝试为之语
曰:“子亦观夫水乎?一勺之多,不息其逝(逝:往,这里指往前流淌。) ,放(放:
远出。)乎四海。学者之志于道也,苟不息渐进之功,有不(:此作勤勉的样
子。)成章(成章:乐终为一章。事物发展到一定规模或程度,叫做成章。)而达(达:
通晓,明白。)者乎!”尝读《易》而得其义矣。《易·井》之《象》曰:“木上有水”,
“井泥不食”。以至“井冽寒泉,食”。“六四”,“”“修”之德则终,亦“无
禽”而已矣!(“《易·井》之《象》曰”至“亦‘无禽’而已矣”:“《易·井》之
《象》曰”,意思是“《周易》中《井卦》的《象传》说”。《周易》,包括“经”
和“传”两部分。“经”,由64卦符号和解释这些符号的“卦辞”和“爻辞”组成。
64卦符号,相传是远古伏羲氏推演的。每卦符号由“八卦”的两个卦符号由下而上罗
列而成。解释64卦每卦整个符号的文字,叫“卦辞”,也叫“彖辞”,据说是是周文
王被商王囚禁在里时作的。解释卦爻符号的文字,叫“爻辞”,是周初周公旦作的。
卦辞和爻辞,又合称“系辞”。“传”,是解释卦辞、爻辞的文字,西汉司马迁认为
是孔子作的。“传”有10种,叫“十翼”,是从不同角度对卦辞、爻辞进行的解释。
其中, 解释卦辞的叫“《彖传》 ”,在《周易》中简称“《彖》”;解释爻辞的叫
《象传》 ”,在《周易》中简称“象”。而《象传》,有对每卦6爻爻辞进行总的解
释的文字,也有对各爻爻辞分别进行解释的文字。本文所引“木上有水”,是《井卦
·象传》中对爻辞进行总的解释中的一句。“木上有水”,即“木在下而水在上”。
上面说过,井卦是“巽下坎上”,而巽代表木且有“入”义,坎代表水且有“升”义,
也就是本卦下3爻为木且下行、上3爻为水且上升,木下入而水上升,正是井之象,或
者说就是井。作者在这里正是用“井”这一意义。“井泥不食”,是该卦第一艾“初
六”爻辞及其《象传》中的一句,是说“井无泉而有污泥,人就不能饮用”。“井冽
寒泉食”,是该卦第五爻“九五”的爻辞,其《象传》是“寒泉之食”,这是该爻辞
的省语,作者引用在这里并在其前加上“以至”二字,意思是“如果使井无泥而井水
达到清凉洁净的程度,便可饮用”。“六四”,是该卦第四爻,其爻辞是“井无咎,
这句的《象传》是”‘井无咎’,修井也”,意思是“‘井无咎’的实质,是修
井。井经过修治,虽不起多大作用,但毕竟可用,不至于废弃,不过也只是免灾而已”。
但本文却只引了“”、“修”二字并将其意延伸,成了“‘’、‘修’之德则终”,
意思是“修井这种德行在于坚持,井坏了就修,如果修一次就终止,那么井最终仍是
废旧之井,不要说人,连鸟兽也不来光顾了”,这后三句就是所引下句“亦‘无禽’
而已矣”的含义。而“无禽”,则是该卦第一爻“初六”爻辞及其《象传》中“旧井
无禽”的省语,“旧井无禽”,意思就是“废旧之井,人不来汲水,鸟兽也不来了”。
修治。则,如果。) 《蒙》之《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夫既
言德、行矣,果、育诚何事哉!(“《蒙》之《象》曰”至“诚何事哉”:“《蒙》之
《象》曰”,意思是“《蒙卦》的《象传》说”。“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是该《象传》对蒙卦爻辞总的解释的文字,意思是:“泉出山下,出而遇险受阻,就
好象人的初生,处于儿童幼稚阶段,不知将向何方发展,这是昏蒙之象,所以叫‘蒙
卦’。君子学用此卦,主要应该果行育德。泉水才出时,细微缓慢,但其行果断,即
使险阻也不避。山是泉水所出之源体,高大厚实,拥有无穷尽的水。君子的行动要象
泉水流淌一样果断不疑、永往直前、坚持到底;君子修德也要象泉水有这样高大厚实
的源体一样,要把根底培育得深深厚厚的。”“夫既言德、引矣,果、育诚何事哉”,
意思是:“既德说到道德、行动了,那么,就要象《蒙卦·象传》所说的,行动要果
断、道德要培育得根基厚厚的,这还真的算是什么难事吗?”)
圣人远矣,二三子诵其书,绎其意以求其所以学 (“绎其意”句:是说推究书中
深意以求达到所以要学的目的。绎,推究,寻求。)。学以致道,圣人之嘉惠者(“学
以致道”二句:是说人们学习是为了传播道义,这是圣贤之人给予的恩惠之事。嘉惠,
是对人给予恩惠的敬称。) ,不亦津津而不穷也耶!故述此以夫学者。资善大夫(“资
善大夫”:元朝第11阶文散官名,正二品。)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御史中丞张养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