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民间游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6&rec=212&run=13

建国前,庄内既无运动场所、游戏场地,也少有儿童玩具。青少年、儿童多以花
样繁多的民间游戏锻炼体魄,培养智力。这些游戏兴起于何时无据可考,至建国初期
还流行于街头巷尾。
跳房跳房是在儿童中最流行的一种体育活动,男孩女孩皆可参加,以女孩为多。
玩法多种多样, 比较常见的是:用粉笔或滑石笔在地上画一长方形,然后将其分成8
个方格,在长的一端格外画一半圆,称“馍馍头”,格内画一椭圆称“油锅”。玩时,
将用瓦片、 木板块、 卵石片或夹布袋制成的“瓦儿”先掷于馍馍头内,单脚起跳将
“瓦儿”踢入第二格,再蹦进第二格,将“瓦儿”踢入第三格,再蹦进第三格,依次
类推,转一圈。再将“瓦儿”掷入第二格,单脚从“馍馍头”跳入第二格,将“瓦儿”
踢进第三格,再转一圈,直至除“油锅”之外的7个格都掷一遍。这时可以“背房”。
“背房”,背对方格,两眼紧闭,从头顶往后掷“瓦儿”,投中之格即为所要之房,
下一轮跳至此房时可双脚落地休息。若“背房”时“瓦儿”压杠则无效,若掷入“油
锅”则“化了”,要从头再来。起跳时不能“踩杠”,不能双脚落地,否则,算输,
换人再玩。待所有的房都要到手,就开始闭住双眼从头开始玩一遍,不过难度越来越
大。
踢毽子这是冬季庄内儿童最普遍的体育活动。制做毽子可用花鸡毛或布条,也可
用麻条、苘条,固定在用布包好的铜制钱上或金属片上。玩时,人数不限,排好先后
顺序。 踢时,用左、右脚均可。踢毽子的人和围观者要一起高声数数。每踢5次要轻
轻将毽子落于脚面上,这叫“嗯”。踢10次要单脚起跳,从身后将毽子踢过头部,这
叫“一搭” 。一般踢过百次后要连“嗯”5次,连“搭”10次。落地算输,由下一人
接替。以踢得次数最多者为胜。
藏猫捂眼是一个参加人数较多的游戏。玩时,先确定一个“当家”的,然后“将
军包”,负者让“当家”的用手捂住双眼,其余的人四散分开,藏匿于胡同、屋后、
柴垛或其他隐避处。待“当家”的一声问:“藏好了没有?”,藏匿者或答“藏好了”,
或屏住气不作声。“当家”的就松开手,让被捂眼的人去找藏匿的人。此时,其他人
趁其不备,从藏匿处突然钻出来“占家”,同时,口中要高喊“占哟”,被捂眼者如
捉住一人,就要轮换捂眼,如一个也捉不住,则由他再进行一轮。
拾子儿旧时庄内女孩们常玩。几个女孩用预先做好的泥子或瓦片子、鹅卵石子等,
由一个用一手满把抓起,手掌向上一抛约尺许,然后翻手接子儿,接多少均可,但一
个也接不住就要淘汰,让给别人玩。接住子儿后急速翻过手心,一般要剩一个子。这
个过程口中高喊“拾撒,拾落”。接着用手中一个子儿向上抛,同时迅速抓拾地上的
子儿。第一次拾一个,依次拾二个、三个,嘴里要不停地唱:“拾个个哟,拾对对哟,
拾三三哟”,最后是“拾满把哟”。如最后将所有石子儿拾起就算胜。要求拾子儿时,
手不能触及不该拾的子儿,否则淘汰换人。
跳拉拉秧是儿童喜爱的一项集体活动。玩时三人以上。先由两位小朋友相对而坐,
脚板抵着脚板。其他人则要跑步跳过,但不能碰下边的脚。边跳边唱:“一步拉拉秧,
二步喝面汤,三步吃韭菜,四步摞起来”。唱完四句跳四次,完成一个过程,坐着的
人就摞高一只脚,直到四只脚全摞起来的高度仍能跳过去就为胜;若跳者碰到坐者的
脚,则淘汰轮换。这个游戏简单易行,但玩起来乐趣无穷。
抵拐是男孩常玩的一种对抗性游戏。一般是两个人对玩,也有多人一起玩的。玩
时,双方单脚落地蹦行,另一只腿折攀起来,以膝盖向对方进攻,方法有多种,如磕、
碰、压、顶、砸等。谁被对方磕倒或双脚落地为输。一般多是身高体壮者胜,但也有
瘦小者寻机出其不意发动袭击,从下往上拐,以弱胜强的。
将军包也叫“剪子包袱锤”,至今在庄内广为流传。主要用于确定某项活动参赛
者先后顺序。具体玩法是,食指与中指同时伸出代表剪子,握拳伸出代表锤子,五指
全开伸出代表包袱。参玩人数不限,围成一个圈,齐声高喊“将军--将军--包”,并
一同伸手,不许抽回,不许改变,逐一认证每人所出的手式,然后按照锤砸剪子,剪
子剪包袱,包袱包锤子的规则取胜负先后,如出手后,参玩者手式相同,则重复进行,
直至最后决出胜负为止。
弹蛋儿在五六十年代以前最为流行。为玩时方便,多数儿童都要用家中的破棉絮、
破衣物到街上的货郎挑子前换回一些玻璃球儿装在书包、衣兜内备用。玩时,在地上
挖一直径、深度皆5公分左右的小坑,在距小坑5~10米远的地方划一直线,玩者多人
依次自直线向坑内弹自己的蛋儿,谁的蛋儿第一弹离坑近,谁就取得再弹的优先权。
大家轮流向坑内弹蛋儿,直至弹进坑。先弹进坑的为领先者,有权向其他蛋儿进攻,
可采用“平弹”、“高点”等姿式,被击中的蛋儿为“死”。在领先者进攻时,其他
人则乘机将蛋儿向坑内运动,争取进攻权。如参玩者全都有进攻权后,则轮流进攻一
次,直至击“死”所有对手方为胜。
垛哇呜也叫垛哇哇,玩时少者二人,多则不限。参加者用自备的泥团 (一般是雨
后用湿泥,平时则用水、土和成泥)捏成大小不一的“泥碗儿”。高唱“薄薄的那皮,
厚厚的那沿,看看断沿不断沿”,“东乡的,西乡的,都来看俺那放枪的”。然后边
喊边高举起“碗儿” 嘴朝碗口喊一声“哇-” , 然后将碗口朝下用力摔在石板上,
“碗”内空气冲破“碗”底或碗邦发出响声,谁的“碗儿”碎得历害且响声大,其他
人就得把自己的泥团送给他把破“碗儿”补上。最后以剩的泥团多者为胜。在玩的过
程中,若有人不甘心给人家泥,耍赖,就会被大家嘲弄:“你不给俺泥,俺就呲你那
眼皮”,一边喊,一边用自己的泥团捏成一个个小泥球,往耍赖者脸上投,直至他认
输算完。
打尜儿是五六十年代以前庄内儿童都会玩的体育活动。一般玩法是将多人平分成
两伙。用早备好的榆、槐、枣等硬树枝做成长15~20公分左右、两头成尖状的尜儿和
50公分左右的棍(叫“尜棍子”) 为器具。玩时,先在大街上或场园里划两道相距5米
左右的横线;中间区称“家”,双方选一“高手”先比试决定玩的顺序。具体打法是
将尜儿放在横线中间,用棍击一端的尖儿,尜儿猛地蹦起后,迅速准确地用棍将空中
的尜儿击飞,谁击的远谁先玩。先玩的一伙每人依次击尜儿,并向远处横击,离“家”
越远越好。但击尜儿时不能击空,不能多次击打,只要动尜儿便算一次,就得“跨”。
“跨”的击打动作是一只手姆指和食指拿起尜儿的一端尖儿,同时另三指握住棍将
尜儿抛向空中用棍横击。 待先来的一伙全轮流打完一遍, 后来的一伙开始将尜儿向
“家”里扔,这叫“耗卯”。一人扔一次,若所有的人都扔过了,尜儿还不到“家”,
则得不到玩的权力,仍由先来者打,若到“家”,则交换权力。若“耗卯”时让尜儿
压了横线,即使得到玩的权力,也要受惩处。惩处办法是只能半蹲下以两腿中间用棍
打尜儿,从身后抽出棍再横击,这样击,尜儿往往飞不远。对方容易将尜儿“耗”到
“家”,夺回玩的权力来。
赶球占窝在场园中间或空地上挖5个土坑, 中间一个大,四角上的小。玩时,将
用木头做的5公分左右、 两头呈尖状的球放在中间窝内,赶球者用推磨棍慢慢将球从
窝中击出,拨动球在场内前后左右移动。一方面要时刻注意棍下的球不让其他人击飞,
另一方面要伺机占领其他4人的“窝”。其他4人则每人持一根推磨棍,棍尖牢牢地占
住自己的“窝儿”,即使是瞅准机会抬棍将赶球者棍下的球击到其他人“窝门”旁,
也要迅速抽回棍占住自己的窝,攻守必须兼备。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最终以赶
球者占领了其他4人中的一个“窝” 而宣告一轮结束,由失去“窝”的人再赶球,开
始下一轮比赛。
弹杏核弹杏核玩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玩法是,大家按人平均,将自己的杏核拿
出,掺成一堆。一般要求凑起来要二三十只杏核才好玩。用“将军包”的办法决定谁
先谁后。先玩者将所有的杏核抛撒在地上,其他人则共同商量将杏核敛起,只剩下三
只在地上排列最复杂的杏核。例如:三只成一线排列;其中有两只挨得很近。先玩者
用姆指将三只杏核中一端的一只轻轻撅起,使其跃过中间一只,砸在另一端的一只上。
若砸中,则赢为己有;若砸不中或碰着中间的核,则轮换。最后以谁赢的核多为胜。
石头不落地这是一项多人参加的游戏。玩时以“将军包”决定谁先站在土地面上,
其他人各自选一石板站上。石板越小越好,可以增加别人争夺的难度。然后一声“开
始”,站在石板上的人纷纷从石板上迈下地面,腾出石板惹地上的人抢占。当抢占者
瞅准机会欲伸脚占石板时,石块所有者又迅速退到石板上。若站不稳或退占不及时而
被人占领,就成为“无石可归”的人。这样反复进行,谁在地上的时间长,谁输。这
中间允许有人瞅准机会占领别人位置优越、易攻易守的石板。
甜秫秸摸白菜这是项比奔跑速度和侦察能力的游戏,一般在晚饭后月光下进行。
玩时,一人看“家”,其他人高声问他:“甜秫秸,摸白菜,摸摸哪里再回来?”看
“家”人,就认真思索一番:白天看到什么东西,且在月光下很难发现。然后回答:
“摸摸×××再回来”。大家按他的要求,奔向那里,摸一把调头往回跑,以谁跑得
快,谁先返回为胜。半途而回者,一经发现,即罚看“家”一次。
扔槐郎豆球将国槐槐米 (俗称槐郎豆) ,掺石灰在石板上砸烂,团成核桃大小的
“球儿”。用一尺多长的麻线一端团在球心内,另一端系一红布条。玩时,将布条握
在手中,轮起球,加速后抛向空中。经大家评论,谁抛得最高谁的水平最高。
扇纸牌用报纸、挂历纸等叠成方形的牌,有单面牌、双面牌。玩时,一方将纸牌
放在地上,另一方根据地上的牌放的位置,瞅准方向,用自己的牌扇。若能扇翻,就
收为己有。若扇不翻,则挑选自己最为优良的牌继续扇。直到决出胜负为止。
滚铁环一般采用木桶水筲的铁箍或较粗的铁丝弯成环,环上再用细铁丝拧上一小
环滚动时有好听的声音。手中拿一根用铁丝弯成的一端呈“香椿芽板子”状的推具,
推铁环前进。玩的方法有比赛快慢、有比赛原地转圈,有比赛上崖头或碰环等多种。
打“蚊帐”夏季,巴漏河边的蚊帐草又密又茂,成为儿童玩打“蚊帐”游戏的好
材料。玩时,每人采集一束蚊帐草茎,双方数量相等。每人依次抽出自己的一支,双
方各扯住一端,慢慢从两端劈开,口中唱道:“打,打,打蚊帐,打的蚊帐四方方”,
劈开的草茎呈四方形,方形越大越好,如其中有断裂的就扔掉。最后以谁的“蚊帐”
成品多谁胜。
黄鼬拉鸡这是一种多人参加的游戏。玩时,选一人当“黄鼬”。其他人当“鸡”,
“鸡”中选一身高体壮者为“老母鸡”在最前头,身后当“鸡”的人一个挨一个拉住
前一人的后衣背,“黄鼬”在前边瞅准时机从“鸡”中拉出一只,再拉出一只。“老
母鸡”则伸开双手,拦住“黄鼬”不让捉住身后的“小鸡”。这样激烈的争夺、进攻、
躲闪,每个参加者都满头大汗,情绪热烈。
拍“行头”在庄内历史很久。最先是拍打用棉线缠成的线球。这种线球俗称“行
头” ,多是女孩玩。民国以后以皮球代替,有时也称“行头”。旧时的货郎多卖5~
10公分直径大小各种颜色的小皮球。男、女小朋友每人买几只带在身边,无论在场园,
还是门前或大街的石板上都可以玩。玩的方法有比单手拍、抬腿拍、转身拍、边跑边
拍多种,以连续击拍次数多者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