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学前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6&rec=187&run=13

庄内学前教育起于农业合作化时期。1956年,在农业生产合作化高潮中办幼儿园、
托儿所。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相公庄生产大队幼儿园在每个生产中队设1个托幼
班,不久停办。1970年后,各生产大队建育红班,至1977年4月,全庄有育红班7处,
入园儿童400余人。1986年育红班改称学前班。1996年有学前班7处,入园儿童235人,
教师8人。
庄内办儿童学前班,大致分两个阶段,前后办班宗旨明显有别。1956~1978年,
以解放妇女劳动力为主要目的;1979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的全面推广,
提倡“优生优育”,以优化幼儿教育,提高幼儿素质为宗旨。
幼儿园1956年,红五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为帮助妇女走出家门,参加
生产劳动,建幼儿园1处。入园儿童70余人,分设两个班。保育员7人,多是中年以上
妇女。由合作社支付经费,妇联负责组织管理。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幼儿园改属相公庄生产大队,并在所属各生产中队设
班,全庄共有幼儿班10个,3~6周岁儿童全部入园,全庄有在园儿童400余名。儿童
集体就餐,并组织他们游戏,无正规教材。每个班配保育员1~2人。1960年因生活困
难而停办。
育红班1970年后,各生产大队陆续恢复幼儿教育。至1977年4月,全庄7个生产大
队全部建起育红班。幼教经费由生产大队支付,儿童免费入园。育红班分设大班、小
班。小班收3~4周岁儿童,大班收5周岁以上学前儿童。1980年以前,各育红班均无
正式教材,由幼儿教师自行编选内容施教。1981年后使用统一教材,课程有语言、计
算、常识、音乐、体育、美术等。育红班成立后,由各生产大队投资,逐步达到单设
独院,有教室、桌凳、活动场地及厕所等设施,并配有风琴、手风琴,滑梯、秋千、
转椅、压板等教具、玩具。幼儿教师在本村女知识青年中选拔,经县或人民公社(镇)
培训上岗。各育红班,除正常上课外,还常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如“六一”文艺会演、
讲故事比赛、普通话比赛等。
一村育红班,1971年建立,设2个班,入园儿童80余名,幼儿教师2名。1986年入
园儿童66名,入园率62.8%。
二村育红班,1977年4月建立,设2个班,收80余名儿童,教师1人。1986年入园
儿童63人,入园率83.1%。
三村育红班,1974年建立,2个班,有儿童40余名,教师2人。1986年入园儿童2
1人,入园率82.8%。
四村育红班,1970年建立,2个班,80余名儿童,教师2人。1986年入园儿童109
人,入园率86.5%。
五村育红班,1970年建立,2个班,有儿童90余人,教师2人。1986年入园儿童6
1人,入园率69.3%。
六村育红班,1975年建立,1个班,儿童20余名,教师1人。1986年入儿童14人,
入园率56.6%。
七村育红班,1974年建立,1个班,儿童20余名,教师1人。1986年入园儿童12人,
入园率61.7%。
学前班1987年,庄内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普遍推广,入园儿童多为独生子女,育
红班改为学前班。为提高办班质量,人口较少的行政村有的联合办班。办班方法,由
原集体包干改由集体提供设施,幼儿教师承办。适当收费:每个入班儿童每月收5~
10元。为保证师资水平,教师必须具备幼儿教育中专以上学历,经镇教委检验批准后
上岗任教。教学业务受镇教委监督指导。教师用普通话教学。1996年全庄有学前班7
个,其中三村、四村各办1个,五村自办2个,其他村合办3个。入班幼儿以5周岁以上
儿童为主,共计235名。共有幼儿教师8名。是年,二村教师王迎华获济南市先进幼儿
教师称号,并获荣誉证书。